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 可机加工性.doc

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795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18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LH157QMJ-B变速箱 变速箱 工序卡 及第 第一道 加工夹具 设计 cad图纸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 外文翻译 任务书
资源描述:

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设计

61页 23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设计论文.doc

LH157QMJ-B工序卡.dwg

任务书.doc

外文翻译-- 可机加工性.doc

夹具体.dwg

夹具装配图.dwg

浮动支承.dwg

设计图纸6张.dwg

目   录  

1 引言 1

2  生产纲领 3

2.1  计算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3

2.2  计算生产节拍 4

3  零件的分析 5

3.1  零件的作用 5

3.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4  工艺规程设计 7

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7

4.2  基面的选择 7

4.3  制订工艺路线 9

4.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4

4.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7

4.6  小结 46

5  夹具的设计 47

5.1  问题的提出 47

5.2  夹具设计 47

5.3  小结 50

  结束语 51

  致谢 52

  参考文献 53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通过对LH157QMJ-B变速箱箱体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变速箱体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变速箱体的结合面以及该组加工面上孔系的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关键词  变速箱体    加工工艺   定位   夹具设计

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LH157QMJ-B gearbox card and the first step of 

       machining operation fixture design                

Abstract

This Paper requires that" with quality beg development, with benefits seek to live on to store ",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element processing , have raised productivity and reduced production cost, is one of mainly direc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machining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rough knowing and analysi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asing part drawing for WH212 gear reducer, so a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make process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he precision of gear reducer. Then,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alysis the precision and error for the processing of bearing hole and the base hole of the casing of gear reducer,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result of clamping apparatus can apply in production requirement.

Keywords    Principal axis         Processing technology   

            Fixed position         Tongs design

1 引言

四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时,我们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来我们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的机会,而且毕业设计也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认真踏实地做好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意味着我们能否顺利毕业,而且对今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很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另外,毕业设计还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开发思维和协调工作的能力,这对今后踏入社会以后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机械工业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都会通过机械工业的发展程度反映出来。人们之所以要广泛使用机器,是由于机器既能承担人力所不能或不便进行的工作,又能较人工生产改进产品的质量,特别是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机械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和促进技术改造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通过大量设计制造和广泛使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机器,就能大大加强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夹具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这些即将大学毕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对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和掌握,为此我们要进行毕业设计,要自己动手进行思考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贡献力量,也要从此迈出展现自己价值的第一步。

   本次设计是根据林海集团生产的要求,设计1P64F下箱体工序卡及第一道工序的夹具。所用机床主要是铣床、钻床以及加工中心等。本次设计要求是单班制年产2万台;夹具设计须定位准确,夹紧可靠。以及节约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但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结合生产实际应用设备的能力有限,故没有能够做到很详细的设计,而且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请老师给以指导和批评[1]。

2  生产纲领

2.1  计算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计划期常为一年,所以生产纲领也称年产量。)

如附图所示的LH157QMJ-B汽油机变速箱箱体,(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则该产品年产量为2万台,设备品率a%为17%机械加工废品率b%为0.5%,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技术要求;

(1) 铸件尺寸公差按GB6414-1999CT要求;

(2) 未注铸造圆角R1~2,拔模斜度1o30',未注倒角1 45 o,未注壁厚2;

(3) 铸件技术条件JB2702-80-II-~Y2要求;

(4) 在(30~40) 104Pa压力下作水压试验1min,不得漏水和浸润;

(5) 表面喷丸处理;

(6) 硬度≥HB80,试样抗拉强度 MPa;

(7) 压铸件材料为ADC12;

(8) 带*标记的螺孔及底孔根据配套要求加工。

生产纲领N        

          =20000 (1+17%+0.5%)

          =23500件/年

年产量为23500(件/年),现通过计算, 生产纲领对工厂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各工作点的专业化程度,加工方法,加工工艺设备和工装等。同一种产品,生产纲领不同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专业化程度,即有着完全不同的生产组织类型。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组织类型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其中成批生产可分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下表1是各种生产组织管理类型的划分,从工艺特点上看单件生产与小批生产相近,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相近,因此在生产中一般按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来划分生产类型,这三种类型有着各自的工艺特点。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参考过程。

回顾这次毕业设计,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毕业设计期间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在王羡梅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1P64F下箱体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的设计。从开始接到题目到拟订工艺方案路线,再到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工艺的略知,对工艺规程等相关设计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的设计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拟订出一道最佳工艺方案的重要性,工艺方案的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和经济性等。但在此次设计中也暴露出了自身的很多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对相关机械手册查阅也未能够很好的掌握,最严重的是理论与实践不能够很好的相结合,这些都以待改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致  谢

经过近四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学生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她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开题报告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老师们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设计的同学们,他们在本次设计中勤奋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并分担了许多工作。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

感谢学校图书馆的开放,让我们有足够的资料可供参考。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机械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对机械加工工艺这门课程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于各方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实际的体会。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还有相当距离,还需在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本设计由于时间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限制,在设计上不很周详,许多应该考虑的因素,可能没在设计上体现出来。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得到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各方面的帮助,才能使设计得以顺利进行,借此我深表谢意。

最后感谢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参 考 文 献

[1] 赵家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第二版,北京:北京出版社,

    008.12.      

[2] 郑修本. 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郑修本. 机械制造工艺学[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王羡梅.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R]. 泰州: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技术文  

    件,2006.

[5]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 第一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6.

[6] 美国可切削性数据中心.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M]. 第一版,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89.9.

[7] 李庆余, 张佳等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龚定安,蔡建国编著.机床夹具设计原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9] 王羡梅. 技术经济分析报告[R]. 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技术文件,江

    苏: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2008.

[10] 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M]. 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 薛源顺.机床夹具设计[M]. 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 中国亚德客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气动装置产品[M]. 第三版 2005.

[13] 孙丽媛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002.

[14] 赵家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5] 美国可切削性数据中心.机械加工切削数据手册[M]. 第一版,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1989. 

[16] 徐学林.互换性性与测试技术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17] 王羡梅. 139FM缸头罩工艺工序卡[R]. 泰州: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 

     技术文件,江苏: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2006.

[18] 李益民.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9] 张耀震.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M].第一版,北京:航天工业出版社,1987.

[20] 艾兴,肖诗纲.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学院 (系 ):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外文出处: 附 件: 指导教师评语: 此译文简单介绍了材料的可机加工性,分别从钢、其它不同金属、各种材料几方面加以介绍。翻译用词比较准确,文笔也较为通顺,为在以后工作中接触英文资料打下了基础。 签名: 年 月 日 注: 请将该封面与附件装订成册。 (用外文写 )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可机加工性 一、概 述 一种材料的可机加工性通常以四种因素的方式定义: 1、表面光洁性和表面完整性。 2、刀具的寿命。 3、切削力和功率的需求。 4、切屑控制。 以这种方式,好的可机加工性指的是好的表面光洁性和完整性,长的刀具寿命,低的切削力和功率需求。关于切屑控制,细长的卷曲切屑,如果没有被切割成小片,以在切屑区变的混乱,缠在一起的方式能够严重的介入剪切工序。 因为剪切工序的复杂属性,所以很难建立定量地释义材料的可机加工性的关系。在制造厂里,刀具寿命和表面粗糙度通常被认为是可机加工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尽管已不再大量的被使用,近 乎准确的机加工率在以下的例子中能够被看到。 二、 钢的可机加工性 因为钢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正如第 5 章所示),所以他们的可机加工性已经被广泛地研究过。通过宗教铅和硫磺,钢的可机加工性已经大大地提高了。从而得到了所谓的易切削钢。 二次硫化钢和二次磷化钢 硫在钢中形成硫化锰夹杂物(第二相粒子),这些夹杂物在第一剪切区引起应力。其结果是使切屑容易断开而变小,从而改善了可加工性。这些夹杂物的大小、形状、分布和集中程度显著的影响可加工性。化学元素如碲和硒,其化学性质与硫类似,在二次硫化钢中起夹杂物改性作用。 钢中的磷有两个主要的影响。它加强铁素体,增加硬度。越硬的钢,形成更好的切屑形成和表面光洁性。需要注意的是软钢不适合用于有积屑瘤形成和很差的表面光洁性的机器。第二个影响是增加的硬度引起短切屑而不是不断的细长的切屑的形成,因此提高可加工性。 含铅的钢 钢中高含量的铅在硫化锰夹杂物尖端析出。在非二次硫化钢中,铅呈细小而分散的颗粒。铅在铁、铜、铝和它们的合金中是不能溶解的。因为它的低抗剪强度。因此,铅充当固体润滑剂并且在切削时,被涂在刀具和切屑的接口处。这一特性已经被在机加工铅钢时,在切屑的刀具面表面有高浓度的 铅的存在所证实。 当温度足够高时 例如,在高的切削速度和进刀速度下 铅在刀具前直接熔化,并且充当液体润滑剂。除了这个作用,铅降低第一剪切区中的剪应力,减小切削力和功率消耗。铅能用于各种钢号,例如 10111241等。铅钢被第二和第三数码中的字母 L 所识别(例如, 10(需要注意的是在不锈钢中,字母 L 的相同用法指的是低碳,提高它们的耐蚀性的条件)。 然而,因为铅是有名的毒素和污染物,因此在钢的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隐患(在钢产品中每年大约有 4500 吨的铅消耗)。结果,对于估算钢中含 铅量的使用存在一个持续的趋势。铋和锡现正作为钢中的铅最可能的替代物而被人们所研究。 脱氧钙钢 一个重要的发展是脱氧钙钢,在脱氧钙钢中矽酸钙盐中的氧化物片的形成。这些片状,依次减小第二剪切区中的力量,降低刀具和切屑接口处的摩擦和磨损。温度也相应地降低。结果,这些钢产生更小的月牙洼磨损,特别是在高切削速度时更是如此。 不锈钢 奥氏体钢通常很难机加工。振动能成为一个问题,需要有高硬度的机床。然而,铁素体不锈钢有很好的可机加工性。马氏体钢易磨蚀,易于形成积屑瘤,并且要求刀具材料有高的热硬度和耐月牙洼磨损性。 经沉淀硬化的不锈钢强度高、磨蚀性强,因此要求刀具材料硬而耐磨。 钢中其它元素在可机加工性方面的影响 钢中铝和矽的存在总是有害的,因为这些元素结合氧会生成氧化铝和矽酸盐,而氧化铝和矽酸盐硬且具有磨蚀性。这些化合物增加刀具磨损,降低可机加工性。因此生产和使用净化钢非常必要。 根据它们的构成,碳和锰钢在钢的可机加工性方面有不同的影响。低碳素钢(少于 碳)通过形成一个积屑瘤能生成很差的表面光洁性。尽管铸钢的可机加工性和锻钢的大致相同,但铸钢具有更大的磨蚀性。刀具和模具钢很难用于机加工,他们通常再煅烧后 再机加工。大多数钢的可机加工性在冷加工后都有所提高,冷加工能使材料变硬并且减少积屑瘤的形成。 其它合金元素,例如镍、铬、钳和钒,能提高钢的特性,减小可机加工性。硼的影响可以忽视。气态元素比如氢和氮在钢的特性方面能有特别的有害影响。氧已经被证明了在硫化锰夹杂物的纵横比方面有很强的影响。越高的含氧量,就产生越低的纵横比和越高的可机加工性。 选择各种元素以改善可加工性,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元素对已加工零件在使用中的性能和强度的不利影响。例如,当温度升高时,铝会使钢变脆(液体 金属脆化,热脆化,见 ),尽管 其在室温下对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因为硫化铁的构成,硫能严重的减少钢的热加工性,除非有足够的锰来防止这种结构的形成。在室温下,二次磷化钢的机械性能依赖于变形的硫化锰夹杂物的定位(各向异性)。二次磷化钢具有更小的延展性,被单独生成来提高机加工性。 三、 其它不同金属的机加工性 尽管越软的品种易于生成积屑瘤,但铝通常很容易被机加工,导致了很差的表面光洁性。高的切削速度,高的前角和高的后角都被推荐了。有高含量的矽的锻铝合金铸铝合金也许具有磨蚀性,它们要求更硬的刀具材料。尺寸公差控制也许在机加工铝时会成为一个问题,因 为它有膨胀的高导热系数和相对低的弹性模数。 铍和铸铁相同。因为它更具磨蚀性和毒性,尽管它要求在可控人工环境下进行机加工。 灰铸铁普遍地可加工,但也有磨蚀性。铸造无中的游离碳化物降低它们的可机加工性,引起刀具切屑或裂口。它需要具有强韧性的工具。具有坚硬的刀具材料的球墨铸铁和韧性铁是可加工的。 钴基合金有磨蚀性且高度加工硬化的。它们要求尖的且具有耐蚀性的刀具材料并且有低的走刀和速度。 尽管铸铜合金很容易机加工,但因为锻铜的积屑瘤形成因而锻铜很难机加工。黄铜很容易机加工,特别是有添加的铅更容易。青铜比黄铜更难机加 工。 镁很容易机加工,镁既有很好的表面光洁性和长久的刀具寿命。然而,因为高的氧化速度和火种的危险(这种元素易燃),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小心使用它。 钳易拉长且加工硬化,因此它生成很差的表面光洁性。尖的刀具是很必要的。 镍基合金加工硬化,具有磨蚀性,且在高温下非常坚硬。它的可机加工性和不锈钢相同。 钽非常的加工硬化,具有可延性且柔软。它生成很差的表面光洁性且刀具磨损非常大。 钛和它的合金导热性 (的确,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 ),因此引起明显的温度升高和积屑瘤。它们是难机加工的。 钨易脆,坚硬,且具有磨蚀性,因此尽管它的 性能在高温下能大大提高,但它的机加工性仍很低。 锆有很好的机加工性。然而,因为有爆炸和火种的危险性,它要求有一个冷却性质好的切削液。 四、 各种材料的机加工性 石墨具有磨蚀性。它要求硬的、尖的,具有耐蚀性的刀具。 塑性塑料通常有低的导热性,低的弹性模数和低的软化温度。因此,机加工热塑性塑料要求有正前角的刀具(以此降低切削力),还要求有大的后角,小的切削和走刀深的,相对高的速度和工件的正确支承。刀具应该很尖。 切削区的外部冷却也许很必要,以此来防止切屑变的有黏性且粘在刀具上。有了空气流,汽雾或水溶性油,通常就 能实现冷却。在机加工时,残余应力也许能生成并发展。为了解除这些力,已机加工的部分要在 16080 ( 315175 )的温度范围内冷却一段时间,然而慢慢地无变化地冷却到室温。 热固性塑料易脆,并且在切削时对热梯度很敏感。它的机加工性和热塑性塑料的相同。 因为纤维的存在,加强塑料具有磨蚀性,且很难机加工。纤维的撕裂、拉出和边界分层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们能导致构成要素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而且,这些材料的机加工要求对加工残片仔细切除,以此来避免接触和吸进纤 维。 随着纳米陶瓷(见 )的发展和适当的参数处理的选择,例如塑性切削(见 ),陶瓷器的可机加工性已大大地提高了。 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很能机加工,它们依赖于单独的成分的特性,比如说增强纤维或金属须和基体材料。 五、热辅助加工 在室温下很难机加工的金属和合金在高温下能更容易地机加工。在热辅助加工时(高温切削),热源 一个火把,感应线圈,高能束流(例如雷射或电子束),或等离子弧 被集中在切削刀具前的一块区域内。好处是:( a)低的切削力。( b)增加的刀具寿命。( c)便宜的切削刀具材 料的使用。( d)更高的材料切除率。( e)减少振动。 也许很难在工件内加热和保持一个不变的温度分布。而且,工件的最初微观结构也许被高温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相当有害的。尽管实验在进行中,以此来机加工陶瓷器如氮化矽,但高温切削仍大多数应用在高强度金属和高温度合金的车削中。 六、小结 通常,零件的可机加工性能是根据以下因素来定义的:表面粗糙度,刀具的寿命,切削力和功率的需求以及切屑的控制。材料的可机加工性能不仅取决于起内在特性和微观结构,而且也依赖于工艺参数的适当选择与控制 。 附件 2:外文原文 (复印件) . he of a in of 1、 of 2、 3、 4、 nd As if by in of of it is to of a In to be in in 2. f as ), of by to in as in As a up of as to as in in It in be to is of of A of in at of In of of is in of as a is by of of on of is at in of as a In to in be in of 0111241by 10 (in of a is a a in 500 of in of is a of in as in An is in of in of is at 300 to be s 00 400 to a of in is to It is to on of on C) by a is to of to to of is by as of of is as on of to a on of In to we of on of in At of ), at it no on of of of is to At of on of to 3. is to to a in be be a in it a of a is to it is it in a in or be to of to to pf to is to be of of of is is so it at is to of is It a is of be to is so is it at It a of 4. is it to of of be of be to to be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LH157QMJ-B变速箱工序卡及第一道机加工夹具设计【7张CAD图纸+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7956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