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检测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20分)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下列日常生活里常见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河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区别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A明矾 B活性炭 C肥皂水 D石灰水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下列物质,可能存在引发事故隐患的是()A庆典活动中可使用大量氢气球B净水器中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C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使用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浓醇的桂花香味沁人肺腑,这个事实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具有质量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有粒子可表示为()A B C D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氧化汞 B金属铜、二氧化硫 C红磷、空气D除尽氧气后的空气、制氧气的双氧水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 + 氧气水 B锌 + 盐酸氢气 + 氯化锌C过氧化氢水 + 氧气 D铝 + 氧气氧化铝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被污染后,水体一定会呈现各种颜色B.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到4)C.被污染的水经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D.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下列措施: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ABCD二、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一个或二个符合要求的答案。错选、多选不给分。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 D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对这种物质的分析与认识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化合物 B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CO4是一种单质 D每个O4的分子中含有四个氧原子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氧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二氧化碳15下列有关水分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受热时水分子运动加快B.水变成蒸气时水分子变大C.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改变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三、填空题(本题共分)16在下面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图-1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万年才能数完。;如右图-1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17在一些重要活动或一些商业庆典时,常悬挂一些氢气球,但有时气球破裂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因此有人用密度稍微比氢气大的稀有气体氦气充填气球,这样既可以使气球上升,又杜绝了安全隐患。请据此简要回答:(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18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1)由于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保持的。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直接构成的,所以,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和构成的。(4)纯净物按照其组成元素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写出下列几种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氢气铁水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氯化钾高锰酸钾氯酸钾。在以上九种物质中,可以发现,前三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为。后六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为。而三种物质,又由于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它们还属于。(5)下面有几种物质以及它们的化学符号。氢氧化钠NaOH 硫酸H2SO4氧化铝Al2O3氯气Cl2氧化铜CuO臭氧O3酒精C2H5OH。图-3其中,属于单质的是(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19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分之一。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地区是。江苏省的人均水量低于500m3a-1,根据水资源紧缺指标,我省属于缺水地区。请写出右图-3所示徽记的名称,再简述它的涵义是什么?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提出三条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20.如下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试管和b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由电解水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21.请你仔细研读下列表格中的例子:物质分类物质举例单质氧气(02)、氮气(N2)、碳(C)、硫(S)、铜(Cu)、汞(Hg)、臭氧(O3)化合物二氧化碳(C02)、高锰酸钾(KMnO4)、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硫酸(H2SO4)、水(H2O)表中有许多规律,如:“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相信你在物质分类方面会发现其他的规律: (1);(2)。 四、实验题(本题共分)22.如果给你提供物品:食盐、酒精灯、保鲜袋、火柴、杯子、两片小玻璃片等。问:你(选填“能”或“不能”)设计实验证明芹菜茎中含水。你将图-4,观察到,证明芹菜茎中含有大量的水分。23.在实验室可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b;c;d。制得的蒸馏水在中;装置中的冷却水经过d仪器的方向如图报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入、下端流出则不行,其原因是。实验中水发生的是(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图-52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 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理由是。25.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可溶性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 A(明矾)B(沉淀)C(过滤) D(漂白粉) 净水(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编号)(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原因是 。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5题,每题3分,共33分)DBCAACBCBABC DCA15BD三、填空(1620每空(问)1分,共39分,2122每空2分,共12分。本题共51分)16BCBAC17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或者氢气是气体等合理皆可);具有可燃性;氦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使用安全,不会发生爆炸。18(1)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汞原子;汞原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3)硫原子和氧原子(4)化学式略,单质;化合物;氧化物(5);19节水徽记,节约每一滴水;节水方法合理皆可,如一水多用,变不间断淋浴,为间断洗浴,使用节水器具等20.氢气:氧气=2:1;H2OH2+O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改变等等。21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的元素;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