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B齿轮室盖体加工中心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铣镗+钻孔】
36页 14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11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5WB齿轮室盖体加工中心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5WB齿轮室盖体加工中心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han压板a.dwg
han圆柱销2.dwg
han定位杆a.dwg
han开口压板.dwg
han支承杆a.06dwg.dwg
han浮动支撑杆a.dwg
han菱形销.dwg
han钻夹具总图.dwg
han铣镗夹具总图a.dwg
han销轴I.adwg.dwg
任务书.doc
加工作业指导书1-1.xls
加工作业指导书2-1.xls
加工作业指导书3-1.xls
加工作业指导书4-1.xls
外文翻译--球墨铸铁的无损伤检测.doc
夹具体a.dwg
齿轮室盖卡片总图.xls
目 录
1 引言 1
1.1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1
1.2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1.3 我国机械行业存在差距和实施策略 2
2 齿轮室盖的作用和结构 3
3 毛坯的选择 4
3.1 毛坯材料的种类 4
3.2 确定毛坯时应考虑的因素 4
3.3 确定毛坯时的几项工艺措施 5
3.4 毛坯的确定 6
4 齿轮室盖的工艺规程设计 7
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
4.2 基面的选择 7
4.3 拟订工艺路线 8
5 夹具设计 25
5.1 机床夹具的作用及其组成 25
5.2 零件工艺性分析 25
5.3 铣齿轮室盖面的夹具设计 26
5.4 气动夹具的原理 31
5.5 铣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31
5.6 加工工艺孔夹具设计 31
结束语 35
致 谢 36
参 考 文 献 37
1 引言
为了适应机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要求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能不断设计出构思合理、结构正确、工艺良好的各种新型夹具,本次毕业设计制定5WB齿轮室盖体加工中心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通过对齿轮室盖体结构分析及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夹具的设计[1]。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重要保证和重要依据[2]。
1.1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特点是现代化高新技术的综合利用,其趋势是四化:即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1) 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2) 敏捷化:使产品推向市场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机械制造厂机制能灵活转向; (3) 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当前,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需要不断增加。据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统计,1975~1995年机械零件的种类增加了40%~50%,而75%~85%的工作人员不直接与材料打交道,转与信息打交道。80%~88%的活动不直接增加产品附加值,产品工艺过程、组织管理日益复杂化。设计、工艺准备等项工作约占为完成用户订货总时间的60%以上。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货期与产品质量往往起着比价格更为重要的作用。敏捷化已是在机械制造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技术上要实现柔性化,在生产组织上要实现变革,这些都是机械制造企业刻不容缓的大事;
(4) 信息化:机械制造业将不再是由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价值,而是由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机械制造也将是由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机械制造业。21世纪初,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
在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年会上,每届都有大量关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及时生产(Aqiling Production)等方面的论文。这些都将是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业热门的研究课题,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便成为目前中国机械制造业总的发展趋势[3]。
1.2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业不仅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研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各种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具,而且为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业本身提供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实力[4]。
1.3 我国机械行业存在差距和实施策略
改革开放30年,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使我国的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存:一是产品创新能力较差。开发周期长。二是制造工艺装备落后,成套能力不强,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还采用较落后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装备进行生产。优质高效低耗工艺的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三是生产自动化和优化水平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我国平均劳动生产率为0.263万美元,而美国为9.37万美元。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四是管理粗放,协作能力较差,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我国多数企业缺少现代化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手段,众多的企业机构臃肿,富裕人员一般多达30-40%。五是工程技术人员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面对这样形势。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使我国的制造业站在世界先进行列,必须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和策略。如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生产模式;加强企业问合作;提高制造业现代化管理水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