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肌影像随访病例_第1页
骨肌影像随访病例_第2页
骨肌影像随访病例_第3页
骨肌影像随访病例_第4页
骨肌影像随访病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肌影像随访病例 (一),陈伟阳 男 16Y,临床资料患者缘于1年余前行走时右髋部时有轻度疼痛,休息后减轻,跑步时更加明显,无发热、寒颤,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无咳嗽、咳痰、咳血,无胸闷、气促、心悸,无腹胀腹痛,无四肢冰冷、麻木,无双下肢无力,当时就诊中山医院,予髋关节镜探查,具体治疗不详。后症状逐渐严重。来我院就行,X线片示:右股骨小结节形态欠完整,局部骨质密度增高硬化。门诊拟“右股骨粗隆肿瘤”收住院。发病以来,精神体力尚可,食欲正常,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影像号:00497833,专科情况: 步行入院,右下肢未见明显肿胀、畸形,右下肢较健侧伸长约1cm,右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等大腿前、后肌群较健侧萎缩,右髋部皮肤无明显色素沉着,未见明显表浅静脉曲张,触诊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右下肢末梢血运好,足背动脉搏动好,足趾活动好。左下肢及双上肢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感觉、肌力、肌张力等未见异常,膝腱、跟腱等生理反射正常,巴氏征、戈登征、踝阵挛等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无特殊。,?,手术记录右髋外侧切口入路,做长约33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部分阔筋膜张肌,紧贴着股骨转子间嵴下将附着在转子间嵴下的肌肉向内侧分离,再逐层用骨凿凿除骨质,见其内侧有一骨样圆形肿块,大小约1.5cmX1.5cmX2.0cm,表面呈白色,质硬,周围有少许淡黄色液体,切除该肿块物,并咬除局部及周围部分硬化骨质,刮除至正常骨质处,植入人工骨填充骨缺损,切除肿物送病理。术后病理回报:骨样骨瘤。,讨 论,骨样骨瘤(osteoid osteoma)是一种较少见特殊类型的良性骨肿瘤,由成骨性结缔组织以及形成的骨样组织所构成,故称为骨样骨瘤。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成骨细胞形成较多的骨样组织而没有足够的碱性磷酸酶产生,不能进行正常的骨化所致。骨样骨瘤好发于1030岁,30岁以上较少见。临床特征性表现为患处夜间疼痛,服用水杨酸类药物疼痛可缓解。,X线及CT表现 瘤巢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征象,瘤巢直径2 cm,大多单发,偶见2个或多个瘤巢,半数以上瘤巢内含有钙化或骨化,病变早期表现为密度增高,瘤巢不能显示。随着病变的发展,肿瘤的骨样组织表现为密度较低的、边界清楚的瘤巢,此时的瘤巢最为典型,进一步发展瘤巢内不断钙化及骨化,钙化的周围呈低密度透亮影,形成特征性表现称为“牛眼征”。 根据瘤巢所在部位及周围骨质硬化情况将其分为四型:皮质型、松质骨型、中心型和骨膜下型。,MRI表现 瘤巢表现为单发、直径2 cm的圆形或椭圆形异常信号区,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信号,STIR序列T2WI上呈明显高信号,在所有序列中,瘤巢内钙化或骨化影均呈低信号,瘤巢边缘呈环形线样低信号,边界清楚,边缘光整,在T2WI及STIR上可呈特征性的“牛眼征”。,鉴别诊断 成骨细胞瘤,骨破坏范围较大,多在2 cm以上,钙化少见且密度低,周围骨质硬化轻微,局部骨皮质常有薄壳状膨胀。没有骨样骨瘤特有的夜间疼痛,水杨酸治疗无效。慢性骨皮质脓肿,为骨皮质低毒化脓性感染,有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脓疡周围硬化可不明显,且无瘤巢及钙化 硬化性骨髓炎,骨干皮质增生硬化明显广泛,无瘤巢,骨干两侧硬化一致,无明显夜间疼痛加重之感,服水杨酸类药物不能缓解。,骨肌影像随访病例 (二),郭金根 男 36Y,临床资料现病史:缘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行走时左髋部疼痛,无左下肢放射痛,无夜间疼痛,无潮热盗汗,无明显消瘦,无咳血咳痰。经休息后疼痛可缓解,第二日行走或运动后疼痛再发,患者为求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门诊查骨盆正位片示:门诊拟“左股骨上段骨破坏(性质待查)”为诊断收住入院。 专科情况:患者步入病房,双下肢未见明显畸形,左股骨上段未见明显皮肤破损,无窦道形成,局部皮肤未见明显变化,局部未触及明显肿块,未见明显压痛、叩击痛,左髋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左膝、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无特殊。,影像号:00653915,?,手术记录右髋外侧切口,起于大粗隆上5cm弧形向下,长约2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阔筋膜,显露股外侧肌,沿股外侧肌间隙进入,向两侧牵拉,暴露大粗隆及股骨干,电钻开孔后,骨刀沿股骨前内侧开窗。见骨皮质变薄,内有囊腔形成,大小约15x5cm,见大量白色组织,未见明确囊壁组织及囊液,取少量病变组织送病理活检,冲洗。取自体髂骨约4x3cm大小,植入自体骨及异体骨1块(山西奥瑞公司提供),加压打实。 术后病理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讨 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亦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骨的纤维组织发育紊乱、异常增殖所致。本病是一种骨的良性病变,原因不明,多见于年轻人。临床分三型,单骨型、多骨型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即Albright综合征)。,X线及CT表现 囊状膨胀性病变,最好发于股骨近端,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异常透光区,有明显硬化边缘,周围硬化带可厚达数亮米,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或絮状钙化。磨玻璃样改变,病灶呈半透明结构,正常骨纹理消失,病骨膨胀变长,范围可扩大,长度多在6cm以上,甚至累及骨干的大部伴有弯曲畸形。丝瓜瓤样改变,病变内有许多扭曲和粗大的骨小梁,呈纵形或横形排列,皮质膨胀变薄,似丝瓜瓤状。硬化性改变, 以骨质膨大增生硬化为主。虫蚀样改变,X线、CT见病骨斑点状溶骨破坏,边缘锐利。,MRI表现 因病变内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 T1WI时为表现为中等或略低信号灶,T2WI和TW2WI压脂为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点及条带状低信号硬化区,如囊型FBD时T2WI周边常绕以低信号硬化环。,鉴别诊断骨囊肿:好发于股骨、肱骨上段,囊肿内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病变区低密度明显,偶见骨间隔。非骨化性纤维瘤:多发生于长骨皮质内或紧邻皮质下,为多囊分叶状软组织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