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历史】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思考问题:(1)、何为经济特区?“特”体现在那里?,(2)、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3)、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对外开放前的深圳,今天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思考问题,(1)、何为经济特区?“特”体现在那里?,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一、特区建设以利用外资为主,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二、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四、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思考问题,(2)、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结合P58学思之窗),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五是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思考问题,(3)、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深圳迅速从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深圳速度”。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经济特区的建立,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4),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厦漳泉)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到1992年,从南到北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在沿海和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型特点。,思考问题:(1)、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作用和影响?,(2)、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1)、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2)、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以南通为例说明)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结合此图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开放体系,推进,范围,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点,沿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局面,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一)、浦东的地理和历史状况?,(二)、浦东开发的决定、目的?,(三)、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四)、浦东开发的成就?,(一)、浦东的地理和历史状况(结合P60历史纵横),浦东位于黄浦江以东,面积556平方公里,是上海面积的1/12,过去的浦东仅表示位置在黄浦江以东,在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二)、浦东开发的决定、目的,建立浦东新区的目的是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20世纪90年代世纪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三)、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四)、浦东开发的成就,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经济增长点。,90年代初开发前的浦东,新浦东新面貌,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