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doc_第1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doc_第2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doc_第3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doc_第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_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等10 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等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会认“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等10 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等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看看这幅画,画面上画了些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作答。教师: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的?明确:春季 桃花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出示多音字“还”,引导学生给不同的字音组词并造句,加深记忆;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水:捺要舒展。来:上横短,下横长,撇、捺要舒展。四、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律。五、本课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初读课文后,我发现了这是一首诗歌性质的谜语。六、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明确: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明确: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七、本课小结 1.本课主旨:这是一首谜语诗,诗人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2.小结:画是一首谜语诗,诗中有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可爱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八、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再次梳理文意。九、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荷花、牡丹十、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7 大小多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等12 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 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教学重点】认识“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等12 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 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教学难点】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下面的这些动物和水果大家认识吗?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作答。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多少!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果:第五笔横稍微长一些。鸟:最后一笔横要直。四、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量词及反义词的使用。五、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黄牛”和“猫”比较有什么作用?明确: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事物的大小,我们还认识了一些量词,它们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2.读课文,说说什么是量词。明确:量词: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一个人、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等。3.仿写4.读一读,记一记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明确:通过朗读,知道不同的量词有不同的搭配对象,注意不要用错。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生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读,熟读成诵。注意:朗读时,注意读出儿歌的节奏。背诵课文要先熟读课文,记住每一组用到的反义词和说到的事物,试着练习背诵。六、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知道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是动物,苹果和枣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七、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量词歌(一)、量词歌(二)八、作业布置8 小书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文具的用途,爱护文具。【教学重点】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文具的用途,爱护文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语作答。师:在我们的书包里还有哪些宝贝呢?走进课文看看吧!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摘苹果,检测学习效果;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早:日字要写得扁一些。刀:横折钩注意顿笔撇要舒展。四、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五、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橡皮 尺子 作业本 笔袋 铅笔 转笔刀明确:介绍了我们平时常用的几种文具。2.我 的 小 书 包,宝 贝 真 不 少。明确:写小书包里的宝贝多。3.课 本 作 业 本,铅 笔 转 笔 刀。明确:介绍了小书包里的学习用品。4.上 课 静 悄 悄,下 课 不 乱 跑。天 天 起 得 早,陪 我 去 学 校。明确:小书包能装学习用品,每天陪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小书包。5.朗读课文。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课后第1题)(1)同学们畅所欲言。(2)教师出示示例:书包里的文具有作业本、橡皮、尺子、笔袋、铅笔、转笔刀。6.读一读,做一做。(课后第2题)课件出示图片:我会把文具摆放整齐,我会自己整理书包。点拨:这两句话分别写了两个好习惯,整齐地摆放文具和整理书包。六、本课小结 1.本课主旨:本文让我们认识了常用的学习用品,教育我们要爱护学习用品。 2.小结:你通过学习小书包,让我们认识了常用的学习用品: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等,同时,我们要爱护学习用具。七、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再次梳理文意。八、拓展延伸 阅读儿歌。九、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9 日月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片,组成会意字“明”。师: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摘苹果,检测学习效果;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力:注意横折钩中的顿笔,撇要舒展。心:注意卧钩的运笔方向。四、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字的结构和组成。五、品读释疑1.读一读。(课后第2题)明月 力气 尘土 众多树林 森林 关心 开心明确:这些词语是由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同学们可以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认读这些词语,然后再进行扩展,看你能用本课生字组成多少词语。2.日 月 明,田 力 男。小 大 尖,小 土 尘。明确:一头小一头大为“尖”,很小很小的土就是“尘”。3.二 人 从,三 人 众。 双 木 林,三 木 森。明确:一人跟随一人,二人相从,“三”表示众多,很多人就是“众”。一两个木表示树木丛生,树木丛生形成“林”。“三”表示众多,“森”的本意就是树木丛生、繁密。4.一 人 不 成 众,独 木 不 成 林。众 人 一 条 心, 黄 土 变 成 金。明确:这句话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出财富,可以战胜更多、更大的困难,取得更大的成功。5.朗读课文。(课后第1题)(1)学生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读;(2)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律。六、本课小结 1.本课主旨:这篇短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明、男、尘、尖”等字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会意字。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也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明、男、尘、尖”等字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这种字叫会意字。古人真了不起。七、拓展延伸 阅读儿歌,熟悉会意字。八、作业布置10 升国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知道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知道升旗时我们该怎么做,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看看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啥?课件出示图片,学生作答(升国旗)。教师:应当怎样升国旗呢?国旗升起时小朋友应当怎样做呢?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摘苹果,检测学习效果;3.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4.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五:横折注意顿笔。正:中间短横在横中线上。四、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爱国之情。五、品读释疑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中国 国旗 五星红旗明确:这三个词语是象征我们祖国的词语。2.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明确:“我们的”透漏出自豪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徐徐”慢慢。“迎风飘扬,多么美丽。”这句话写出了迎风飘扬的国旗,非常美丽。3.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1)同学们畅所欲言;(2)教师明确:我们要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因为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尊敬国旗。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点拨:朗读时要带着对国旗的崇敬和对祖国的热爱用心去读。背诵时要结合参加升旗仪式地感受背诵。六、本课小结 1.本课主旨:课文描写了小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小结:通过学习升国旗,我们知道了国旗的样子,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要立正、敬礼,我们要热爱过国旗,热爱祖国。七、结构图示 出示结构图示,再次梳理文意。八、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国旗九、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2.了解草字头和木字旁的表意作用。3.读准带有n l s sh z zh的字。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5.学习古诗悯农,理解诗句意思。6.读通短文拔萝卜,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汉字的识记与运用。【教学难点】1.读懂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五)(课件出示)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反义词: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有什么特点?(1) 同桌交流各组词语的相似之处;(2) 教师点拨:它们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竖排的每一组词语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过渡: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2. 识字写字3.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3)练一练,学运用。画出下列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4)我拓展,我积累。这样的词语还有:早晨 中午 黄昏 三、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读一读,找规律。明确:花草莲苹:都有草字头,都与花草有关。树林桃桥:都有木字旁,都与树木有关。2.练一练,学运用。摘苹果:请把苹果放到相应的篮子里。3.我拓展,我积累。我们常见的偏旁还有:鸟字旁,如鸡、鸭;绞丝旁,如红、绿;三点水,如江、没、清,言字旁,如词、语、说、诗等。四、字词句运用1.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拼音)2.读一读,找规律。课件出示词语,注意“n”“l”。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3.练一练,学运用。五、书写提示1.回顾书写坐势及执笔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执笔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睛离桌面一尺。2.读一读,找规律。儿、林:书写的笔顺规则是从左到右。本、天:书写的笔顺规则是先撇后捺。3. 练一练,写一写。儿:顶部左低右高,底部左右大致齐平。首笔竖撇向左下格,竖弯钩起比较高,从右上格沿竖中线右侧下行,至右下格右弯钩出。林:左窄右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