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教学意义英文题目TOEXPLORETHERULEOF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PROPOSITIONPOETRYAPPRECIATIONANDSIGNIFICANCEOFTEACHING学号1105010143姓名刘莲花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饶思中副教授完成时间2015年5月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制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以及法律规定允许的之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完成并以某种方式公开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作的材料。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毕业设计(论文)成果是本人在江西师范大学读书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归江西师范大学所有。特此声明。声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声声明人(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签签名日期年月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I中文摘要翻阅江西近十年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发现江西高考语文试卷一直选用优秀的古诗词作为鉴赏材料,考查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自从2005年来,江西省语文高考试卷开始实行自主命题,江西省语文高考试卷是不断地走向成熟。本文对2005年到20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进行整理。首先,发现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形式规律为题目形式为简答题,并且分值和题量呈现稳中有变。其次,本文从试题选取作者、题材和体裁情况三个角度分别探究了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另外,本文还从语言美,意象美,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感情四个角度着重探究了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问题设计规律。通过对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规律的探究,最后,本文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阐述了诗歌鉴赏的教学意义。【关键词】江西语文高考诗歌鉴赏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IIABSTRACTTHROUGHNEARLYADECADEOFJIANGXI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CHINESETESTPAPERS,WECANFINDTHATTHEJIANGXI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CHINESETESTPAPERSHAVEBEENCHOOSEEXCELLENTPOEMSASAPPRECIATIONMATERIAL,TESTTHEABILITYOFSTUDENTS“READING“AND“EXPRESS“SINCE2005,THECHINES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EXAMINATIONPAPERINJIANGXIPROVINCEBEGANTOIMPLEMENTAUTONOMOUSPROPOSITION,CHINES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EXAMINATIONPAPERINJIANGXIPROVINCEISCONSTANTLYTOMATUREINTHISPAPER,THE2005TO2014INJIANGXIPROVINC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CHINESEPOETRYAPPRECIATIONPROBLEMFIRSTOFALL,FOUNDTHATTHELANGUAGEOFPOETRYAPPRECIATIONEXAMINATIONFORMRULETOFORMTOPICFORSHORTANSWER,ANDSTABILITYINTHESCOREANDTHETOPICQUANTITYCHANGESECONDLY,THISARTICLEFROMTHESELECTIONOFTESTQUESTIONSTOTHEAUTHOR,SUBJECTMATTERANDFORMTHREEANGLESRESPECTIVELYEXPLORESTHEJIANGXI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PROPOSITIONRULESOFPOETRYAPPRECIATIONINADDITION,THISARTICLEFROMTHELANGUAGEBEAUTY,IMAGINATIVEBEAUTY,EXPRESSIONSKILLSANDTHOUGHTSANDFEELINGSOFTHEPOETRYEMPHATICALLYEXPLORESTHEFOURPERSPECTIVESOFJIANGXI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PROBLEMDESIGNRULEOFPOETRYAPPRECIATIONTHROUGHTOTHE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OFJIANGXIPOETRYAPPRECIATIONPROPOSITIONRULEOFEXPLORATION,ANDFINALLY,INTHISPAPER,THETWOASPECTSOFTHETEACHERSTEACHINGANDSTUDENTLEARNINGTOILLUSTRATETHEMEANINGOFPOETRYAPPRECIATIONTEACHINGKEYWORDSJIANGXI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CHINESEPOETRYAPPRECIATION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III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绪论1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研究现状1二、高考语文江西卷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研究意义1三、高考语文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的研究方法2(一)文献研究法2(二)个案研究法2一、江西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分析3(一)试题考查形式规律41、题目形式为简答题42分值,题量稳中有变4(二)试题的选材情况51试题选取作者情况52选取体裁情况53选取题材情况5(一)感受语言美7(二)寻找意象7(三)鉴赏表达技巧81、对表现手法的考查82、对修辞手法的考查9(四)思想情感是纲9三、教学启发11(一)教师的教111、回归课本诗歌112、授之以渔12(二)学生的学13四、结语14五、参考文献15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1绪论语文学习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高考是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其中语文高考最主要的是从语言应用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文章写作能力等方面考查学生。能否准确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否准确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都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诗歌鉴赏是考查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语文界发表了不少关于语文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和教学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例如,陈佩娴的高考语文古典诗歌试题的鉴赏研究,杜菲菲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试题研究与教学,顾燕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探析其教学方法的创新,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聂亚军邵燕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另外,对江西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规律的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是于稳从2005年到2014年每年在读写月报第10期上发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下。此外,在其他一些期刊上关于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规律和备考建议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些文章里面,他们有的是对自1977之后三十年来的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试题展开跨年度的分析研究,从试题形式,试题内容以及试题角度进行探究。有的是侧重对某个省份的高考命题规律的把握,有的是比较侧重备考策略的研究。有的同时阐述到了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和教学建议,但略显得太头重脚轻了。所以,本文就江西卷十年自主命题的规律进行探究,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提出教学意义。二、高考语文江西卷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研究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考诗歌鉴赏题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课程基本理念,通过主观题的形式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可见,诗歌鉴赏试题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2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鉴于高中教师反映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比较悠久,离现代学生时代久远,在课堂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高中学生也反映,古典诗歌晦涩难懂,考试无从下手。这就要求我们把握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然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这一具体目标要求学生思考和领悟经典。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把握古典诗歌的命题规律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思考,也有利于教师课堂的教学。而笔者打算在江西从事中学教师这个职业,研究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及教学意义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高考语文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的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查找和阅读相关论文和期刊,如读写月报,中学语文教学和参考的阅读,对江西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近十年的试卷进行了整理归纳,从而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分析。找到了江西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获得了诗歌鉴赏题的教学意义。(二)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高考语文江西卷诗歌鉴赏题近十年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来研究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以及教学意义。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3一、江西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分析本文收集了05年至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按年份进行整理。见表1。表1年份作品朝代作者体裁题材题型考点题量分值2005绝句五代吴涛七绝写景简答题思想感情162006三江小渡宋杨万里七绝写景简答题语言表达技巧262007金陵晚望金陵图唐高蟾唐韦庄七绝怀古简答题思想感情评价观点262008初入淮河四绝句宋杨万里七绝抒怀简答题表达技巧162009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五律抒怀简答题思想感情表达技巧262010送人归京师宋陈与义七绝送别简答题形象思想感情262011清明宋黄庭坚七律抒怀简答题表达技巧思想感情282012江城子唐秦观词抒怀简答题意象表达技巧282013水调歌头宋辛弃疾词送别简答题意象思想感情282014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宋苏轼七绝抒怀简答题表达技巧思想感情28(一)试题考查形式规律1、题目形式为简答题纵观近十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诗歌鉴赏题绝大部分都是以简答题的考查形式出现。而江西省近十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尤其明显,都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可见,主观题已经成为江西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的一种稳定的题型。为什么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考试题型对简答题独有情钟呢主要是采用主观题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4的考查形式比选择题,填空题更能够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而诗歌鉴赏需要考查的是考生对表达技巧的把握和情感的感悟。采用简答题的形式,让考生对诗歌进行简要评价,是再好不过的一种考查方式。2分值,题量稳中有变分值变化江西省高考诗歌鉴赏题从2005年到2010年分值都是6分,2011年到2014年分值都为8分。可见,江西省高考诗歌从2005年到2010年分值一直是比较稳定的。2011年诗歌鉴赏题分值增加为8分,并且2011年到2014年分值一直保持为8分,这表明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分值从2011年到2014年也是稳定的。由此可见,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分值呈现的是稳中有变得趋势。题量的变化2005年到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只有2005年和2008年题量为1道题,其余年份均为2道题。可见变化规律是基本稳定,间隔小变。我们看高考原题,其实一道题也是含括了两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两道题。例如2005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吴涛的绝句中问题的是,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次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看是一道题,其实是两道题。所以说来,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题量的主要规律是两道题。(二)试题的选材情况1试题选取作者情况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从2005年到2014年选取作者的情况为五代1个吴涛;唐代4个高蟾,韦庄,司空曙,秦观;宋代5个杨万里,陈与义,黄庭坚,辛弃疾,苏轼。其中杨万里出现两次,韦庄,杨万里,黄庭坚,秦观,辛弃疾,苏轼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比较熟悉的。对于这些比较熟悉的作者,考生可以依据平时对这些作者生平,诗歌风格的理解来整体把握诗歌。而对于不熟悉的作者,考生只能从诗歌文本来鉴赏诗歌和把握诗歌情感。从作者朝代来分析,我们可以看见近十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唐代作者大致占36,宋代作者大致占55,其他朝代作者大致占9可见,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作者以唐宋时期为主。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52选取体裁情况诗歌的体裁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近体诗又可以分为词、曲、绝句和律诗。从江西2005年到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中可以看到有7首七绝吴涛绝句,杨万里三江小渡,高蟾金陵晚望,韦庄金陵图,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有两首律诗,分别是司空曙的五律喜外弟卢绝见宿和黄庭坚的七律清明。近十年江西高考试题诗歌鉴赏题中宋词也出现了两首,分别是秦观江城子和辛弃疾水调歌头。那么由此而知,从2005年到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七绝出现的次数占64,律诗和宋词出现的次数均占18左右。可见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选取体裁较忠于七绝。当然,律诗和词也是试题选裁范围。3选取题材情况从诗歌的题材分,诗歌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从2005年到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写景诗有2首吴涛绝句和杨万里三江小渡;怀古诗有2首高蟾金陵晚望和韦庄金陵图;送别诗有2首陈与义送人归京师和辛弃疾水调歌头;即事抒怀诗有5首杨万里三江小渡,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黄庭坚清明,秦观江城子和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由此可见,近十年江西高考语文选材中抒怀诗占了半边天,大概有45,而写景诗,怀古诗,送别诗大概分别占有18左右。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得出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范围虽然比较广,但主要以即事抒怀题材诗歌为主。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6二、江西省高考诗歌鉴赏题问题设计分析(一)感受语言美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华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诗歌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诗歌的语言美,语言精练。高考诗歌鉴赏其实也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江西省2005年到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问题设计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是很多试题中出现的。例如,2005年吴涛的绝句要求对诗歌的“情味”做简要的分析,感受诗歌的情味。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006年杨万里三江小渡第一道题问“本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这也是要求整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后才能清楚地知道诗歌的诗眼。2008年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问题的设计是,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虚实”角度当然又是要求从语言的角度,换句话说这也是对语言的把握一个考查。2009年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问题设计是,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要求对诗歌中的某一句赏析这也是对语言美感悟的一个考查。考查了语言美的试题远远不止这几套。考查诗歌的语言美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直接或者间接出现的一个高频考点。所以说,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美是考生鉴赏全诗的一块敲门砖。(二)寻找意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世间万物在诗人的眼里,在诗人的笔下已经不是一般的物了,它已经融入例如诗人的感情。这类诗歌形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意象题也是一类比较受高考青睐的题型。从2005年到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对意象的考查有3次。可见,对意象的分析考查也是江西省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点内容。三次意象题分别是,2010年高考试题陈与义送人归京师中第一道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012年高考试题秦观江城子中第一道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2013年高考试题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中第一道题,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可见,意象的考查也是诗歌鉴赏题的一个重点。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7(三)鉴赏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指的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要求考生指出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分析表达效果;另外一种是题干指出了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要求考生鉴赏。纵观2005年到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问题设计,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表达方式的考查涉及比较少,故在此不做分析。1、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是指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方式手段。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有烘托,渲染,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查一直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看到近十年来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达到40左右。例如,2005年吴涛的绝句问题中的第二问,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就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指出了运用了抒情的表现手法,考查的是考生对于这种表现手法是如何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鉴赏。2008年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问题是,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也属于第二种考查情况,指出了表达技巧,考查考生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诗歌。2009年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第二题,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这道题的考查的角度也是情景关系。而考查方向类似第二种情况,但又有新颖的地方。新颖之处在于改变了传统的鉴赏整首诗歌而是考查学生鉴赏其中两句。这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题干中的两句诗,还要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情感,从宏观上鉴赏诗歌,做到点面结合。2011年黄庭坚清明第一道题,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这道题和2009年考查的方向类似。于稳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下)中说到,问的是写景抒情的特点,即诗人在写景抒情上使用了什么独到的方法与技巧,而不是景物和情感自身的特点等。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了拟人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82、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修辞手法是表达技巧之一。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用典等。高考诗歌鉴赏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同样的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也有上面两种情况。例如,2006年杨万里的三江小渡第二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考查考生对整首诗的修辞手法做出正确判断并分析表达效果。这一题考查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比,比喻和象征。2007年高蟾金陵晚望和韦庄金陵图对比,其中第二道题,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这主要考查的是对比的修辞手法。2011年黄庭坚清明第二道题,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出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里直接指出了诗歌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考查学生根据用典这个修辞手法鉴赏诗歌思想感情。2012年秦观江城子第二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这道题乍一看以为要考查用典这个修辞手法,细细分析才知道不是。考查对比分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2013年辛弃疾水调歌头中第二道题,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这道题显然也是考查用典这个修辞手法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2014年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中第一题,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这道题是简单地考查考生指出典故出处。也是属于对修辞手法的考查。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江西诗歌鉴赏题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达到60左右。而且,我们可以看见近几年江西诗歌鉴赏题关于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偏向于对诗歌用典情况的考查。可见,用典情况的考查很有可能是诗歌鉴赏题的一个趋势,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加强对诗歌用典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四)思想情感是纲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2005年到2014年江西省高考诗歌题型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没有变。可见,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又一重点内容。2006年杨万里三江小渡中第二道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9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道题看似是考查表达技巧,实则也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的考查。2007年江西高考题对比高蟾金陵晚望和韦庄金陵图第一问,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这一问很明显地告诉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伤心的,只不过换个问法,为什么伤心,这其实也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的一个考查。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能够读出这两首诗歌的伤感,还要读出因何伤感。2009年诗歌鉴赏题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第一道题,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此直接地发问诗歌的思想感情。2010年诗歌鉴赏题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诗中第二问,“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问题中直接出现了表达思想感情的字“愁”,显然也是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地把握。2011年诗歌鉴赏题黄庭坚清明第二问,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也是属于直接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2013年诗歌鉴赏题辛弃疾水调歌头第二问,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情思”换个词也就是思想感情。可以说2013年诗歌鉴赏题也是直接开门见山地考查了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地把握。2014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第2道题,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道题也属于直接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由这十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我们可以发现江西卷对诗歌思想感情鉴赏的考查达到60以上。所以可以得知江西高考都十分重视对思想感情的考查。由此可见,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点难点,并且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是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近十年来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所呈现来的命题规律,接下来将从教学的角度来就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10三、教学启发(一)教师的教1、回归课本诗歌高考诗歌鉴赏题看似和教材无关,实际上和教材联系密切。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近十年来都打着“回归课本”的主旋律。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出题很多都能够在课本中找到关联。2005年吴涛绝句,诗歌和作者可能是广大考生不太熟悉的,但绝句这个题目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绝句这个题目的诗歌在以往课本内出现过。2006年杨万里三江小渡,2008年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杨万里这个诗人可以说是江西考生比较熟悉的一个,也是我们中学要求了解和掌握的一个重要诗人。关于他的写作风格我们考生应该也不陌生。2007年高蟾金陵晚望和韦庄金陵图。韦庄,课文有选他的菩萨蛮,对于他的写作风格和生平背景,考生应该是熟悉的。而且中学生对于“金陵”一词,也很熟悉,很容易把握诗歌体裁是怀古。并且,课文也学习过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2009年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乍一看脱离了教材,其实是紧密联系教材。于稳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江西卷)阐析(下)中提到,该题(第2小题)的考测还充分注意到了知识的迁延,课文说“木叶”就精辟的阐述过“黄叶的意蕴,而且列举分析了这一联。可见,这是典型的回归教材。2010年陈与义送人归京师第一小题要求指出意象“子规”的含义。作者和诗歌不是考生熟悉的,但“子规”这个意象,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李白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011年黄庭坚清明第二小题题干“人乞祭余骄妾妇”典故出自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是明显的回归课本。2012年秦观江城子中第二问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虞美人。2013年辛弃疾水调歌头第一题,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11同内涵。我们知道,“兰”“蕙”“菊”三种意象出自离骚。第二题,“听我楚狂声”典故出自论语,“富贵非吾事”典故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014年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中第一问“溪边自有舞雩风”典故出自新课标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我们可以看到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始终抓住回归课本这一理念,引领着中学语文课堂要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立足课本,重点讲解课文诗歌。在这个基础之上,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这样,我们中学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以不变应万变,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2、授之以渔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一个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是无法将所有的诗歌穷尽的。那么要让学生赢得高考诗歌鉴赏题,教师需要授之以渔。那么,如何做到授之以渔呢第一,教会学生记课堂笔记。我们知道好学生都很善于做课堂笔记。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并不是要求将课堂中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板书记下。学生应该学会抓住重点抓住关键记笔记。比如说,学生善于做笔记,在学习离骚这课肯定对“兰”“蕙”“菊”三种意象掌握了,那么2013年江西高考诗歌鉴赏题第一问就很容易了。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行成一套自己记笔记的方法。第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滔滔不绝地传递知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需要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比如,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了解词人辛弃疾。引导学生自己鉴赏课本诗歌,总结辛弃疾的写作风格,教师再加以补充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而且加深对课文熟悉程度,有利于学生诗歌默写。如此一来,2013年考生看到高考诗歌鉴赏题就倍感熟悉,水调歌头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第三,传递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题型来看,我们知道有一些题型是高考的经典题型。比如,考表达技巧型,炼字型,鉴赏句子型,概括思想感情型等等。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联系中加强对这类经典题型的训练。并且教会学生一些经典题型的答题步骤或者说解题技巧。比如,炼字型题,首先我们需要肯定该江西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级汉语言文学刘莲花12字在句中的地位并且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其次,通过联想和想像理解整句诗歌的意境;最后,点明该字和表达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需要在平时练习中告诉学生分点答题,因为我们知道高考改卷一般都是踩点给分。第四,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知道,语文能力,其实就是指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也知道有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鉴赏题是考查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所以,诗歌鉴赏题更需要我们的语感。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诵读和背诵诗歌。教会学生一些诵读技巧,比如,如何停顿,语速的把握,声调的控制等等。在正确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再来理解和鉴赏诗歌。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诵读环节,学生朗读,教师范读以及课前背诵诗歌等等。(二)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并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教,还需要学生的学来好好配合。语文新课改要求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学在课堂。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我们知道,课本知识是考试题型的来源,所以说,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学习。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讲解都有它的必要性。学生要善于领会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点,抓住重点难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拓展课外阅读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生活中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脚印课件王晶
- 教务主任期中质量分析
- 护理常规培训内容
- 时钟造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版房屋地基下沉修复赔偿合同
- 2025版出轨离婚赔偿金协议书(含法律咨询与执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合同范本正规范本
- 旭东化学课件获取
- 二零二五年度动产抵押消费贷款合同编写指南
- 高三试卷: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零诊试题数学答案
- 2025年海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协议
- 2025年医学检验在编考试题库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
- 高考3500词汇表(完整版)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48
- 1931CIE标准色度三刺激值
- DBJ∕T 13-233-2016 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及验收规程
- 万玮:《班主任兵法》
- 2MCL458离心式压缩机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