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_第1页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_第2页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_第3页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_第4页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案例1:物权法定原则的适用与缓和钦州路支行诉沪江公司抵押合同纠纷案,-,3,1、思考题(1)何为物权法定原则?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法律效果如何?(2)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哪些物权类型?各类型的物权有哪些法定内容?各类型物权公示方法物权法是如何规定的?(3)物权法定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是否矛盾?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4)本案抵押合同是否有效?(5)外币借款是否与人民币借款有何不同之处?逾期还款有何不同?2、实践题(1)原告律师应当如何帮助撰写起诉书?(2)被告未作出答辩,请替被告写一份答辩状。(3)法院应当如何判决?(法院判决是否正确)(4)本案应适用担保法还是物权法?,-,4,一、物权法定原则(一)概念物权法第五条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5,(二)物权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1、物权的种类法定,当事人不得随意创设,学说称为“类型强制”(Typenzwang)。2、物权的内容法定,禁止当事人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悖的物权,学说称为“类型固定”(Typenfixierung)。3、物权的效力法定,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4、物权的公示方式法定,当事人不得随意确定。,-,6,(三)物权法定的立法理由1、物权具有绝对性,任意创设物权将会妨碍不特定第三人的自由2、整理物权类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促进物尽其用4、物权法定原则可保障完全的合同自由5、物权法定有利于物权的公示,确保交易的安全与便捷,-,7,二、物权法定原则违反之法律效果1、物权法定原则是法律中的强制性规范,当事人必须遵守。2、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时,从其规定;如台湾地区“民法典”第842条第二款规定:“永佃权之设定,定有期限者,视为租赁,适用关于租赁之规定。”又如第912条规定:“典权约定期限不得逾30年,逾30年者缩短为30年。”即典权并非无效,不过期限缩短而已。3、法律无特别规定时,依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性规定无效的原则处理;4、如约定物权内容之一部分违反强行性规定时,其他部分仍可成立;如约定将抵押物转移抵押权人占有之抵押权,抵押物之移转占有,与抵押权不移转抵押物占有之法定内容有异,亦不过该转移占有之行为无效,抵押权之设定仍属有效。5、物权虽归于无效,但其行为若具备其他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时,在当事人间仍然能够产生该法律行为的效力。,-,8,三、我国物权法规定了哪些物权类型?物权法中所规定的物权种类三大类: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是指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处分权是所有权区别于其它权利的重要特征。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并派生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9,用益物权,是一种他物权(限制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物权法所规定的用益物权种类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设立担保物权的目的就是为了担保债权人的债权的实现。担保分可分为物的担保和财产权利担保两种方式。分为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10,10,四、物权法定的缺陷及其缓和(一)缺陷法律为当事人预留的意思自治的空间不足,导致法定物权缺乏适当的灵活性,难以衍生次类型物权,因此当新的社会需求出现时,现有法定物权种类就显得过于僵化和封闭。,-,11,11,(二)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和1、通过登记制度使某些非物权获得类似于物权的效力。2、将物权法定之“法”扩大解释包括习惯法。日近江幸治:新生的社会惯性物权,如不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立法宗旨,且有一定公示方法,可以从宽解释物权法定主义,将其解释为非新种类的物权。,-,12,12,3、英美法:美国统一商法典摈弃物权法定主义,采纳程序固定主义,即通过立法规定物权适当的公示方法和创设物权类型的程序,当事人通过法律行为设计的物权必须符合该程序要件。,-,13,13,(三)我国物权法定原则之检讨1、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2、规定了动产用益物权,但在分则部分未规定具体的动产用益物权类型。第一百一十七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内蒙古地区的苏鲁克制度,-,14,五、物权法定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是否矛盾?1、通过当事人约定变通或者排除法律的规定其一,当事人可通过约定排除某些推定规则的适用。如物权法第115条规定“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116条第1款规定,天然孽息之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第2款也规定,法定孳息之取得,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15,其二,物权法允许当事人通过约定限制或扩充权利行使的范围。如第173条规定,关于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又如第232条规定,“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16,其三,物权法允许当事人以约定排除强制性规范的适用,以放松对义务人的管制。如第16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又如第192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17,2、通过某些弹性条款扩大当事人自治的空间如第156条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第180条第7项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得将“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设定抵押权。第232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18,3、通过设定物权法的自治规则鼓励当事人自我管理、自我协调,尤其是在共有关系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上.如第76条规定了业主的共同决定事项。第80条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费用分摊、收益分配等事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业主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的比例确定。第96条规定,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19,六、本案抵押合同是否有效?抵押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抵押合同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同一般合同的生效一样,抵押合同的生效也须具备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标的确定与可能四项要件。,-,20,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运输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21,六、外币借款是否与人民币借款有何不同之处?逾期还款有何不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外币借贷逾期利息计算等问题的批复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清算组:你破产清算组关于外币借贷应如何计算逾期利息及罚息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公布的各种外币存、贷款利率是法定利率。1981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国发198117号)明确“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外汇贷款利率,委托中国银行拟定”;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的几项具体规定(银发198222号)第六条规定:“外币存款和外汇贷款利率授权中国银行拟定并公布”;1993年又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币利率管理的几项规定(银发1993293号)重申“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公布的各种外币存、贷款利率是法定利率”。因此,你破产清算组确认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外币借贷合同利率是否合规,应以贷款合同签订时中国银行公布的外币利率为准。二、外币借贷是否计复利以原借款合同中是否有约定可以计复利的条文为准。如果约定计算复利的,按原贷款合同合规利率计算。三、外币借贷逾期按加收20%计算罚息。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贷款逾期,皆可按此标准执行。此复。1999年9月3日,-,22,案例2:公示公信原则的适用陈某、曹某与马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23,1、思考题(1)结合本案分析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之间的关系?(2)假设陈某在与马某签订借款合同并以其房屋作为抵押,双方可否在协议中约定陈某在未清偿马某借款及利息的情况下,房屋归马某所有,用以抵偿欠款?这种约定与本案有何不同?(3)何为公示公信原则?(4)结合本案说明夫妻财产制度与公示公信原则的关系。(5)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本案适用公示公信原则还是善意取得制度?(6)公示公信原则下物权未得到公示的真实的物权人权利应当如何保护?2、实践题(1)何为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2)如果本案中妻子要证明自己也是房子的所有权人可以提供哪些证据?(3)法院会如何判决?,-,24,一、公示公信原则(一)公示的概念所谓公示,是指物权在变动时,必须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共识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的情况,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并保护交易安全。,-,25,(二)公示方法不动产的公示方法为登记。不动产的登记是指登记申请人对于不动产物权的设定、移转的专门的登记机关,依据法定的程序进行登记。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自古以来就是交付。即标的物占有的转移。,-,26,(三)公示的效力物权变动公示的效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形成效力,也称为公示的成立要件主义,这种立法主义主要为德国等国家所采用;另一种是对抗效力,也称作公示的对抗要件主义,这种立法主义主要为法国等国家所采用。,-,27,(四)公信的概念所谓公信,是指一旦当事人变更物权时,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了公示,则即使依公示的方法表现出来的物权不存在或者存在瑕疵,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并以从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也依然承认其行为具有与真实的物权存在相同的法律效果。,-,28,(五)公信的效力1、推定力,即推定占有人和登记人为本权人。2、公信力是这样一种效力,凡信赖该公示所为的法律行为,既使这种公示与实质权利不相符合,也受到法律的保护或产生法律上的效力。,-,29,(六)公示与公信的关系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相辅相成。公示原则以公示与否来确定权利的归属。公信原则,实质上是通过赋予公示方式以公信力,补正了无权处分人所为处分的瑕疵,阻断了原物所有人对物的追索,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从而也就保护了交易安全。,-,30,二、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无权处分合同是指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相对人订立转让财产的合同。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2012年6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1,依据通说,中国现行物权法采债权形式主义,同时未规定时效取得制度。因此,移植或借鉴自德国民法典和台湾地区民法典的合同法第51条失去了生存的制度土壤。学者建议:类推适用合同法第48条、第49条关于相对人催告权及撤销权的规定,使相对人得以主动结束法律关系不确定的状态,这也是是司法实践中的观点。此外,由于权利人的追认权具有形成权的性质,可同时类推适用合同法第55条关于除斥期间的规定,在权利人逾期1年行使追认权时,认定追认权消灭,合同无效。,-,32,32,第51条是移植至德国民法典,但德国民法上规定了时效取得制度,同时德国民法上区分了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一方面,相对人可以通过时效制度取得物权,时效制度可以督促处分权人及时行使追认权。另一方面,德国民法上区分了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当事人无处分权时,负担行为有效,处分行为效力待定。即便处分权人拒绝追认,相对人可以通过违约责任活动救济。,-,33,三、假设陈某在与马某签订借款合同并以其房屋作为抵押,双方可否在协议中约定陈某在未清偿马某借款及利息的情况下,房屋归马某所有,用以抵偿欠款?这种约定与本案有何不同?(一)流质条款流质条款,是指当事人之间关于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即抵押权人)有权直接取得抵押财产所有权的约定内容。,-,34,(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86条: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第211条: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0条:设立抵押权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债权人所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57条的内容: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的内容无效。该内容的无效不影响抵押合同其他部分内容的效力。,-,35,(三)流质条款无效的原因:第一,为了体现民法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第二,如果债权人以胁迫或者乘人之危,迫使债务人订立流质契约,或者债务人基于对抵押财产的重大误解而订立显失公平的流质契约,债务人虽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认定抵押合同无效或者行使撤销权,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属于弹性条款,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证明意思表示不真实,不自由,法院自然不会认定合同无效或者可撤销合同,因此,不如直接由法律规定流质契约无效,以更好地保护抵押人的正当权益。第三,流质契约禁止也是抵押权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抵押权是一种变价受偿权,抵押财产未经折价或者变价,就预先约定抵押财产转移抵押权人所有,违背了抵押权的价值权属性。,-,36,四、夫妻财产制度与公示公信原则的关系(一)夫妻财产共有与公示公信原则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的外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即便只登记权利人只有一人,仍然应认定为共有。这和公示公信原则不矛盾,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依据法律行为进行的物权变动采取公示生效要件主义,而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物权变动无需公示,夫妻财产共有制作为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可以类推适用这一规定,作为公示原则的例外。但是属于夫妻共有财产而在产权登记中明确载明属于夫妻个人所有的,适用公示公信原则。,-,37,物权法第二十八条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第二十九条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第三十条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38,-,39,-,40,(二)夫妻财产约定制与公示公信原则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41,2001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这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明确了夫妻一方的举证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夫妻不能举证证明某项财产属于约定的个人财产的,适用公示公信原则,按照公示的内容确定权属。,-,42,五、公示公信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关系传统观点: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公示公信原则适用于不动产。目前立法: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43,善意一般为推定,信赖公示内容的推定为善意。善意取得是因公信原则而生的物权制度,是公信原则具体化的显著表现,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