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心肺复苏_第1页
新版心肺复苏_第2页
新版心肺复苏_第3页
新版心肺复苏_第4页
新版心肺复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 肺 复 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CPR),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心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成人: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 小儿: 非心脏性 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脏骤停原因,(一)心室颤动(二)心脏停搏(三)心电-机械分离,心脏骤停类型,心室颤动或扑动,心脏停搏和心电-机械分离,电机械分离是指心脏有电活动而无有效的机械(泵)作用。常为临终的表现,亦为猝死的一种形式。,电机械分离?,临床表现: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兼有青紫。,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 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黄金4分钟”,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快速除颤等)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 CPR)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改为C-A-B。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生 存 链,1)早期识别与呼叫;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Chain of survival,BLS,完整的心肺复苏CPR,基础生命支持(BLS) 识别 心肺复苏(CPR)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一叫:判断有无意识(10秒) 1. 拍打双肩 2. 大声呼换 3. 掐压穴位二呼:呼救;拨打急救电话 (先急救,再求救),心肺复苏BLS(识别),识别:首先确定现场安全!,摸颈动脉脉搏,在 喉结左右约两指幅处,单侧触摸、力度适中,时间10秒,心肺复苏BLS(识别),成人心肺复苏,C1 按压体位: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头侧。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摆放地点:地面/硬板床。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救护:跪于病人右侧。,心肺复苏BLS(C),胸部按压(C,compression),C2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C3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心肺复苏BLS(C),C4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各占50%C5按压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应站立于脚踏板,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心肺复苏BLS(C),C6按压手法:,心肺复苏BLS(C),正确,错误,心肺复苏BLS(C),开放气道(A,airway) :,A1清理口腔清除呼吸道杂物:假牙、呕吐物、血液等。,心肺复苏BLS(A),A2开放气道体位: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采用仰头抬颌法使病人口腔与咽喉成直线。操作方法: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力将头部下压,右手置于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颜部向上,向前抬起,可以起到通畅呼吸道的作用。,心肺复苏BLS(A),人工呼吸(B,breathing) : B1口对口,心肺复苏BLS(B),人工呼吸(B,breathing) :,1.始终保持气道开放;2.吹气是不能漏气,每次吹气量400600ml,以患者胸部抬起为宜,不是“吹蜡烛”,吹气持续2秒,连吹2次;3.牙关紧闭时采取口对鼻人工呼吸,确保口不漏气;,B2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BLS(B),胸外电击除颤,除 颤,除 颤,除 颤,除颤时机: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2min内可立即除颤,做5个周期CPR考虑除颤;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CAB 2min后行除颤;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盲目除颤。,1、患者取仰平卧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位。2、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显示患者心律。3、用干布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除 颤,4、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胸部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前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为室颤。,除 颤,单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从0到360J,根据病人年龄,体重调节选择不同能量。,除颤仪类型,双向波形除颤仪 能量选择为0到200J,比单向波形除颤仪更加安全有效,故现在临床多已使用双向波形除颤仪。,除颤仪类型,同步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主要是依据心律失常时R波是否存在来确定:R波存在选用同步,R消失选用非同步,如室颤、室扑。同步除颤的适应证为房颤、房扑、室上速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非同步除颤的适应证为室颤、室扑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除 颤,除颤仪分为单相波除颤仪和双相波除颤仪1 单相波除颤仪释放单向电流脉冲。目前仍在临床使用单相波除颤仪。单相波除颤仪缺点主要表面在:除颤对能量水平要求较高,电流峰值较大,所以会对心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无法自动调节对人体经胸阻抗。,除 颤,2 双相波除颤仪先后释放两个方向相反的电流脉冲。双相波除颤仪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会随经胸阻的变化而变化,首次电击成功率较高。需要的能量较小,电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对心肌功能不会有太大损害。所以双相波取代单相波是除颤仪与电除颤技术发展趋势。对于终止室颤,双相波电击除颤比单相波电击除颤安全有效。,除 颤,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心肺复苏终止指标,小结 1、意识的判断;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2、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 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7、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8、人工呼吸: 应用简易呼吸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