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堂导学,幻灯片2,导学一19世纪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过程,材料一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栏目链接,问题: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过程。提示:(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2)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进行洋务运动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甲午战败,“中体西用”的思想失去了原有的意义。,(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法战争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提出了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4)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栏目链接,导学二洋务派、顽固派、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之间的区别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筹办夷务始末,栏目链接,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以数百年”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全集,问题1:指出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提示1:观点:不必学习外国技术。理由:中国人才多;科技先进;学习西方会影响清朝统治。问题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提示2:变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评价:认识到引进西方技术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但没有能够看出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制度。,问题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提示3:派别:早期维新派。新的主张:设议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问题4:材料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论证的实质是什么?提示4: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问题5: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提示5:趋势:由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课堂归纳,1特点。(1)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2)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评价,2评价。(1)进步性: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人们的觉醒。,(2)局限性:他们反对封建制度,却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典题剖析,(2014肇庆高三期末)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a师夷长技以制夷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倡西学、兴民权,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的意思,即采西学、制洋器的目的是维护中国伦常名教与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故a项错误;b项是仅涉及学习西方技术,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洋务派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解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是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答案:b,“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进过程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主张君民共主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故排除;宋教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排除;胡适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故排除;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答案:b,“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解析:题干中“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这句话表明了此派的观点是认为对方只知道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这说明了此派已经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这应出自维新派的主张,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答案:d,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民权c西学d科学解析:西学的传播应该始自明末清初,大力倡导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君主立宪,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应该是西方的民权。答案:b,关注多元史观用文明史观看中国近代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