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版必修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三单元,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单元,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为消灭落后状况,斯大林如何领导苏联人民加速前进的?效果如何?回答以上问题和学好本课,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简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新”的含义、影响。3简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确立时间、表现、影响、教训。,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第一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着重交待了这一政策实行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第二目“新经济政策”分析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第三目“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则叙述了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本课核心内容是以苏联为例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历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历史背景(1)_、_、_、_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主要内容(1)实行_,余粮交售国家。(2)实行_,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英,法,美,日,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3)取消_,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4)强制劳动,实行“_”原则。3评价(1)是在特殊的_下实行的,保障了_的胜利。(2)许多措施超出了_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进一步加强,引发了农民的不满,频繁发生暴动。,商品贸易,不劳动者不得食,历史条件,军事斗争,战时需要,思考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何特点?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两大特点是“战时”和“共产主义”。具体表现为:适应战时需要,这是“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归国有,实行配给制等措施。,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_结束后,亟须恢复经济。(2)农民对_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_的_。2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_和_。3时间:_年3月开始实行。,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企业,生产,经济困难,政治危机,1921,4主要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_代替_。(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由国家经营;_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恢复_。(3)流通:由_转为允许_。5评价(1)是过渡到_的正确途径。(2)受到广大_和_的支持。(3)使_得到恢复和发展,_得到巩固。,粮食税,余粮征集制,中小,私人小企业,产品交换,自由贸易,社会主义,工人,农民,苏维埃政权,国民经济,点拨新经济政策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由资本家经营,其目的并不是恢复资本主义,而是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恢复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思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何不同?提示:,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1确立背景:经过_和_,实施国民经济发展_,逐步取消了_。2确立时间:_世纪_年代_期。3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_;实行高度集中的_;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_手段管理经济。,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20,30,中,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行政,4评价(1)积极: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_,基本上实现了_。为日后战胜_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导致了一些弊端,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二战后诞生的_国家产生了不良影响。,工业体系,工业化,德国法西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党纲(1919年),材料二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三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请思考:(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时苏俄采取了什么政策。材料一中涉及此政策的哪些内容?从材料一看出此政策实行的目的有哪些?(2)材料二表明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新政策“新”在哪里?此政策的实施会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吗?(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4)综合上述政策调整,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提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征集制;流通:取消贸易;分配:实行配给制。目的:赢得战争胜利;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实行新经济政策。“新”在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会。因为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最终目的还是过渡到社会主义。,(3)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平衡发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需要;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再结合1921年苏联的相关史实可知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合苏俄当时经济的发展需要,故选b项。【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允许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可由外国资本家经营。本题中的“另一个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的这一规定相符,故选d项。【答案】d,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答案】b【解析】由材料“国家的粮食垄断,禁止粮食贸易”等信息可推断这是苏维埃政权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进而根据其内容可知出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项。,2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农民提出“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政府实行了()a余粮征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消费品配给制【答案】b【解析】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3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征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根据十月革命后经济政策的变化及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来判断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新经济政策,而且新经济政策的特征就是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商品经济。,4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由材料“不受轻视商业情绪的支配”“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知,他主张把商业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即允许自由贸易而不是取消商品贸易,排除a项选b项;c项是斯大林时期政策,d项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所以选b项。,5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斯大林反对“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为此,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故选c项。,6(2014潍坊)布哈林1928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