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_第1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_第2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_第3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_第4页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课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下列框架结构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ABC2 . 下图为西藏拉萨铁路大桥,该桥采用了双层叠拱结构,这主要是为了( )。A美观B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C节省材料3 . 下列( )没有运用拱形原理。A乒乓球B赵州桥C安全帽D金字塔4 . 哪个形状最坚固( )。A球型B圆柱型C菱形D正方体5 . 将木条、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分别用手触摸木条和金属条的末端,发现( )。A木条的温度上升得快B金属条的温度上升得快C木条与金属条的温度上升得同样快二、填空题6 . 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各种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_而增加了材料的_。从而大大_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7 . 从形状和结构的角度看建筑物,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梁和柱或与此类似的结构。相比较而言,_比_更容易弯曲。8 . 游泳运动员的衣服是由(_)材料制成。三、判断题9 . 著名的杭州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设计建造的,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_)10 . 许多桥梁都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节省材料。(_)11 . 瓦楞纸抵抗弯曲的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它很厚。(_)12 . 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_)13 . 用一张纸搭一座“平桥”,这座“平桥”所能承受的压力比用这张纸搭一座“拱桥”所能承受的压力要大。(_)四、简答题14 . 请大家利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分析埃菲尔铁塔在形状与结构设计上的优点(至少三点)。五、综合题15 . 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纸筒形状承受力实验记录(承受科学课本本数):形状预测本数实际本数第1次实验第2次实验第3次实验平均三边形纸筒13544四边形纸筒36666六边形纸筒48978圆形纸筒213( )14( )(1)观察分析表格中前三种形状的纸筒承受力的情况,发现_。(2)小明由于粗心,在探究“圆形纸筒承受力的实验”中有一次实验数据没及时填上,在他记录的这三个数中(5、 8、 15),请把正确的数字填入表格并算出平均数。_、_。(3)观察分析四种纸筒的承受力情况,发现_。课堂上,我们模拟建造了一座“钢索桥”(如下图),主要用来体验“钢缆”的拉力。请仔细读图,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6 . A、B两位同学同时用力拉住绳子把“桥”吊起来,“桥面”上的方块物体表示正在上面行驶的汽车。请在上图中的A同学手持处用一个“”标示出“钢缆”的用力方向。17 . 分析模拟图,如果要延伸桥面,则应该朝_(填“左右拉伸”“前后延伸”“两种方法都可以”)。18 . 两张座椅的靠背相当于索桥中的_。19 . 第一次实验:让“钢索桥”的绳子下乘多一些;第二次实验:把绳子尽量拉平直在一些。比较两次实验,_。(填“第一次实验要力多”“第二次实验需要用力大”“两次实验用力大小相同”)。20 . 上述对比实验可证明_。第 6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