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第1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第2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第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第4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朝阳市建平县黑水联合中学,孙兴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友人不要在离别之时悲哀。,导入新课,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送别,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相关知识,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本诗。2、分析诗歌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来的情感。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走近作者,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年仅25岁。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王子安集。,写作背景,当时,诗人王勃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今四川崇州。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别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于是,他就写下了此诗,抒发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朗读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疏通诗歌大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五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品意境悟诗情,合作交流:1、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交代了那些信息?2、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如何理解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4、如何理解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探究主题,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与友人的深情厚谊2、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背诗竞赛,王勃,教师寄语:,珍惜友情笑对风雨,家庭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搜集其它与“送别”有关的诗句。,谢谢!,赏析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在这里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