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十八章至二十六章_第1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十八章至二十六章_第2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十八章至二十六章_第3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十八章至二十六章_第4页
经济师经济基础习题十八章至二十六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实行的国家。A自由浮动汇率制度B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C浮动汇率制或带有浮动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D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危机的含义。货币危机主要发生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2、2007年春季出现的次贷危机开始于。A英国B美国C欧盟D日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次贷危机的相关内容。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春季开始显现。3、以下国家中,采取以中央银行为重点的监管体制的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监管体制。以中央银行为重心,其他机构参与分工的监管体制,美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4、新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至少在内披露一次财务状况、重大业务活动以及风险管理状况。A1年B2年C3年D5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容。新协议规定,银行1年内至少披露一次财务状况、重大业务活动以及风险管理状况。二、多项选择题1、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A不确定性B相关性C必然性D高杠杆性E传染性【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2相关性;3高杠杆性;4传染性。2、新巴塞尔协议中,“三大支柱”指的是。A市场约束B治理结构C外部评级D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E最低资本要求【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新巴塞尔协议中三大支柱的内容。“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证券业交易的基本金融风险是()。A法律风险B经营风险C技术风险D市场风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市场风险是证券业面对的基本金融风险。参见教材P1612、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风险是()。A市场风险B流动性风险C信用风险D操作风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参见教材P161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属于()。A债务危机B货币危机C流动性危机D综合性危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属于货币危机。参见教材P1624、如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会导致的危机属于()。A债务危机B货币危机C流动性危机D综合性危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流动性危机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如果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因此导致的危机就是流动性危机。参见教材P1635、2007年春季出现的次贷危机开始于()。A英国B美国C欧盟D日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春季开始显现。参见教材P1646、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是()。A保护债权论B公共利益论C金融风险控制论D市场失灵理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公共利益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一直到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参见教材P1657、公共利益论认为()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实施管制以克服市场缺陷。A市场B政府C企业D中央银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公共利益论认为政府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实施管制以克服市场缺陷。参见教材P1658、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的理论是()。A公共利益论B保护债权论C金融风险控制论D金融全球化理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金融风险控制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导致系统内的不稳定性。参见教材P1659、我国实行的监管体制是()。A综合监管体制B混合监管体制C分业监管体制D分部分监管体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当前,由于仍然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所以此题答案是C。参见教材P16710、在我国新的监管体制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机构是()。A中国人民银行B证监会C银监会D国资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在新的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维护金融稳定。参见教材P167二、多项选择题1、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有()。A确定性B相关性C高杠杆性D传染性E不确定性【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2)相关性;(3)高杠杆性;(4)传染性。参见教材P1612、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十分复杂,具体可分为()。A货币危机B债务危机C流动性危机D管理危机E综合性金融危机【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危机的类型。参见教材P1621633、综合性金融危机可分为()A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B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C国内综合性金融危机D国外综合性金融危机E市场综合性金融危机【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综合性金融危机分为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参见教材P1634、20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大致经历的阶段有()。A债务危机B货币危机C市场危机D信用危机E流动性危机【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20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即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和信用危机。参见教材P1645、下列属于核心资本的是()。A普通股B未公开储备C公开储备D普通准备金E呆账保证金【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参见教材P1696、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A公开储备B实收股本C资产重估储备D呆账保证金E长期次级债券【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参见教材P1697、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强化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职责,主要包括()。A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B加快制度化进程C市场约束D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E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新巴塞尔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起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加快制度化进程三大职责。参见教材P169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是。A世界银行B国际清算银行C国际货币组织D国际金融公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是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A备用安排B中期贷款C减贫贷款D增长贷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是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备用安排。3、世界银行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是成立于1988年的。A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B多边投资担保机构C国际金融公司D国际开发协会【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集团。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中最年轻的成员,成立于1988年。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储备具有的作用是。A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B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C充当国际清算的代理人D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E融通国际收支顺差,调节永久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储备的作用。包括1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3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2、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银行股份B转让债权C业务净收益D借款E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股份、借款、转让债权和业务净收益。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A自发的浮动汇率制度B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C人为的浮动汇率制度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参见教材P1732、()1月1日,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A1989年B1979年C1999年D1994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参见教材P1733、()只能算成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A外汇储备B货币性黄金CIMF的储备头寸D特别提款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货币性黄金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作为金融资产而持有的黄金。现在黄金只能算成是潜在的国际储备,而非真正的国际储备。参见教材P1734、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A美元B黄金C欧元D英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参见教材P1775、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参见教材P1786、在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A世界银行B国际清算银行C金融稳定委员会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参见教材P179二、多项选择题1、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主要有()。A经济开放程度B经济规模C相对的通货膨胀率D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E科技水平【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相对的通货膨胀率。参见教材P1732、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A以市场供求为基础B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以黄金供求为基础E固定汇率制度【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2005年7月21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见教材P1743、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A外汇储备B货币性黄金CIMF的储备头寸D特别提款权E外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参见教材P1754、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具体包括()。A储备货币种类的安排B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C储备总量管理D外汇储备规模的确定E外汇储备渠道的拓展【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具体包括储备货币的比例安排和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参见教材P1765、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国际储备资产B确定汇率制度C确定国际金融机构职责D确定经济政策协调方式E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2)确定汇率制度。(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参见教材P1761776、作为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有()。A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B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D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E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解决短期国际收支失衡【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3国际收支的调节。参见教材P1777、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银行股份B转让债权C业务净收益D借款E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世界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银行股份、借款、转让债权和业务净收益。参见教材P1808、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主要有()。A贷款期限较长B贷款实行浮动利率C贷款是有政策条件的D主要是帮助其解决国际收支问题E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贷款期限较长;贷款要实行浮动利率;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参见教材P180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属于定量数据的是。A分类数据B品质数据C顺序数据D数值型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类型。数值型数据通常用数值表示,属于定量数据。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属于定性数据。2、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是。A抽样调查B普查C一般调查D报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3、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误差是。A登记性误差B有意虚报、瞒报造成的误差C抄录错误造成的误差D代表性误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数据的误差。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误差是代表性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共同点是。A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B表现为类别C通常用文字表述D有顺序E不区分顺序【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共同点。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都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通常用文字表述,其结果表现为类别,因而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2、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A统计报表B国际统计年鉴C未公开的内部调查D中国统计年鉴E中国统计摘要【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来源。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A指标B变量C观察值D统计数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参见教材P1832、把人类的性别划分为男和女,所采用的计量尺度是()。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定类尺度。参见教材P1833、()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比尺度D定序尺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定距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参见教材P1844、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A相对指标B时期指标C时点指标D平均指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时期指标可以累积,从而可以得到长时间内的总量。比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参见教材P18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参见教材P1856、在各种调查方式中,能从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抽样调查是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因此可以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参见教材P1867、某学校对学习成绩好的几个班级进行了调查,这种调查属于()。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学习成绩好的班级”属于典型班级,故选C。参见教材P187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A统计工作B统计数据C统计调查D统计学E统计监督【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参见教材P1832、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科学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E定比尺度【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参见教材P1833、统计数据计量尺度中能进行加、减运算的是()。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E定性尺度【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定比尺度的计量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参见教材P1844、分类数据()。A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B表现为类别C通常用文字表述D不区分顺序E区分顺序【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分类数据是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表现为类别,通常用文字表述,不区分顺序。参见教材P1845、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统称为()。A定量数据B数量数据C定性数据D数值型数据E品质数据【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所说明的都是事物的品质特征,可统称为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参见教材P1846、变量分为()。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定性变量E定量变量【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参见教材P1857、下列变量中,通常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有()。A商品销售额B上班出行方式C家庭收入D居住地区E年龄【正确答案】ACE【答案解析】如果一个变量由数值型数据来记录就称为数值型变量。例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零件尺寸、年龄、时间等。参见教材P1858、按照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统计指标可以分为()。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比例指标D平均指标E变异指标【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参见教材P185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产品产量B能源生产总量C股票价格D商品零售额E年末人口数【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如年末人口数、股票价格等。参见教材P18510、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A科学实验B文献收集C抽样调查D普查E统计报表【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等。参见教材P18611、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A适应面广B经济性C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D时效性强E周期性【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抽样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参见教材P18612、代表性误差形成的原因主要有()。A抽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B有意虚报、瞒报C抄录错误D样本容量不足E样本结构与总体存在差异【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代表性误差是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这类误差通常是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产生的原因有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3样本容量不足等。有意虚报、瞒报和抄录错误属于登记性误差。参见教材P189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A直方图B折线图C条形图D圆形图【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直方图的基本形式。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因此选A。2、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属于。A比率B比例C百分数D极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经常使用比率,例如经济学中的积累与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故选A。该题属于应用性的题目,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比率的定义,还要求考生结合实际加以区分。3、如果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为75,最小值为15,这组数据分为4组,那么每组的组距是。A15B25C60D7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距的计算。极差751560,组距极差/组数60/415。二、多项选择题1、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是。A折线图B条形图C直方图D圆形图E饼图【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圆形图,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故选DE。2、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A指数B底数C频数D次数E比例【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频数的定义。频数也称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因此选CD。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组距分组是()的整理方法。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离散变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不同类型的数据,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和所适用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对品质数据主要做分类整理,对数值型数据主要是做分组整理。参见教材P1922、家庭支出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属于()。A比例B比率C频率D百分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家庭支出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属于比例。参见教材P1933、将比例乘以100就是()。A百分比B比率C平均数D极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将比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数或百分比,因此选A。参见教材P1934、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是采用了计算()的数据整理方法。A比例B均值C比率D百分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比率的含义。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属于比率。注意比率与比例的区别。参见教材P1935、条形图纵置时也称为()。A直方图B折线图C柱形图D圆形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条形图纵置时也称为柱形图。参见教材P1936、某组中,最大值为50,最小值为12,极差为()。A38B18C20D1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将最大的观察值与最小的观察值相减,便得到极差,即501238,因此选A。参见教材P1977、在对数据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A无任何关系B反比关系C正比关系D组距总是组数的5倍【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距的确定方法,在实行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距的确定方法为组距,因此选B。参见教材P1978、在组距分组中,上限与下限的差值称为()。A组数B极差C组距D组中值【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组距某组的上限值某组的下限值。参见教材P1979、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叫做()。A组数B组中值C极差D组距【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数叫做组中值。参见教材P19710、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A“不重不漏”B“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C“下组限不在内”D“上组限不在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统计分组时为了解决“不重”的问题,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参见教材P19811、某产品的销售收入是一个变量,其分组依次为1万元以下,1万元3万元,3万元5万元,5万元6万元,那么()。A1万元应归入第一组B3万元应归入第二组C3万元应归入第三组D6万元应归入第四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的规定。参见教材19812、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A柱形图B折线图C直方图D扇形图【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是直方图。参见教材P198二、多项选择题1、分类数据选用的图示方法是()。A条形图B折线图C直方图D圆形图E散点图【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条形图纵置就是柱形图。故选AD。参见教材P1932、计算累积百分比的两种方法是()。A开方B加权平均C向上累积D向下累积E算术平均【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累积百分比有向上累积和向下累积两种方法,故选CD。参见教材P1953、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A折线图B直方图C频数多边形图D累积频率分布图E累积频数分布图【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顺序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累积频数分布图或累积频率分布图。参见教材P1954、组距分组适用于()。A离散变量B变量值较少C连续变量D变量值较多E品质数据【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组距分组适用于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参见教材P1965、统计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表头B列标题C表外附加D数字资料E行标题【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统计表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参见教材P2006、通常情况下,设计统计表要求()。A没有数字的单元格应空白B左右两边应封口C表中数据一般是右对齐D列标题之间一般用竖线隔开E行标题之间不必用横线隔开【正确答案】CDE【答案解析】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封口。对于没有数字的表格单元,一般用“一”表示,一张填好的统计表不应出现空白单元格。参见教材P200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有一组数据45、33、15、21、37、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A15B21C35D4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那个数叫做中位数,所以数列排序后变为15、21、33、37、45、56,中位数为3337/235,选C。2、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A几何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几何平均数概念。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3、下列集中趋势测度值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A众数B简单算术平均数C标准差D加权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位置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平均数包括众数、中位数等B位置平均数是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C位置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等D位置平均数是根据全部数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E位置平均数不是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是对位置平均数的综合考查。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因此选AB。2、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A极差B标准差C全距D组距E离散系数【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极差的概念。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又称全距,因此选AC。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称为()。A中位数B极值C众数D平均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众数的概念,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参见教材P2032、2003年,某市下辖六个县的棉花种植面积按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800公顷、900公顷、1100公顷、1400公顷、1500公顷、3000公顷,这六个县棉花种植面积的中位数是()公顷。A1450B1250C1100D14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考查中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中位数11001400/21250。参见教材P2033、某连锁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58人、60人、63人、70人,其算术平均数、众数分别为()。A59、58B61、58C61、59D61、7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算术平均数和众数的算法。参见教材P2032044、共有100个学生进行分组,150160CM有10个,组中值为155;160170CM有70个,组中值为165;170180CM有20个,组中值为175,加权算术平均数为()。A155B175C165D166【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X155101657017520/100166CM,因此选D。参见教材P2055、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A众数B极值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参见教材P205。6、计算几何平均数要求各观察值之间存在()的关系。A等差B等比C连加D连乘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计算几何平均数要求各观察值之间存在连乘积的关系,因此选D。参见教材P2057、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A越差B越好C不变D反复变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越差。参见教材P206。8、最简单的变异指标是()。A极差B标准差C组距D离散系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又称全距。参见教材P206。9、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A不受极端值的影响B不受数据差异程度的影响C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D计量更简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量值的影响。参见教材P208二、多项选择题1、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A位置平均数B极差C方差D数值平均数E标准差【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集中趋势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参见教材P2032、数值平均数包括()。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方差D中位数E众数【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数值平均数是指根据全部数据计算出来的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参见教材P2033、下列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是()。A众数B算术平均数C标准差D极差E离散系数【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选项CDE属于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数据,因此选AB。参见教材P2034、加权算术平均数会受到()的影响。A各组数值的大小B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C极端值D计量单位E组数【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而且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同样受上述因素影响,所以答案是ABC。参见教材P2055、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A确定分组组数B确定组距C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D计算组中值E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该题考查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它的主要用途是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因此选CE。参见教材P2066、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A算术平均数B极差C方差D离散系数E标准差【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参见教材P206207。7、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的指标有()。A算术平均数B极差C方差D离散系数E标准差【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参见教材P207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在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A必须为月B必须为年C相同D必须为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同一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的时间单位一般要求相等,所以选C。2、某个培训班2月1日人数为20人,2月2日为30人,2月3日为40人,2月4日为50人。该培训班平均人数为。A30B35C40D4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培训人数属于时点序列,登记人数时为连续的时点,逐日排列,Y20304050/435,因此选B。3、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是。A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D累计增长量【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增长量的含义,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因此选B。4、某超市在2004年的日销售收入为2100元,2008年的日销售收入为4200元,以2004年为基期,则该超市的日销售收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114B108C112D11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中,包括。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D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时间序列中,第一项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因此选ABC。2、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可以把增长量分为。A逐期增长量B基期增长量C环比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3、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因素是。A被研究现象的计量单位B被研究现象的分组情况C被研究现象的频数分布D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E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构成。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1被研究现象所属时间;2反映该现象一定时间条件下数量特征的指标值。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A指数B回归方程C频数分布表D时间序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统计对事物进行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编制时间序列。参见教材P2102、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时间指标的是()。A城镇人口比重B年底总人口数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年底总人口数属于时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平均指标,而城镇人口比重属于相对数指标。参见教材P2103、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称为()。A变量B发展水平C增长量D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水平的含义,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所以选C。参见教材P2114、增长量是()。A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B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和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D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增长量的含义,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参见教材P2145、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可以把增长量分为逐期增长量和()。A环比增长量B定基增长量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参见教材P214。6、已知在一个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分别为21、30、35、41,则累计增长量为()。A90B80C105D12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得到21303541127。参见教材P2147、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序时平均数。A累计增长量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C逐期增长量D报告期发展水平【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参见教材P214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A连乘积B总和C对比值D之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参见教材P2159、某公司A产品的销售额2007年比2002年增长535,2006年比2002年增长402,则2007年比2006年增长()。A95B133C3309D15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设2002年为销售额为1,2007年销售额为1535。2006年销售额为1402,所以2007年比2006年增长(1535/1402)195。10、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A加权算术平均法B极差法C几何平均法D算术平均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参见教材P216。11、2000年以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年均增长4以上,这是()。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平均增长4,这是平均增长速度。12、“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增长1的绝对值”的含义和用途。“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所以,选C。参见教材P216二、多项选择题1、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称为()。A时间序列B相关分析C动态数列D回归分析E指数分析【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该题考查时间序列的含义,时间序列也称动态数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因此选AC。参见教材P2102、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时间序列分为()。A月时间序列B相对数时间序列C年时间序列D绝对数时间序列E平均数时间序列【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和平均数时间序列三种类型。参见教材P210。3、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中,包括()。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D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时间序列中,第一项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指标值称为中间水平,因此选ABC。参见教材P2114、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A平均发展速度B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属于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与发展水平属于水平分析指标。参见教材P2112145、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参见教材P2156、平均速度指标的两个非常重要是()。A平均发展速度B发展水平C平均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量【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平均速度指标的两个非常重要是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参见教材P216。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在实际中,利用指数体系分析时,价格指数一般采用。A帕氏质量指数B拉氏质量指数C帕氏数量指数D拉氏数量指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价格指数属于质量指数,所以要用帕氏质量指数。2、某市百货商场销售额2008年与2007年相比为12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2,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A133B1224C121D1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体系的计算。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20/121224。3、某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1021,价格指数为107,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A11792B103C9709D179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体系的计算。PQPQ11021107QQ11021107103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1、按照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指数分为。A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数E简单指数【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分类。按照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所以选BC。2、下列关于加权综合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权综合指数是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B加权综合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数量指数测定的是一组项目质量的变动情况D质量指数测定的是一组项目质量的变动情况E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相同【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加权指数。数量指数测定的是一组项目数量的变动情况,所以C不正确;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所以E不正确。其他选项均正确。3、某种商品基期售出50千克,报告期售出60千克,指数为120,该指数是。A综合指数B个体指数C总指数D销售量指数E数量指标指数【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指数的类型,120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故选BDE。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总量指标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概念,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参见教材P2202、下列属于质量指数的是()。A产品产量指数B产品成本指数C销售额指数D总产值指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参见教材P2203、拉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A报告期B基期与报告期水平的平均数C与基期与报告期无关的水平D基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参见教材P2204、帕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A基期与报告期水平的平均数B与基期和报告期无关的水平C报告期D基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是在计算一组项目的综合指数时,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参见教材P2215、某工厂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某产品产量增加10,单位产品价格下降6,那么,销售额()。A增加B减少C不增不减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销售额(110)(16)1034。参见教材P2236、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品产量增加3,单位产品成本下降3,那么,生产费用()。A减少B增加C不增不减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1039799911,所以是减少的。参见教材P2237、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2,工资总额增加6,则平均工资()。A增加3B减少3C增加392D减少39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平均工资(16)/(12)10392。103921392。参见教材P2238、某商场商品的销售额增长6,平均销售价格增长4,则商品销售量增长()。A28B19C06D3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106/1041019,所以增加了19。9、某市百货商场销售额2007年与2006年相比为150,同期价格水平下降6,则该商场销售量指数为()。A133B15957C121D11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150/(16)15957。参见教材P223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A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B指数可以用来分析很多社会经济问题C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D指数是一个绝对数E统计指数常常也称为经济指数【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指数是一种相对数,选项D说法有误。参见教材P220。2、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A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C质量指数D个体指数E数量指数【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参见教材P220。3、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指数可分为()。A个体指数B数量指数C质量指数D加权指数E综合指数【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参见教材P220。4、按计算形式不同,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