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能说出三个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姓名吗?,张衡、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杨振宁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霍金、列文虎克,考考你,R四年级下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授课教师费秀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优秀是一种习惯。,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名言:,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1589年,他在比萨大学担任数学教授,年仅25岁。1609年,他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放大倍数为33倍的天文望远镜。主要著作有星际使者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等。,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2、学习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目标:,课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主要讲述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对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的话产生(),首先他进行科学(),然后经过反复(),最后在()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以此改变人们观念。,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疑问,推理,试验,比萨城,学习课文,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1、伽利略在学校念书时是个怎样的人?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1、人们信奉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表现在哪里?2、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什么话?伽利略认同他的观点吗?伽利略有何想法?,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这里用反问句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更加反衬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学习课文,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1、伽利略在学校念书时是个怎样的人?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1、人们信奉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表现在哪里?2、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什么话?伽利略认同他的观点吗?伽利略有何想法?,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1.本段最后一句话是()句,改为陈述句()。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进行假设的科学推理,前提条件是(),得出第一个结论是(),第二个结论是()。,想一想,填一填。,1.本段最后一句话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无法解释)。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进行假设的科学推理,前提条件是(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得出第一个结论是(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第二个结论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3、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因为从一个()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的结论,这是无法解释的。,疑问,事实,相反,默读4-6自然段,思考:1、伽利略带着疑问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他的试验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到比萨城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呢?3、公开试验前和公开试验后人们有哪些反应?最后人们明白了什么?,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迷信盲从,权威也有犯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开试验后,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展开想象,说一说,升华情感,伽利略做这个试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再次回忆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伽利略的崇高品质的?,一是选择典型事例;二是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是愚蠢的行为。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捍卫真理的布鲁诺,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活活地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自信的小泽征尔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忆自己年轻时代经历的一件往事。1959年,当时年仅24岁的日本青年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前三名决赛中,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小泽征尔按照评委给的乐谱,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国际音乐权威人士都郑重地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这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参赛的指挥家们是否能发现乐谱上的错误,并且在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终因盲目迷信权威而遭到淘汰。小泽征尔则不然。因此,他在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中摘取了桂冠。也正是通过这次比赛,小泽征尔一夜之间成为欧洲音乐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业布置:1、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小练笔: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后感,推荐阅读名人传或世界上下五千年,从中结识更多的伟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疑问试验(反复),亚里士多德,(大哲学家人人信奉),伽利略,(25岁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敢于挑战权威执著追求真理,1.这篇课文使我很受启发,我要多读几遍。,朗读指导: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年轻的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并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真理要有足够的勇气;许多科学创新和发明都是在对权威的批判中诞生的。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读出感情。,*课后习题解答*,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主要讲述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对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的话产生(),首先他仔细(),然后经过多次(),最后在()的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以此改变人们观念。,2.我们来讨论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参考答案: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先是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上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然后带着疑问反复做试验求证,找到了正确答案。最后,他在比萨斜塔做了公开试验,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在公开试验前,人们不满、嘲笑、讥讽伽利略。试验结束后,人们惊讶、激动,彻底相信伽利略的说法是正确的。,3.我把课文最后一句话抄了下来,还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体会。,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