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想北平教案苏教版必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想北平 一、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用原句解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探究活动,能在课后了解更多描写天涯游子孤独乡愁的诗文。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思乡之情。 三、教学重点: 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四、教学难点:文本的主观性和读者的个人体验结合点的把握。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法教学过程: 导入: “关于北京城,北京人和北京的文化,是一个极有魅力的、永远的话题。对于上年纪的北京人来说,老北京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梦;对于五十岁以下的北京人来说,老北京是难猜难解的谜,对于漂泊海外的北京人来说,老北京是魂牵梦绕的家;对于我们来说,老北京也许只是一片空白。”对老舍来说,老北京又是什么呢? 1.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建国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有人问老舍的儿子舒乙,能不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老舍先生的特质说出来,把老舍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大师们区分开来。舒乙想出了五句话,他说,这五句话就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10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 2、解题: 课题“想”为什么不换成“写”? 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写”可能只是客观的描写。“想”表明作者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 3、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 朗读13段 明确:“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4、这“说不出”三个字在2、3两段中出现了4次,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 5、既是说不出,作者用了怎样的类比来形容这种“爱”的? 明确:把对北平的爱比作母亲的爱。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平喻为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 6、1-3段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对北平的爱的?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7、作者说,“我真爱北平”,请同学朗读47段,同学们思考:北平有哪些特点? 为了表现北平的特点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北平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感觉上、布置上、物质上、环境上等方面,历数北平的好处。 第4段,巴黎太寂苦,太热闹,太旷,北平既复杂而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安适,动中有静,温和。(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 第5段,巴黎的布置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人为中显自然,布局合理) 第6段,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花多菜多果子多)第7段,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贴近自然) 小结:这样的北平,这样的故乡能不让人眷恋、想念吗?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明确: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包括的情感很复杂。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撼人心。 8、同学们,老舍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属于他的北平,表现了他对故乡真挚的情感。现在我们看第1段,考虑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平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平的无限眷恋,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 9、最后我们自由诵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认真品味好在什么地方。 品味语言:分析写法 抓关键词 朗读吟诵 联系背景 比如我们一起品味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落泪”、“真”。“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感叹词,增强了抒情意味。那我们以该如何读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真”要重读。齐读。 提醒同学在需要评析的地方作记号,写一写,要诵读,然后请同学交流。 预设: 1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粘合、每一、说不出) 2、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3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4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5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