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高二的部分学生在研究晚清政局时对清末“新政”特别感兴趣,但发现下列措施中有一项不在其列,请你帮助选出来()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派遣留学生C奖励实业 D编练新军解析:选A本题考查基础史实。B、C、D三项属于“新政”的内容,而A项是维新变法时的内容,故选A。21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A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宪政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D设立责任内阁解析:选A题干中的限定时间是“1905年”,A项正确,B项是1908年,C项是1906年,D项是1911年。3右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解析:选C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意思是清政府把人民看得很低,而人民则把清政府看得更低、更渺小,它传达的是人民权力的政治民主观念。故C项正确。4“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解析:选C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排除B项;选择C项。5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的共和制度是在各种势力的相互妥协中诞生的。这些妥协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的妥协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妥协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妥协晚清统治者与北洋军阀的妥协A BC D解析:选D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并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运动,在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中,农民阶级甚至还不了解什么是革命,的叙述与史实不符,将带的选项排除。6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近代社会前期,中国社会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外来民族压迫;二是实现近代化,发展中国。无论哪一社会阶层均为实现这两大任务而努力奋斗。题干中的思潮的演变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反映。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野蛮咧,文明咧,日本咧,欧美咧,独占咧,共管咧,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什么人,尧舜咧,桀纣咧,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咧,王莽、朱温、袁世凯咧,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所以从历史上看来,是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和那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性质完全不同。摘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梁启超这篇文章写于哪一年?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空前绝后的大意义”。(6分)(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和辛亥革命两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问,关键信息是材料出处的小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可知是武昌起义爆发十周年,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时注意分析材料的句子,逐句分析,抓住要点。第(2)问,回答二者的性质时要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不会退回的主要原因要从辛亥革命的影响来回答,主要包括经济方面和思想方面。答案:(1)年份:1921年。意义:粉碎列强统治中国的企图;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激发民族民主意识,推动社会进步。(2)“红脸打倒黑脸的把戏”:争权夺利的斗争(改朝换代);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是真诚的,那种指责宪政改革不真诚和拖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站不住脚的,只是代表了革命党人和一部分激进的立宪派人士的意见作为一场“传统内的改革”,清政府所认可的宪政概念含有维护过去的传统和王朝统治的企图,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一个相信自己还有足够的权威“钦定”宪法和国会的王朝来说,维护自身权力的企图自然是其最本质的目的。梅恩伯格中国立宪政府的出现19051908材料二当时中国立宪派士绅精英们,为了仿效日本的“立宪”,却走到英国式的“民定立宪”模式上去了。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用宪法限制王朝政府权力的自下而上的立宪运动。清末激进立宪派士绅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立宪可以致国家于富强之途,要立宪,就要学英国,因为英国自下而上的民定宪政,才是货真价实的立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廷与立宪派在“立宪”问题上的分歧。(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5年宪政运动骤然高涨的直接原因及清末宪政改革的实施效果。(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到底是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还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而两者之间的差别即在于君主是否有实际的权力,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还是强化地方分权。第(2)问,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使中国对君主立宪的改革愿望更加强烈;从清末新政的结果方面来分析其效果。答案:(1)清廷:自上而下的日本式(德国式)“钦定”宪法,“实”君;以立宪为名,行开明专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信息化2025: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动态报告
-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作业指导书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中考数学总复习《 圆》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提升测试卷【夺冠】附答案详解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检测题型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重难点解析四川成都市华西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城市危旧房改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 电竞公司转授权管理办法
- 自考专业(护理)每日一练试卷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GB/T 19851.12-202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2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
- 公安科技信息化课件
- 桥梁工程支架浇筑连续箱梁的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招聘12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含答案)
- T∕CITS 146-2024 尿液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规范化指南
- 心衰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JJF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培训精品课件
- 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