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习题题库_第1页
化工原理期末习题题库_第2页
化工原理期末习题题库_第3页
化工原理期末习题题库_第4页
化工原理期末习题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单选题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AA质量;B粘度;C位能;D动能。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AA密度;B粘度;C位能;D动能。3流体是由无数分子集团所组成的连续()。BA空白;B连续;C辐射;D漂流。4气体是()的流体。BA可移动;B可压缩;C可流动;D可测量。5气体是可压缩的()。CA材料;B物质;C流体;D部分。6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CA绝对压强;B表压强;C静压强;D真空度。7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AA绝对压强;B表压强;C静压强;D真空度。8以()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DA大气压;B表压强;C相对零压;D绝对零压。9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强表。DA真空度;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10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强表。A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1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A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12()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A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1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DA大气压;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14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强。A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15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BA真空度;B表压强;C相对压强;D附加压强。16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DA大气压;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17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B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8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A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真空度。19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B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20()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大气压强的读数。BA压强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22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的读数。D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23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的读数。AA低于;B等于;C高于;D近似于。24真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低于()的读数。A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真空度。25()等于大气压强与表压强之和。A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26绝对压强()大气压强与表压强之和。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27绝对压强等于()与表压强之和。A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28绝对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之和。BA大气压强;B表压强;C相对压强;D绝对压强。29绝对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表压强()。CA之积;B之商;C之和;D之差。30表压强()绝对压强减去大气压强。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31表压强等于绝对压强()大气压强。DA乘以;B除以;C加上;D减去。32()等于绝对压强减去大气压强。AA表压强;B真空度;C相对压强;D流体压强。33表压强等于()减去大气压强。AA绝对压强;B真空度;C相对压强;D流体压强。34表压强等于绝对压强减去()。DA大气压强;B真空度;C相对压强;D流体压强。35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强()绝对压强。DA乘以;B除以;C加上;D减去。36()等于大气压强减去绝对压强。AA真空度;B表压强;C湍流度;D粗糙度。37()内流过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BA无限时间;B单位时间;C长时间;D短时间。38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量称为()。CA流速;B流线;C流量;D流函数。39()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距离称为流速。BA无限时间;B单位时间;C长时间;D短时间。40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称为流速。CA宽度;B高度;C距离;D直线。41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距离称为()。AA流速;B流线;C流量;D流函数。42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AAGZ;B;C;DWE。43柏努利方程式中的GZ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B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有效功。44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动能。BAGZ;B;C;DWE。45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B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有效功。46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CAGZ;B;C;DWE。47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C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有效功。48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有效功。DAGZ;B;C;DWE。49柏努利方程式中的WE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所获得的能量,称为()。D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有效功。50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DAGZ;B;C;D。51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的能量。DA增加;B扩大;C需求;D损失。52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AARE;BPR;CNU;DGR。53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AA;B;C;D。54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BA1000;B2000;C3000;D4000。55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A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56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AARE;BPR;CNU;DGR。57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BA;B;C;D。58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DA1000;B2000;C3000;D4000。59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B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60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不稳定的过渡区。AARE;BPR;CNU;DGR。61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RE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不稳定的()。CA层流区;B湍流区;C过渡区;D涡流区。62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A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63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运动。BA垂直;B平行;C圆周;D绕行。64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B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65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运动。DA垂直;B平行;C圆周;D杂乱。66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A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67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是最大速度的一半。AA平均速度;B最大速度;C中间速度;D瞬时速度。68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平均速度是()的一半。BA平均速度;B最大速度;C中间速度;D瞬时速度。69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的()。BA四分之一;B一半;C二倍;D四倍。70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二倍。AA层流;B湍流;C过渡流;D漩涡流。71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是平均速度的二倍。BA平均速度;B最大速度;C中间速度;D瞬时速度。72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最大速度是()的二倍。AA平均速度;B最大速度;C中间速度;D瞬时速度。73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流动时,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CA四分之一;B一半;C二倍;D四倍。74对于(),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BA圆形管;B非圆形管;C矩形管;D直管。75对于非圆形管,()等于四倍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CA摩擦直径;B弯曲直径;C当量直径;D公称直径。76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四倍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77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等于()的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DA四分之一;B一半;C二倍;D四倍。78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除以润湿周边。AA流通截面积;B表面积;C流动体积;D流通体积。79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截面积()润湿周边。BA乘以;B除以;C加上;D减去。80对于非圆形管,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截面积除以()。CA流经周边;B直管周边;C润湿周边;D横截周边。81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二、简答题1如何判断一流体的流动类型RE2000的流动称为层流流动,RE4000的流动称为湍流流动。2层流与湍流是如何定义的RE2000的流动称为层流流动,RE4000的流动称为湍流流动。3简述层流与湍流的区别。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相互碰撞,产生大大小小的漩涡。4什么是“当量直径”对非圆形截面的通道,可以找到一个与圆形管直径相当的“直径”来代替,此直径即称为“当量直径”。5当量直径是如何计算的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流通横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6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问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是否相等答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流速相等。7某液体分别在本题附图所示的三根管道中稳定流过,各管绝对粗糙度、管径均相同,上游截面11的压强、流速也相等。问在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是否相等如果不等,指出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大,哪一种情况的数值最小其理由何在答三种情况中,下游截面22的压强不相等,其中(A)的压强最大,(C)的压强最小。这是因为(C)管上不仅有一个阀门消耗能量,且管子末端垂直上升一段,又使得静压强降低。三、计算题1一套管换热器的内管外径为80MM,外管内径为150MM,其环隙的当量直径为多少解DE441508070MM2某液体在一管路中稳定流过,若将管子直径减小一半,而流量不变,则液体的流速为原流速的多少倍解VUA,U1A1U2A2,A,当D12D2时U1U2,有,即得U24U13一定量的液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若管长及液体物性不变,而管径减至原有的一半,问因流动阻力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多少倍解流动阻力,设管径改变后,则根据U1A1U2A2可得U24U1,滞流时,4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33103PA,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987103PA。解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987103133103854103PA表压强真空度133103PA5甲乙两地的平均大气压强分别为853103PA和10133103PA,在甲地操作的真空精馏塔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0103PA,在乙地操作时,若要求塔内维持相同的绝对压强,真空表读数应为多少解在甲地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8531038010353103PA在乙地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强10133103531039603103PA6在兰州操作的苯乙烯真空精馏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0103PA,在天津操作时,若要求塔内维持相同的绝对压强,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兰州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强为853103PA,天津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解在兰州绝对压强大气压真空度8531038010353103PA在天津真空度大气压绝对压强10133103531039603103PA7某设备的进、出口压强分别为1200MMH2O(真空度)和16KGF/CM2(表压)。若当地大气压为760MMHG,求此设备进、出口的压强差。(用SI制表示)解进口P1(绝压)P(大气压)P(真空度)出口P2(绝压)P(大气压)P(表压)P1(真空度)1200MMH2O012KGF/CM2P1(绝压)P2(绝压)P1(真空度)P2(表压)(01216)172KGF/CM21729811041687105N/M28在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KG/M3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96M,油面上方为常压。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MM圆孔,其中心距罐底800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PA,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强为P,则P就是管内液体作用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知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PA,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压强差为作用在孔盖上的静压力为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螺钉的个数376104/604103623个即至少需要7个螺钉。9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测得R1400MM,R250MM,指示液为水银。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在右侧的U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段水,其高度R350MM。求A、B两处的表压强。解U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其密度远远小于水银及水的密度,由气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强差可以忽略。设R2下端为C点,R1下端为D点,因此可认为PAPC,PBPD。PAPCH2OGR3HGGR21000981005136009810057161N/M2(表压)PBPDPAHGGR171611360098104605104N/M2(表压)10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压差计中以油和水为指示液,其密度分别为920KG/M3及998KG/M3,U管中油、水交界面高度差R300MM。两扩大室的内径D均为60MM,U管内径D为6MM。当管路内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液面平齐。解当管路内的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时,两扩大室的液面平齐,则两扩大室液面差H与微差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为当压差计读数R300MM时,两扩大室液面差为M则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为P(998920)981039209810003257N/M2(表压)11有一内径为25MM的水管,如管中水的流速为10M/S,求(1)管中水的流动类型;(2)管中水保持层流状态的最大流速(水的密度1000KG/M3,粘度1CP)。解(1)REDU/002511000/0001250004000流动类型为湍流。(2)层流时,RE2000,流速最大时,RE2000,即DU/2000U2000/D20000001/(00251000)008M/S12密度为850KG/M3、粘度为8103PAS的液体在内径为14MM的钢管内流动,液体的流速为1M/S。计算(1)雷诺准数,并指出属于何种流型;(2)若要使该流动达到湍流,液体的流速至少应为多少解(1)REDU/00141850/8103148752000流动类型为层流(2)湍流时,RE4000,流速最小时,RE4000,即DU/4000U4000/D40000008/(0014850)269M/S13用1084MM的钢管从水塔将水引至车间,管路长度150M(包括管件的当量长度)。若此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118J/KG,此管路输水量为若干M3/H(管路摩擦系数可取为002,水的密度取为1000KG/M3)解能量损失118J/KGU28M/S流量VUA287913M3/H14用1689MM的钢管输送原油。管线总长100KM,油量为60000KG/H,油管最大抗压能力为157107PA。已知50时油的密度为890KG/M3,粘度为181CP。假定输油管水平放置,其局部阻力忽略不计。问为完成上述输油任务,中途需设几个加压站解U1U2,Z1Z2,UV/A60000/890/360007850152106M/SREDU/015106890/181103782层流64/RE64/78200818PL/DU2/200818105/0151062/2890272107PAN272107/157107173中途应设一个加压站15用泵将水从水池送至高位槽。高位槽液面高于水池液面50M,管路全部能量损失为20J/KG,流量为36M3/H,高位槽与水池均为敞口。若泵的效率为60,求泵的轴功率。(水的密度取为1000KG/M3)解设水池液面为11截面,高位槽液面为22,以水池液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Z10,Z250M,U10,U20,P1P20(表压),HF20J/KGWE98150205105J/KG水的质量流率WS361000/360010KG/S有效功率NEWEWS5105105105W轴功率N5105/0685083W16高位槽内的水面高于地面8M,水从1084MM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在本题特定条件下,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F65U2计算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其中U为水在管内的流速,M/S。计算1截面处水的流速;2水的流量,M3/H。解(1)以高位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管路出口内侧为下游截面22,并以地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Z18M,Z22M,U10,P1P20(表压)HF65U265代入上式,得U229M/S由于输水管的直径相同,且水的密度可视为常数,所以AA截面处水的流速为UA29M/S。(2)水的流量VH3600AU3600/40122982M3/H17水以25M/S的流速流经3825MM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与另一383MM的水平管相连。如附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A、B处各插入一垂直玻璃管以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A、B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为15J/KG,求两玻璃管的水面差(以MM记),并在本题附图中画出两玻璃管中水面的相对位置。(水的密度取为1000KG/M3)解上游截面AA,下游截面BB,通过管子中心线作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式中ZAZB0,UA25M/S,HFA,B15J/KG根据连续性方程式,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M/S两截面的压强差为86855N/M2即MMH2O由于PBPA18用离心泵将水从储槽送至水洗塔的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各部分相对位置如本题附图所示。管路的直径均为76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466103PA;水流经吸入管与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可分别按与计算。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U为吸入或排出管的流速M/S。排水管与喷头处的压强为9807103PA(表压)。求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取为1000KG/M3)解(1)水在管内的流速与流量设储槽水面为上游截面11,真空表连接处为下游截面22,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中Z10,Z215M,P10(表压),P22466103PA(表压)U10,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解得水在管内的流速U2M/S水的流量WSUAKG/S(2)泵的有效功率设储槽水面为上游截面11,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为下游截面22,仍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中Z10,Z214M,U10,U22M/S,P10(表压)P29807103PA(表压),将上列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解得J/KG泵的有效功率NEWEWS285417922260W19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于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间连一倒置U管压差计,以测量两截面之间的压强差。当水的流量为10800KG/H时,U管压差计读数R为100MM。粗、细管的直径分别为6035MM与423MM。计算(1)1KG水流经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2)与该能量损失相当的压强降为多少PA(水的密度取为1000KG/M3)解(1)1KG水流经两截面间的能量损失设导管在上游的连接处为截面11,下游的连接处为截面22,并通过管轴作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中Z1Z20,UWS/AM/SM/S,J/KG将以上各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式,解得J/KG(2)与该能量损失相当的压强降N/M220在图示装置中,水管直径为5735MM。当阀门全闭时,压力表读数为03大气压,而在阀门开启后,压力表读数降至02大气压。设管路入口至压力表处的压头损失为05MH2O,求水的流量为若干M3/H解阀门全闭时,由P2GH,H031013105/(1000981)31M即水槽液面距阀门中心线的高度为31M。阀门开启时,以水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压力表处为下游截面22,管路中心线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Z1H3M,Z20,P10,P2021013105PA,U10,HF/G05MH2O代入上式31021013105/(1000981)/(2981)05解得U2324M/SVH(/4)D2U3600229M3/H21如图所示,密度为850KG/M3的料液从高位槽送入塔中,高位槽内的液面维持恒定。塔内表压强为981103PA,进料量为5M3/H。连接管直径为3825MM,料液在连接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30J/KG(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求高位槽内的液面应比塔的进料口高出多少解以高位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连接管出口内侧为下游截面22,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式中Z10,U10,M/SP10(表压),P2981103PA(表压),HF30J/KG将上述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解得M高位槽内的液面应比塔的进料口高437M。22如图所示,用泵将储槽中密度为1200KG/M3的溶液送到蒸发器内。储槽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与大气相同。蒸发器内的操作压强为200MMHG(真空度),蒸发器进料口高于储槽内的液面15M,输送管道的直径为684MM,送料量为20M3/H,溶液流径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120J/KG,求泵的有效功率。解以储槽的液面为上游截面11,管路出口内侧为下游截面22,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式中Z10,Z215M,P10(表压),PA(表压)U10,M/S,HF120J/KG将以上各项数值代入柏努利方程中J/KGKG/SNEWEWS24696671647W23本题附图所示为冷冻盐水循环系统。盐水的密度为1100KG/M3,循环量为36M3/H。管路的直径相同,盐水由A流经两个换热器而至B的能量损失为981J/KG,由B流至A的能量损失为49J/KG。求(1)若泵的效率是70,其轴功率为多少KW(2)若A处的压强表读数为2452103PA时,B处的压强表读数为多少PA解(1)泵的轴功率在循环管路中任选某截面为11,并兼为截面22(意即流体由截面11出发,完成一个流动循环后达到截面22)。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因截面为11与截面22重合,所以U1U2,P1P2,Z1Z2上式可简化为WEHFHFABHFBA981491471J/KG流体的质量流量WSVS361100/360011KG/S泵的轴功率NWEWS/147111/072312W(2)B处压强表的读数在两压强表所在的截面位置A与截面B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并通过截面A中心作基准水平面,得式中ZA0,ZB7M,UAUB,PA2452103PA,HFAB981J/KG将以上数据代入柏努利方程式,解得PB2452103(9817981)110061753PA618103PA24附图中所示的高位槽液面维持恒定,管路中AB和CD两段的长度、直径及粗糙度均相同。某液体以一定流量流过管路,液体在流动中温度可视为不变。问(1)液体通过AB和CD两管段的能量损失是否相等(2)此两管段的压强差是否相等写出它们的表达式。解(1)直管的能量损失管段AB与CD中,长度、直径均相同;流量不变则流速相同;温度不变,密度相同,粘度相同,则雷诺数相同;又由于粗糙度相同,则摩擦系数相同,所以两管段的能量损失相等。(2)两管段的压强差不相等。在两管段上分别列柏努利方程式AB管段式中UAUB,则CD管段式中UCUD,ZCZD,则25附图所示的管路上装有一个阀门,如减小阀门的开度,问(1)液体在管内的流速及流量的变化情况;(2)液体流经整个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解(1)液体在管内的流速及流量均减小。(2)以水槽液面为上游截面11,管路出口外侧为下游截面22,并以管路出口中心线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式中Z1H,Z20,U10,U20,P1P20(表压)得HFGH即能量损失不变。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一、单选题1离心泵()灌泵,是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CA停泵前;B停泵后;C启动前;D启动后。2离心泵启动前(),是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DA灌水;B放气;C灌油;D灌泵。3离心泵启动前灌泵,是为了防止()现象发生。AA气缚;B气蚀;C气阻;D气泡。4离心泵装置中()的底阀的作用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AA吸入管路;B排出管路;C调节管路;D分支管路。5离心泵装置中吸入管路的()的作用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BA调节阀;B底阀;C出口阀;D截止阀。6离心泵装置中()的滤网可以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AA吸入管路;B排出管路;C调节管路;D分支管路。7离心泵装置中吸入管路的()可以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BA底阀;B滤网;C弯头;D横管。8为提高离心泵的经济指标,宜采用()叶片。BA前弯;B后弯;C垂直;D水平。9离心泵的()又称扬程。CA流量;B轴功率;C压头;D效率。10离心泵的压头又称()。CA流量;B轴功率;C扬程;D效率。1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DA最初;B计划;C模拟;D实际。12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B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3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小于()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DA最初;B计划;C模拟;D允许。14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现象发生。BA气缚;B气蚀;C气阻;D气泡。15往复泵的()调节是采用回路调节装置。CA容积;B体积;C流量;D流速。16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是采用()调节装置。DA阀门;B放空;C弯路;D回路。17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B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排出管路中阀门开度;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18往复泵适用于()。A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B介质腐蚀性特别强的场合;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D投资较小的场合。19有两种说法(1)往复泵启动不需要灌泵;(2)往复泵的流量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则()。CA两种说法都对;B两种说法都不对;C说法(1)对,说法(2)不对;D。说法(2)对,说法(1)不对20有人认为泵的扬程就是泵的升扬高度,有人认为泵的轴功率就是原动机的功率,我认为()。AA这两种说法都不对;B这两种说法都对;C前一种说法对;D后一种说法对。21离心泵的调节阀()。BA只能安装在进口管路上;B只能安装在出口管路上;C安装在进口管路或出口管路上均可;D只能安装在旁路上。22离心泵调解法的开度改变时,()。CA不会改变管路特性曲线;B不会改变工作点;C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D不会改变管路所需的压头。23离心泵停车时要()。A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C先关出口阀或先断电均可;D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24泵的工作点()。DA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B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C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D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25往复泵在操作中,()。AA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B允许的安装高度与流量有关;C流量与转速无关;D开启旁路阀后,输入设备中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26离心泵没有下面的优点()。DA结构简单;B流量均匀且易于调节;C操作维修方便;D流量受压头的影响很小。27当两台规格相同的离心泵并联时,只能说()。AA在新的工作点处较原工作点处的流量增大一倍;B当扬程相同时,并联泵特性曲线上的流量是单台泵特性曲线上流量的两倍;C在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较单台泵流量增大一倍;D在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扬程与单台泵操作时相同,但流量增大两倍。28当离心泵内充满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是因为()。BA气体的粘度太小;B气体的密度太小;C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其漩涡;D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29在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时下面的安装是错误的()。BA泵进口处安装真空表;B进口管路上安装节流式流量计;C泵出口处安装压力表;D出口管路上安装调节阀。二、填空题1启动离心泵前应做的工作有()和()。灌泵关闭出口阀门2启动离心泵前灌泵是为了防止()发生。气缚3启动离心泵前关闭出口阀门是为了()启动电流,以保护电机。减小4启动离心泵前关闭出口阀门是为了减小(),以保护电机。启动电流5启动离心泵前关闭出口阀门是为了减小启动电流,以()。保护电机6启动离心泵前如果(),有可能会发生气缚现象。不灌泵7启动离心泵前如果不灌泵,有可能会发生()现象。气缚8停离心泵前首先应()。关闭出口阀门9停离心泵前首先应关闭()。出口阀门10停离心泵前首先应()阀门。关闭出口11停离心泵前首先应关闭()阀门。出口12停离心泵前首先应关闭出口()。阀门13若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大于允许安装高度,在操作中会发生气蚀现象。实际14若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允许安装高度,在操作中会发生气蚀现象。大于15若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大于()安装高度,在操作中会发生气蚀现象。允许16若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大于允许安装高度,在操作中会发生()现象。气蚀17往复泵的()调节是采用回路调节装置。流量18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是采用()调节装置。回路19启动往复泵时()灌泵。不需要20启动往复泵时()关闭出口阀门。不能21启动往复泵时不能()出口阀门。关闭22启动往复泵时不能关闭()阀门。出口23启动往复泵时不能关闭出口()。阀门2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泵的特性管路特性三、简答题1启动离心泵前及停泵前应做哪些工作启动离心泵前应灌泵、关闭泵的出口阀门,停泵前也应关闭泵的出口阀门。2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灌泵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3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关闭泵的出口阀门为了减小启动电流,以保护电机。4停泵前为什么要关闭泵的出口阀门防止高压液体倒流,对泵造成损害。5启动离心泵前如果不灌泵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发生气缚现象。6若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大于允许安装高度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发生气蚀现象。7如何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小于计算的允许安装高度就可以防止气蚀现象的发生。8启动往复泵时是否需要灌泵不需要。9启动往复泵时能否关闭出口阀门不能。10往复泵的流量调节能否采用出口阀门调节不能。11往复泵的流量调节采用何种方式采用回路调节装置。第三章非均相分离一、单选题1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正比于()。DA(S)的1/2次方B的零次方C粒子直径的05次方D粒子直径的平方2自由沉降的意思是()。DA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到的流体阻力可忽略不计B颗粒开始的降落速度为零,没有附加一个初始速度C颗粒在降落的方向上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离心力等的作用D颗粒间不发生碰撞或接触的情况下的沉降过程3颗粒的沉降速度不是指()。BA等速运动段的颗粒降落的速度B加速运动段任一时刻颗粒的降落速度C加速运动段结束时颗粒的降落速度D净重力重力减去浮力与流体阻力平衡时颗粒的降落速度4对于恒压过滤()。DA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为原来的倍B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2倍C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4倍D当介质阻力不计时,滤液体积增大一倍,则过滤时间增大至原来的倍5回转真空过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之比为()。AALB1/2C1/4D1/36以下说法是正确的()。BA过滤速率与S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S2成正比C过滤速率与滤液体积成正比D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7叶滤机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比值为()。DA1/2B1/4C1/3DL8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进行恒速过滤,如滤液量增大一倍,则()。CA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倍B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4倍C操作压差增大至原来的2倍D操作压差保持不变9恒压过滤,如介质阻力不计,过滤压差增大一倍时,同一过滤时刻所得滤液量()。CA增大至原来的2倍B增大至原来的4倍C增大至原来的倍D增大至原来的15倍10以下过滤机是连续式过滤机()。CA箱式叶滤机B真空叶滤机C回转真空过滤机D板框压滤机11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BA过滤介质两边的压差B过滤介质与滤饼构成的过滤层两边的压差C滤饼两面的压差D液体进出过滤机的压差12板框压滤机中,最终的过滤速率是洗涤速率的()。CA一倍B一半C四倍D四分之一13板框压滤机中()。BA框有两种不同的构造B板有两种不同的构造C框和板都有两种不同的构造D板和框都只有一种构造14非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的一种是等体积球径,它的表达式为()。BADP6V/A此处V为非球形颗粒的体积,A为非球形颗粒的表面积BDP6V/1/3CDP4V/NL/2DDPKV/1/3K为系数,与非球形颗粒的形状有关15球形度形状系数恒小于或等于1,此值越小,颗粒的形状离球形越远,球形度的定义式可写为()。BASVP/VV为非球形粒子的体积,VP为球形粒子的体积BSAP/AA为非球形粒子的表面积AP为与非球形粒子体积相同的球形粒子的表面积CSAP/AA为非球形粒子的比表面积AP为球形粒子的比表面积DS6AP/D16“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CA这两种说法都对B两种说法都不对C只有第一种说法正确D只有第二种说法正确1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BA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18“颗粒的粒度分布愈不均匀,则所形成的床层空隙率越大”,“壁附近床层空隙率较床层中心的空隙率大”()。DA两种说法都对B两种说法都不对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D只有第二种说法对19床层的平均空隙率与床层的平均自由截面积在以下条件下相等()。CA颗粒粒度均匀B沿整个横截面上自由截面均匀C沿整个床层高度各截面的自由截面均匀D颗粒的比表面积均匀20流化的类型有()。BA散式流化和均匀流化B聚式流化和散式流化C聚式流化和鼓泡流化D浓相流化和稀相流化21流化床的压降随气速变化的大致规律是()。DA起始随气速增大而直线地增大B基本上不随气速变化CPDPU222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CA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B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C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D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23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DA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B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C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D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24在离心沉降中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AA只与D,S,UT,R有关B只与D,UT,R有关C只与D,UT,R,G有关D只与D,UT,R,KC有关题中UT气体的切向速度,R旋转半径,KC分离因数25降尘室没有以下优点()。AA分离效率高B阻力小C结构简单D易于操作26降尘室的生产能力()。AA只与沉降面积A和颗粒沉降速度UT有关B与A、UT及降尘室高度H有关C只与沉降面积A有关D只与UT和H有关二、填空题1一球形石英颗粒,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升至50,则其沉降速度将()。下降2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降尘室的()和()有关。长度宽度3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与降尘室的()无关。高度4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增加一倍5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气流速度()。减少一倍6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生产能力()。不变7在滞流层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次方成正比。28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次方成正比。1/29降尘室的高度由式()决定,式中符号的意义是()。L/UH/UTL降尘室长度H降尘室高度U气体通过降尘室时的水平流速UT降尘速度10在过滤的大部分时间中,()起到了主要过滤介质的作用。滤饼11过滤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滤饼不可压缩,则恒速过滤过程中滤液体积由VL增多至V22VL时,则操作压差由PL增大至P2()。2PL12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QE为VE/S,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压过滤时,测得/Q3740Q200则过滤常数K()。000053513已知Q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QE为VE/S,VE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VE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压过滤时,测得/Q3740Q200则过滤常数QE()。0053514最常见的间歇式过滤机有()和()。板框过滤机叶滤机15在一套板框过滤机中,板有()种构造,框有()种构造。2116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则在每一框中,滤液穿过厚度为()的滤饼。框的厚度17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在洗涤时,洗涤液穿过厚度为()的滤饼。框厚度之半18板框过滤机在过滤阶段结束的瞬间,设框已充满,在洗涤时,洗涤液穿过的滤布面积等于()。框的内面积19旋风分离器性能的好坏,主要以()来衡量。临界粒径的大小20旋风分离器的越小,说明其分离性能越好。临界粒径21离心分离设备的分离因数定义式为KC()。UT2/GR(或UR/UT)22回转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时间为()。T23回转真空过滤机,回转一周所需时间为T,转鼓的表面积为S,转鼓的浸没度为,则一个过滤周期中,过滤面积为()。S24回转真空过滤机的转鼓浸没度是()与()的比值。转鼓浸没的表面积转鼓的总表面积25当介质阻力不计时,回转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与转速的()次方成正比。1/226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此处V为()。一个操作循环中得到的滤液体积27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此处表示一个操作循环所需的()。总时间28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V/,等于一个操作循环中()、()和()三项之和。过滤时间洗涤时间辅助时间29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越长,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30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越短,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31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有一个()值。最适宜32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最适宜的过滤时间指的是此时过滤机生产能力()。最大33过滤机操作循环中,如果辅助时间越长,则最宜的过滤时间将()。越长34对不可压缩性滤饼DV/D正比于P的()次方。135对可压缩滤饼DV/D正比于P的()次方。1S36对恒压过滤,介质阻力可以忽略时,过滤量增大一倍,则过滤速率为原来的()。二分之一37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增大一倍时,如滤饼不可压缩,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四38对恒压过滤,当过滤面积增大一倍时,如滤饼可压缩,则过滤速率增大为原来的()倍。四39叶滤机过滤时,固体颗粒流在滤叶的()部。内40叶滤机过滤时,滤液穿过滤布由滤叶()部抽出。外第四章传热一、单选题1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是()、对流、辐射。AA传导;B传递;C放射;D流动。2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是传导、()、辐射。AA对流;B流动;C传递;D透热。3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是传导、对流、()。DA流动;B传递;C放射;D辐射。4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AA热传导;B热传递;C热放射;D热流动。5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AA对流;B流动;C传递;D透热。6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称为()。DA热传导;B热传递;C热放射;D热辐射。7物质导热系数的顺序是()。AA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B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D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8()等于1的物体称为黑体。AA吸收率;B反射率;C透过率;D折射率。9吸收率()1的物体称为黑体。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0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CA白体;B灰体;C黑体;D透热体。11()等于1的物体称为白体。BA吸收率;B反射率;C透过率;D折射率。12反射率()1的物体称为白体。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3反射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AA白体;B灰体;C黑体;D透热体。14()等于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CA吸收率;B反射率;C透过率;D折射率。15透过率()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C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16透过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DA白体;B灰体;C黑体;D透热体。17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均可视为()。DA白体;B灰体;C黑体;D透热体。18液体是()。DA白体;B灰体;C透热体;D不透热体。19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零到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定义为()。DA白体;B灰体;C透热体;D不透热体。20灰体是()。DA白体;B黑体;C透热体;D不透热体。21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因为管内()。AA清洗比较方便;B流速较快;C流通面积小;D易于传热。22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AA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B流速过快;C流通面积过小;D传热过多。23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