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六章习题_第1页
第五章第六章习题_第2页
第五章第六章习题_第3页
第五章第六章习题_第4页
第五章第六章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1页,总8页第五章第六章综合习题命题人李瑶一选择题1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基因突变只能自发产生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都是有益的D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2高龄孕妇生育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较高,原因是随着母亲年龄的增大,导致卵细胞形成过程中A21号染色体丢失B不能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CX染色体丢失的可能性增加D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的可能性增加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C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都是二倍体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致病基因B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6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是杂合子B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7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型8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35S标记的鸡胚细胞为培养基,可获得35S标记的H7N9B用32P标记的H7N9进行侵染实验,可证明RNA是其遗传物质CH7N9的核酸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故其属于原核生物DH7N9与HIV病毒都容易发生变异9关于自然状态下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叙述错误的是试卷第2页,总8页A原癌基因突变可使其调节细胞周期功能改变B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并且可以随机的自发产生C基因突变必然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10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必然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高等动物体内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突变都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D多倍体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和果实大,结实率低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组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5条B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C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分析并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体细胞中所有DNA碱基序列12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B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C突变体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一定不变13用秋水仙素处理葡萄幼苗,该植株成熟后所结的果实与普通葡萄相比,果大、子大、营养物质多。这种育种方式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14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下列不属于遗传咨询程序的是A病情诊断B遗传方式分析C提出防治措施D晚婚晚育15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能表示该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是16赖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A一定是有害的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D既无利也无害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猫叫综合征是由于相关基因中缺了几个碱基对引起的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易位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不分裂的体细胞内含24条染色体18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存在RNA聚合酶结合位点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DNA的特异性体现在AC/TG的比值上DDNA中基因的缺失或增添属于基因突变试卷第3页,总8页19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表示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B过程属于杂交育种,AAB_的类型经过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C过程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0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子女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2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上增添了一个碱基对,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基因发生突变后生物性状一定改变C发生在生物体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传给子代,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2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过程中进行了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说明发生了基因重组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改变基因的数量23如图为舞蹈症家系图,若图中7和10婚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概率为A5/6B3/4C1/2D124如图和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和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试卷第4页,总8页A易位和易位B易位和重组C重组和重组D重组和易位25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26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B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C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D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27培育转基因抗虫棉,采用的方法是A基因工程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28用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是A八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29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30诱变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自由组合B基因突变C染色体交叉互换D染色体结构变异3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B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32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33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D杂交育种34下列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试卷第5页,总8页B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35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C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D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36培育下列优良品种生物的原理与杂交水稻培育原理相同的是()A中国荷斯坦牛B高产青霉素菌株C白菜甘蓝D无子西瓜37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C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38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稳定遗传B单倍体C有杂种优势D含四个染色体组39下列有关培育新品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单倍体B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一定是纯合子C农作物产生的变异都可以为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D射线处理得到染色体易位的家蚕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4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籽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4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细胞融合C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转基因生物是重组DNA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42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以得到新的优良品种B需要用X射线处理生物C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其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43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其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植物AABB;AB;AABBC;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44下列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基因分子结构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45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A高产青霉素菌株试卷第6页,总8页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C太空椒D中国荷斯坦牛46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过程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47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48下列有关不同育种方法优缺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育种的最大优点是定向改造生物B多倍体育中的优点是快速获得性状遗传稳定的纯合子C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D杂交育种的优点之一是获得杂种并表现杂种优势49在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B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50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结实率低,发育迟缓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ABCD试卷第7页,总8页二综合题51(10分)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和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四个品种的过程。(1)用和通过和过程培育出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2)通过和培育出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3)由和通过、和过程培育出的过程叫_,培育出过程叫_,过程需要用_处理。52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_。这种育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_。2若经过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经过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_。3过程常采用_技术得到AB个体。4过程的育种方式是_,与过程比较,过程的明显优势是_。53下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下列回答1A过程中,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改变成了试卷第8页,总8页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2B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_,该方法最常用的作法是在处_。3C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若要从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_。4D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与C过程相比,D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54(14分,每空2分)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呈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2)6和7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3)10和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4)4的可能基因型是,她是杂合子的机率是。55(10分)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_(2分)。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回答3点、每点一分。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_染色体在_时没有移向两极。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12页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最能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选B。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2D【解析】试题分析21三体综合征是患者体细胞内21号染色体较正常多出1条,可能是由于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导致,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3B【解析】试题分析在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生物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能产生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的基因,是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DNA分子中无遗传效应的片段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不会引起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发生于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属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B【解析】试题分析若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位于基因和基因之间的区域,则不会导致基因突变,A项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涉及到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对个体性状会产生影响,C项错误;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与其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无关,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不一定都是二倍体,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因此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不携带该致病基因,A项错误;患者至少有1条X染色体上携带该致病基因,而该X染色体必然由双亲之一遗传而来,由于女性有2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条,因此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项正确;女性患者,若为纯合子,其后代均患病,若为杂合子,女儿和儿子都有可能正常,C项错误;男性患者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遗传给儿子,因此,其后代中,女儿均患病,若男性患者的配偶正常,则其儿子均正常,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D【解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12页试题分析由图可知I的男性有病,女儿有病,该女性和一个无病的男子结婚,其儿子有病,而其女儿无病,说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A错误。III7应是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中有1/2患病的可能,故B错误。III8与正常女性结婚,如果该女性是携带者,其儿子有患病的可能性,故C错误。伴X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7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内的一对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基因重组不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丰富来源,C正确;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型,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病毒的构成物质的合成原料来源于培养的感染细胞,所以A正确。用32P标记的H7N9进行侵染实验中,由于RNA能够遗传到子代中,所以可证明RNA是其遗传物质,B正确。H7N9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细胞)生物,C错误。H7N9与HIV都是RNA病毒,由于RNA为单链结构不稳定,所以都容易发生变异,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病毒的结构、培养和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9C【解析】试题分析原癌基因可以调控细胞的正常周期,原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调节细胞周期功能改变,故A正确;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其发生具有随机性,故B正确;基因突变后的个体如果能够存活下来,并把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否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故C错误;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则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因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因此基因突变后,不一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也就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项错误;高等动物体内,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错误;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若发生在某些植物的体细胞中,可通过无性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C项错误;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物常常是种子和果实大,结实率低等,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1B【解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3页,总12页试题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比正常体细胞多一条,所以患者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6条,A错。产前诊断可有效地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B正确。遗传咨询的第一步是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有遗传病作出诊断,C错误。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体细胞中一个基因组中所有DNA碱基序列,共有22条非同源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做出判断的能力。12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再经诱变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A错误;由于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敏感型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剩下的是隐性的抗性基因,所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正确;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不能恢复为敏感型,C错误;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可能会导致MRNA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而使肽链变短,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原因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3C【解析】试题分析用秋水仙素处理葡萄幼苗,能够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形成纺锤体,从而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进而得到多倍体,因此这种育种方式属于多倍体育种,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多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D【解析】试题分析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是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5C【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某二倍体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4条染色体,而且构成每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所以,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6D【解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4页,总12页试题分析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转录所形成的MRNA相应位置上的碱基序列由CUG变为UUG,CUG和UUG决定的都是赖氨酸,这种突变的结果没有导致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对该生物既无利也无害,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A【解析】试题分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项正确;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C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不分裂的体细胞内含47条染色体,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中启动子部分存在RNA聚合酶结合位点,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B错。AC/TG始终为1,所以它不能体现DNA的特异性,C错。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或增添属于基因突变,DNA中基因的缺失或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考点本题考查DNA、染色体和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9B【解析】试题分析过程表示利用物理方法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A项正确;过程属于杂交育种,AAB_的类型中有1/3的AABB和2/3的AABB,AAB_的类型经过自交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1/32/31/41/2,故B项错误;过程表示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C项正确;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表示通过诱导使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子,所以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作物育种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0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系谱图可知,4号女儿患病但2号父亲正常,则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该系谱图中1、3、4均为患者,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此母亲不一定是纯合子,子女也不一定是杂合子,A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这种遗传病男性发病率均等,B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子女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亲和母亲,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1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为基因突变,A错误;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5页,总12页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但不一定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如隐性突变,B错误;基因突变为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D正确。22C【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受精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不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染色体变异不一定会改变基因的数量,例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D错误。23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舞蹈症基因用A表示,则图中7的基因型是AA或AA,AA的概率是2/3,10的基因型是AA,生一个不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是AA1/42/31/6,则生一个患舞蹈症孩子的概率为5/6。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4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是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间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是非同源染色体间易位,属于染色体易位,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5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本题没有涉及多种变异,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果蝇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当气温高过255时,突变体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B项正确;在改变温度之前,果蝇已经发生了突变,所以题目中没有体现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C项错误;题目内容不能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6B【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为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B为染色体片段重复,C为三个染色体组,为三倍体,D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27A【解析】试题分析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抗性作物,即向普通棉花中导入苏云金牙胞杆菌抗虫基因获得的。A正确,BCD得不到新的基因,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6页,总12页28C【解析】试题分析六倍体普通小麦的配子有三个染色体组,二倍体黑麦的配子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得到的子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且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即为四倍体,C正确。AB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29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只有一种突变情况发生,没有体现不定向性,A错误。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意时期,随机发生,但是题目中没有体现突变发生的时期,B错误。题目中21度和255度时,是同一种突变体,C错误。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同一种突变体,在不同环境生存能力不同,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突变本身决定的,是由生物的生存环境决定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30B【解析】试题分析诱变育种的目的是使用物理或者化学因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所以答案B正确,A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31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正确;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2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很多基因都不在花粉细胞内表达,所以一般无法从F1中选择所需的花粉类型,故B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做出判断的能力。33B【解析】试题分析诱变育种有可能产生出抗病的基因,A正确;本身没有抗病基因,用单倍体育种只是使它的基因很快纯合,还是没有抗病基因,B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其他品种或种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此品种上,C正确;杂交育种可以将其他其他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7页,总12页34D【解析】试题分析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使繁殖能力增强,A错误;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F1代的杂合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一般不产生种子,C错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让其进行营养生殖以保持优良性状,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35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具不定向性,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不一定多数具有优良性状,但诱变获得的个体多数对自身的生存不利,A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处理生物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B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6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白菜甘蓝的培育方法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理是细胞融合,C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的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7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不会大幅度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A项错误;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排除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只要选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二倍体植株,即可繁殖推广,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B正确;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C正确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8A【解析】试题分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8页,总12页优势,C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39D【解析】试题分析单倍体育种先用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让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是纯合体,故A错误。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有可能是杂合子,故B错误。农作物产生的变异如果是因为水肥等外界因素出现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给培育新品种提供原材料,故C错误。射线处理得到的染色体易位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诱变育种,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40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育种,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的脱毒苗没有病毒,但不一定能抗病毒,B错误。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大幅度改良遗传性状,C正确。三倍体高度不育,只能利用无限繁殖技术快速繁殖,如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作物育种的相关知识如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等。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1B【解析】试题分析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菌株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转基因生物是重组DNA技术的成果,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2A【解析】试题分析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通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A项正确;诱变育种需要用X射线处理,B项错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是单倍体育种,C项错误;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3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生物育种的原理可以判断,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若要获得AABB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若要获得AB适宜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若要获得AABBC适宜采用转基因技术;若要获得AAAABBB则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所以选B。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44B【解析】试题分析杂交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改变生物的基因型,不产生新基因,A项错误;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9页,总12页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其原理的基因突变,改变基因分子的结构,产生新基因,B项正确;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量变异,不改变基因内部分子结构,C、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45B【解析】试题分析青霉素高产菌株是诱变育种的结果,抗虫棉是基因工程育种的结果,太空椒是诱变育种的结果,荷斯坦牛是杂交育种的结果,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6A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过程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正确;过程所示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过程是诱变育种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不定向突变,需要筛选,C错误;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个体AABBC的产生没有产生新的物种,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7B【解析】高产青霉素菌株的获取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培育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48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育种的最大优点是让目的基因定向表达从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A正确;多倍体育中的优点是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快速加倍,获得的不一定时纯合子,错误;人工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状,正确;杂交育种的优点之一是获得杂种并表现杂种优势,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不同育种方法优缺点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49A【解析】试题分析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成为4倍体,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极度混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即无籽西瓜,可见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A项错误;无子番茄的无子是因为在未传粉之前,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即可得到,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项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六倍体与栽培黑麦(二倍体进行属间杂交,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和长期选择培育而成的新物种,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项正确;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青霉素普通菌株经过诱导因子(通常是物理射线)处理,发生基因突变,经筛选而成,因此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0页,总12页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50B【解析】试题分析结实率低,发育迟缓属于多倍体的特点,故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故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故正确;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属于多倍体的特点,故错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所以人工诱变产生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故正确,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诱变育种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1(每空2分,共10分)1基因重组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的表示杂交,表示自交,用和通过和过程培育出的过程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2为花药离体培养,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通过和培育出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由和通过、和过程培育出的过程叫单倍体育种;培育出过程叫花药离体培养;为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