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做人之道:中国有个成语叫“理直气壮”,但“有理也要让三分”同样重要。,谜底:,大家一起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CO2),没有二氧化碳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实验6-3,现象,分析,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现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小纸袋、一段细绳、一根木棍、铁架台、一瓶二氧化碳等,请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请你来当设计师,在细木棍的两端各系上大小的完全一样的小纸袋,在木棍的中间部位系上一根细绳,使两端平衡,并把它系在铁架台上,向其中一个小纸袋内倒入二氧化碳,观察两端的小纸袋是否继续保持平衡。,CO2,哈哈!可以象倒水一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喔。,实验6-4,现象,分析,塑料瓶变瘪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现有一瓶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你来当设计师,CO2,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然后将瓶子倒过来,玻璃片不会掉下来。,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完成下表,能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大,气体,无味,无色,不支持燃烧,石蕊是一种植物色素,呈紫色,石蕊的溶液,叫做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石蕊溶液,实验: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于试管中,将溶有二氧化碳水溶液中倒入其中。,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1.水使石蕊变红,2.二氧化碳使石蕊变红,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溶液变红,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小花仍为紫色,小花仍为紫色,小花变为红色,CO2+H2O=H2CO3,实验:将第四朵小花烘干,红色的小花又变成紫色。,现象:,分析:,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H2O+CO2,或,Ca(OH)2+CO2=CaCO3+H2O,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CO2,用一支试管取适量澄清石灰水,按图示装置连接好,轻轻的振荡雪碧瓶,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雪碧饮料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了使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而在开始时,墙壁会变湿,这是什么原因?,自我挑战,生个炭火盆一是为了提高室内温度,二是为了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水,所以在开始时,墙壁会变湿。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a(OH)2+CO2=CaCO3+H2O,点燃,美国某地质勘探队,有一次在勘探油矿时,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忽然从地下喷出一大堆像雪花一样的固体。好奇的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被冻伤。,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会吸,干冰,收大量的热。,利用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以下用途:,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的用途,食品的冷藏盒保鲜,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光合作用,气体肥料,化工原料,灭火,CO2的用途,CO2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升华、会吸热。,1.如图:将一支盛有CO2的试管倒立在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看到,原因是。,2.如果将水换成石蕊试液,可以看到,原因。,3.如果将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看到,原因。,试管内液面上升,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反应,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上升的石蕊试液变红,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上升的石灰水变浑浊,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练习:,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讨论】教室、寝室有人时,长期关闭门窗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荒岛上,有一座山叫大石山,山脚下有一条很深的峡谷,峡谷中到处是人和动物的尸骨。一天一个探险者带着他的狗从峡谷中经过,走着走着,他的狗突然倒下去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刚才还好好的,周围又没有枪声,怎么突然就死去了呢?于是他蹲下去,想看个究竟,刚蹲下,死亡之谷,去就再也没有起来了。后来,很多的探险者都葬身此地。于是人们称这条峡谷为死亡之谷,不敢轻易从这里经过。,根据健康报1999年2月报道,河南省正阳县有位50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先做灯火实验,一定要证明菜窖安全方可进入!,1、什么叫温室效应?2、为什么合理限度的温室效应对人类很重要?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哪些?,自学导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正是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等。,氧气,二氧化碳,人、动物、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能保持相对稳定?,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二氧化碳就这样在空气中循环着,因此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却因为天灾和人类的滥砍滥伐等各种因素而不断上升,结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哪些原因导致了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有哪些危害?,1、有专家预测,今后数十年中,二氧化碳将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有可能升高10。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和岛国。如、2004年南极一块叫“拉森B”冰架发生坍塌的事件,其断裂的面积比上海市的面积还大。、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我国的台湾省将损失272平方公里的土地,台湾将有超过50万人面临威胁。、在太平洋上曾经有个岛国叫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而举国迁往新西兰。2、土地沙化,造成农业减产。3、引起暴雨、洪灾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发生频率的强度增强;4、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1、各国严格执行有关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和国际规定。2、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减少使用化石能燃料,更多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森林;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3、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如何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努力去做。,答:双面使用纸张、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购物使用环保袋、以步代车、节约用电等。,1.某学生用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达标检测,(2)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和_的性质。,低处,比空气的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A.破坏臭氧层B.产生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D.毒害农作物3.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是否太大的正确方法是()A.吊入一个盛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吊入一杯水C.吊入一个接通电源的手电筒D.吊入一盏燃着的油灯,B,D,4.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