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中年时,陆游由朝廷任命赴前线参加抗金斗争。在政治斗争中,陆游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职。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嘉定二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游把自己的终身追求与国家的命运完全融合为一体。,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写作背景,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闲居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检查预习:1、陆游,字,号,山阴(浙江绍兴)人。(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务观,放翁,南宋,剑南诗稿,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诵读感知,一、听录音,初步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朗读,诵读提示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早岁那知世事艰:“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解题,书:写愤:愤懑,悲愤,诗题为书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艰难坎坷,因主战而受排挤迫害。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渴望北伐恢复中原。,“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悲愤而不绝望。,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形象地描绘除了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画面开阔、壮观。,记得在瓜洲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前两联叙事,追忆了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举,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横刀跃马的爱国志士形象。,表现手法:一、对比:1、理想现实北望气如山/空自许、世事艰2、早年形象晚年形象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二、用典1、“塞上长城”,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和愤懑感。,2、“出师一表真名世”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赏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两次战斗的胜利,具体记叙当年戍守御敌之事,写得英姿飒爽,气概不凡。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意象组合,荒山早行图:雄鸡啼晓,此起彼伏,荒村茅店背衬着灰蒙蒙的苍穹,一弯残月斜挂一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覆盖着春霜的木板桥早已铺上了行人的足迹,那足迹一路延伸,直到远方。这幅荒山早行图着墨疏淡,但韵味浓郁,含蓄地表现了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大有人生苍暮之感。枯藤、老树、昏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一枯,暗射人生的干枯;一老,暗射人生之沧桑;一昏,暗射仕途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想象的境界。次句“小桥流水人家”表面看似在行进中换了一个场景,实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小桥、流水、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正对前后句中的人生之苍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终此一生而不可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良辰美景之时朋友相聚之乐;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悲愤的根源:,1、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至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总结:这首诗语言明畅,劲健有力,沉雄浑厚,感慨苍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叹。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体味诗眼,解读诗歌,鉴赏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艺术手法),释字义描景象点作用,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化静为动,并且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并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空:徒劳的,白白的。,古代排行,伯(孟)、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陆游:主张北伐,恢复中原,但一直受到压制。诸葛亮: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用典明志,一、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二、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三、作者自勉,当效诸葛亮之志。,全诗中不着一个“愤”字,你能不能体悟诗题中“书愤”究竟包括作者哪些思想感情?,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看诗眼,看背景(论世)看诗人(知人)看典故,诉衷情(70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5G技术的2025年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高精度加工案例分析报告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资料应用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生产调度与资源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现代管理学的系统思维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众信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有效领导力的培养途径及试题及答案
- 餐饮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经济师考试新旧考点对比试题及答案
- 竹木厂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组织建设试题及答案
- 上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课件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工业园区河流污染治理方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政府购买运输服务协议
- 电梯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
- 高铁接触网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公开选聘事业编教师报名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