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_第1页
“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_第2页
“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_第3页
“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_第4页
“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是”与“包括”的对立生产力概念的内在危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生产力是今天人们使用很广泛的一个概念,自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人们又根据时代的发展相继提出 管理 是生产力,思维创新是生产力,资源 环境 是生产力,安全生产是生产力等多种不同的生产力用法。这越来越多的用法使生产力越来越远离它的“家”,让人们忘记了其“本真的存在”。 生产力是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我无法考证生产力一词是怎样发明出来的,但是,这个范畴决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就很早使用了。亚当斯密在他的著名的国富论中,第一篇使用的标题就是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大卫李嘉图的 政治 经济 学 及赋税原理也多次使用生产力概念,比如他说:“地租是为了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i “以上所讨论的都是土地生产力不同的国家中财富与 人口 的自然发展对于地租所发生的影响。我们也已经看到:每当我们有必要在土地上追加一份生产报酬较少的资本时,地租就会增加。根据同样的原理可以推论出: 社会 上任何条件如果使我们无需在土地上使用这份资本,从而使最后使用的一份资本生产力更大时,就会使地租减低。”ii 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资本论第二卷第358-360页,马克思引用了威廉汤普逊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一书中的两千多字的内容,在这两千多字中,威廉汤普逊使用生产力一词竟达15次之多。这些简单的事实说明,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 正因为生产力概念是如此地普遍,所以人们对生产力一词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在马克思那儿,生产力就有两个定义,第一个定义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 工业 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iii 在此,马克思把“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相结合的“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定义为“生产力”,这个生产力是指生产的能力,还是指生产的方式、生产的工具、劳动的对象或劳动者呢?我们推论不出它的内涵具体指什么;第二个定义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iv 这个生产力是指生产的效率还是指生产的产品量,我们也是不太明白。这两个定义并不能使人们清楚生产力到底是指什么,因为马克思在其他地方的用法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在此,我就不重复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一词的五种不同用法了v ,只想指出一点就是,在马克思的这些用法中,有一个根本的对立的两类用法。一类用法是:生产力就是指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等东西,例如,马克思说: “组织共同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的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照明、暖气装置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经济本身是不会成为新生产力的,它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只能导致寺院经济。”vi “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vii “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革命因素之组成为阶级,是以旧社会的怀抱中所能产生的全部生产力的存在为前提的。” viii “革命阶级本身”就是指无产阶级、劳动者,所以这里的生产力就是指劳动者。 另一类用法是生产力包括上述因素,实际上是指一种能力。例如: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ix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是生产的因素。”x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xi 这两类用法就是我所谓的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中“是”与“包括”的对立。 其实,这两类用法的对立,人们也早就意识到了,比如国内外 哲学 问题讨论综述在 总结 生产力的三个含义时说:“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对生产力含义问题的争论主要是指生产力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物质力量”?主张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的观点,反对把生产力定义为“改造自然的能力”,认为把生产力定义为“改造自然的能力”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xii 但是,马克思也明确说过生产力是一种能力,他说:“所有这些对不同土地的不同肥力的影响,都归结为一点:从人工肥力的角度看,劳动生产力的状态,这里指的是 农业 可以立即利用土地自然肥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和土地的化学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一样,是土地的所谓自然肥力的要素。”xiii 马克思在这里直接把“劳动生产力的状态”,说成是“农业可以立即利用土地自然肥力的能力”,并且说“这种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可见,生产力就是指一种能力。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可以“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他说:”1、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因此不再表现为直接劳动者的财富,而是相反地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尽管首先表现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这些资本家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受托人,但是他们会把从这种委托中得到的全部果实装进私囊。” xiv 把生产力看成是一种物质力量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只是生产力的要素,这些要素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过程,正如电脑在不懂电脑的人手中不会发生作用一样,因此,要素和能力是不一样的,正如康德所说“(例如一句诗的各个个别的词)绝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一句诗)”xv 一样。这些要素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物质力量。而联合就是生产关系,从系统与功能的角度来看,生产力的大小就是由生产过程中要素联合的形式来决定,不同的联合形式产生不同的作用。当然要素在其中不是不发挥作用,它们发挥的是“元功能”的作用,它们对生产力“构功能”的作用影响要通过生产关系的结构体现出来。 在我将本文初稿拿与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讨论时,赵家祥教授坚持生产力的要素决定生产的形式生产关系的观点,用“要素决定形式”的观点来证明他的结论,并举古今不同的兵器决定不同的打仗方式作为例证。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我们一谈到要素,首先必须弄清是什么东西的要素,没有一个整体,就不可能谈论要素问题,如同兵器首先要看是什么时代这个大环境中的兵器一样,不同的时代就决定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兵器的水平,当然也决定着不同的打仗方式;其次,要素可以进入不同的形式,如果说要素决定形式,那么要素为什么不选择它要进入的特定形式而要进入不确定的多种形式里面去呢?一个要素能决定未来一定要进入的某一特定形式吗?比如我眼前的这块砖头就一定选择进入厨房、不进入卫生间?某人就一定知道未来他一定做一个医生的丈夫、 律师 的父亲? 还有人一直根据下面我即将引用的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说的“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这一句话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并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关系原理进一步推论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其实马克思这句话本身就不对,错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