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doc

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CK6140纵向进给】【3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795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18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ck6140 数控车床 机械系统 设计研究 纵向进给 cad图纸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 外文翻译 任务书
资源描述:

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CK6140纵向进给】

41页 14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3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开题报告.doc

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doc

主轴箱装配图.dwg

主轴零件图.dwg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CNC 机器上自由形态表面非连络自动机械测量.doc

数控车床纵向进给装配图.dwg

目   录

1  引言 1

1.1  CK6140的现状和发展 1

1.2  CK6140数控车床总体方案的拟定 1

2  主运动部分设计 3

2.1  参数的确定 3

2.2  传动设计 4

2.3  转速图的拟定 6

2.4  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的确定 8

2.5  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 10

2.6  展开图设计 21

3  纵向进给运动设计 27

3.1  滚珠丝杆副的选择 27

3.2  驱动电机的选用 32

结论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机床,是其中的一类使用性很强的机床形式。数控车床是基于数字控制的。课题以数控车床CK6140为原型进行设计,首先介绍了CK6140数控车床的拟定。在此基础上,主要讨论了主运动参数的确定、主运动传动设计、主运动转速图的拟定、主运动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的确定、主运动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主运动展开图设计、纵向进给运动滚珠丝杆副的选择及运动驱动电机的选用。

关键词  数控车床  主运动  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CNC lathe mechanical system                                                 

Abstract

CNC lathe, also known as Digital Control lathe. it is an automatic machine tool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50's. is one of a class of highly used form of machine. CNC lathe is based on the figures control.

The topics is designed from the ck6140 prototype. On this basis, first introduce the study of CK6140  lathe. On this basis, disscuss the determination of motion parameters, the main campaign drive design,

the main campaign map of speed, pulley diameter of the main movement and the number of teeth ,the estimation and transmission check of

pieces of the main movement, the design of main campaign .The sellection

of the ball screw vice of vertical feed motion and the sports motor 

Keywords  CNC lathe  the main movement  design

1  引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

1.1  CK6140的现状和发展

自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问世至今的半个世纪内,机床数控技术的发展迅速,经历了六代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其中,第一个阶段为NC阶段;第二个阶段为CNC阶段,从1974年微处理器开始用于数控系统,即为第五代数控系统。在近20多年内,在生产中,实际使用的数控系统大多是这第五代数控系统,其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PC微机的发展尤为突出,无论是软硬件还是外器件的进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所采用的芯片集成化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而成本却越来越低,原来在大,中型机上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在微型机上就可以实现。在美国首先推出了基于PC微机的数控系统,即PCNC系统,它被划入为所谓的第六代数控系统[1]。

1.2  CK6140数控车床总体方案的拟定

1.2.1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机床,而数控车床四其中的一类使用性很强的机床形式。数控车床是基于数字控制的,它与普通车床不同的是,数控车床的主机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大多数数控车床采用了高性能的主轴及伺服传动系统,因此,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得到了简化。

(2)为了适应数控车床连续地自动化加工,数控车床机械结构,具有较高的动态刚度,阻尼精度及耐磨性,热变形较小[3]。

(3)更多地采用高效传动部件,如滚动丝杆副,直线滚动导轨高,CNC装置这是数控车床的核心,用于实现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1.2.2  CK6140数控卧式车床总体方案的拟定

(1)CK6140数控卧式车床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因此,进给伺服系统应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

(2)根据设计所给出的条件,主运动部分z=18级,即传动方案的选择采用有级变速最高转速是2000r/min,最低转速是40r/min, 。

(3)纵向和横向进给是两套独立的传动链,它们由步进电机,齿轮副,丝杆螺母副组成,它的传动比应满足机床所要求的。

(4)为了保证进给伺服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选用摩擦小,传动效率高的滚珠丝杆螺母副,并应有预紧机构,以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齿轮副也应有消除齿侧间隙的机构[4]。

(5)采用滚动导轨可以减少导轨间的摩擦阻力,便于工作台实现精确和微量移动,且润滑方法简单。

拟订总体方案简图如图2 .1所示。

结 束 语

毕业论文是本科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ck6140数控车床的系统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各种设备的选用标准,各种安装方式,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我在设计上还是有有很大的不足的,这无疑是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数控车床方面的设计,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

致  谢

数控车床毕业设计是机械设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我,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我四年大学生活的一个总结,在本次设计中,从选题到设计过程直到最后完成设计,都是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中,每天都挤出时间来询问设计进程,并为我讲解许多设计的专业知识,热忱鼓励,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资料。

    教授对教学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不仅教我们知识,而且教我们做人。虽历时几个月,却使我终生受益,黄教授的教导让我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黄教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几句简单的言语来表达的。同时,感激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的纯真友谊,维持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还有学习上面给予的种种帮助。

    在设计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择课题到设计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大学生活四年,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她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渡过了绚丽的四年。

参 考 文 献

[1] 毕承恩, 丁乃建, 杨惕新等. 现代数控机床(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2] 吴祖育, 秦鹏飞. 数控机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 吴敏镜. 现代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 新技术新工艺,1997,03.

[4] 姜家吉, 周学才.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5] 张新义. 经济型数控机床系统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6] 王爱玲. 现代数控机床[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关颖. 数控车床[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周自强. 机床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J]. 丹东师专学报,1997.

[9] 李佳. 数控机床及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0] 赵松年,张奇鹏.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1] 蔡春源.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12] 孙恒,陈作模. 机械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2007.

[13] 陈宏钧.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吴宗泽,罗圣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 荣维芝. 数控原理与维修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设计 (论文 )题目 : 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指 导 教 师 :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 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参考书最多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不包括辞典、手册); 4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7408 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 2009 年 3 月 15 日”或“ 2009 毕 业 设 计( 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摘要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 称 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 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结构 发展趋势 1 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 称 床。 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 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 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一个分支,具有品种繁多、适用面广的特点。 主传动系统 实现工件的旋转主运动,特点是速度较高,消耗动力较大。目前数控车床的主运动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机械有级手动变速型:它与普通车床基本相同。要变换工件的转速,必须先停车,再手动选速,然后再启动。这种型式结构复杂、性能低下,主要用于简易数控车床。 机械有级半自动变速型:它是在普通车床的 基础上,采有电磁离合器,利用速度编程代码,可以自动实现主轴转速的有级变换。主轴变速实现分级自动化,可相对提高加工效率。这种型式价格较低,在简易数控车床中广泛应用。 变频无级自动变速型:利用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控制信号,可使变频电机实现连续无级自动变速,简化机械结构;用户可按加工状态,选择最合理的主轴转速。这种型式价格适中,缺点是低速时主轴输出扭矩较小,不适于低速重负荷切削。 交流主轴伺服无级自动变速型:利用主轴高速响应矢量控制技术,可实现电机连续无级自动变速。同变频调速相比,其低速特性好,恒功率范围广,但价格 较高。这种型 式是数控车床最理想的配置。 进给传动系统 主要实现刀具的纵横向进给运动,特点是速度较低,消耗动力较小。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主要由驱动电机和滚珠丝杠副组成。 驱动电机有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两种。伺服电机可分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目前多用交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不带编码器,为开环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带编码器,为半闭环控制系统。二者相比,伺服电机具有过载能力大和控制精度高的特点;而步进机具有价格低的优势。 滚珠丝杠副按回珠方式和螺母予紧方式有多种结构,目前最常用内循环双螺母垫片予紧型,可使 机床达到较好的定位精度 刀架系统 主要实现刀盘的自动转换、定位及刀具的装夹,通常是数控车床的核心配套件,需要保证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够自动完成车削外圆、端面、圆弧、螺纹、镗孔、切槽、切断等加工工序。刀架系统按实现刀盘的松开、分度转位及夹紧定位的驱动方式分有液压和电动两种,目前后者用得较广,是因无需配套液压系统,结构也较紧凑。 按刀架的功能分为全功能型和普通型,根本差异在于是否具有双向回转和任意刀位就近选刀功能,决定着刀架换刀的时间长短,从而影响着数控车床的加工效率。按刀架的分度定位元件分为双齿盘和三齿 盘两种。三齿盘结构实现刀架转位时,刀盘无需抬起即可实现转位刹紧,刀架自身的防护性能也较好。目前三齿盘式 ( 不抬起式 ) 刀架趋向为首选结构 工件装夹系统 主要实现工件的装夹,通常由卡盘及尾座组成,决定着上下工件是否方便和省力。目前,卡盘有手动、电动、液压三种;尾座多为手动和液压两种。液压结构复杂,价格稍高,但是装夹效率高,省力方便,还易实现安全保护功能。电动卡盘,因夹紧力难以控制,应用范围较小。手动卡盘价格低廉,简易数控车床中应用较广。 床身和防护系统 它们决定着数控车床的整体布局和外观造型。 目前的数控车床有两大类型。 ( 1)简易数控车床:整体布局由普通车床演变而来,多为平床身平拖板结构,刀架前置,切 削区为半封闭或全封闭布局。因其构造同普通车床有很大的继承性,加工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 2) 全功能数控车床:整体布局多为斜床身平拖板 (平床身斜拖板 )结构,刀架后置,切削区为全封闭;上下工件操作方便,排屑容易,易实现自动化;切削区与纵横导轨完全隔离,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但其成本较高。 2 数控车床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 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数控机床正在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高速度、高精度化 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并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伺服进给方式,其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特性相当优越。采用前馈控制技术,使追踪滞后误差大大减小,从而改善拐角切削的加工 精度。 为适应超高速加工的要求,数控机床采用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变频电动机与机床主轴一体化,主轴电机的轴承采用磁浮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或陶瓷滚动轴承等形式。目前,陶瓷刀具和金刚石涂层刀具已开始得到应用。 多功能化 配有自动换刀机构 (刀库容量可达 100把以上 )的各类加工中心,能在同一台机床上同时实现铣削、镗削、钻削、车削、铰孔、扩孔、攻螺纹等多种工序加工,现代数控机床还采用了多主轴 、多面体切削,即同时对一个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方式的切削加工。数控系统由于采用了多 可在一台机床上同时进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编制,实现所谓的“前台加工,后台编辑”。为了适应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要求,数控系统具有远距离串行接口,甚至可以联网,实现数控机床之间的数据通信,也可以直接对多台数控机床进行控制。 智能化 现代数控机床将引进自适应控制技术,根据切削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工作参数,使加工过程中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得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也 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设备的生产效率。具有自诊断、自修复功能,在整个工作状态中,系统随时对 查。一旦出现故障时,立即采用停机等措施,并进行故障报警,提示发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等。还可以自动使故障模块脱机,而接通备用模块,以确保无人化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实现更高的故障诊断要求,其发展趋势是采用人工智能专家诊断系统。 数控编程自动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目前 数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是利用 加工图样,再经计算机内的刀具轨迹数据进行计算和后置处理,从而自动生成 实现 着 前又出现了 与接从系统内的 可靠性最大化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户最关心的主要指标。数控系统将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利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专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来提高可靠性。通过硬件功能软件 化,以适应各种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时采用硬件结构机床本体的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及系列化,使得既提高硬件生产批量,又便于组织生产和质量把关。还通过自动运行启动诊断、在线诊断、离线诊断等多种诊断程序,实现对系统内硬件、软件和各种外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利用报警提示,及时排除故障;利用容错技术,对重要部件采用“冗余”设计,以实现故障自恢复;利用各种测试、监控技术,当生产超程、刀损、干扰、断电等各种意外时,自动进行相应的保护。 控制系统小型化 数控系统小型化便于将机、电装置结合为一体。目前主要采用超大 规模集成元件、多层印刷电路板,采用三维安装方法,使电子元器件得以高密度安装,较大规模缩小系统的占有空间。这样可以方便地将它安装在机床设备上,更便于对数控机床的操作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毕承恩 , 丁乃建 , 杨惕新等 . 现代数控机床 (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3. 2 吴祖育 , 秦鹏飞 . 数控机床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3 吴敏镜 . 现代数控机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J. 新技术新工艺, 1997, 03. 4 姜家吉 , 周学才 .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5 张新义 . 经济型数控机床系统设计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6 王爱玲 . 现代数控机床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7 关颖 . 数控车床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8 周自强 . 机床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J. 丹东师专学报, 1997. 9 李佳 . 数控机床及应用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10 赵松年,张奇鹏 .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 M. 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11 蔡春源 .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M.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 12 孙恒 , 陈作模 . 机械原理 M. 高等教育出版 , 2007. 13 陈宏钧 .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生产实例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14 吴宗泽,罗圣国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15 荣维芝 . 数控原理与维修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 的研究手段(途径): 1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以数控车床 原型进行设计,主要设计任务为: ( 1)总体方案的拟订 ( 2)主运动参数的确定; ( 3) 主运动传动设计 ; ( 4)主运动转速图的拟定; ( 5)主运动带轮直径和齿轮齿数的确定; ( 6)主运动传动件的估算和验算; ( 7)主运动展开图设计; ( 8)纵向进给运动滚珠丝杆副的选择及运动驱动电机的选用。 2 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 1)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 2)通过老师的指导。 ( 3) 通过浏览因特网 上的相关资料。 ( 4) 通过对相关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K6140数控车床的机械系统的设计与研究【CK6140纵向进给】【3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795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