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社会学_第1页
动物行为社会学_第2页
动物行为社会学_第3页
动物行为社会学_第4页
动物行为社会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动物奇观课程论文 题 目: 动物的社会行为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年 级: 2015级 学 号: 姓 名: 吴禄年二一六年五月二十三日论述动物通讯行为【中文摘要】动物并不是孤立的生活在自然界的,它们往往以群居生活。虽然一部分动物喜欢独来独往,例如狮子和老虎,但是它们在交配是需要和异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它们的鸣叫,彼此间互相的触摸,甚至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使得它们心意相通,行动一致。无论是在捕食活动中,还是在对配偶的争夺上都有条有序,这些都是与动物之间存在的通讯行为离不开的。一个个体发出刺 激信号,引起接收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称之为动物通讯。它包括发送信号和产生 反应两个部分。动物通讯有如下功能:(1)动物通过通讯相互识别,包括种间识 别、种内识别、性别识别,甚至亲缘识别。(2)通讯可减少动物间的格斗和逃亡 (即竞争)。在领域和社会等级的争夺过程中,往往一方作出恐吓动作,另一方表 示投降,从而避免了格斗的发生。(3)通讯能促成个体行为的同步化。如为了保 证繁殖的进行,雌雄个体必须同时进入相应的生理状态。【中文关键词】动物通讯;方式 ;功能一、什么是动物通讯 通讯是指动物个体之间的信号传递并能导致信息共享,这种信息共 享具有生存的适应意义。动物借助通讯可把一个个体的内在生理状态等 信息传递给另一个个体,并引起后者做出适当反应。二、动物通讯的方式 通讯可涉及动物的任何一种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和电场等。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其有点和局限性,就像我们看到的那 样,某一特定信号所采用的感觉通道将决定于该种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和 它所在生活环境以及传递该信号的功能。(1)视觉通讯 视觉信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是容易定位,如果可以看到信号,那信号发射者的位置就可以确定,第二是呈直线传递,速度与光速一样 快。此外,视觉系统可以提供极为多种多样的信号,这些信号大都可以 被大多数动物所感受。 例如,在动物园里常会看见游客向孔雀园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孔雀听到掌声,会为游客表演孔雀开屏。然而,孔雀向人们竖起美丽的羽毛,可能是在向雌孔雀示爱,或者是在向同种雄孔雀示威,也许是在向人们发出警告。它那五颜六色的羽毛其实就是它展示自己,吓唬敌人的武器。孔雀是在通过展示尾羽传播某种视觉信息,可惜,在场的游客却错误地接受并传递了另一种含义的信息。 视觉通讯的形式是比较广泛的,雄性驯鹿头上硕大的犄角,草原上雄性狮子颈部漂亮的长鬃毛,这些动物的外表特征都是向雌性同类发出的视觉信号。视觉通讯的形式还包括动物的肢体语言。拟态使得落叶蝶化作一片枯叶,欺骗了鸟类的双眼。猎狗面对对手时,头部前伸、前肢前趴、身体下伏、后肢蹬地、露出牙齿、两耳竖起以示对对方的威吓。而在主人面前,猎狗便会俯首贴耳、摇动尾巴,一副顺从的模样。雄蜂源在向雌蜂蝶求爱时,会表现出一个相当复杂的仪式:将最漂亮的体色显现出来,向着雌妹饭的方向用尾巴拨动水流,并且水中带着雄峰燃身上一种特殊的气味。(2) 听觉通讯利用声音通讯的动物种类很多。许多昆虫用身体各部摩擦发声,秋虫唧鸣 为人所熟知。呼吸空气的脊椎动物(蛙、少数爬行类、几乎所有的鸟类和大部 分哺乳类)能发声。脊椎动物的发声器官在喉部。用声音传递信息最成功的应 属鸟、鲸和人,人类借语言传递的信息量极大。言语现象已超出本文讨论的范 围。至今未能证明除人以外其他动物有语言。 声音通讯常用以维系社群、求偶、告警、恐吓对手、通知同类食物的所在 等等。以声音为媒介的通讯方式有以下特点: 声音有许多变量,包括频率、音质、清晰程度、响度、时间模式等。每个 变量都提供一些信息,因此声音的信息容量很大。 发声时动物的躯干和四肢仍可自由活动。 声音能在一瞬间发出和停止。声音信号的产生和消失均快,维持的时间 短。 接受者不一定要面向信号源。 声音可绕过障碍物,但频率高的声音传播的距离较短,而超声波只能直 线传播。 脊椎动物头部两侧有耳,还可定位声源。(3)化学通讯 化学通讯就是动物通过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影响或控制其他动物的行为。化学通讯有时会影响整个动物群体的活动甚至调节整个种群。这些化学物质称为外激素。有文献报道,外激素可能是最为原始的通讯信号,在蓝藻、细菌和 其他原核生物之间是惟一的通讯方式。动物释放化学物质,不仅影响其他个体的行为,还能影响到生理。如蜂后会分泌一种称为“蜂王浆”物 质的化合物,能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另外,化学通讯还是维持群体秩 序的重要手段。在蚂蚁群中,蚁后不能养活自己,但它可以分泌一种外 激素,来引诱工蚁,使工蚁积极喂养蚁后。蚂蚁的卵和幼虫也能分泌一 种物质。蚂蚁幼虫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湿度变小,它们便停止分 泌外激素,而工蚁会很快的将其转移到潮湿的地方,这样幼虫便能重新 分泌对工蚁来说堪称“美味佳肴”的化学物质了。 谈到化学通讯,似乎我们应该为狗随地小便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一下辩解。其实这并非狗的不 文明表现,而是它在行使自己的化学通讯手段。狗往往并不是由于膀眈 充盈而到处排泄,实际上它只是在向别的同类宣布:这里已经是我的地 盘了。这是一种依靠化学物质抢占领地的做法,当一条狗三条腿着地, 一条后腿提起对着马路上的消防龙头排尿时,说明它已经用尿液的气味 将消防龙头划为己有了。而狗真正的排尿姿势是四肢平铺蹲在地上的。(4)触觉通讯 触觉通讯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通讯方式。对于视觉能力有限或者生 活在无法利用视觉通讯环境中的动物来说,触觉通讯往往是一种重要的 传递信息的方式。 某些生活在深海区域中的鱼类,由于光线很弱,视力退化了,但它 们往往具有非常发达的鳍刺和触须,上面布满了敏感的神经,在水中游 动时,它们可以感知水流的变化,寻觅与捕捉猎物和接收性信号。 触觉 通讯也可以通过其他物体作为媒介, 以振动或者波动的形式来传播信息。 雄蜘蛛想要进行交配必须到网上寻找对象,上网前雄蜘蛛会做出一种类 似“拨弦”的动作,拨动网丝发出一定的振动,据此雌蜘蛛可以判断出 是猎物,还是求爱对象。不仅低等动物依靠触觉作为通讯方式,在高等 动物中触觉通讯也相当普遍与重要。在猴子的社会群体中,猴儿们常会 彼此相互梳理毛发,这其中既有母猴出于对幼猴的怜爱,又有出于对猴 王的奉承,当然还有猴王嚣张的戏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刚刚出生 的小猴从它的母亲身边抱走,由专门的机器人来抚养,那么即便身体健 康,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与正常的小猴相比,也显得比较低下。(5)电场及电讯号 这种通讯方式在鱼类中较常见。 电信号是由专门的发电器官产生的, 而大多数种类的电器官均由肌肉衍生而来,除热带淡水中南美洲裸背鳗 科的裸背鳗外。当正常肌肉细胞收缩时或神经细胞产生脉冲时就会产生 弱电流。在电器官中经过改造的肌肉细胞或神经细胞也能产生弱电流,因为它们是成堆成排的,所以它们产生的电流比较强。当电器官发电时,电器官所在的鱼的尾端相对于头端就会瞬间转变为负极,这样在鱼的周围就会产生一个电场 。2.(6)震动通讯 动物借助于环境基质的震动而形成的通讯信号叫震动信号。分为地面震动和水面震动。 例如,生活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的细趾蟾,其雄蟾就是用足捶地面 或其他固体基质,从而引起震动,并以此向雌蟾发出求偶信号的,而雌 蟾则可以感受到这种震动。 生活在水中的蝇也是通过震动来传递信号的, 雄性水蝇通常是用足击打水面产生一个特殊的涟漪,当雌性水蝇靠近一 只向它发出召唤信号的雄性水蝇时,后者就会转而发出求偶震动信号。 雄性水蝇还常常通过发出另一种震动信号来捍卫它的领地。 三、动物通讯的功能 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1) 种的辨认 大多数动物过着与同种其他个体有联系的生活;它们需要辨认其同类,而 这几乎总是靠通讯来实现的。分辨同种的目的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 引诱异性进行交配和传种接代。同种动物常集合成群,如鱼成群回游。集群一 般靠化学和视觉信号。候鸟在迁飞时,靠鸣声互相联系,而失落或离散的个体 会从鸣叫声中辨认出同种而加入迁飞群。蚁或蜂可从气味上认出不是同巢的个 体而群起攻之。(2)性的引诱和辨认 性引诱信号常具种的特异性,在远距离常用化学信号(从原生动物到哺乳 类)和听觉信号(昆虫和脊椎动物应用最多) 。雄性成群飞舞也是引诱异性的通 讯手段。一旦同种个体相遇又必须作确切的物种和性别的辨认。萤用闪光,蚱 蜢用声音,许多昆虫也常靠气味来引诱对方,而且往往是雌体引诱雄体。(3)求偶和交配 交配行为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要求高度的协调,在动物界中很少有强迫的 交配行为。较低等动物在交配前雌雄个体通常要摆好适当的姿势。为使对方在 性状态上达到一致,许多物种要进行求偶表演。 对子嗣的抚育 有两 种亲子关系。一种是亲体产卵后即弃之不顾,则幼体与双亲之间没有联 系,其间并未发展出通讯系统。另一种是由双亲在体外孵卵或幼体在母体内发 育一个阶段。有一些物种还由双亲筑巢加以照顾,由其中一个或双方来孵育。 因此在双亲孵育过程中都进行通讯,以做到双方动作协调一致。当幼体孵出或 产出后,不仅双亲的饲育行为要借助通讯协调,而且亲子间也发展出通讯行 为。(4)社群合作 通讯在促成和维持动物的社群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报警信号。 一般动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环境中,因此当来犯之敌出现时,能传递警 报就具有极大的生物学意义。鱼的皮肤释放出报警物质。鸟的警叫或是哺乳动 物的惊跑等等都起警戒报信作用。危险程度还可用信号的强弱程度来表示。 起飞信号。蚱蜢遇到可疑情况时并不飞走,而是跳来跳去,每跳一步之前发出 一声声短促的卡嗒声,向同类传递预备起飞的信息。警戒信号。一些有毒的 或令人生厌的物种常产生警戒信号,用以警告来犯之敌。蛇、蝎、黄蜂或毒毛 虫等体态奇特,颜色鲜艳。又如响尾蛇的尾部沙沙作响,臭鼬的摆动尾巴,胡 蜂的嗡嗡叫声。其他一些动物会模拟这些警戒信号保护自己,称为拟态。食 物信号。许多动物与同种的其他个体共同分享食源。尤其是社群性动物,能向 同类指明食源,使食物为全社群所共有。但大多数动物种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引导信号。有些社群性很强的动物如蚁和蜂具有引导信号。例如侦察蚁在找 到食源后就在回巢穴的路上留下一条香迹以指示其他工蚁去取食物;侦察蜂用 留在身上的花香来表示蜜源的性质,而蜜源的距离、方位等信息均用特殊的舞 蹈动作来传递。蜜蜂分巢时蜂后带走一大群工蜂,靠侦察蜂的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