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统计学习题_第1页
重庆科技学院统计学习题_第2页
重庆科技学院统计学习题_第3页
重庆科技学院统计学习题_第4页
重庆科技学院统计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学派是()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及表现C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规律D社会经济调查整理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4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性质和规律性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5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6为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居民,这个方法在统计上称为()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相关分析法7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8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总体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9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的所有企业C某工业企业的一台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10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11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1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A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品质标志D数量指标13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产值B职工人数C电视机台数D设备数量14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15一个统计总体()2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6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1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18某学生统计学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A某学生B统计学成绩C75分D某学生的成绩二、多选题1“统计”一词的含义有()A统计活动B统计资料C统计机构D统计学E统计软件2收集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关数据常用的方法有()A直接观察法B采访法C报告法D通讯法E实验设计调查法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推断法D统计比较法E统计应用法4统计研究包括的基本过程有()A抽样调查B收集数据C统计分析D资料整理E编制统计表5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E不同研究目的下,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机床数量B学生人数C耕地面积D粮食产量E汽车产量8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所有制B生产能力C职工人数D增加值E企业名称9考察全国的国有工业企业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E年产值10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11要研究某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与福利情况,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数据有()A老王年工资收入3万元B某市国有企业人均年工资25万元C李大妈年工资收入1万元D某市国有企业职工人数140万人E某市国有企业职工年工资总额350亿元312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全市工业产值12亿元C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E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13以下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B钢材年产量C生产能力利用率D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E资产收益率1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人均产值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社会总产值E产品合格率15、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第二章统计调查一、单选题1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资料是否齐全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2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搜集资料的方法是()A报告法B直接观察法C采访法D实验法3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是以()为主体的。A周期性的普查B专门的典型调查C统计报表制度D经常性的抽样调查4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A周期性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5对某品牌电视机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6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各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7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8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9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10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11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4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2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13为了对公路上途经的车流量进行调查,应采用()A直接观察法B口头询问法C开调查会D通信法14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15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16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A调查的范围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作用不同17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项目18调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各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19统计调查对象是()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总体单位C现象总体D统计指标20统计调查对象指的是()A需要调查的那些具体单位B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的总体C需要调查的各项指标及数据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21调查时间是()A调查工作的期限B标准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D调查登记的时间二、多选题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非全面调查包括()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快速普查E统计年报3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连续性调查C不连续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4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点,以下应计算在人口总数内的有()A2010年11月1日12点出生的婴儿B2010年10月31日8点出生的婴儿C2000年10月31日22点死亡的人D2010年11月1日2点死亡的人E2010年10月31日23点出生,24小时后死亡的婴儿5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A全面调查B不定期调查C定期调查5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指()A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要的单位B是全部单位中的一小部分单位C能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单位D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显赫的单位E其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单位7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8下列应该采用经常性调查的有()A年末人口数B人口死亡数C人口增长数D人口出生数E人口迁移数9抽样调查。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1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11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人口按年龄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12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工业企业设备普查B零售商店调查C人口普查D工业企业普查E某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13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1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与期限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15统计调查表的表式一般有()A一览表B单一表C综合表D明细表E汇总表三、分析题1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A企业产品的知名度;B产品的市场占有率;C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要求(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选题6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统计分组和()A数据审核B统计指标C数据整理D编制统计表2统计分组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3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D另立一组4在对全部企业按所有制分组的基础上,再按职工人数分组,这属于()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品质分组5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多少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6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对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A品质分组B复合分组C混合分组D变量分组7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8对离散型变量()A只能标志分组数列B只能编制单项数列C只能编制组距数列D根据变量值个数和变动范围大小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9某厂的职工人数构成表如下文化程度性别职工人数大专以上中学小学文盲和半文盲男女合计10该组的分组标志是()。A性别B男女C文化程度D性别和文化程度11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等距数列中的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为()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无法判断12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变量必须相等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闭口组13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A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14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5某企业对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正确的分组()7A8089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90998019090100859510010990110010011095105110以上1001110110以上10511516某企业职工的工资分为四组(1)800元以下;(2)8001000元;(3)10001500元;(4)1500元以上,则1500元以上的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A1500元B1600元C1750元D2000元17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57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A690B610C620D6301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最末组组中值为()A185B215C230D260519某地区职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8600元,最低为3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A800B700C5600D50020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A正态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统计分布21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A750和2500B800和2250C800和2500D750和225022分布数列反映()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23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不包括有()A钟型分布BS型分布CU型分布DJ型分布24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A钟型分布B正J型分布CU型分布DS型分布25在次数分布数列中,频率是指()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B各组次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26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二、多选题1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是()A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B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C要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择D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E要根据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的不同来选择2下列分组中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工人按出勤率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8E人口按年龄分组3下列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D就是组平均数E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5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A变量值的大小B变量性质的不同C选择的分组标志D组距和组数E组限和组中值6在次数分配数列中,()。A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B各组的频率大于0C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D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E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7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最常用的形式,从构成形式上看,它一般包括()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计量单位E指标数值三、计算题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26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3649344733433842323438464339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车间人工生产情况。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8949848687757372687582978167815479879576716090657672708685898964578381788772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2)绘制直方图,并分析本班学生的考试情况。3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679066806765747087858375586754657986899578977678829456609388768479767776要求(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成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一、单选题91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实物量指标D相对指标4为了反映全国农产品总量,应该采用()。A实物计量单位B标准实物计量单位C货币计量单位D劳动计量单位5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7以下相对数中属于比例相对数的是()A劳动生产率B人均消费水平C人均耕地面积D婴儿性别比8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9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性别比为10631,这个数是()A比较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10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是()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1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75B995C1005D133212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A60B120C40D17某企业产值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产值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5B10476C5D47613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A375B125C115D1514某企业产品销售额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A12B150C11111D1111()15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D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16当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都不相同时,()。A众数不存在B众数就是总体中的数值10C众数就是最大的数值D众数就是最小的数值17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时,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18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A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19是非标志(即服从两点分布的变量)的标准差等于()。APB1PCP(1P)D1P20甲乙两组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800元和1500元。若两组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不变,但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的月总平均工资会()A下降B上升C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21离中趋势指标中,由总体中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A标准差系数B标准差C平均差D全距22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23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采用各自的()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24甲厂日平均产量40件,标准差44件,乙厂工人日平均产量35件,标准差42件,因此()A甲厂日平均产量代表性好一些B乙厂日平均产量代表性好一些C无法比较哪个班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两个厂日平均产量代表性一样25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甲5元,乙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26众数在总体标志值中符合的特征是()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27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A600元B53333元C46667元D500元28某公司下属10个企业,共有6500名职工。若已知每一个企业月计划产值和计划完成百分数,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应该采用()A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权数是企业数B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权数是职工人数C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权数是计划产值D加权调和平均法计算,权数是计划产值29下列指标不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利税总额C固定资产原值D职工人数30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A人均GDPB人均绿地面积C劳动生产率D人口密度31分子、分母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32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不包括()A各组次数相等B数列为组距数列11C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D各组次数都为133某企业产值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产值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5B10476C5D47631已知三化中学课外兴趣小组8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72、165、169、174、170、173、168、179CM,则这些学生的中位数为()。A172B45C4D17134成数和成数方差的关系是()A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1,成数的方差越大B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0,成数的方差越大C成数的数值越接近于05,成数的方差越大D成数的数值越大,成数的方差越大35标准差系数消除了()A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36若计算出某变量分布的峰度系数值为18,则判断该分布属于()。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峰度适中D无法判断37当峰度系数等于4时,次数分布曲线为()A正态峰度B平顶峰度C尖顶峰度D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B商业网点密度C商品库存量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进出口总额2根据总量指标反映的现象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一般有()A实物单位B数量单位C劳动单位D价值单位E质量单位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工业增加值B商品零售额C房屋竣工面积D工资总额E年末人口数4下列哪几个属于质量指标()A产品合格率B废品量C单位产品成本D资金利润率E上缴税利额5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A劳动生产率B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C利税额D设备利用率E新产品品种数6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7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对换的指标有()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相对指标8下列指标中分子为强度相对数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钢铁产量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D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129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粮食平均亩产B平均每个家庭拥有小轿车数量C单位产品成品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E某工厂生产工人的劳动生产率10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A结构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E动态相对数11下列超额完成计划的有()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983E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98312在各种集中趋势类指标中,要受到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是()A众数B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3平均数的种类有()A算术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E几何平均数14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有()A各组次数相等B各组变量值不等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15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有()A计算相对指标的两个指标计量单位必须相同B相对指标必须就同质总体计算C所有指标都具有可加性D所有总量指标都具有可加性E平均指标必须就同质总体计算15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行平均,这是对()A15个变量值求平均B15个变量求平均C15个数量标志求平均D15个指标求平均E15个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求平均16下列平均数要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A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B前后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C以复利支付利息的年平均利率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劳动生产率17如果两个数列的标准差相同,那么()A两个数列的离散程度也就相同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C均值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小D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就小E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就大18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A只能是相对数B只能是绝对数C可以是相对数D可以是绝对数E只能是平均数12三、计算题1某地区2000年土地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资料如表人口分布人口数(万人)城市24013农村160合计400另还知1999年该地区人口数为398万人。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2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家庭收入资料如表按平均每户月收入分组(元)职工户数2000以下20004000400060006000800080001000010000以上2030402406010合计400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1)职工家庭平均每户月收入(用算术平均数公式);(2)计算中位数和众数;3某企业工人日产量情况按日产量(件)分组各组工人所占比重()203030404050506060以上2025301510合计100计算该企业工人的平均日产量。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按月工资(元)分组企业个数各组工人所占比重()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以上364452025301510合计22100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145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按销售价格分组(元/件)各组商品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202222242428244036合计100试计算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6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0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2625125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7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02020303040405018393112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8从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6人,对某公共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如下679066806765747087858375586754657986899578977678829456609388768479767776要求(1)根据以上数据将考试成绩等距分为5组,组距为10,并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分组后的数据计算考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9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品种价格(元/千克)甲市场销售额(万元)乙市场销售量(千克)15甲乙丙030032036750400450375800450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10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品种单位成本1998年总成本1999年总产量21520302100300015002157550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成本高,为什么1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需顺次经过四个车间,这四个车间的废品率分别15、20、20和10。该企业生产这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12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285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441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另外,一车间10351095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元/件3128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第五章动态数列一、单选题1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2时间序列中的发展水平()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只能是平均数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3最基本的时间序列是()A时点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4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5下面哪一种动态数列中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具有现实意义()A相对数动态数列B平均数动态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6某企业年产值500万元,期末产品总库存20万台,这两个指标属于()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67具有可加性的时间序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相对指标动态数列8某企业某产品销售额年年增加10万元,则该产品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A年年下降B年年增长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9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10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11不同时间的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指标是()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数D相对数12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13平均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14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BCD15某产品单位成本从1990年到2001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5,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A平均每年降低15B平均每年增长15C2001年是1990年的985D2001年比1990年降低98516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58,54,46,42,40,50,46,44,52,56,60,6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A62B51C5133D617增长量同作为比较基准的数列水平之比,就是()A总速度B发展速度C平均速度D增长速度18某种商品的销售量连续四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10、9、12,该商品销售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810912)/4B(108110109120)14CD1201901831201908419已知某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05倍,那么1990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A倍B075倍C05倍D033倍20某企业利税总额1998年比1993年增长11倍,2001年又比1998年增长15倍,则该企业利税总额这几年间共增长()17A(1115)1B(2125)1C(2115)1D(1115)121某商品销售量去年比前年增长10,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两年平均增长()A1414B30C15D148922某地区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0亿元,至2000年达到240亿元,则2000年在1980年的基础上()A翻了四番B翻了三番C增长了三倍D增长了四倍23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C年年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2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25下列时间序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A增长量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26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7某地区1990199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A绝对数时期数列B绝对数时点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28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ABCNAFANAAN2/2/210DFFFANN2221211029一段时间内累积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下述关系()A累计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B累计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C累计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最初水平D累计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最初水平30一时间数列有20年的数据,现用移动平均法对原时间数列进行修匀。若用4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年的数据。A20B16C14D1831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递增发展,这说明影响该现象的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是()。A长期趋势因素B季节变动因素C循环波动因素D偶然因素32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A1B0C4D1233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得,某种商品2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6,表明该商品2季度18销售()A处于旺季B处于淡季C增长了60D增长了1603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35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则移动平均项数N()A应选择奇数B应选择偶数C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D可任意取值二、多选题1动态数列的种类有()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平均数动态数列D指数数列E分配数列2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钢材库存量B居民收入C某企业职工人数D全市储蓄存款余额E汽车产量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4时期数列的特点有()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C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D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E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5下列各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职工人数B商品库存量C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E出生人口数6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B发展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增减量E平均增减量7报告期和基期数值之比可以称为()A动态相对数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比例相对数E统计指数8平均发展水平一般也称为()A平均增减量B动态平均数C平均增减速度D序时平均数E平均发展速度9增长量因采用的基期的不同,可分为()A累计增长量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D最末水平E中间水平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11下列属于动态平均指标的有()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19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12下列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的有()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1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月末原材料库存量(吨)81013119则下列针对该动态数列的说法中正确时()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14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ABNA12231NAANCDEFFAFN12312BCNA015平均增减量是()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16某动态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0101520;数列最初水平为300,最末水平为546,总速度为182倍。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有()AB42015204205CD841364E17某工业企业1989年产值为2000万元,1997年产值为1989年的15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A年平均增长速度625B年平均增长速度52C年平均增长速度46D年平均增长量125万元E年平均增长量11111万元18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C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D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2019定基增减速度等于()A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B累积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C定基发展速度减1(100)D逐期增减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E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去10020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21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B联系每增长1的绝对值进行分析C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D结合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E正确选择报告期水平22影响动态数列发展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长期趋势B循环变动C季节变动D季节比率E不规则变动23下列属于季节变动的是()A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B股票价格的涨落C火车客运量的增减D建筑施工队完成的工程进度E北方地区服装销售情况的变化24对时间序列做长期趋势分析,通常用()A按月(季)平均法B移动平均法C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D时距扩大法E最小平方法三、计算题1某汽车制造厂2000年产量为30万辆。(1)若规定20012003年年递增率不低于6,其后不低于5,问2005年该厂汽车产量至少将达到多少(2)若规定2010年汽车产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而2001年的增长速度可望达到78,问以后9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达到预定目标2某企业年均生产总值在20022003年平均每年递增15,20042006年平均每年递增12,200720011年平均每年递增9。试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这十年间的总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3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月份12345681112库存额605548434050456068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214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粮食产量(万斤)1344354156727281028要求(1)列表计算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2)计算年平均增长量;(3)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5某市2007年零售报刊摊点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零售报刊摊点的月平均数。2007年调查时间2006年末3月1日6月1日10月1日12月31日摊点个数(个)4444885025545126某企业元月份产值及每日在册工人数资料如下每日在册工人数总产值(万元)115日1621日2231日315230212245试求该企业元月份的月劳动生产率。7已知下列资料年份3月4月5月6月7月月初工人数(人)180160200190200总产值(万元)600580620600580要求1)编制月劳动生产率动态数列;2)计算二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8某地区2011年下半年各月的社会劳动者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月份78910111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400410415425440460月初社会劳动者人数万人166018001780182018401960又知2011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为2100万人。9某商业银行19952000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如下指标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投资额(亿元)累积增长量(亿元)环比发展速度()300108354010596(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2)计算该银行1995年到2000年期间投资额年平均增长量。22(3)按水平法计算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4)根据年平均增长速度推算2001年的投资。10某地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历年资料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营业额(百万元)31649466381911141253逐期增减量(百万元)累积环比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减速度定基要求(1)列表计算各年的增减量发展速度和增减速度。(2)逐期增减量与累计增减量有何联系(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有何联系(4)发展速度与增减速度的关系如何(5)计算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减速度。11某企业1995年2000年化肥产量资料如下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时间1995年19961997199819992000化肥产量(万吨)定基增长量(万吨)环比发展速度()300110355010595要求(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数字补齐。(2)计算该企业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化肥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12填齐下表空栏数据与上年比较年份产量(百万平方米)增长绝对量(百万平方米)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百分之一绝对值(百万平方米)19969521997481998104019995820002001701152313某地区1996200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表要求(1)试运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方程;(2)预测2002年该地区粮食产量。14某企业第一季度资金周转次数资料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