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俊书法欣赏]管俊书法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5/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1.gif)
![[管俊书法欣赏]管俊书法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5/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2.gif)
![[管俊书法欣赏]管俊书法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5/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3.gif)
![[管俊书法欣赏]管俊书法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5/5/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e63da14b-7916-47da-9017-7ccd48afa1374.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俊书法欣赏管俊书法 管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同时在书法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是我国比较全面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书法作品到底怎么样的呢?下面是为你的管俊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管俊,男,籍贯,江西丰城市,一九五二年六月十六日生,居,江西南昌。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艺术家、大瓷网大陶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环境艺术规划设计师。现系: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席、人民美术部副总(执行总)、中国陶瓷美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鉴委、中国装饰装修协会资深会员、中国包装装璜设计协会会员、省视觉艺术协会会员、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会员、省民俗学会理事。 疾和涩是中国书法美学的一对核心概念,是创造书法形式美的重要法则。疾涩与用笔的快慢有关系,但不等同于快慢。疾涩的关键是笔势,所以,古人特别强调用笔的“擒纵”和“操纵”。在疾涩之中要处理好行留的关系,在行处留,在留处行,且行且留,这是放纵和攒促的统一,是沉著与痛快的统一。疾涩之法涉及到书法笔法的诸多问题,比如对笔画中截的重视、要笔心实实到了,在提按变化中能笔笔中实而又能流动,故含有“曲”意,用笔千古不易等等。疾涩之中,要以涩为要。在疾中求涩,就是将顿挫的美感和飞扬的气势结合起来。书法家就是制造矛盾的高手,使得矛盾的两方面在完美统一中张扬了各自的特点,其理论基础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疾为阳,涩为阴,疾涩之道就是阴阳之道,疾涩之道蕴含阴阳精神。 如果说逆向起笔、回锋收笔是在用笔的起收方面为书法的造势作了准备,那么,行笔中的疾和涩则使得线条内部一下子冲突起来,形成内劲充足,势力圆满的感觉,所以,疾涩之道关乎书法用笔中“逆”的妙处,也是书法之势产生的内在动力。 疾涩之说的提出始于汉代的蔡邕,蔡邕言书法之妙,得二字,一为疾,一为涩。“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矣。”注:参见冯武编书法正传,清道光8年(1828)文渊堂刻本。此后,疾和涩便成为中国书法美学的一对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疾,什么是涩呢?蔡邕将它们定义为笔势,即所谓疾势和涩势,他说:“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注:参见蔡邕九势,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啄是短撇,如鸟嘴啄食而急遽有力;磔是波捺,要有曲折流行之势;紧趯是竖钩,趯须快行,才能紧而不散。又说:“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駃”有二解,一为一种北方良骡,系公马母驴所生;一为快,因良马,故快也。“紧駃”,如同收住马之缰绳,在快行中有紧收之力,两种读音其含义接近而相关联。“战行”,一曰即颤行;一曰如战斗的行动,即不是无阻碍地直行,而是审慎地用力,节节推进,节节顿挫,甚至有时还要退却一下,再推进,也即书谱所谓“衄挫”注:孙过庭书谱云:“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衄锋用笔,唐人多所关注,李世民笔法诀云“上磔衄锋,下磔放出”,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六云衄锋,住锋暗挼是也。”这反映了唐代笔法论的日益丰富和在理论上的成熟。之法,衄挫即挫折,失败,退缩之意。疾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涩则是“愈挫愈奋,愈奋愈进”,是在生命意志受到挫折后,能生出更强大的意志力来战胜困难,在困难面前谨慎地、审慎地前行。 疾涩之法有时容易被误解为快慢之法,事实上快慢不能等同于疾涩。刘熙载曾说:“古人论书法,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注:参见刘熙载艺概?书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64页。疾涩和快慢有关系,但不仅仅是简单的快慢问题。快慢主要是用笔的速度,疾涩虽然包含速度,更重在笔势。无论疾涩,皆需逆笔,慢缓易痴,快速易滑,快慢容易做到,疾涩却不易做到。与疾涩相联系,在快慢问题上,多数书论家都辩证地指出要防止过快以至于浮滑,也要防止过慢以至于臃滞。欧阳询说:“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注:参见欧阳询传授诀,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05页。孙过庭说:“留不常迟,遣不恒疾。”明代天启年间书法家潘之淙说:“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淹滞则骨肉重慢。”注:参见潘之淙书法离钩,清光绪14年(1888)长沙惜阴书局刻本。用笔要能在浮怯和滞重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度,就像周星莲所说:“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即困顿,遇到阻碍)。到恰好处,直当得意。”但如何才能恰到好处呢?周氏接着提出须知“擒纵”之法: “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注:参见周星莲临池管见,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22、727页。 擒纵之道,其实就是疾涩之道。周星莲说“擒纵”,朱和羹则说“操纵”,他说:“作字须有操纵。起笔处,极意纵去;回转处,竭力腾挪。”“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注:参见朱和羹临池心解,清光绪2至9年(1876-1883)仁和葛氏啸园刻本。他提出留处和行处之间的适度关系。关于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轮岗实习工作总结
- 亲有过到挞无怨课件
- 检验主管工作总结
- 《诗经·月出》课件
- 研发经理年中工作总结
- 电磁波的辐射讲解
- 竣工环保验收汇报
- 疼痛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 《草房子》课件导读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年终总结
- JG/T 286-2010低温辐射电热膜
- 海南区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维修工试题及答案
- 年产30万立方米商砼建设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资源共享授权合同
-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交心理在网络营销中的实战运用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