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与探究_第1页
综合学习与探究_第2页
综合学习与探究_第3页
综合学习与探究_第4页
综合学习与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备考复习,授课人:海口七中余素梅,记叙文阅读,(2017海南)阅读为梦想拼尽全力,回答问题。(14分)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2)一直蒙生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A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日的晴朗高远。B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4第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别去?为什么?5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二、(2016海南)阅读那年花开,回答问题。(14分)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2)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梔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三、(2015年)阅读特殊的圣诞礼物,回答问题(14分)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不觉得意地笑了。(2)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3选文第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他的爱,并简述理由。4.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理解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整体感知(包括概括内容、文意把握、标题理解)品析词语赏析句子句意揣摩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情节)的理解感悟或分析评价分析结构布局特点等。,近三年中考记叙文考点:,记叙文答题要点:,1.概括文章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常用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2.赏析词语,常用格式:“(词)”是意思,写出了,表现了3.赏析句子,要考虑修辞手法或是描写方法或是遣词造句的特色,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常用格式: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4.分析段落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常用格式:结构上,内容上5.概括人物形象,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尽量言简意赅,不重复。,记叙文段落作用开头段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内容上:写了引出下文的中间段结构上:过渡(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结尾段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华主题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点明中心内容上:与前文照应或点明中心,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参考答案,15.母亲为了不给我添加负担,拒绝我带她出去旅游,而我编谎言带她出去旅游,并下定决心以后要多带母亲去看外面的世界。2分16.(1)“亮”写出了母亲对不花钱能出去旅游的向往;“黯淡”写母亲不相信有免费旅行的失望。这两个词语通过眼神的变化写出了母亲心情的起伏。2分(2)“悠远”是久远之意,写出了母亲对外面世界的向往。2分17.A.运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怕给女儿增加负担而坚决拒绝旅行的态度。B.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为女儿的孝顺而感动、喜悦之情。3分18.文章结尾写出了我要带母亲走出去看世界的决心,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孝心,结尾点题。2分19.母亲年轻时渴望外面的世界,老了怕给孩子增加负担,借口体胖年老不愿外出旅行,她是一个一心为孩子着想,关爱孩子,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老人。3分,15请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16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2)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17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3分)A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B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1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阅读题,一是要抓文眼。通常标题就是文眼,从标题入手理解文章中心。二是要把握文章主题,深入人物的感情世界。三是要注意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四是要注意抓关键字眼提取信息整合成答案。,记叙文阅读答题策略:,议论文阅读,(2017海南)阅读俭以养德,回答问题。(11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文章第、第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据的一项是()A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B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C在鲁镇,只有阔绰的穿长衫的人才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孔乙己D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4请在第段的横线上给文章补写结尾,回应论点,总结全文。,二、(2016海南)阅读有一种精神叫专一,回答问题。(11分)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选文第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B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梁启超D.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杨绛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论点的辨识与概括论据的辨识与运用论证方法的辨识与分析议论文结构特点的分析与运用,议论文考查重点:,议论文答题要点:,1.中心论点的总结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文章的题目或开头或结尾。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及答题格式:举例论证,举的事例(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的观点。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俗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比喻论证,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的观点。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3.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一定要紧扣论点。4.段落的作用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议论文段落的作用:开头段结构上:引出中心论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内容上: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通过引用名言(或名人趣事),引出中心论点中间段结构上:过渡(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结尾段结构上: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内容上: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逆向思维的力量参考答案,20.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而会使问题简单化,解决它也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2分21.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发明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这个观点。第段运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引用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的话证明了“在工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会多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4分22.C2分23.最后一段强调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3分,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1选文、两段主要运用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2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2分)A给点阳光,我就灿烂。B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C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D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的数字。2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用?请简要回答。(3分),逆向思维的力量阅读题,一是要捕捉和归纳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旗帜鲜明的提出作者的见解和主张。二是要辨别、理解论据。论据要紧扣论点,简明扼要。三是要辨析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阅读答题策略:,课堂演练半个奇遇参考答案,14(3分)(1)工作不顺,几晚失眠;(2)想想去爬长城,却因的士追尾而失败;(3)车站候车,找座位失败;(4)候车时间长,候车环境极差;()车厢内拥挤嘈杂,想静息或睡觉的希望破灭。(写出任意三点即可15(4分)(1)“毫无顾忌”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担心和顾虑”的意思;这个词突出了“坦的程度很深,写出了知音相逢,话语十分投机,彼此交流十分坦诚和愉快的情景。(2)“跃动”即“跳动”的意思,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那些奇异美景在眼前或脑海中浮现的情景,富有动感和活力;也写出了“我”烦闷消散,心境愉悦畅快的状态。(每小题2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16(2分)A句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形象地描写了车厢里乘客们不文明的举止,流露出反感、批评的情绪。B句发表议论,运用排比、对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中年男子文明得体的举止意义重大,使“我”感慨万端。(写法回答正确1分,赏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扣分)17(3分)“我”在状态极差的时候乘车出行,逢到了一个“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彼此交谈十分投契、坦率,使“我”烦闷消散,身心焕然一新;(1分)“我”总幻想有奇遇,不料却从“凡人凡事”身上感受到了“不凡的光辉”,因此感恩于心,视之为“半个奇遇”(2分)18(2分)结构上照应前文(或“前后呼应”;或与开头“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相相照应;或与前文“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相照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凡人凡事也有不凡的光辉”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课堂演练把生命放在征途参考答案,19(2分)在人生旅途上,要用顽强的意志,坚持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意思对即可)20(4分)(1)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用孟子的“不能”和“不为”之瓣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并非由于我们“不能”,而是在于不想去做,没有去做的观点。(2)选文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一位老人报名参加外语学习班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