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或活性部位。酶的活性中心有两个功能部位第一个是结合部位,由一些参与底物结合的有一定特性的基团组成;第二个是催化部位,由一些参与催化反应的基团组成,底物的键在此处被打断或形成新的键,从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DNA的变性与复性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将变性DNA经退火处理,使其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DNA的复性。同工酶来源不同种属或同一种属,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中分离出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反应的酶,称之为同工酶。超二级结构相邻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相互接近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聚集体。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后,在相应的酶催化下,绕过糖酵解途径的三个不可逆反应,利用糖酵解途径其它酶生成葡萄糖的途径称为糖异生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由于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脂肪酸的氧化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发生氧化,C链在位C原子与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氧化。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氧化磷酸化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TP)(分),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分)称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线粒体基质是呼吸底物氧化的场所,底物在这里氧化所产生的NADH和FADH2将质子和电子转移到内膜的载体上,经过一系列氢载体和电子载体的传递,最后传递给O2生成H2O(3分)。这种由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称电子传递链,因为其功能和呼吸作用直接相关,亦称为呼吸链(1分)。TM值将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核酸分子内50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TM,MELTINGTEMPERATURE。DNA的TM值一般在7085之间。DNA遗传密码DNA(或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遗传密码(3分)。答有密码子的(1分)。半不连续复制由于DNA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5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即其中一条链相对地连续合成,称之为前导链,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称为后随链/后滞链/随从链。1、有淀粉酶制剂1G,用水溶解成1000ML酶液,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和粉酶活力。结果表明,该酶液的蛋白质浓度为01MG/ML;其1ML的酶液每5MIN分解025G淀粉,计算该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总活力单位数和比酶活(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克淀粉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答案要点1ML的酶液的活力单位是60/5025/13(2分)酶总活力单位数是310003000U(1分)总蛋白是011000100MG(1分),比活力是3000/10030(1分)。2、请列举细胞内乙酰COA的代谢去向。(5分)答案要点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从头合成脂肪酸;酮体代谢;合成胆固醇等。(各13、酿酒业是我国传统轻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其生化机制是在酿酒酵母等微生物的作用下从葡萄糖代谢为乙醇的过程。请写出在细胞内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代谢途径。答案要点在某些酵母和某些微生物中,丙酮酸可以由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脱羧变成乙醛,该酶需要硫胺素焦磷酸为辅酶。乙醛继而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形成乙醇。葡萄糖2PI2ADP2H生成2乙醇2CO22ATP2H2O(6分)脱氢反应的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NAD),醇脱氢酶(NADHH)(2分)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MG2或K)(2分)4试述MRNA、TRNA和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答案要点M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直接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3分)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不但为每个三联体密码子译成氨基酸提供接合体,还为准确无误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提供运送载体。4分RRNA与蛋白质结合组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3分)。物合成过程中直接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3分)5、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哪些化合物可以被认为是联系糖、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答案要点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氧化分解途径(2分);三羧酸循环为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合成代谢提供原料(1分),要举例(2分)。列举出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相互转化的一些化合物(3分),糖、脂、蛋白质、核酸代谢相互转化相互转化途径(2分)。答案1)葡萄糖经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等物质生成乙酰COA,而乙酰COA必须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2)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以经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有氧氧化途径,最终的氧化分解也需要进入三羧酶循环途径而脂肪酸经氧化途径产生乙酰COA,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3)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氨基酸脱去氨基后产生的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H3重新生成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共同通路。6、写出天冬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成CO2和H20的反应历程,注明其中催化脱氢反应的酶及其辅助因子,并计算1MOL天冬氨酸彻底氧化分解所净生成的ATP的摩尔数。答案及要点天冬氨酸酮戊二酸(谷草转氨酶)草酰乙酸谷氨酸谷氨酸NADH2OL谷氨酸脱氢酶)酮戊二酸NH3NADH草酰乙酸GTPMG、PEP羧激酶)PEPGDPCO2PEPAD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ATP丙酮酸NADCOASH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酰COANADHHCO2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TCA循环)2CO2COASH3NADH3HFADH2GTP耗1ATP生2ATP5NADH1FADH21GTP1ATP净生成1225515115ATP耗1ATP生成2ATP3NADH1FADH1NADPH净生成12254151125ATP脱氢反应的酶L谷氨酸脱氢酶(NAD),丙酮酸脱氢酶系(COA,TPP,硫辛酸,FAD,MG2),异柠檬酸脱氢酶(NAD,MG2),A酮戊二酸脱氢酶系(COA,TPP,硫辛酸,NAD,MG2),琥珀酸脱氢酶(FAD,FE3),苹果酸脱氢酶(NAD)。(3分)共消耗1ATP,生成2ATP、5NADH和1FADH,则净生成12352118ATP(2分)7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答案要点A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沿一个假设的中心轴右旋相互盘绕而形成,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2分)B磷酸和脱氧核糖单位作为不变的骨架组成位于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内侧,链间碱基按AT配对,之间形成2个氢键,GC配对,之间形成3个氢键(碱基配对原则,CHARGAFF定律)。(2分)C螺旋直径2NM,相邻碱基平面垂直距离034NM,螺旋结构每隔10个碱基对重复一次,间隔为34NM。(2分)该模型揭示了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特征,最有价值的是确认了碱基配对原则,这是DNA复制、转录和反转录的分子基础,亦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分子基础。该模型的提出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奠定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石。(2分)8、。乙酰CO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5分)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糖的无氧氧化】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糖的磷酸戊糖途径】葡萄糖5磷酸核糖、NADPH。【糖原合成】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糖转化为脂肪】葡萄糖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肪。9、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答A严格遵守碱基的配对规律。B在复制时对碱基的正确选择。C对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校正。10写出丙氨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的反应历程,注明其中催化脱氢反应的酶及其辅助因子。丙氨酸在体内经过联合脱氨基作用变成丙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经过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1MOLNADH。丙酮酸被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作用生成乙酰辅酶A,产生1MOLNAD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3MOLNADH,1MOLFADH2和1MOLATP每MOLNADH可转化生成25MOLATP,每MOLFADH2可转化生成15MOLATP。因此共产生15MOLATP。什么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试举一例阐述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其生物学功能的关系。答RNASE是一种水解RNA的酶,由12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肽链蛋白质,其中含有4个链内二硫键。整个分子折叠成球形的天然构象。高浓度脲会破坏肽链中的次级键。巯基乙醇可还原二硫键。因此用脲和巯基乙醇处理RNASE;蛋白质三维构象破坏,肽链去折叠成松散肽链,活性丧失。淡一级结构并未变化。除去脲和巯基乙醇,并经氧化形成二硫键。RNASE重新折叠,活性逐渐恢复。由此看来,在一级结构未改变的状况下,其生物功能仍旧发生变化,说明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从分子水平说明生物遗传信息储存的主要方式,又是如何准确的向后代传递遗传信息的。答生物遗传信息主要通过DNA的方式储存。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复制时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用RNA作为引物,35外切酶活性,沿35方向识别和切除。错配的碱基,通过DNA的修复系统校正。第一章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肽键与肽链由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氨基酸分子在参与形成肽键之后,由于脱水而结构不完整,称为氨基酸残基。每条多肽链都有两端N端C端,肽链的方向是N端C端。蛋白质分子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人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等层次。一级结构为线状结构,二、三、四级结构为空间结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其维系键是肽键。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其空间结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盘绕折叠而形成的构象,借氢键维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螺旋其结构特征为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形成右手螺旋;螺旋每上升一圈是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相邻螺旋圈之间形成许多氢键;侧链基团位于螺旋的外侧。影响螺旋形成的因素主要是存在侧链基团较大的氨基酸残基;连续存在带相同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存在脯氨酸残基。折叠其结构特征为若干条肽链或肽段平行或反平行排列成片;所有肽键的CO和NH形成链间氢键;侧链基团分别交替位于片层的上、下方。转角多肽链180回折部分,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借1、4残基之间形成氢键维系。无规卷曲主链骨架无规律盘绕的部分。四级结构指亚基之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其维系键为非共价键。亚基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而又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变性蛋白质除去变性因素后,重新恢复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的过程为复性。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析。别构效应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象结构域较大的球形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球状构象,这些球状结构之间以松散肽链相连,这些球状构象即为结构域。1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答案1论述蛋白质的催化、代谢调节、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运动、防御与进攻、营养与贮存、保护与支持等生物学功能。综上所述,蛋白质几乎参与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在错综复杂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2、试比较较GLY、PRO与其它常见氨基酸结构的异同,它们对多肽链二级结构的形成有何影响都含一个氨基羧基H与侧链基团,PRO侧链基团与A氨基酸形成环化结构,亚氨基酸,GLY不含手性碳原子3、蛋白质水溶液为什么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胶体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容易在水中形成胶体颗粒,具有胶体性质。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形成亲水胶体,就是在胶体颗粒之外包含有一层水膜。水膜可以把各个颗粒相互隔开,所以颗粒不会凝聚成块而下沉。4、为什么说蛋白质天然构象的信息存在于氨基酸顺序中。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以细胞色素C为例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生物进化的关系。蛋白质的高级结构的形成是依靠氨基酸分子的侧链集团之间的非共价键维持而成如氢键,范德华力等,此外半胱氨酸中的硫可形成共价键维持空间结构,此外二级结构的A螺与B折叠都是临近氨基酸侧链之间亲合或者静电维持的,所以说,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的高级结构1)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与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一级结构的变化往往导致蛋白质生物功能的变化。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其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中的一个核苷酸的突变导致该蛋白分子中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这个一级结构上的细微差别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容易发生凝聚,导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容易破裂引起贫血,即血红蛋白的功能发生了变化。(2)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同源蛋白质中有许多位置的氨基酸是相同的,而其它氨基酸差异较大。如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一级结构,发现与人类亲缘关系接近,其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差异越大。第二章核酸化学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核酸DNA和RNA分子解链变性或断链,其紫外吸收值260NM增加的现象复性减少分子杂交一条DNA单链或RNA单链与另一条单链通过碱基互补形成双链分子的过程。核酸探针在核酸杂交分析过程中,常将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进行标记,这种带有一定标记的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探针。回文结构双链DNA中含有的二个结构相同、方向相反的序列称为反向重复序列。CHARGAFF定律嘌呤碱总量嘧啶碱总量,即AGTC不对称比率AT/GC因物种亲缘关系远近而异超螺旋DNA双螺旋的DNA分子进一步盘旋形成的超螺旋结构称为DNA的三级结构。拓扑异构酶能够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从而控制DNA的拓扑状态2、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细胞内分布和生理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化学组成含有D2脱氧核酶,含ATGC;含D核糖含AUGC分子结构A双螺旋大多数为单链生理功能DNA核苷酸序列决定生物体遗传特征;在DNA复制转录翻译一定中调控作用,与细胞内或细胞间的一些物质运输核定为有关。4、比较TRNA、RRNA和MRNA的结构和功能。结构,T二级结构三叶草形,三级结构倒L形R复杂的多环多臂结构M分子的长度差异很大功能将氨基酸运转到MRNA复合物的相应位置,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与其他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完成蛋白质合成。进入细胞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8、真核MRNA和原核MRNA各有什么特点原核生物中,MRNA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空间,这两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真核细胞中,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和功能表达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内。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半衰期短,许多原核生物MRNA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多聚A结构。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单顺反子形式存在,5端存在帽子结构,绝大数具有多聚A尾巴。第三章酶酶原处于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质就称为酶原活力单位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定为一个活力单位,即1IU1MOL/MINU/G或U/ML比活力每毫克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表示诱导契合学说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会引起酶发生构象变化,使两者相互契合,从而发挥催化功能米氏常数其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VMAXS/KMS。其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协同效应两种及两种以上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的一种联合强化毒性效应竟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非竟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既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ES复合物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多酶体系在完整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种不同的酶联合组成的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催化一组连续的密切相关的反应。共价调节酶是一类由其它酶对其结构进行可逆共价修饰,使其处于活性和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别变构效应又称别构调节。某些代谢物能与变构酶分子上的变构部位特异性结合,使酶的分子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以及代谢反应的速度,辅酶和辅基与酶蛋白疏松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酶。与酶蛋白牢固结合并与酶的催化活性有关的耐热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称为辅基。1、何谓不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研究抑制作用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答研究抑制作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A、研究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例如,如果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改变酶活性中心的必须基团,可能使酶的活性增加或降低;使该酶抑制剂的作用增加或降低。B、研究某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磺氨药是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通过动力学实验得到的结论。C、研究机体内酶和抑制剂的作用,例如,在机体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并非是该酶的含量降低,而是它的天然抑制剂的活性增加了。D、为开发药物,寻找某些酶的抑制剂。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用曲线表示并说明它们各有什么影响PH、温度、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激活剂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紫外线、重金属盐、抑制剂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酶促反应的速度降低,激活剂会促进酶活性来加快反应速度,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同,既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也可以提高,所以它们既可以加快酶促反应的速度,也可以减慢;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不会影响酶活性,但可以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越大,酶促反应的速度也快。4、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共同点抑制剂与酶通过非共价方式结合。不同点(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类似,与酶形成可逆的EI复合物但不能分解成产物P。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活性中心,从而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减弱这种抑制。竞争性抑制剂使KM增大,KMKM(1I/KI),VM不变。(2)非竞争性抑制酶可以同时与底物和抑制剂结合,两者没有竞争。但形成的中间物ESI不能分解成产物,因此酶活降低。非竞争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大部分与巯基结合,破坏酶的构象,如一些含金属离子(铜、汞、银等)的化合物。非竞争性抑制使KM不变,VM变小。5、什么是米氏方程,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试求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9时,所需求的底物浓度(用KM表示)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米氏方程可以变换如下1/2VMAXVMAXS(KMS)KMS可知,KM值等于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性质,酶所催化的底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PH、有无抑制剂等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1/KM可以近似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利用米氏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在某一底物浓度下的反应速度或者在某一速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7、什么是同工酶为什么可以用电泳法对同工酶进行分离同工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有何应用同工酶是来源不同种属或同一种属,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同一细胞中分离出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反应的酶。电泳的原理是在同一PH的缓冲液中,由于蛋白质分子量和表面所带电荷不同,其等电点也不同,故在电场中移动的速率不同而使蛋白质分离。由于同工酶理化性质、免疫学活性都不同,因此可以用电泳法分离。可以作为遗传标记用于一处啊分析9、和非酶催化剂相比,酶在结构上和催化机理上有什么特点酶催化剂具有高效和专一的特点酶和一般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机制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但显然酶的催化能力远远大于非酶催化剂一种酶催化一种反应,酶的3维空间结构决定它只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10、试述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维生素缺乏症的机理是什么很多维生素是在体内转变成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的代谢调节所有B族维生素都是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发生作用的,但是辅酶或辅基则不一定都是由维生素组成的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基为铁卟啉,辅酶Q不是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可因维生素供给量不足,食物储存不当,膳食烹调不合理,偏食等而造成;吸收障碍。长期慢性腹泻或肝胆疾病患者,常伴有维生素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未予足够补充;长期服用抗菌素,一些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PP、维生素B6、生物素、叶酸等发生缺乏。第四章糖类代谢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乏氧条件下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2O和H2O,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糖酵解葡萄糖或糖原在组织中进行类似发酵的降解反应过程。最终形成乳酸或丙酮酸,同时释出部分能量,形成ATP供组织利用。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指在线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成CO2,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乙醛酸循环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糖原一种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及其他动物肝、肌肉等组织的、多分散性的高度分支的葡聚糖,以1,4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为主链,并有相当多1,6分支的多糖,用于能源贮藏。1、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特点。1。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是六碳三羧酸反应2。在整个循环中消耗2分子水,1分子用于合成柠檬酸,一份子用于延胡索酸的水和作用。3在此循环中,最初草酰乙酸因参加反应而消耗,但经过循环又重新生成。所以每循环一次,净结果为1个乙酰基通过两次脱羧而被消耗。循环中有机酸脱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机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4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NADHH和FADH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ATP。5三羧酸循环严格需要氧气6。琥珀COA生成琥珀酸伴随着底物磷酸化水平生成一分子GTP,能量来自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将糖或者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3大类物质代谢和转化的枢纽。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特点无ATP生成,不是机体产能的方式。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5磷酸核糖,肌组织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核糖可经酵解途径的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经基团转移反应生成。2)提供NADPHANADPH是供氢体,参加各种生物合成反应,如从乙酰辅酶A合成脂酸、胆固醇;酮戊二酸与NADPH及氨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与其他酮酸进行转氨基反应而生成相应的氨基酸。B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含量进而保护巯基酶的活性及维持红细胞膜完整性很重要,并可保持血红蛋白铁于二价。C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有些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有关,如从胆固醇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等;有些羟化反应则与生物转化有关。物学意义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2,1产生NADPH注意不是NADHNADPH不参与呼吸链2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3分解戊糖意义1补充糖酵解2氧化阶段产生NADPH,促进脂肪酸和固醇合成。3非氧化阶段产生大量中间产物为其它代谢提供原料3、糖酵解和发酵有何异同糖酵解过程需要那些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参与1相同点1都要进行以下三个阶段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2都在细胞质中进行。不同点通常所说的糖酵解就是葡萄糖丙酮酸阶段。根据氢受体的不同可以把发酵分为两类1丙酮酸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有时也将动物体内的这一过程称为酵解。)2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接受来自3磷酸甘油醛脱下的一对氢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为酒精发酵。糖酵解过程需要的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有NAD。什么是乙醛酸循环有何意义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异柠檬酸被直接分解为乙醛酸,乙醛酸又在乙酰辅酶A参与下,由苹果酸合成酶催化生成苹果酸,苹果酸再氧化脱氢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乙醛酸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中存在着某些相同的酶类和中间产物。但是,它们是两条不同的代谢途径。乙醛酸循环是在乙醛酸体中进行的,是与脂肪转化为糖密切相关的反应过程。而三羧酸循环是在线粒体中完成的,是与糖的彻底氧化脱羧密切相关的反应过程。油料植物种子发芽时把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是通过乙醛酸循环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依赖于线粒体、乙醛酸体及细胞质的协同作用。7、为什么糖酵解途径中产生的NADH必须被氧化成NAD才能被循环利用因为当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三磷酸甘油酸的时候反应中脱下的H必须为NAD所接受才能生成NADPH和氢离子。8、试说明丙氨酸的成糖过程。(1)丙氨酸经GPT催化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苹果酸出线粒体,在胞液中经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作用下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循糖酵解途径至1,6双磷酸果糖;(4)1,6双磷酸果糖经果糖双磷酸酶1催化生成6磷酸果糖,在异构为6磷酸葡萄糖;(5)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9、试述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旁路三条糖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1在缺氧情况下进行的糖酵解。2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的有氧氧化。3生成磷酸戊糖中间代谢物的磷酸戊糖途径。10、糖异生途径中有哪些酶可以克服糖酵解的哪“三步能障”答案要点丙酮酸羧化酶磷酸已糖异构酶葡萄糖6磷酸酶18、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生成的NADPH,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如何进一步氧化答磷酸戊糖途径是在胞液中进行的,生成的NADPH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参加线粒体的呼吸链进行氧化,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但是线粒体内膜不允许NADPH和NADH通过,胞液中NADPH所携带的氢是通过下面过程进行线粒体的NADPHNADNADPNADHNADH所携带的氢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后生成FADH2;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后生成NADH4、一位农家小女孩,尽管有着正常的平衡膳食,但也患有偶然的轻度酮症。你作为一名学过生化的学生,当发现她的奇数脂肪酸的代谢不及偶数脂肪酸的代谢好,并得知她每天早上偷偷地摸到鸡舍去拿生鸡蛋吃,你打算下结论说,她患有某种先天性的糖代谢的酶缺陷试就她的病症提出另一种合理的解释。答该女孩并未患某种先天性的糖代谢的酶缺陷。这是因为如果患有某种先天性的糖代谢缺陷。那么小孩在正常平衡膳食时不会是偶然的轻度酮症;该小女孩常去拿生鸡蛋吃,因为生鸡蛋清中有一种抗生物素蛋白,它与生物素结合后影响了生物素的吸收,导致她出现生物素的缺乏,而生物素是所有需ATP的羧化酶催化的反应所必需。下列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丙酮酸羧化酶活力下降,此酶是糖生成TCA循环中间物所必需的,该酶活力下降时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速率下降,肝脏中酮体生成加速,出现轻度酮症是不难解释的。乙酰COA羧化酶活性下降,此酶活力下降时,体内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受阻,乙酰COA的去路之一不畅,乙酰COA的含量升高,结果同样是引起酮症。丙酰COA羧化酶活力受影响,该酶是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末端三碳片段代谢所必需。当该酶活力受到影响,必将影响到奇数碳链脂肪酸的代谢。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小女孩患有轻度的生物素缺乏病,致病原因是常吃生鸡蛋所致。治疗及护理方法是去掉不良生活习惯,并补充适量的生物素,症状会慢慢消失第五章生物氧化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磷氧比O/P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PI)消耗量和氧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解偶联剂作用指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能荷即单位腺苷酸中包括AMP、ADP和ATP所含焦磷酸基团总数的二分之一1、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答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并伴有ATP的生成,将部分能量储存于ATP分子中,可通过加水脱氢反应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机会,二氧化碳是通过有机酸的脱羧产生的。生物氧化有加氧、脱氢、脱电子三种方式,体外氧化常是较剧烈的过程,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的,能量是突然释放的。2、什么是ATP,简述其生物学功能中文名称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叫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简称为AT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其数量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即一个腺苷上连接三个磷酸基团。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一类是无氧供能,即在无氧或氧供应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ATP、CP分解供能和糖元无氧酵解供能3、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答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及机制1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与复合体中的铁硫蛋白结合,抑制电子传递;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复合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抑制复合体。2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和存在于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等组织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可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3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可与寡霉素敏感蛋白结合,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磷酸化并间接抑制电子呼吸链传递。4ADP的调节作用ADP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5甲状腺素诱导细胞膜NAKATP酶生成,加速ATP分解为ADP,促进氧化磷酸化;增加解偶联蛋白的基因表达导致耗氧产能均增加。6线粒体DNA突变呼吸链中的部分蛋白质肽链由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DNA因缺乏蛋白质保护和损伤修复系统易发生突变,影响氧化磷酸化。4、试述体内的能量生成、贮存和利用答糖、脂、蛋白质等各种能源物质经生物氧化释放大量能量,其中约40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一些高能化合物中,主要是ATP。ATP的生成主要有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方式。ATP是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每日要生成和消耗大量的ATP。在骨骼肌和心肌还可将ATP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生成磷酸肌酸,作为机体高能磷酸键的储存形式,当机体消耗ATP过多时磷酸肌酸可与ADP反应生成ATP,供生命活动之用。8、简述各种生物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答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代谢反应是在温和的条件下,由酶催化进行的;生物体内反应与步骤虽然繁多,但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彼此协调,而且有严格的顺序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9、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答化学渗透学说是英国FMIICHELL经过大量实验后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其主要论点是认为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之上,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侧,造成了膜内外两侧间跨膜的化学电位差,后者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利用,使ADP与PI合成ATP。10、简述生物氧化的特点及发生部位。答在细胞内进行条件温和,有水的环境中进行有酶、辅酶等参与,反应分多步完成能量逐步释放,既不伤害机体也得于利用释放出的能量先转化成ATP,需要能量时由ATP水解11、举例说明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答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进行脱羧反应所致。脱羧反应有直接脱羧和氧化脱羧两种类型由于脱羧基的位置不同,又有脱羧和脱羧之分。13、呼吸链由哪些组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主要功能答组成成分主要功能烟酰胺脱氢酶类传氢黄素脱氢酶类传氢铁硫蛋白类传电子COQ类传氢细胞色素类传电子7描述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及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答NADH氧化呼吸链组成及排列顺序NADHH复合体(FMN、FES)COQ复合体(CYTB562、B566、FES、C1)CYTC复合体(CYTAA3)O2。其有3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NADHHCOQ,COQCYTC,CYTAA3O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组成及排列顺序琥珀酸复合体FAD、FES、CYTB560COQ复合体CYTC复合体O2。其只有两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COQCYTC,CYTAA3O2。第六章脂代谢必需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脂类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类脂类脂主要是指在结构或性质上与油脂相似的天然化合物2、糖代谢和脂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答A、当摄入糖过量,葡萄糖除转变为糖元外,可通过过多的乙酰辅酶A的合成而合成脂肪,胆固醇等;B、脂肪的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转变成葡萄糖;C、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影响,如饥饿,糖共应不足,脂肪动员加强,酮体增多3、试述体内糖如何转变成脂肪答A、葡萄糖经糖酵解生成丙酮酸;B、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辅酶A,此时体内由于乙酰辅酶A和能量增加,机体将趋于合成反应;C、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乙酰辅酶A被运输到胞浆,通过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脂肪酸;D在酶作用下,脂肪酸与甘油合成脂肪。4、试述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成糖的机理。油料植物种子发芽时把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物是通过乙醛酸循环来实现的。这个过程依赖于线粒体、乙醛酸体及细胞质的协同作用。5、在人的膳食中严重缺乏糖时(如进行禁食减肥的人群),为什么易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对人体有那些为害怎样急救酸中毒病人在病理情况下,当体内BHCO3减少或H2CO3增多时,均可使BHCO3/H2CO3比值减少,引起血液的PH值降低,称为酸中毒。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特点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6、生物体内糖、脂肪及蛋白质三类物质在代谢上的相互关系如何答(一)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联系A、当摄入糖过量,葡萄糖除转变为糖原外,可因增加乙酰辅酶A的合成(脂酸合成的原料增多)而促进合成脂肪酸,合成脂肪。B、脂肪的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转变成葡萄糖。C、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影响,如饥饿,糖供应不足,脂肪动员加强,酮体增多。(二)糖与氨基酸代谢的联系A、糖可转变为非必须氨基酸,如葡萄糖丙酮酸丙氨酸、葡萄糖丙酮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B、氨基酸(生糖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可经糖异生途径可转变为糖。(三)脂类和氨基酸代谢的联系A、脂肪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非必须氨基酸,如甘油磷酸甘油磷酸2羟丙酮丙酮酸丙氨酸丙酮酸草酰乙酸天冬氨酸等。B、蛋白质降解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可转变为乙酰辅酶A转变为脂酸,也可转变为酮体。C、氨基酸参与磷脂的合成,如丝氨酸卵磷脂、脑磷脂等。3、有人给肥胖者提出下列减肥方案,该方案包括两点严格限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脂肪的摄入量是越少越好;不必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糖的量。试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分析,该方案是否可行,并写下你的推理过程。(不必考虑病理状态和遗传因素)答此方案不可行。这是因为严格限制饮食中脂肪的摄入是对的,脂肪的摄入但并非越少越好,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必须靠食物中的脂肪提供。许多脂溶性维生素也溶解在油脂中,食用一定量的脂肪也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物质代放谢是相互联系的,通过限制脂肪的摄入,而不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和糖的量,是永远达不到目的,减肥,意欲减少体内脂肪,如果不限制蛋白质和糖的摄入,糖和脂肪在体内很容易转变为脂肪,不但不能减肥,可能还会增加体重。减肥应通过脂肪动员来实现,而脂肪动员的条件是供能不足,只有在食物总热量低于人体所需的总热量时才能进行脂肪动员。限制饮食总热量时得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保持体内的氮平衡。热量低于人体所需的总热量时才能进行脂肪动员。限制饮食总热量时得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以保持体内的氮平衡。6、为什么说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并不是氧化的简单逆转请将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一一比较。答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并不是氧化简单的逆转两者之差异列表于下比较项目氧化从头合成反应部位线粒体内胞浆中酰基载体COASHACPSH中间代谢体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电子供体(或受体)FAD,NADNADPHH酶系四种酶呈分散状态7种酶或蛋白质组成复合体对HCO3和柠檬酸的需要不需要需要羟脂酰基中碳的立体构型L型D型长链脂酰的抑制作用无有利于反应的能量水平ADP高时ATP高时引起反应最高活性的原因禁食或饥饿高糖膳食终产物乙酰COA软脂酰COA一个轮转后碳的变化减少两碳增加两碳第七章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上的过程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甲醛基及亚胺甲基等,通常与四氢叶酸结合在一些化合物之间转移,且可互相转变。生糖氨基酸在代谢中可以作为丙酮酸、葡萄糖和糖原前体的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经过代谢能产生酮体的氨基酸。8、血浆蛋白的功能有哪些答(1)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2)维持血浆正常PH,,3运输作用,4免疫作用,5催化作用,6营养作用,7凝血抗凝血作用。9、血浆蛋白可分为哪几类答1载体蛋白2免疫防御蛋白3参与凝血与抗凝血的蛋白4酶5蛋白酶抑制剂6激素7参与炎症应答的蛋白。10、试述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意义。答红细胞内糖代谢途径主要是I糖酵解和2,3二磷酸甘油酸(,)途径旁路II磷酸戊糖途径,它的意义就在于该途径的代谢产物ATP,2,3二磷酸甘油酸(,)和NADPH2的作用A、ATP的功能1维系红细胞膜上钠泵的运转NAKATP酶,通过消耗ATP将NA泵出,K泵入,以维持红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2维持红细胞膜上CA泵的运行3维持红细胞膜上的脂类与血浆脂蛋白中脂类的交换,该作用须耗ATP4少量ATP用于谷胱甘肽GSH和NAD的合成,5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启动糖酵解的过程。B、2,3BPG可调节红细胞的带氧功能,它浓度的增加能降低血白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有利于红细胞放氧。C、NADPH2是细胞内重要的还原物质,它能维持红细胞内GSH的含量,使红细胞免受内外源性氧化剂的损伤。21、什么叫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什么特点答遗传密码是指M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关系,遗传密码的特点有简单性和变偶性;密码无逗号;密码不重叠;密码的统一性。22、三种主要类型的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各起什么作用答三种主要类型的RNA是MRNA、TRNA、R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MRNA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过程中作为氨基酸的载体,起转移氨基酸的作用;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3、蛋白质生物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何部位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大致分为哪些阶段答蛋白质生物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氨基酸的激活;肽链合成的起动;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肽链的折叠和加工处理。第八章核酸代谢2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有何特点它的发现有何特殊意义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并且已经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3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激活,指出转录因子与转录起始位点结合的时空顺序。答由各种转录因子在转录起始位点进行组装,生成”转录予始复合物”转录起始复合物它们组装的时空顺序是TFIIDTBP,TAFTFIIATFIIBR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灭火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投资策略报告:城市圈房地产市场分化深度解析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下的光纤通信网络设备能效优化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钨钼制品市场运行动态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泛文娱产业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研战略研究报告
- 推拿治疗学复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有用的企业面试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租赁车辆租赁期满退租及处理补充协议
- 2025版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施工合同
- 2025年度物流仓储三方物业租赁管理合同
- 中介拍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DB34T 5137-2025电化学储能液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 旧房拆除重建协议书
- 法医物证课件法医植物学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电容器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中医院医疗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方案
- JJF 2223-2025氡子体测量仪校准规范
- 防爆知识培训教学课件
- 食品工业生产流程规范
-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