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 种群的特征 11.19.ppt_第1页
精编 种群的特征 11.19.ppt_第2页
精编 种群的特征 11.19.ppt_第3页
精编 种群的特征 11.19.ppt_第4页
精编 种群的特征 11.19.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C、一颗树上的寄生物D、一座山峰上的树,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的_的总和。,概念,同种生物,全部个体,B,课前尝试,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蜜蜂,种群图片展示,种群的特征,执教者:江玉祥,教学重点,学会估算种群的密度,种群密度的概念及调查方法(教材P60),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教材P61),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一:,下图为一块模拟草地,三角形代表狗尾巴草,圆形代表其他植物,请估算样地中狗尾巴草的种群密度,活动要求:,1、小组每位同学要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2、小组合作讨论采用何种方法完成该样地种群密度的估算?,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概念,(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水生生物,陆生生物,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研究意义,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想一想,调查方法,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如何采用样方法展开实际调查呢?,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想一想:既然研究种群密度对人类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对自然界生物的种群密度如何进行调查呢?采用哪种调查方法呢?,样方法:,合作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小组活动二:,汇报一、提出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是圣泉中学校园草坪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二、作出假设圣泉中学校园草坪中蒲公英植物的种群密度较少。三、设计实验将校园草坪分成10个样方并记录你所探究的种群个体数量,随后计算种群密度,最终得出结论。,具体步骤,准备,确定调查对象,计算种群密度,取样,计数,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取样,蒲公英,其他植物,样方边缘上的个体的处理:,计数,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草地,实地调查过程图片展示,确定取样方法,确定样方位置,确定样方大小,计数蒲公英数量,班级10个小组通过实地调查统计计数结果,成果展示,圣泉中学校园草坪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较小,结论,实验评价,1、为什么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有差异?2、哪个小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3、本次调查实验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6.3株/m2,我们知道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采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而对那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又采用什么方法呢?比如对那些飞翔的动物又是如何处理呢?,初次标记数M,自然界个体标记情况,重捕数n,标记数m,种群个体总数N,标志重捕法,问题思考,模型建构,N种群个体总数M初次标记数n重捕个体数m重捕中标记数,用数学模型建构N与M、n、m之间的关系?,因为N:M=n:m,基础演练,对某地段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2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发现有标记鼠10只,求该地段鼠的总量。,X/32=30/10,96只,思维激活,若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出现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情况如何?,偏大,易错警示,1.标志不能过分醒目;2.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3.标志符号必须能维持一定的时间。,4.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5.选择的区域必须随机,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选择。,课堂反馈,基础演练,1、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2、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我们选取样方的大小是()A长宽各10mB长宽各5mC长宽各1mD长宽各0.1m3、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总数量调查法B.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D.无法估计4、下面是对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丈量ABCD,C,C,B,C,链接高考,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