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doc_第1页
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doc_第2页
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doc_第3页
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doc_第4页
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见证取样检测考试(考核)大纲1混凝土、砂浆试块性能,钢材性能,砖、砌块物理性能1-1混凝土、砂浆性能1-1.1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1-1.1.1考核参数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能1-1.1.2理论知识要求1-1.1.2.1熟悉(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1-1.1.2.2掌握(1)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试件制作及养护要求;(2)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3)抗折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4)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逐级加压法)试验方法及抗渗等级的计算。1-1.1.3操作考核要求1-1.1.3.1应知(1)抗压、抗折、抗水渗透试验用仪器准备;(2)抗压、抗折、抗水渗透试验试样的处理;(3)抗压、抗折、抗水渗透试验用仪器的操作及读数;(4)抗压、抗折、抗水渗透试验原始记录表填写。1-1.1.3.2应会(1)抗压强度试验;(2)抗折强度试验;(3)混凝土抗水渗透试验。1-1.2砂浆力学性能1-1.2.1考核参数 抗压强度1-1.2.2理论知识要求1-1.2.2.1熟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1-1.2.2.2掌握(1)砂浆拌合物的取样、试件制作及养护要求;(2)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1-1.2.3操作考核要求1-1.2.3.1应会 (1)砂浆抗压强度试验仪器准备;(2)砂浆抗压强度试验试样处理;(3)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机的操作及读数; (4)试验记录表填写。1-1.2.3.2应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1-2钢材性能1-2.1考核参数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拉力下总伸长率、弯曲性能、重量偏差、残余变形。1-2.2理论知识要求1-2.2.1熟悉 (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3)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4)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2010; (5)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2010;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7)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14; (8)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9)钢材力学性能及弯曲性能试验用术语、符号、单位; (10)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最大拉力下总伸长率、弯曲性能、重量偏差等试验的原理; (11)钢材力学性能、弯曲性能试验的抽样、复验规定。1-2.2.2掌握 (1)钢材力学性能、重量偏差等试验数据的计算及数值修约规定; (2)各类钢材试验结果的判定; (3)各类钢材含焊件及连接件试验结果的判定。1-2.3操作考核要求1-2.3.1熟悉 (1)万能试验机、标距仪的操作规程; (2)对万能试验机、量具、衡器的量程及精度的要求; (3)不同试验项目样品的要求; (4)钢材原始标距的确定; (5)断后标距的测量方法,V、Y点的确定原则及测量方法; (6)拉伸试验中试验速度的控制; (7)钢筋上屈服、下屈服的确定方法。1-2.3.2掌握 (1)拉伸性能的试验步骤; (2)弯曲性能的试验步骤; (3)重量偏差的试验步骤; (4)残余变形的试验步骤。1-3砖、砌块的物理力学性能1-3.1考核参数抗压强度、块体密度、空心率1-3.2理论知识要求1-3.2.1熟悉 (1)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2)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 13544-2011 (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14 (4)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 4111-2013 (5)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GB/T 8239-2014 (6)砌墙砖试验方法GB/T 2542-20121-3.2.2掌握 不同品种墙体材料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判定依据。1-3.3操作考核要求1-3.3.1熟悉 (1)压力机的操作规程; (2)对压力机的量程及精度的要求; (3)各种试验所需样品数量和制备方法。1-3.3.2掌握 (1)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2)块体密度试验步骤; (3)空心率试验步骤。2水泥,砂,石,掺和料2-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2-1.1考核参数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流动度、强度。2-1.2理论知识要求 2-1.2.1熟悉(1)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3)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5)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2-1.2.2掌握(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计算及评定方法;(2)水泥胶砂强度的计算及评定方法。2-1.3操作考核要求2-1.3.1熟悉 (1)水泥胶砂搅拌机、净浆搅拌机、振实台、维卡仪、胶砂流动度测定仪、雷氏夹膨胀测定仪、安定性沸煮箱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2)水泥试验室和养护箱的温、湿度要求,养护池水温要求及试件存放要求;(3)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要求;(4)水泥安定性的的测定要求;(5)胶砂试件拆模及破型时间要求;(6)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加荷速度要求。2-1.3.2掌握(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步骤标准法; (2)水泥凝结时间的试验步骤;(3)水泥安定性的试验步骤标准法;(4)水泥胶砂流动度的试验步骤;(5)水泥胶砂强度的试验步骤。2-2砂石常规2-2.1砂常规2-2.1.1考核参数 筛分析(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空隙率、氯化物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及MB值2-2.1.2理论知识要求2-2.1.2.1熟悉 (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3)砂的分类、分级、颗粒级配区的划分; (4)筛分析(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氯化物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及亚甲蓝MB值试验方法; (5)砂的取样方法。2-2.1.2.2掌握 各项试验的要求试验次数、计算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2-2.1.3操作考核要求2-2.1.3.1熟悉 (1)各项试验对所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2)各项试验的样品数量及制备方法; (3)各项试验的检测程序及试验要求。2-2.1.3.2掌握 (1)筛分析试验的试验步骤; (2)表观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 (3)堆积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 (4)含泥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5)泥块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6)人工砂石粉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7)亚甲蓝MB值及快速试验的步骤;(8)氯化物含量试验的步骤。2-2.2石常规2-2.2.1考核参数 筛分析(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2-2.2.2 理论知识要求2-2.2.2.1熟悉 (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3)石的分类、分级、颗粒级配区的划分; (4)筛分析(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试验方法;(5)石的取样方法。2-2.2.2.2掌握 各项试验的要求试验次数、计算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2-2.2.3操作考核要求2-2.2.3.1熟悉 (1)各项试验对所用仪器设备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2)各项试验的样品数量及制备方法; (3)各项试验的检测程序及试验要求。2-2.2.3.2掌握 (1)筛分析试验的试验步骤; (2)表观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 (3)堆积密度试验的试验步骤; (4)含泥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5)泥块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6)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试验步骤; (7)压碎指标值试验的步骤。2-3 混凝土掺合料2-3.1考核参数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标准、检测标准。2-3.2理论知识要求2-3.2.1熟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8074-200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 混凝土矿物掺料的种类、用途和技术指标。2-3.2.2掌握 (1)各检测参数试验所需各类材料及技术要求;(2)各检测参数试验用材料用量及试验环境条件要求;(3)各检测参数的检测方法、原理;(4)各检测参数的计算方法、取值要求。2-3.3操作考核要求2-3.3.1熟悉(1)检测所需仪器设备的准备; (2)试验用材料及样品的处理; (3)仪器操作及读数(流动度测定仪、雷氏夹、安定性测定仪、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机、负压筛、李氏瓶、比表面积测定仪、滴定管、万分天平); (4)试验原始记录表填写。2-3.3.2掌握(1)细度的试验步骤; (2)密度及比表面积的试验步骤; (3)三氧化硫的试验步骤; (4)游离氧化钙含量试验(乙二醇法)的试验步骤。3配合比(砼、砂浆)、外加剂3-1混凝土配合比3-1.1考核参数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观密度)的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3-1.2理论知识要求3-1.2.1熟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1.2.2掌握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计算方法; (2)W/B计算方法; (3)用水量的确定、砂率的确定方法; (4)配合比计算步骤;(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及调整确定;(6)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观密度)的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3-1.3操作考核要求3-1.3.1应会(1)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用仪器准备;(2)混凝土配合比试拌用原材料的准备;(3)仪器操作及读数(称量设备、搅拌机、坍落度仪、振动台、容重筒);(4)试验原始记录表填写3-1.3.2应知按给定混凝土配合比试拌测定坍落度、表观密度试验、成型强度试件3-2砂浆配合比3-2.1考核参数 砂浆试配强度的确定、水泥用量的计算、石灰膏用量的计算、砂用量的计算、用水量的确定、配合比试配方法、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砂浆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3-2.2理论知识要求3-2.2.1熟悉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2)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3-2.2.2应知(1)砂浆试配强度的计算方法;(2)水泥用量、石灰膏用量、砂用量、用水量的确定方法;(3)配合比计算步骤;(4)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调整确定;(5)砂浆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试验方法及计算方法。3-2.3操作考核要求3-2.3.1应会(1)砂浆配合比试拌用仪器准备;(2)砂浆配合比试拌用原材料的准备;(3)仪器操作及读数(称量设备、搅拌机、容重筒、稠度仪(含标定方法);(4)试验原始记录表填写。3-2.3.2应知按给定砂浆配合比测定稠度、表观密度、保水率、成型强度试件。3-3混凝土外加剂3-3.1 考核参数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标准、检测标准。3-3.2 理论知识要求 3-3.2.1 熟悉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 取样方法。3-3.2.2 应知 (1)各检测参数的检测方法原理;(2)各检测参数中公式的计算方法;(3)检验结果的评定。3-3.3 操作考核要求3-3.3.1 应会 (1)检测所需仪器设备的准备; (2)试验用材料及样品的处理; (3)仪器操作及读数(含气量测定仪、收缩率测定仪、凝结时间测定仪、泌水筒、酸度计、滴定管、移液管、万分天平、火焰光度计); (4)试验原始记录表填写。3-3.3.2 掌握 (1)外加剂PH值测定步骤; (2)外加剂减水率测定步骤; (3)外加剂收缩率比测定步骤; (4)外加剂含气量测定步骤;(5)外加剂凝结时间之差测定步骤;(6)外加剂氯离子含量测定步骤。4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4-1 沥青4-1.1 考核参数软化点、针入度、延度、薄膜烘箱试验、蒸发损失。4-1.2 理论知识要求4-1.2.1 熟悉建筑石油沥青GB/T 4941998;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GB/T 45071999;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 45091998;沥青延度测定法GB/T 45081999;石油沥青溶解度测定法GB 71482008;石油沥青薄膜烘箱试验法GB/T 53042001;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 2671988;石油沥青脆点测定法(弗拉斯法)GB 45102006;石油沥青蒸发损失测定法GB 79642008;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防水沥青与防水卷材术语GB/T 183782001;石油沥青技术指标的基本概念及防水沥青术语;建筑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石油沥青取样方法。4-1.2.2 掌握 (1)根据品种及设计要求选取适当的试验方法; (2)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检测方法; (3)薄膜烘箱试验、蒸发损失检测方法;(4)针入度测定法的适用范围以及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4-1.3 操作考核要求4-1.3.1 熟悉 (1)检测仪器设备(针入度仪、延度仪、沥青软化点试验仪)的性能、适用范围及一般要求; (2)仪器设备校准方面的知识; (3)检测环境要求; (4)各种试样制作、冷却及定温要求; (5)检测程序及试验要求。4-1.3.2 掌握(1)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2)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的试验方法;(3)软化点升温速度的控制。4-2 沥青混合料4-2.1 考核参数 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2.2 理论知识要求4-2.2.1 熟悉(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1996;(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4)沥青混合料的种类;(5)各检测参数的计算方法;(6)密度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7)沥青混合料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方法。4-2.2.2 掌握(1)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2)沥青含量、矿料级配试验方法;(3)密度试验方法;(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5)沥青混合料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4-2.3 操作考核要求4-2.3.1 熟悉(1)静水力学天平、马歇尔稳定度仪、抽提仪的性能;(2)矿料级配试验用筛孔径及排列顺序;(3)静水力学天平、马歇尔稳定度仪、抽提仪、马歇尔击实仪的操作方法;(4)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计算;(5)沥青混合料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4-2.3.2 掌握 (1)密度试验方法; (2)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 (3)沥青含量试验方法;(4)马歇尔稳定度试件的成型方法;(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沥青混合料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5. 土工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5.1 考核参数 含水率、密度、压实度、击实次数、液塑限、承载比(CBR)、弯沉、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及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5.2 理论知识要求5.2.1 熟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含水率的试验方法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灌砂法进行现场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击实试验方法液塑限试验方法承载比(CBR)试验方法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路基顶面弯沉值的检测方法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5.2.2 掌握 (1)密度压实度中环刀法、灌砂法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2)击实的试验方法;(3)土的液塑限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4)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5)路基路面弯沉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灰剂量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5.3 操作考核要求5.3.1 熟悉 (1)击实仪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击实试验中干、湿法样品的制备; (3)含水率试验取样要求;(4)土的液塑限试验方法和要求;(5)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方法和要求;(6)弯沉的检测方法和要求;(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要求;(8)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灰剂量测定方法和要求。5.3.2 掌握(1)用灌砂法进行现场压实度试验检测;(2)击实试验;(3)土的液塑限试验;(4)土的承载比(CBR)试验;(5)弯沉的检测;(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灰剂量测定。6防水材料6-1改性沥青防水材料6-1.1考核参数 拉伸性能、耐热性、低温柔性、不透水性6-1.2理论知识要求6-1.2.1熟悉 GB 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 18243-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23441-2008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 328.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9-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 GB/T 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耐热性 GB/T 328.14-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低温柔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的检测参数、技术指标6-1.2.2掌握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抽样方法、样品调节、检测条件及步骤、结果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6-1.3操作考核要求6-1.3.1熟悉(1)检测设备的要求、性能和适用范围;(2)仪器设备的操作及读数;(3)试样处理;(4)检测记录表的填写。6-1.3.2掌握(1)拉伸性能试验;(2)低温柔性试验;(3)不透水性试验;(4) 耐热性的试验步骤。6-2高分子防水卷(片)材6-2.1考核参数 拉伸性能、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6-2.2理论知识要求6-2.2.1熟悉GB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 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328.9-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 GB/T 328.15-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低温弯折性 高分子防水卷(片)材的检测参数、技术指标6-2.2.2掌握高分子防水卷(片)材的抽样方法、样品调节、检测条件及步骤、结果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6-2.3操作考核要求6-2.3.1熟悉(1)检测设备的要求、性能和适用范围;(2)仪器设备的操作及读数;(3)试样处理;(4)检测记录表的填写。6-2.3.2掌握(1)拉伸性能试验; (2)低温弯折性试验; (3)不透水性试验。6-3 建筑防水涂料6-3.1考核参数 固体含量、拉伸性能、低温柔性(或低温弯折性)、不透水性6-3.2理论知识要求6-3.2.1熟悉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建筑防水涂料的检测参数、技术指标6-3.2.2掌握建筑防水涂料的抽样方法、样品调节、检测条件及步骤、结果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6-3.3操作考核要求6-3.3.1熟悉(1)检测设备的要求、性能和适用范围;(2)仪器设备的操作及读数;(3)试样处理;(4)检测记录表的填写。6-3.3.2掌握 (1)防水涂料试件成型步骤; (2)防水涂料固体含量的试验步骤; (3)拉伸性能试验; (4)低温柔性(弯折)试验; (5)不透水性试验。8土工合成材料8.1考核参数 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拉伸强度、伸长率、CBR顶破强力。8.2理论知识要求8.2.1熟悉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GB/T 13762-2009;土工合成材料 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 第1部分:单层产品厚度的测定方法;GB/T 13761.1-2009;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宽条拉伸试验GB/T 15788-2005;土工合成材料 静态顶破试验CBR法GB/T 14800-2010;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膜JT/T 518-2004;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土工格栅GB/T 17689-2008。8.2.2掌握(1)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拉伸强度、伸长率、CBR顶破强力等试验的原理;(2)土工合成材料拉伸试验等试验数据的计算及数值修约规定;(3)各类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结果的判定;(4)各类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的抽样、复验规定。8.3操作考核要求8.3.1熟悉(1)万能试验机、标距仪、测厚仪的操作规程;(2)对万能试验机、量具、量程及精度的要求; (3)不同种类试验项目样品的取样和试样准备要求;(4)样品养护条件和试验环境要求;(5)试验样品的夹持安装及测量方法;(6)拉伸试验中试验速度的控制;(7)样品拉伸强度、伸长率、单位质量、厚度、顶破强力等结果的确定方法。8.3.2掌握(1)单位面积质量测定的试验步骤;(2)单层产品厚度的测定方法;(3)拉伸强度、伸长率的试验步骤;(4)CBR顶破强力的试验步骤。9市政构件9.1 混凝土路面砖力学性能9.1.1考核参数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9.1.2 理论知识要求9.1.2.1熟悉混凝土路面砖GB 28635-20129.1.2.2掌握 (1)根据路面砖的规格正确选择试验项目; (2)混凝土路面砖抗压、抗折试验试件制备及养护要求; (3)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计算、评定及判定; (4)抗折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计算、评定及判定。9.1.3操作考核要求9.1.3.1熟悉 (1)对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用压力机量程、量具精确度的要求; (2)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试件所需数量及制备方法; (3)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用仪器的操作及读数; (4)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1.3.2掌握 (1)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2)抗折强度试验步骤。9.2 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9.2.1考核参数 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9.2.2 理论知识要求9.2.2.1熟悉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9.2.2.2掌握 (1)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的定义与其条件的要求; (2)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试验的试件处理和测量; (3)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9.2.3操作考核要求9.2.3.1熟悉 (1)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试验用设备及量具精确度的要求; (2)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试验试件的处理和测量; (3)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试验的操作及读数; (4)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系数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2.3.2掌握 (1)抗折强度试验; (2)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透水系数试验。9.3 混凝土路缘石力学性能9.3.1考核参数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9.3.2 理论知识要求9.3.2.1熟悉混凝土路缘石JC 899-20169.3.2.2掌握 (1)根据路缘石结构形状正确选择试验项目; (2)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及养护要求; (3)抗折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 (4)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9.3.3操作考核要求9.3.3.1熟悉 (1)对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试验用压力试验机量程、量具精确度的要求; (2)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所需试件数量和制备; (3)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试验用仪器的操作及读数; (4)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3.3.2掌握 (1)抗折强度试验步骤; (2)抗压强度试验步骤。9.4 检查井盖力学性能9.4.1考核参数 承载能力(包括试验荷载、破坏荷载、允许残留变形)9.4.2 理论知识要求9.4.2.1熟悉检查井盖JC 899-200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211-2005。9.4.2.2掌握 (1)不同材料检查井盖试验的批量及抽样数量; (2)不同材料检查井承载能力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判定依据; (3)不同材料检查井承载能力检测结果的判定规则。9.4.3操作考核要求9.4.3.1熟悉 (1)承载能力试验用加载系统及主要量具,对加载设备的量程、量具的精确度要求; (2)承载能力试验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及读数; (3)承载能力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4.3.2掌握承载能力试验步骤9.5 水箅的力学性能9.5.1考核参数 承载能力(包括试验荷载、破坏荷载、允许残留变形)9.5.2 理论知识要求9.5.2.1熟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箅JC/T 212-2005;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CJ/T 130-2001。9.5.2.2掌握(1)不同材料水箅试验的批量及抽样数量; (2)不同材料水箅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和判定依据及判定规则。 9.5.3操作考核要求9.5.3.1熟悉 (1)不同材料水箅用加载设备装置,对其加载设备的量程及精确度的要求; (2)不同材料水箅试验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及读数; (3)不同材料水箅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5.3.2掌握承载能力试验步骤9.6 天然石材物理性能9.6.1考核参数体积密度,干燥、水饱和压缩强度,干燥、水饱和弯曲强度。9.6.2 理论知识要求9.6.2.1熟悉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 18601-2009;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 19766-2016;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1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GB/T 9966.1-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2部分:干燥、水饱和和弯曲强度试验方法GB/T 9966.2-2001;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GB/T 9966.3-2001。9.6.2.2掌握 (1)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样尺寸的要求; (2)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样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计算。 9.6.3操作考核要求9.6.3.1熟悉 (1)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验用设备及量具精确度的要求; (2)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件的处理和测量; (3)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验用仪器的操作及读数; (4)体积密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9.6.3.2掌握 (1)体积密度试验; (2)干燥、水饱和压缩强度试验,干燥、水饱和弯曲强度试验。10管材管件10.1考核参数规格尺寸、密度、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纵向回缩率、落锤冲击试验、环刚度、环柔性、静液压强度、坠落试验、简支梁冲击试验、烘箱试验。10.2理论知识要求 10.2.1熟悉 (1)塑料管道系统 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 8806-2008; (2)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1033.1-2008; (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 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 8802-2001; (4)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1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GB/T 8804.1-2003; (5)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2部分 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GB/T 8804.2-2003; (6)热塑性塑料管材 拉伸性能测定 第3部分 聚烯烃管材GB/T 8804.3-2003; (7)热塑性塑料管材 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6671-2001; (8)热塑性塑料管材耐性外冲击性能 试验方法 时针旋转法GB/T 14152-2001; (9)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 9647-2003; (10)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 6111-2003; (11)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 8801-2007; (12)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GB/T 18743-2002; (13)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 热烘箱试验方法GBT 8803-2001; (14)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5836.1-2006; (15)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5836.2-2006; (16)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GB/T 18742.2-2002; (17)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2000; (18)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 19472.1-2004。10.2.2掌握 (1)管材的规格尺寸、密度、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纵向回缩率、落锤冲击试验、环刚度、环柔性、静液压强度、简支梁冲击试验的试验方法及结果评定。 (2)管件的密度、维卡软化温度、坠落试验、烘箱试验的试验方法及结果评定。10.3操作考核要求10.3.1熟悉 (1)电子天平、管壁测厚仪、数显卡尺、热变形维卡软化试验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全自动落锤冲击试验机、指针式塑料摆锤冲击试验机、管材耐压爆破试验机、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低温箱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2)管材试验室的温、湿度要求; (3)各项试验的样品数量及制备方法; (4)各项试验的检测程序及试验原始记录的填写。10.3.2掌握 (1)密度的试验步骤浸渍法; (2)维卡软化温度的试验步骤; (3)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步骤; (4)落锤冲击试验的试验步骤; (5)环刚度、环柔性的试验步骤; (6)静液压强度的试验步骤; (7)简支梁冲击试验的试验步骤。11化学分析11.1化学实验室建设及化学检验常用的仪器设备11.1.1考核参数化学实验室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以及玻璃量器(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常用器皿(干燥器、坩埚)、电器设备(电炉、马弗炉、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锅)配置情况。11.2溶液配制11.2.1考核参数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氯化钠标准溶液、EDTA标准滴定溶液11.2.2理论知识要求11.2.2.1熟悉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601-2002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2002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定溶液的制备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GB/T 6920-1986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 11901-1989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11896-1989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9-1989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11.2.2.2掌握分析实验室用水及制备、化学试剂的分类、化学试剂的储存、化学溶液的标签及内容。11.2.3操作考核要求11.2.3.1熟悉 (1)移液管、滴定管、量筒等玻璃仪器的操作与读数; (2)硫酸、磷酸、硝酸、盐酸的配制; (3)标准规范对配制化学溶液的要求及保存期限。11.2.3.2掌握 (1)化学分析实验室用水制备; (2)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标定; (3)氯化钠标准溶液的制备。11.3水泥化学分析11.3.1考核参数 烧失量、不溶物、 三氧化硫、氧化镁、氧化钙、游离氧化钙、氯离子、氧化钾、氧化钠11.3.2理论知识要求11.3.2.1熟悉 (1)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11.3.2.2掌握 (1)烧失量评定标准; (2)三氧化硫评定标准; (3)氧化镁评定标准; (4)氯离子评定标准; (5)碱含量评定标准; (6)游离氧化钙评定标准。11.3.3操作考核要求11.3.3.1熟悉 (1)烧失量的计算方法; (2)三氧化硫的计算方法; (3)氧化镁的计算方法; (4)氯离子的计算方法; (5)碱含量的计算方法; (6)游离氧化钙的计算方法。11.3.3.2 掌握 (1)烧失量的试验步骤; (2)三氧化硫的试验步骤; (3)氧化镁的试验步骤; (4)氯离子的试验步骤; (5)氧化钾、氧化钠的试验步骤; (6)游离氧化钙的试验步骤。11.4 外加剂匀质性11.4.1考核参数 固体含量、pH值、硫酸钠含量、总碱量、氯离子含量11.4.2理论知识要求11.4.2.1熟悉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11.4.2.2掌握外加剂匀质性的检测参数、技术指标、抽样方法、检测步骤、计算方法和判定规则。11.4.3.3操作考核要求11.4.3.3.1熟悉 (1)固体含量的计算方法; (2)硫酸钠的计算方法; (3)总碱量的计算方法; (4)氯离子的计算方法。11.4.3.3.2掌握 (1)固体含量的试验步骤。 (2)pH值的试验步骤; (3)硫酸钠含量的试验步骤; (4)氧化钾、氧化钠的试验步骤及标准曲线的绘制过程。11.5建设用砂、卵石、碎石有害物质11.5.1考核参数 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贝壳11.5.2理论知识要求11.5.2.1熟悉 (1)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 (2)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11.5.2.2掌握 (1)云母评定标准; (2)轻物质评定标准; (3)有机物评定标准; (4)硫化物及硫酸盐评定标准; (5)氯化物评定标准; (6)贝壳评定标准。11.5.3操作考核要求11.5.3.1熟悉 (1)云母的计算方法; (2)轻物质的计算方法; (3)硫化物及硫酸盐的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