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鉴定的试验步骤_第1页
脂肪鉴定的试验步骤_第2页
脂肪鉴定的试验步骤_第3页
脂肪鉴定的试验步骤_第4页
脂肪鉴定的试验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学基本实验,高二第一学期实验复习,一、考纲要求:1、理解所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2、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二、考试范围:实验1、书P1719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2、书P303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3、书P3940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4、书P46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5、书P47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6、书P535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7、书P5960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8、书P798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实验9、书P84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10、书P8788动物饲喂小动物的实验(选做)实验11、书P101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实验12、补做:温度及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复习方法概述:1、熟记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要点和基本实验试剂的用途。2、明确科学研究的方法、原则和一般程序3、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4、明确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与分析5、将每一章节的相关实验进行实验设计方面的分析四.复习重点:1、实验设计中的注意要点2、实验设计的过程3、实验分析思路五.学习难点:1、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实验结果的分析,一、物质的鉴定实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1),(一)糖类物质的鉴定,1还原性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O2沉淀,而葡萄糖本身被氧化成葡萄糖酸。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蔗糖、糖元,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不用双子叶植物叶?,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藏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为什么不用单子叶植物叶?,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2鉴定葡萄糖的方法,尿糖试纸、血糖快速检测仪的原理: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3鉴定淀粉的方法,碘碘化钾溶液,(二)脂肪的鉴定,1苏丹III或苏丹IV,2鉴定脂肪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3、脂肪鉴定的实验步骤:取材制片观察结论取材:将子叶削成薄片制片:取理想的薄片:染色:去浮色: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先低后高结论:,实验关键:,子叶应切成薄片,(三)蛋白质(多肽、二肽)的鉴定,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有何区别?,2鉴定蛋白质的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卵白)。,3探究课题(1)果实成熟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多糖变成单糖,还原性糖增加;蛋白质是增加还是减少?(2)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变化;要解决如何定量的问题,比色的方法。,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6),1实验原理:提取:研磨二氧化硅:碳酸钙: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溶解色素。分离:纸层析,几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2注意事项:剪去滤纸条的两角;划滤液线要直、细、齐;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3扩展探究:不同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色素溶液吸收光谱的实验;能否进行光反应?,加速研磨;,中和酸性物质,防止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三、观察实验,(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2),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实验21),镜筒,压片夹,载物台,遮光器与光圈,反光镜,镜座,镜柱,镜臂,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物镜,目镜,原理:叶绿体主要在叶肉细胞、保卫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光照强度会影响叶绿体在细胞内的排列方向和分布位置。在弱光下,叶绿体椭球形的正面面向光照;而在强光下,叶绿体的椭球形的侧面朝向光照。(适应性)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绿体的形态、大小及每个细胞中数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别。(多样性),3观察叶绿体(实验22),2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可见到细胞壁、细胞核、染色质(体)、液泡、叶绿体、经特殊染色后可见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骨架等。,实验材料:藓类的叶、君子兰叶、黑藻叶、菠菜叶、水绵、天门冬的叶状枝,4细胞质流动(实验23),实验材料:黑藻水生被子植物取材部位:幼嫩的小叶,原理:促进细胞内物质转运,促进细胞器之间的联系。细胞质流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细胞质的流动会受到一定的外界条件的影响。,观察细胞质流动可用哪种细胞器作为标志?,叶绿体,环流式,廻旋式,探究课题如何使细胞质流动的加快?,注意事项: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充足、水温较高条件下培养34小时。选取幼嫩小叶。选择靠近叶脉或接近叶片基部部位观察。临时装片内的材料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光照1520调节水温到25左右切伤部分叶片,(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3),2制片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有哪些植物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根尖、芽尖的生长点、茎形成层、愈伤组织,3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高倍镜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4绘图(用铅笔)作为一种记录实验结果的方式,要求:准确;抓住主要特征;按绘生物图的要求绘制。,醋酸起什么作用?2%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5探究课题实验条件的探索:如不同取材时间、不同植物材料等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药物对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间期的细胞多说明什么?某药物对于纺缍丝有抑制作用,会对间期细胞所占比例有何影响?解离的目的?压片的目的?(分离、分散?),(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7),1实验原理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3方法步骤注意:先观察正常细胞(作为自身前后对照);再观察质壁分离,最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用高倍镜。,4扩展探究细胞液浓度测定鉴定细胞死活的方法之一:染色法(大分子染料、活体染料)质壁分离影响因素:不同种类的离子、不同温度;,2实验选材紫色洋葱鳞片叶;如果是其它细胞液无色的细胞,可用活体染色剂染色后观察。,2实验设计:假设:如果不同波长的光或光的强度对植物向光生长有影响,那么植物向光生长的速度或弯曲的角度会不同;方法步骤:分组:把长势相同的的刚萌发的玉米胚芽鞘分成若干组。条件控制:甲组用红色单侧光照射;乙组用绿色单侧光照射;丙组用白光单侧光照射;丁组在黑暗状态下。结果记录:用尺子测量胚芽鞘生长的长度;用量角器等测量茎(胚芽鞘)弯曲的角度。,(四)植物向性动物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实验8),1原理: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如单侧光、重力。,(五)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9),例如:课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探究课题: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无根豆芽菜生产的作用(记录根的长度)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防止草莓落花落果的作用(记录花、果实的数量),2材料用具:月季枝条、不同浓度生长素;3方法步骤:分组:处理:除浸泡枝条下端的生长素溶液浓度不同,其余条件均相同。定期测量生根的条数和长度;4结果:生根速度和数量;5结论:生长素在浓度低于时促进月季枝条生根;高于时抑制月季枝条生根。(注意:该浓度不是最适浓度),(六)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实验12),1、目的要求:学会花粉管的培养方法,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及花粉管中的生殖细胞或精子。,2、实验原理:不同植物的花粉所需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同样浓度不同温度的条件或同样温度不同时间的条件下,花粉萌发情况不同。用显微镜观察时,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3、注意点:对花粉管进行培养时,一定要将花粉撒落在溶液表面上悬浮培养,切忌猛烈晃动,以免花粉下沉,影响萌发。,例:以小麦花粉萌发为例(小麦花粉在0.08/mL的蔗糖溶液表面可以萌发)证明:小麦花粉萌发的温度为20。,实验设计步骤为:1、取8只烧杯编号并分别加入0.08/mL的蔗糖溶液;2、分别在5、10、15、20、25、30、35、40水浴中保温5分钟;3、向8只烧杯中撒入等量的小麦花粉培养2后,分别用各烧杯中的花粉制成临时装片(用醋酸洋红染色);4、显微镜观察并记录。5、分析处理数据。,思考:如要探究温度对花粉管萌发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四、有关酶的实验,(一)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4),1酶的活性与温度、酸碱度等有关,但与底物浓度无关。2酶的催化效率在有酶活性的前提下考虑酶的活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衡量标准:单位时间内,相同分子数量的的催化剂,催化同一化学反应时生成产物的量,或反应物减少的量。3方法步骤1)取洁净试管编号;2)处理:注意实验与对照之间的单一因素差异;3)观察结果:气泡多少、余烬复燃的剧烈程度;4)分析,得出结论:酶具有高效性,(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5),1如何说明酶对底物是否起作用?用产物的出现还是用底物的消耗作指标。2为什么选用蔗糖与淀粉?便于检验淀粉酶是否催化了反应的进行: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分解成的葡萄糖、果糖具有还原性;淀粉不具有还原性,而分解成的麦芽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材料比较易得。3方法步骤:1)取洁净试管编号;2)处理:注意实验与对照之间的单一因素差异;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