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生命观,二O一一年十月,内容提示:,中医生命观的主要思想,要求:,理解中医生命观的现实意义,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观,是指对生命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医学家必须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就是生命过程,中医学在对人的生命客体的探索中,明确地反对种种对生命问题的迷信说法,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从而在关于生命的最基本问题上作出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中医生命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科学家估计,人身上有1亿亿个细胞,有10亿亿个微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本身就是细胞和微生物的复合体,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肇基于两精相搏生命之持续有赖于自我生克胜复 生命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 生命活动与先、后天的关系 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生命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肇基于两精相搏,中医理论指出:新的生命,起源于两精相搏,雄雌两神相搏,共成一形,先我身生,故谓之精也 。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搏,交结也。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媾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张介宾 类经,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之持续有赖于自我生克胜复,生命的基本特征就是恒动不止,既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也不是杂乱无规律的恒动,而是在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生克胜复的基本形式。,生克,即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具有自我调控机制的系统,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胜复,指生命过程中的相互关联的各方存在着互相更迭为胜的规律,在生理情况下,一方的相对亢进达到一定程度时 (胜),往往会趋于低落,一方的相对不足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趋于回升(复),生命之持续有赖于自我生克胜复,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恒动过程中的自我生克胜复,在运动中维持着生命体的稳定状态,并使生命体始终处于新陈代谢过程,生命之持续有赖于自我生克胜复,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生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粗略地分为生、长、壮、老、已几大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灵枢天年就以十岁为单位,描述了健康机体一生的发展变化,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十岁、廿岁,机体生长发育:“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四十岁时人的机能和精力最为旺盛:“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四十岁前后,机能也出现了趋于衰减的先兆,“腠理始疏,荣华颓落”五十岁及其之后,衰老过程加速:“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九十岁之后,机体己非常虚弱,常处于老态龙钟状态,“故言善误”进一步发展下去,便可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生命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活动与先、后天的关系,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体质是否强健,与出生前和出生后的诸多因素有关,这些概称为先、后天,先天-先天禀赋,主要与父母有关:父母的强壮羸弱、胎儿孕育的足月与否,分娩是否顺利等,中医学:“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肾主藏精,肾精又是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基础,故曰 “先天之本在肾”,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李中梓医宗必读,生命活动与先、后天的关系,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过程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旺盛的生机、健康的躯体,就必须有良好的先天禀赋和健全的消化功能,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先)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生命活动与先、后天的关系,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积极而合理的摄调,加强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可以有所弥补先天之本的不足,而脾胃的调补,主要可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及摄身行为,对于不良体质的改善及慢性虚损性疾病的调治,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生命活动与先、后天的关系,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最广含义上,形指物质,神指运动,形神关系就是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层含义,形可指机体,神可指生命机能,形神问题就是探讨机体与生命机能的关系第三层含义,形可指肉体,神可指精神,形神观就是对于肉体和精神关系的看法,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具则神生 形神合一而为人 形质神用,神可御形 形神联系的普遍性和特异性,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具则神生,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苟子天论:“形具则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肯定了精神心理产生于形体物质及机能活动之上,正确地把握了形神间的先后主次关系,体现出唯物的形神一元观,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神合一而为人,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人的生命活动是由脏腑气血与精神情感密切联系,综合而成的。形神相得,合而为人。将精神情感活动看作是生命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认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人方泰然长寿,故强调“形与神俱”,张介宾:“人身血气为本,精神为用,合是四者以奉生,而性命周全矣” 强调“形神相即”,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形神合一而为人,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质神用,神可御形,金刘守真:“形质神用”,形体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是形体的功能表现,类经: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 强调:未有形气衰而神能王(旺)者,亦未有神既散而形独存者,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神灭论,南北朝范缜在驳斥精神不死、灵魂不灭等谬论时,形象地喻之为刀之刃利,指出“神用形质”,形质神用,神可御形,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学家重视形神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王冰注:“藏安则神守,神守则身强”中医善于运用精神情志疗法,形质神用,神可御形,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神联系的普遍性和特异性,精神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等形体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喜怒之所生,皆生于气”, “气和则神安”脾胃论:“血亡则七神何依?” 道藏精华录七部语要:“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形神之间还存在某些特异性联系:心理过程或情志活动与某些脏腑的关系特别密切,如情志而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与喜、肝与怒、肺与忧、肾与恐、脾与思等都有着特殊的对应关系,这些关系既体现在生理方面,更体现在病理的相互波及、相互影响上,形神联系的普遍性和特异性,生命活动中的形神观,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常见的反义词总结
- 行政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常德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网络优化与维护类
- 武威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中国广电聊城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行业解决方案经理岗
- 亳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新材料与新能源岗
- 大唐电力安庆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驻马店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大庆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朝阳市中储粮2025秋招仓储保管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2英威腾MH600交流伺服驱动说明书手册
- 分期支付欠薪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新疆教育惠民政策课件
- 非法言论主题班会课件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综合题)
- 管道保温检查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PCR(dPCR)和实时PCR(qPC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伙伴计划团队管理制度
- 《海堤生态化设计技术指南(T-CHES 139-2024)》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