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开槽机教程.doc_第1页
印刷开槽机教程.doc_第2页
印刷开槽机教程.doc_第3页
印刷开槽机教程.doc_第4页
印刷开槽机教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联合包装装潢有限公司印刷开槽机培训1. 安全事项1.1 一般注意事项a. 在设备运行中,不要将容易滑落或倾倒的物品放在桌台上、踏板、支板上。b. 通常禁止进入有危险或者注意标牌表示的场所,不要不经意的出手触摸设备。c. 工具类物品使用完后要返还在原来所规定的位置上,防止由于忘记放回原处而导致的事故。d. 在通道等妨碍涉足场所,不要放置工具类物品。e. 有关烟火要注意:要在远离设备并且指定的场所吸烟;设备附近要设置灭火器,为急用时准备。f. 设备的高速运转辊子很多,为了防止发生危险,对操作人员的服装要注意:要穿安全鞋;上衣要塞进裤子中,上衣口袋中不要放入任何物品;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要戴手套。1.2 在发现设备有异常声音或危险状态时,要立即停止运行设备,确认如下的事项,恢复正常状态后,确认确实安全后再重新运行。a. 在更换不良零部件的同时要查明其原因,努力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b. 要确认检查所关联的部位,驱动系统,紧固螺栓的松弛度。c. 用微动检测是否有异物轧入,确认是否安全。1.3 设备调整、维护、检查时的注意事项a. 与设备安全有关的零件,不要无故的拆卸或改动。b. 作业后要切实的紧固好安装调整部位的螺栓,固定的装置要切实的固定好。c. 在拆卸安全罩之类的部件时,完毕后一定要恢复原来的状态。1.4 警告表示的种类为了更好的理解设备的警告标贴,将警告表示的内容告知:此种语言使用在,如不回避危险,会发生死亡或重伤,比较紧迫的危险状态下的部位上安全注意事项方面。此种语言使用在,如不回避危险,有死亡或重伤发生的潜在危险状态的部位上的安全注意事项方面。此种语言使用在,如不回避危险,或许会发生轻伤或中等程度的残疾等表示有潜在危险状态部位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为了不要损坏装置必须遵守的事项方面。2. 设备的主要部分的概要2.1 进纸部将堆积在进纸台面上的纸板,自动且连续的毫无偏差的送入到设备中,它由进纸台面、前导板、后导板、侧挡板,切实的抓紧来自进纸装置的纸板送入到印刷部的进纸辊,送入纸板的踢脚,使踢脚运作的曲柄,利用空气流动、平稳的吸引纸板,使其顺利地通过前导板的同时,能切实的将纸板踢进的空隙装置等的送纸机构。2.2 印刷部印刷部是根据进纸部送来的纸板从压力辊与装有印版的印版辊之间经过,在纸板上进行规定印刷。印刷部由印版辊、压力辊、网纹辊、刮油墨辊、油墨供应回收装置、上下进纸辊及各辊间隙调整装置等机构组成。2.3 开槽机部开槽部是由进行压线、开槽、修边、粘箱的各部分组成的加工成型过程。开槽部是由第一道压线,第二道压线、开槽机、切角刀、模切刀及其分离装置等机构组成的。2.4 其余部分折叠粘箱机部、计数器推进部、控制台、各部分操作盘等。3. 设备运行顺序3.1 运行准备a. 输入电源前要确认各开关都处于手动或断开状态。b. 输入电源,应先闭合主电源的开关,在闭合分电源的开关,由大到小。c. 空气压力应达到6Mpa。d. 水压应达到2kg/c。e. 将所需运行材料准备齐全,包括油墨、印版、纸板及其它。3.2 运行顺序a. 根据生产通知单内容,安装印版。b. 校准进纸堆积部尺寸。c. 校准印刷辊筒内部的送纸压盘尺寸。d. 调整压线开槽尺寸。e. 调整墨辊间隙,使油墨顺利输送。f. 根据纸板规格,调节各部分间隙(包括进纸部、送纸压轮、压印辊、开槽压线等)g. 校准堆积机部尺寸。e.g.滨田印刷开槽折叠粘箱机(1)运行准备打开机架1. 确认后面是否有作业人员或障碍物。a. 按动各单元的打开按钮。b. 将开闭机架的单手柄开关旋向开的位置。2. 打开机架的单元,旋转至定位位置。数控(NC)调整安装印版油墨供应1. 不要将手放到版体和压体、版体和网纹辊之间。2. 不要戴手套。3. 不要在棘轮扳手安装在快速模具上时,就旋转版体,切记放好棘轮扳手。4. 确认通过的方向及对准印版的中心。备注:需按动安全用复位钮,才能关闭机架。1. 设定附件后加压。2. 将粘胶轮空转切换开关置于入上。3. 按动粘胶泵按钮,显示灯亮。备注:安装附件时要停止旋转粘胶轮。1. 旋转时不允许将手放入网纹辊及输送校正辊。2. 打开油墨盖时,一定要使校正输送辊停止转动。a. 将油墨罐放置在台架上。b. 切换校正辊开关置于入上。c. 调整校正辊及网纹辊间隙。d. 按供油墨按钮,指示灯亮。备注:要确认油墨的精度及剩余量。1. 确认单元内部、折叠粘箱机、计数器推顶机上是否有作业人员。a. 按动蜂鸣器。b. 按动数控调整钮。2. 按动数控调整按钮,印刷部、开槽机转至定位位置。共粘胶手动调整部的调整关闭机架1. 送纸部前导板宽度方向位置用手动调整至指定位置。2. 送纸部空吸挡板的开闭选择切换开关。3. 折弯杆的位置用手移动至指定位置。4. 转移辊的位置开关调整。5. 纸板压辊位置松动闭锁,用手移动。6. 纸板压辊、纸板压版上升下降开关调整。7. 压箱传送带高度转动手柄对准。8. 料斗鼓风机位置但手柄开关。确认机架内无操作人员:1. 边按机架边关闭开关。2. 关闭完了,要按系统锁定按钮,确认绿灯亮。将纸板堆在送纸台上(2)运行顺序1. 启动主机前,确认设备及危险场所无作业人员。2. 运行中绝对禁止进入设备。3. 发生设备误操作或需要调整时,必须在设备完全停转后进行。按蜂鸣器5秒钟以内,按动原点设定按钮,设定完毕,显示灯亮按蜂鸣器5秒钟内,按动运行按钮,自动升速至初期到达速度为止按一张纸通过按钮根据一张纸通过的情况,调整各部位的尺寸将纸板机置于“出”上按送纸按钮试验纸板落在料斗内的状态及堆积的状态,调整料斗鼓风机位置及风向纸板流到计数器推顶部时,按自动增速按钮,加速至运行的速度接近生产结束(剩余100张左右)时,停止供给油墨按油墨回收按钮,回收油墨每30分钟检测一次油墨粘度及余量运行按需要调整如下部位:送纸部空吸压力;计数器皮带速度;排出皮带速度;转移辊位置送纸桌面上无纸板时,停止送纸料斗内无纸张,按停止钮(3)批量作业过程排出剩余在计数器推定机中的纸板数控(NC)设定开机架按动生产结束按钮确认各单元内部无作业人员1. 按动蜂鸣器。2. 按动数控设定钮。确认后面无作业人员或障碍物1. 按动各单元的“开”。2. 将机架开闭单手柄开关旋向“开”的位置。清洗油墨3. 按动油墨供应钮。4. 按动油墨回收按钮。5. 从台座上取下油墨罐。6. 按动油墨清洗按钮。拆卸印版1. 不要将手放到版体和压体、版体和网纹辊之间。2. 不要在棘轮扳手安装在快速模具上时,就旋转版体,切记放好棘轮扳手。3. 脚踏开关,使版体旋转,拆下印版。安装印版1. 不要将手放到版体和压体、版体和网纹辊之间。2. 脚踏开关,将印版卷在版体上,拧紧快速挂板模具。3. 不要在棘轮扳手安装在快速模具上时,就旋转版体,切记放好棘轮扳手。4. 确认通过的方向及对准印版的中心。备注:需按动安全用复位钮,才能关闭机架。5.供油墨运行中不允许用手触摸,要戴手套,装有手摇棒的状态下不能旋转将油墨罐放在台上,按动供油墨按钮备注:确认油墨粘度及油墨余量。组装开槽机刀具手动调整部的调整将纸板堆积在送纸台上参照“1.运行准备”(4)结束作业拆卸印版参照“3.批量作业过程”清洗油墨开启输送校正器/网纹辊间隙拆附件各部的清扫参照“3.批量作业过程”1. 将输送校正辊的切换开关至于切上。2. 将输送校正器/网纹辊的间隙设为2.0mm。备注:输送校正器和网纹辊干了以后进行。终止控制台切断控制台电源切断主电源要停止粘胶辊转动;停止粘胶轮空转;关闭粘胶泵;将附件加压开关放开;拔掉销子,拆下附件;用水清洗粘胶轮及附件;将附件置于水中。1. 进入设备内,必须拔掉紧急停止键的锁定键2. 除掉开槽机屑末及纸粉,清洁各单元旋转轴。1. 按动直接终止钮。2. 进行有无剩余工序的选择。不要用湿手操作;手不要触摸接点。1. 切断控制盘控制台用自动断路器。2. 切断控制盘补充电源用自动断路器。3. 切断控制盘主电源用自动断路器。4. 切断分电盘电源自动断路器。1. 按动OFF开关。2. 切断CVCF电源。3. 切断电源自动断路器。4.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4.1 斜进纸原 因措 施1. 踢脚与前导板不平行。1) 踢脚单元与前导板不平行。2) 滚珠花键轴的磨损。3) 踢脚平行调整的螺栓松动。2. 前后导板不平行(安装螺栓松动)。3. 纸板座高度与操作侧和驱动侧不均等。4. 进纸辊平行度不良。5. 上进纸辊异常磨损。6. 下进纸辊的滚花顶点异常磨损。7. 前导板动力侧和操作侧间隙不一致。8. 纸板落下状态不好。9. 上、下进纸辊实际间隙和显示间隙不一致。10. 上进纸辊的表面橡胶硬度提高。修正到适当状态。调整到适合尺寸后,紧紧固定住。调整到适合尺寸后,紧紧固定住。修正到适当状态。修正到适当状态。进行更换。进行更换。调整成适宜的间隙。检查侧导板设定尺寸和纸板尺寸。检查侧挡板是否直角。调整至实际间隙与显示间隙一致。硬度超过35度以上要更换。等。5. 清洁5.1 定期清洁进纸部吸尘机过滤网清除进纸挡板上的纸屑和灰尘。5.2 清除集尘箱的纸灰。5.3 清洗网纹辊和橡胶辊时,禁用棉纱等擦拭橡胶辊的表面,或用刷子刷网纹辊的表面,应用清洗剂清洁辊筒,清洗后,确认两根辊筒间不接触,否则会损坏辊筒。5.4 油墨罩预侧板的清洁:a. 卸下油墨侧罩安装用的旋钮,将侧罩拉到跟前拆下。b. 拆下上部的回收箱,用软管冲洗。c. 拆下安装回收箱用的旋钮,将回收箱拉上后卸下。d. 卸下油墨漏斗下部的油墨循环用软管。e. 卸下安装油墨漏斗用的旋钮,将油墨漏斗拉到供纸侧卸下。f. 飞溅的油墨附着在内面成泥状,所以要清扫。6. 润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