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ppt_第1页
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ppt_第2页
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ppt_第3页
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ppt_第4页
全国特色小镇申报示范—2016美丽宜居小镇.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基本情况二、山水田园三、整体形态四、街巷建筑五、环境景观,六、传统文化七、公共服务八、基础设施九、交通路网十、综合管理,一、基本情况,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人户籍人口:6.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8万元镇GDP在所属地级市各镇中排名:主要产业:光电缆、纺织服装和电梯装备制造业所获称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中国商业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蚕丝之乡、中国亚麻名镇、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中国幸福乡镇等居民就业率:2014年我镇居民就业率达98%以上,下岗居民再就业率达97.78%。医疗养老参保率:2010年后,震泽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67%,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26%。低保情况:2014年,震泽镇开发公益性岗位85个,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61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23人。,基本情况,震泽,是太湖的别称,著名蚕丝古镇。西接浙江南浔、北枕太湖,是吴江的城市副中心,境内沪苏浙高速、318国道和京杭运河支流长湖申线并行横贯东西15公里,苏震桃一级公路南北纵穿9.2公里。全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3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万,其中户籍人口6.7万。2014年度,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1.7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万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78.85亿元,新增到账外资2505万美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从2013年的95家增加到106家,实缴税金5.58亿元。近年来,震泽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中国商业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蚕丝之乡、中国亚麻名镇、中国太湖农家菜美食之乡、中国幸福乡镇等称号。,基本情况,震泽在长三角地区区位,震泽在环太湖地区区位,镇域现状图,基本情况,镇区规划图,基本情况,二、山水田园,镇域地貌震泽镇属于太湖水网平原中的湖荡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特色。震泽地貌类型属新四纪湖泊相沉积平原,太湖流域的湖荡平原区。境内河巷纵横,漾荡较多,水面积占全境23.5%,素有“水乡泽国”之称。,荡白漾,河湖水系震泽属太湖南境,頔塘运河中段,江浙交界要冲,流经镇内的主要河道有:頔塘河、西塘港等。境内主要漾荡有北麻漾、长漾、徐家漾、钵头漾、荡白漾、迮家漾、汪鸭潭、桥下水漾等。,生物景观震泽镇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镇郊湖、漾、荡星罗棋布,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都为境内动植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震泽现有代表性的生物景观主要分布在镇域东北部,以震泽省级湿地公园和苏州市级农业产业园为依托,优质水稻、特色水产、生态蚕桑和高效园艺四大产业交相辉映。动物资源震泽镇境内动物栖息环境优越,凝聚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鸟类等丰富的动物资源。植被资源震泽现有植被中,以落叶乔木、木樨科植物最多,另外还包括无患子科、木兰科、杨柳科、蔷薇科、樟科等,种类颇多。,景区景点介绍震泽镇凭借悠久的历史名城古迹、别具风格的水乡风貌、深厚的人文资源及传统文化特色,已获批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震泽镇景区共8个景点,其中师俭堂、慈云塔寺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锡阐纪念馆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聚蚨阁钱币馆、文昌阁和新申农庄共8个。,山水田园,师俭堂,慈云塔寺,王锡阐纪念馆,文昌阁,自然景观,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山水田园,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聚蚨阁钱币馆,新申农庄,自然景观,震泽镇区域面积144000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6649.95亩。以震泽省级湿地公园和苏州市级农业产业园为依托,优质水稻、特色水产、生态蚕桑和高效园艺四大产业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水乡田园景观。震泽现有23个行政村,360个自然村。自2012年开始村庄环境整治一开始,到目前完成了6个三星级省级康居乡村,其余村庄普遍达到二星级康居乡村标准。,齐心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苏式化风貌试点村)齐心村位于三镇交接处,落于震泽镇东北部,位处镇区的未来规划农业综合生态板块,也是湿地公园培育亚区。齐心村北依长漾,村庄内水系环绕,全村村域面积为4.4平方公里,共有12个自然村,村民1845人。村粮食生产合作社产出的“长漾牌”大米,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认证,2014年村级可支配收入突破500万,村级总收入约1200万,村民平均收入约2.7万元。,三扇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省文明村)三扇村地处震泽镇的北栅,四面环水,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1539人,全村2014年可支配收入295万元,人均纯收入2.9万元。先后创建了江苏省卫生村、生态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高标准完成了省三星级康居村建设。2010年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三、整体形态,清道光震泽镇志谓:“唐开元二十九年湖州刺史张景遵在此设震泽馆,震泽之名,始见于方志”。宋绍兴(11311162年)初设镇,是历代震泽巡检司署驻地。元代“村市萧条数十家”,规模甚小,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地方三里,居民千家”,已是中型市镇。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居民三千家,俱业絣织”堪称繁荣兴盛。雍正四年(1726年)置震泽县,震泽镇属之。现震泽主城区仍保留着沿市河两侧呈带状布局,依水而建,沿河成街市,粉墙黛瓦的民居古朴典雅,独具江南水乡特色。,震泽古镇的整体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古镇内“一河一路”、“一河两路”的江南水乡格局保存较为完整,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院落式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以及错落有致、幽深整洁的小街小巷,构成了古朴宁静的古镇居住环境。,四、街巷建筑,宝塔街,旧名东大街,址在镇东浴字,位于頔塘河之北。街与河并行,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全长368米。街面不宽,中段尤窄。最狭处两旁屋檐间留一线天穹,杏花春雨之时两条水帘垂地,在街面石板上跳跃,喷珠溅玉,而行人沿店面作壁虎行反可不湿衣衫,成为烟水江南一景。,镇东入口,横街,中心镇区现状住宅建筑主要位于震新南路以西,南浦浜路以东,北起頔塘河向南逐步拓展。传统风貌住宅以明清、民国建筑以及民国至1980年代翻新的具有江南传统水乡风貌特色的建筑为主;1980年代以后建设的住宅既有独院式、建筑层数以二层为主的,多层为主的住宅小区,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小高层住宅。中心镇区周边的农村住房,主要沿河道以及镇村道路呈线性或斑块状分布,建筑层数以二层为主。,传统风貌住宅,龙降桥村新农村,安置小区,北麻漾西北岸太阳岛小区,农村住宅,五、环境景观,2007年以来,震泽先后完成了震泽公园及文昌阁广场绿化改造等景观工程,完成河道绿化5公顷,建设生态林60公顷,并对全镇生态河道种植水生植物面积15公顷。这些工作极大的改善了震泽的绿化环境,截止至2015年8月,震泽镇建成区内各类绿地面积总计369.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人,绿地率32.5,绿化覆盖率38.5。,震泽公园一角,新申农庄绿地,街心公园绿地,园林绿化,河道绿化,道路绿化,震泽镇保留了古塔一座慈云塔,古墓一座王锡阐墓;保留了自宋代以来的古桥14座;百年以上古树18棵,其中树龄最长为750年;古井3处;古街、古巷共22条。保存有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湖泊28个、河道4条。,古塔慈云塔,古墓王锡阐墓,古墓王锡阐墓,古桥禹迹桥,六、传统文化,师俭堂位于震泽镇宝塔街12号。初建为清初,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毁于战火,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竣工,兼具苏派造园艺术和徽派建筑风格,主人为号称“徐半镇”的震泽儒商徐汝福。该堂坐北朝南,以三条轴线整齐排列,其中主体中轴线共六进,面阔均为20.88米,建筑面积为3534.1平方米,有房间147间。宜居宜商,功能齐全,堪称江南水乡第一堂。,慈云寺塔坐北朝南,是一座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六面五级。建筑面积为584平方米。慈云寺塔由塔壁、回廊、塔室组成。慈云寺塔是吴江境内唯一的一座古塔,“慈云夕照”是震泽八景之一,是震泽古镇的标志性建筑。2013年5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桥,禹迹桥,思范桥,古桥保护,香花桥,政安桥,虹桥,古树保护,古井保护,1、桑蚕制作工艺:手工缫丝(缫丝业)、手工织造(丝织业)、丝绵业(茧丝加工业)、农村摇经(纺经业)、丝线业、丝类产品(丝类产品和贸易),2、饮食制作工艺:菜肴、酒酱、南货茶食、黑豆腐干等。,震泽镇一直以来传承和发扬悠久传统工艺。震泽不断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展示震泽古镇的说唱文化评弹。另外,恢复部分地方传统系列活动,如:蚕丝习俗、双杨庙会、岁时风俗、婚葬习俗等的系列活动,既丰富当地居民精神生活,又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舞龙舞狮,慈云庙会,蚕丝习俗,七、公共服务,我镇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镇南路到镇政府附近,少数行政办公用地仍然保留在市河以北的古镇区,部分行政办公用地另辟新址进行建设,如震泽交管所等,呈零星分布。2014年度新建了镇行政审批中心,将大部分行政审批功能集中,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及企业。,中心镇区现有中学1所,位于思范桥以北,为震泽中学初中部,占地10公顷,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小学1所(分2个校区)震泽实验小学,本部位于南环路以北,占地3.9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东校区位于永宁路以东,占地3.4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米;幼儿园1所震泽中心幼儿园,位于镇南路以北。八都社区现有中学、小学各一所,八都中学位于八七公路和斜湖漾交叉口的东南侧;八都中心小学位于八七公路以东,木祥路以北。现有学校基本能够满足居民教育的需求。,震泽中学,震泽实验小学,震泽中心幼儿园,中心镇区现有医疗设施一处震泽中心卫生院,位于南环路南侧,占地面积约1.64公顷,职工196人,核定床位151张,年门诊量约24万人次。,现状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分布在古镇区内的以沿街小型便民店为主的商业设施以及分布于镇南路两侧沿线规模较大的商店、银行、酒店为主的商业设施。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向南推进,商业设施主要分布在新建小区的沿街裙房。震泽镇商业服务业设施基本满足居民购物、文化、娱乐、休闲、餐饮需求。,中心镇区的大型农贸市场及综合市场主要分布在镇南路北侧,包括震泽菜市场、吴江太湖商品交易市场,近年在南环路以南新建农贸市场一处,服务于南部新建小区的居民。,商业街,农贸市场,商业酒店,汽车客运站,文体广场,八、基础设施,震泽镇饮用水由吴江区域水厂统一供应,水源为东太湖水。根据2015年苏州水质监测中心检验报告,该水源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镇区现有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3万吨/日,占地约2公顷,集中处理震泽镇(包含八都)的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新建生活污水厂一座,规模1万吨/日,预计2015年底投入使用。工业污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近年来,震泽镇铁腕治污力度持续加大,全面禁止380家彩板企业喷漆,开展了全镇砂石料厂整治,开展“三无三废”生产点联合执法取缔工作,共关停取缔生产点21家,劝退搬离38家。,震泽生活污水厂,震泽污水处理厂(工业),截止到2014年底,我镇共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5套,铺设管道约110公里(其中主管56公里,支管55公里)。,农村污水治理,震泽镇自2005年创建成“国家卫生镇”以来,一直坚持把“国家卫生镇”这个荣誉称号作为巩固提高城镇品位及今后发展的基础条件来抓,积极建设环境优美的吴江西大门和城市副中心。,2014年,震泽镇投入400多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环卫所也增设垃圾筒100只,果壳箱80只,更换分类垃圾箱800只,率先在全市推行垃圾分类管理,镇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居民垃圾全部实行袋装化,袋装率达9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100%。,九、交通路网,震泽镇现有的对外公路主要有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震桃公路、震庙公路、震盛公路以及八七公路。震泽中心镇区形成“三横三纵”的骨架路网格局,其中“三横”分别为318国道、南环路以及盛震公路,“三纵”分别为苏震桃一级公路、文汇路、頔塘路以及双泽路。,横街,苏震桃一级公路,贯前街,慈云路,震庙路,十、综合管理,社会管理治安管理震泽镇坚持平安与法治融合共建,在平安震泽建设的过程中,以法治为引领和保障,在矛盾化解、纠纷调解中强化法律的权威地位,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做到让平安根植法治,法治保障平安,以法治为引领切实推进平安震泽建设。,安全管理道路交通安全震泽交警中队在区局当地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区域民警责任制,突出路面管理主线,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实,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狠抓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全力打造一支“满意警队”。,安全事故防范及处理我镇旅游资源丰富,兼有较多企业。因此对于景区和生产过程上的安全事故,我镇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投入和加大关注。明确要求各个事故易发区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定期做安全检查。,镇容管理震泽镇阵容管理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主要负责,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定期发放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不断完善监督、考察、考核制度;同时,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