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脱螺纹结构(塑料瓶盖)的注射模设计【一模两腔】【说明书+CAD】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3页)
编号:779771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08
上传人:柒哥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杨**(实名认证)
湖南
IP属地:湖南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一模两腔
说明书+CAD
自动
螺纹
结构
塑料
瓶盖
注射
设计
说明书
CAD
- 资源描述:
-
带自动脱螺纹结构(塑料瓶盖)的注射模设计【一模两腔】【说明书+CAD】,一模两腔,说明书+CAD,自动,螺纹,结构,塑料,瓶盖,注射,设计,说明书,CAD
- 内容简介: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系部: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周 志 宇 学 号: 05010158 外文出处:Composites scienc and techology 2007 附 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指导教师评语:译文基本能表达原文思想,语句较流畅,条理较清晰,专业用语翻译基本准确,基本符合中文习惯,整体翻译质量一般。 签名: 年 月 日PBT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水辅注塑成型的实验研究摘要: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复合材料水辅注塑的成型工艺。实验在一个配备了水辅注塑统的80吨注塑机上进行,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压力检测器,一个注水装置。实验材料包括PBT和15%玻璃纤维填充PBT的混合物以及一个中间有一个肋板的空心盘。实验根据水注入制品的长度的影响测得了各种工艺参数以及它们的机械性能。XRD也被用来分别材料和结构参数。最后,作了水辅助和气体辅助注塑件的比较。实验发现熔体压力,熔融温度,及短射类型是影响水注塑行为的决定性参数。材料在模具一面比在水一面展示了较高的结晶度。气辅成型制品也要比水辅成型制品结晶度高。另外,制品表面的玻璃纤维大部分取向与流动方向一致,而随着离制品表面距离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垂直与流动方向。关键词:水辅注塑成型,玻璃纤维增强PBT,工艺参数,机械性能,结晶1前言依靠重量轻,成型周期短,消耗低,水辅注塑成型技术在塑料制品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在水辅注塑成型中,模具行腔被部分注入聚合物熔体,而后向这些聚合物中心注入水。水辅注塑成型的原理如图1图1 水辅注塑成型的原理如图水辅注塑成型能够在更短的循环时间内生产出收缩小,翘曲小,表面质量好的各种薄厚的制品。水辅注塑成型工艺也可根据工具及设备的承受压力在设计,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减少成本方面取得更大的自由。典型的应用有棒,管材,水路管网建设用的大型复合结构管。另一方面,尽管有很多优势,由于加入了额外的工艺参数,模具和工艺控制变的更加严峻和困难。水也可能腐蚀模具钢,同时一些材料包括热塑性塑料难以成型。成型后水的清除也是对这个新技术的一个挑战。表1列出了水辅注塑成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局限性1,成型周期短2,成本低(水更便宜而且可方便地循环利用)3,制品内部不产生泡沫现象。1,水腐蚀模具2,需要较大的注塑元件。(容易陷入聚合物熔体)3,一些材料难以成型(尤其是非晶态热塑性材料)4,成型后需要清除水表1水辅注塑成型有优势超过它更有名的竞争对手,气辅注塑成型,因为依靠水在成型过程中更好的冷却能力,水辅注塑成型获得了更短的成型周期。它的不可压缩性,低成本以及易循环利用,水成为这一过程的理想媒介。既然水不会溶解和扩散到聚合物熔体中,那么经常在气辅成型工艺出现的气泡现象也便消除了。另外,水辅注塑成型能更好的用小剩余壁厚成型大型制件。表2是对水辅和气辅成型工艺的一个比较。表2水辅和气辅成型工艺比较。水辅气辅1成型周期2介质成本3气泡现象5残余壁厚6表面粗糙度7表面光泽8指形效应9非均匀穿透10制品透明度11内表面(热塑性半晶)12内表面(热固性)短低无小小高大稳定高平滑粗糙长高有大高低小不稳定低粗糙平滑 随着对密度小,强度高,价格便宜,成型周期短的优良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塑料工程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艺。这些塑料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一般来说,热塑性塑料以其更高的冲击强度,断裂阻力,疲劳强度而更有优势。这使得热塑性塑料在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PBT是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之一,它有1,4丁烯乙2醇和DMT聚合而成。玻纤增强混合材料适用于提高原材料的机械性能。今天,短玻璃纤维增强PBT已被广泛应用与电子,通信,汽车领域。所以,对玻璃纤维增强PBT的研究更加重要了。本文是通过实验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水辅注塑的成型工艺,实验在一个配备了水辅注塑统的80吨注塑机上进行,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压力检测器,一个注水装置。实验材料包括PBT和15%玻璃纤维填充PBT的混合物以及一个中间有一个肋板的空心盘。实验根据水注入制品的长度的影响测得了各种工艺参数以及它们的机械性能。XRD也被用来分别材料和结构参数。最后,作了水辅助和气体辅助注塑件的比较。2实验步骤2.1 材料实验材料包括PBT(牌号1111FB,南亚塑料,台湾)和15%玻璃纤维填充PBT的混合物(牌号1210G3,南亚塑料,台湾)。表3列出了此混合材料的特征。表3 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特征性质ASTMPBT15%G.F.PBT屈服应力(kg/cm2)弯曲应力(kg/cm2)硬度热变形温度()MFI冲击强度熔点()D-638D-570D-785D-648D-1238D-256DSC60090011960405224100015001202002552242.2 水辅注塑元件 一个实验室注水元件,包括一个水泵,一个压力检测器,一个注水阀,一个配备了温度调节装置的水箱,以及一个控制电路。这个孔板型注水阀每边有两个孔,用来成型制件。实验过程中,注水阀的控制电路收到由注塑机产生的信号实现对时间和注水压力的控制。在注入模具行腔之前,水在有温控装置的水箱里加热30分钟。2.3注塑机和模具 水辅注塑成型实验在一个最高注塑速率109cm3/s的80吨注塑机上进行。研究使用了一个中间有一个肋板的空心盘。图2显示了这个行腔的尺寸。模具温度由一个水循环模温控制元件调节。实验根据水注入制品的长度的影响测得了各种工艺参数,包括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熔体充模压力,水温和水压,注水延迟时间和保持时间,以及熔体短射类型。表4列出这些工艺参数及在实验中的数值。A BCDEF熔体压力熔体温度短射类型水 压水 温模具温度140126114988428027527026526076777880818910111280757065608075706560表 42.4气辅注塑元件 为了对水辅和气辅注塑成型制件进行比较,气辅注塑成型实验使用了一个商用气辅注塑成型元件,其具体配置可参考RCFS。气辅注塑成型工艺控制和水辅注塑成型一样,除了气体温度设置为25外。 图2 模具行腔的尺寸和外形2.5 XRD 为了分析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晶体结构,实验使用了具有二维探测分析传输模式的广角X射线衍射仪。更特别的是实验对水辅注塑成型制品模具一边和水一边的样品在7到40的范围内进行测量。分析所用的样品来自制品中心。为了获得XRD样品要求的厚度,多余的部分在一个旋转轮上打磨掉。首先用湿的碳硅纱布,而后用粒度300的,再用粒度600和1200的,以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2.6机械性能 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测试在一个拉力测试机上进行。实验对水辅注塑成型制件样本进行拉力测试以评估水温对拉伸性能的影响。样本的尺寸为30mm*10mm*1mm. 水辅注塑成型制件的弯曲实验也在室温下进行。弯曲样本的尺寸为20mm*10mm*1mm2.7显微镜观察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型号5410)观察制品中纤维的分子取向。样品为取自注塑成型制件厚度方向上(图3)。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了对截面进行观察。观察前,所有样品表面镀金。图3拉伸和弯曲测试切取样品的位置图示3结果和讨论所有实验在一个最高注塑速率109cm3/s的80吨注塑机上进行。所有研究中使用了一个中间有一个肋板水道的空心盘。3.1制品的指形效应 所有制品都在水道的过度区域出现了指形效应。并且,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指形效应比不增强的更严重,如图4所示。指形效应一般在一种密度小,粘性低的液体穿过另一种密度大,粘性高的不相溶液体时产生。考虑一个密度和黏度变化都很快的两相界面或区域。流体移动的压力P2-P1导致有效的置换量用下式描述这里U是特性速率,K是穿透性。当压力为正时,任何很小的置换量都会被放大,导致不稳定并出现指形效应。当一种液体被比它密度低,黏度小的液体置换时,我们知道=1-20,而且UO。这时,当一个黏度较高的液体被一种黏度较低的液体置换时,这种液体流动性较高,会出现不稳定和指形效应。这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更倾向于指形效应。这也许是因为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和水的黏度差比较大。因此水辅注塑成型复合材料显示了更严重的指形效应。3.2水穿透对工艺参数的影响 图4 PBT复合材料水辅注塑成型照片3.2工艺参数对水穿透的影响实验根据水穿透行为的影响测得了各种工艺参数。表4列出这些工艺参数以及实验中使用的数值。为了成型制件,引用了一个重要工艺条件。通过在每一个实验中改变一个参数,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在复合材料水辅注塑成型中每个参数对水穿透行为的影响。成型后,实验测量了水注塑的长度。图5-10显示了工艺参数对水注塑长度的影响,包括熔体充模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短射类型,水温以及水压。实验结果显示,水在纯净PBT中比在玻璃纤维增强PBT复合材料中穿透更深。这是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更小,因此,制品被水穿过的长度要短些。熔体充模压力图5,熔体充模压力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熔体温度图6 熔体温度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模具温度图7模具温度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短射类型图8短射类型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水温图9水温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水压图10水压对水穿过长度的影响由图5可以看出,水穿过长度随着熔体充模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这可以解释为由于熔体充模压力增大,模具行腔对流动的阻力增加,因此水更难以进入材料的内部。水穿过长度因而变短。图6可以看出成型PBT复合材料制品时,随着熔体温度是增加水穿过长度也会变短。这也许是因为随着温度增加聚合物熔体的黏度降低。较低的熔体黏度有利于水包裹住水道,减少空闲区域,而不是更深的穿透。水道开头孔的变小导致了水穿过长度的变短。如图7,增加模具温度稍微降低了水在成型制品中的穿过长度。这也许是因为增加模具温度降低了冷却速率以及材料的黏度。于是水就包裹了水道,减少了水道口附近的空闲空间,而不是更深的穿透制品。如图8,增加短射率降低了水穿过长度。在水辅注塑成型中,模具行腔被部分注入聚合物熔体,而后向这些聚合物中心注入水。聚合物熔体短射率的增加降低了水在成型制品中的穿过长度。作为实验中的工艺参数,增加水温或者水压都增加了水在成型制品中的穿过长度。增加水温降低了冷却速率,是聚合物熔体更长时间内保温,它的黏度也因此降低。这有利于水更深的进入进品中心。增加水压也有利于水穿过物体,因此而获得更深的穿透长度。最后,制品的偏差,各种工艺参数测量的主观性,最大的制品偏差是翘曲。表11的结果显示制品翘曲随着水在成型制品中的穿过长度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水穿过制品的长度越长,包裹聚合物材料的水就越多。制品的翘曲和收缩也因而降低。水穿过制品的长度3.3成型制品的结晶 PBT是一个结晶速率很高的半结晶热塑性聚脂。在水辅注塑成型过程中,结晶在非等温条件下发生,冷却速率随着冷却时间而变化。这里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包括充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以及水温对成型制品结晶的影响。测量使用了2维广角X射线衍射仪。表12的结果显示所有材料在模具层的结晶比在水层的结晶度要高。这个结果标志着在冷却过程中水有着更好的冷却能力。这与我们早先通过测量模内温度分布得到的结果一致。另外,表12C的实验结果显示成型材料的结晶随着水温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增加水温降低了冷却过程中的材料冷却速率。成型制品因而有更高的结晶度。 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以及水温对水辅成型制品结晶的影响 另一方面,为了对水辅和气辅注塑成型制品的结晶作一个比较,我们在同一台注塑机上做了实验,不同的是注塑机装备了一个高压氮气注塑装置。图13的结果显示气辅注塑成型制品比水辅注塑成型制品有着更高的结晶度。这是因为水比空气的冷却能力高,冷却快。因而水辅注塑成型制品比气辅注塑成型制品的结晶度要低些。图13,水辅和气辅成型制品的结晶度3.4机械性能 对水辅注塑成型制品样本进行拉伸测试以观察水温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表14的测量结果显示其随水温增高而降低。正如我们看到的,PBT材料的屈服应力和拉伸应力都随着温度增高而降低。另一方面,PBT水辅注塑成型制品弯曲强度测试也在室温下进行。图15的测试结果显示,制品的弯曲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图15 水温对PBT制品弯曲强度的影响图14水温对PBT制品拉伸性能的影响 一般来说,增高水温降低了冷却速率,使制品的结晶度增高。正如我们所知,对于半结晶热塑性塑料,较高的结晶度意味着较低的自由体积因而增加了制品的刚度。但是,实验结果显示,结晶度对PBT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有更重要的增加了PBT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应力。成型材料的机械性能取决于成型过程中结晶的数量和晶体类型。PBT的延展性随着结晶降低的事实说明PBT在冷却速率较低的成型过程中结晶度和刚性增加,因为缺乏延展性,成型制品在拉伸测试中的数值较高,而刚度没有预期的高。无论如何,需要更详细 的实验研究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形态参数以及相关的机械性能。3.5成型制品中纤维取向从制品的中间切取小的样品用来观察纤维的取向。观察的位置如图3所示。观察前,所有样品的表面被磨光并镀金。图16显示了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微型结构。图16 PBT复合材料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纤维取向测量结果显示水辅注塑成型制品中的纤维取向与常规注塑制品有明显区别。 在常规注塑制品中一般观察两个区域:薄壁处与中心。在薄壁区域,所有纤维取向与流动方向平行,而在中心,纤维在流动平面内取向随意。与常规注塑成型相比,水辅注塑成型技术的充模方式不同。对于常规注塑机,一个循环周期被定义为充模,保压,冷却3个阶段。而在水辅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行腔被部分注入聚合物熔体,而后向这些聚合物中心注入水。这个新颖的充模方式明显影响了纤维的取向。由图16可以看出,水辅注塑成型制品的纤维取向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在模具一边的表面,这里充模时剪切很严重,纤维很规则的平行。在水一侧的表面,剪切作用不明显,速率快,在这种情况下,纤维更倾向与垂直与注射方向。在制品中心,纤维取向很随意。 总的来说,模具一边的制品表面的玻璃纤维取向大部分与流动方向一致,而随着离这一表面距离的增加,纤维取向逐渐的垂直与流动方向。最后,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实验室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水辅注塑成型和常规注塑成型的纤维取向和形态做一个定量的比较。4结论本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复合材料水辅注塑的成型工艺。基于当前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1. 水辅注塑成型制品在水道的过度区域出现了指形效应。并且,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指形效应比不增强的更严重2. 研究的实验结果显示PBT复合材料的水穿透长度随着水温和水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熔体充模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短射量的增加而降低。,3. 制品的翘曲随着水穿透的程度而降低了。4. 注塑制品的结晶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提高。水辅成型制品的结晶度比气辅的要低。5. 模具一边的制品表面的玻璃纤维取向大部分与流动方向一致,而随着离这一表面距离的增加,纤维取向逐渐的垂直与流动方向感谢感谢台湾科学委员会对研究工作的资金支持!参考文献1 Knights M. Plast Technol 2002(April):42.2 Michaeli W, Juntgen T, Brunswick A. Kunststo. Plast Europe3 Liu SJ, Chen YS. Polym Eng Sci 2003;43:1806.4 Liu SJ, Chen YS. Compos Part A: Appl Sci Manuf 2004;35:171.5 Johnson L, Olley P, Coates PD. Plast Rubber Compos 2000;29:31.6 Potente H, Moritzer E, Oberman CH. Polym Eng Sci 1996;36:2163.7 Fung CP. Plast Rubber Compos 2004;33:170.8 Ludwig H-J, Eyerer P. Polym Eng Sci 1988;28:143.9 Chisholm BJ, Fong PM, Zimmer JG, Hendrix R. J Appl Polym Sci1999;74:889.10 Yoshioka T, Tsuji M, Kawahara Y, Kohjiya S, Manabe N, YokotaY. Polymer 2005;46:4987.11 Liu SJ, Wu YC. Int Polym Process 2000;15:297.12 Liu SJ, Chang JH, Ho CY, Hung SW. Int Polym Process 1999;14:191.13 Liu SJ, Chang JH. Polym Compos 2000;21:322.14 Liu SJ, Yang CY. Plast Rubber Compos 2002;31:36.15 Liu SJ, Lin IH. Plast Rubber Compos 2002;31:28.16 Homsy GM. Ann Rev Fluid Mech 1987;19:271.17 Liu SJ, Chen WK. Plast Rubber Compos 2004;33:260.18 Sarasua JR, Lopez Arraiza A, Balerdi P, Maiza I. Polym Eng Sci19 Ludwig H-C, Fischer G, Becker H. Compos Sci Technol 1995;53:235.20 Mlekusch B, Lehner EA, Geymayer W. Compos Sci Techol21 Tucker III CL. In: Isayev AI, editor. Injection and compressionmolding fundamentals. Marcel Dekker; 1987 Chapter 7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部:机械工程系专 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 生 姓 名:周志宇学 号:05010158设计(论文)题目:带自动脱螺纹结构的注射模设计起 迄 日 期:2009年3月09日 6月14日设计(论文)地点: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指 导 教 师:彭斌彬专业负责人:龚光容发任务书日期: 2009年 2 月 26 日任务书填写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学生所在专业的负责人审查、系部领导签字后生效。此任务书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填好并发给学生;2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3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系部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4任务书内有关“系部”、“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5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9年3月15日”或“2009-03-15”。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需要特制几副包含典型结构的注射模,为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开放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模设计,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并根据工程实际的要求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训练学生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技能和模具CAD设计能力,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本课题的任务内容是要求设计一副带自动脱螺纹机构的注射模,课题工作量较大,难度适中。具体内容包括:(1)调查研究、查阅及翻译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2)根据模具结构要求进行塑件设计;(3)模具总体方案论证(至少设计3个方案);(4)模具装配图及全部零件图;(5)模具制造工艺;(6)跟踪完成模具的制造与试模;(7)模具成形过程动画设计;(8)文档整理、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对模具的要求:(1)自动脱螺纹机构(内螺纹)(2)动力利用开模动作(3)自动脱凝料(4)一模两件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 课题成果内容包括:(1)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资料翻译;(2)模具总体方案图(至少3个);(3)模具装配图及全部零件图;(4)毕业设计说明书。4主要参考文献:1 成都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合编.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22 胡石玉.模具制造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3 骆志斌.模具工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第3版上、中、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5 王庆五,仇亚琴,张昱等编著.SolidWorks 2006中文版模具设计专家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张明善主编.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8 轻工业部广州轻工业学校编.塑料成型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09 唐志玉主编塑料模具设计师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0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教育丛书编委会编模具常用机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林清安.Pro/ENGINEER零件设计(基础篇上、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2009年3月 9日 3月15日熟悉课题,查阅有关资料,完成资料翻译3月16日 3月29日完成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学习注射模设计方法,熟悉Solidworks或ProE三维CAD软件3月30 日 4月8 日按照模具结构要求进行塑件设计,进行模具初步方案考虑。4月9日 4月15日进行注射模结构方案设计画出模具总体方案图(至少3个),优选一种(应有文字说明)。4月16日 4月29日基本掌握CAD软件操作,完成塑件注射模方案设计和基本计算4月30日 5月10日塑件注射模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或ProE等CAD软件进行零件造型设计5月11日 5月17日完成塑件注射模零件造型、装配体设计和修改完善5月18日 5月31日完成塑件注射模工程图和装配图设计6月1 日 6月7日完善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6月8日 6月13日打印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整理相关资料6月14日 准备答辩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 年 月 日系部意见:系部主任: 年 月 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材料学生姓名:周志宇学 号:05010158系部:机械工程系专 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带自动脱螺纹结构注射模设计指导教师:彭斌彬 材 料 目 录序号名 称数量备 注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1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14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含原文1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12009年5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系部机械工程系指导教师姓 名彭斌彬专业技术职 务课题名称带自动脱螺纹结构的注射模设计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课题性质ABCDE课题来源ABCD课题预计工作量大小大适中小课题预计难易程度难适中易课题简介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需要特制几副包含典型结构的注射模,为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开放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本课题的任务就是要求设计一副带自动脱螺纹机构的注射模,依此为基础,做好模具制造的工艺设计。通过模具设计这样一个典型环节综合训练,达到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应完成的任务和对学生的要求1测绘塑件图纸。要求实测实物尺寸,合理确定零件精度,利用三维CAD软件进行实体造型,生成工程图纸;2完成塑件注射模方案设计和设计计算;3全部模具零件图、装配图纸设计。要求所有成型零件完成三维实体造型后生成工程图;4模具制造工艺设计。要求完成主要零件工艺设计;5编写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具备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的CAD设计软件。条件:计算机所在专业审定意见: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本课题由 周志宇 同学选定,学号: 05010158 注:1该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所在专业负责人签名后生效,作为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使用;2有关内容的填写见背面的填表说明,并在表中相应栏内打“”; 3课题一旦被学生选定,此表须放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存档。填 表 说 明1该表的填写只针对1名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时选择使用,如同一课题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选择,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论文)要求”一栏中说明。2“课题性质”一栏:A产品设计;B工程技术研究;C软件开发;D研究论文或调研报告E其它。3“课题来源”一栏:A自然(社会)科学基金与省(部)、市级以上科研课题;B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C校、院(系)级基金课题;D自拟课题。4“课题简介”一栏:主要指该课题的背景介绍、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周志宇学 号:05010158系部:机械工程系专 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题 目:带自动脱螺纹结构注射模设计指导者: 丁武学 副教授 评阅者: 胡小秋 副教授 2009 年 6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本论文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完成化妆品盒盖的注射模具设计。在设计中采用聚乙烯塑料注射而成型,成型方式为一模两腔,该论文具体分析了产品的工艺性,确定了所采用塑料的工艺参数和所采用的成型设备,确定了模具制作的总体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结构和各工作部分的具体结构,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尺寸计算和强度的校核。该论文还对分型面、浇注系统和脱模机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了模具工程图设计,最后进行了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关键词 注射模 成型 工艺性 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Dressing Case Top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actual needs to complete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accomplish the dressing case top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Uses the polyethylene plastic injection in the design to take shape, the formation way is a mold two cavity, this paper concrete study products technology capability, had determined uses the formation equipment which the plastic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and uses, had determined the mold manufactures the overall concept, analyzed and has solved molds gross structure and each effective range concrete structure, and has carried on some essential size computation and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his paper also halved the profile, the gating system and the mold emptier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design, has completed the mold engineering plat design.Keywords Injects the mold 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Design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 生 姓 名:周志宇学 号:05010158专 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带自动脱螺纹结构注射模设计指 导 教 师:彭斌彬 2009年 3月 22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一般一本参考书最多相当于三篇科技论文的信息量(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9年3月15日”或“2009-03-15”。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摘要:模具是工艺生产的主要装备,塑料注射模具是现在所有塑料模具中使用最广的模具,能够成型复杂的高精度的塑料制品。以下介绍了热流道模具的应用生产和其是如何工作的,注射模具软件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在注射模具的设计生产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词:注射模 热流道 计算机 CAD/CAE/CAM1 注射模的应用注射成型模具主要是热流道模具。热流道模具也称无流道模具,是指不产生浇注系统凝料的流道系统的模具。因可以省去浇口凝料切除工序,可提高生产率,也省去了料把的回收,可节省工时和能源,因而受到用户的欢迎。在一些加工厂,为增加生产能力常常靠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达到,而很少考虑去提高现有设备的有效时间,而热流道模具的应用正可以通过增加有效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像瓶盖和一次性调羹这样大量和简单的产品的生产,非常适合采用热流道模具。热流道能节约成本,肯德基炸鸡公司使用32腔调羹的热流道模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无需清理飞边,加快了成型周期,因采用热流道而增加的成本一个月就可收回。设计合理的热流道模具特别适合热敏性树脂,如阻燃工程塑料,并且由于无料把,解决了料把树脂不能回收利用的问题。发挥热流道模具效果的关键是设计好热流道: (1) 喷嘴应该消除静态树脂熔体,因为静态树脂熔体会发生热降解而影响熔体质量。 (2) 喷嘴的设计要使塑料每次都能被完全推出,换色只要3次注射即可完成。 (3) 喷嘴全使用长铍-铜合金芯和标准230-V加热器,对玻璃纤维增强的材料,喷嘴内部使用导热硬质合金。 浇口通常采用通过顶部定位/锁紧螺母固定,可以更换,只要掉换浇口衬套,即可改变浇口,从而不必掉换整个喷嘴。2 注射模软件的发展塑料模技术的重要性正逐渐被模具界所认识,其中塑料注射模应用软件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在工业界形成了一花独放的局面。注射模软件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为开发独立运行的注射过程模拟软件,第阶段为二维模具设计软件与模拟软件的集成,第阶段为三维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及模拟软件的集成。(1) 独立运行的注射过程模拟软件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在1978年推出的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一维商品化流动分析软件MF1.0,以及美国AC_Tech公司在1986年推出的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二维商品化流动分析软件C_Flow1.0是这一阶段注射模软件发展的两个里程碑。在随后的年里,和C_Flow软件不断地得以改进和完善,现已形成包括流动模拟、保压分析、冷却分析、内应力分析、分子定向和翘曲变形预测等系列分析软件,在国内外模具界享有盛誉。但是这些不论是国内外的软件都存在相当大的缺陷。(2) 二维模具设计软件与分析软件的集成近年来,计算机绘图和自动编程技术在模具界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CAD/CAM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仅将计算机作为绘图和编程的工具,而迫切希望在同一软件环境下,既要有绘图功能,又要有设计、计算、分析和加工的功能,模具CAD/CAM/CAE的集成系统便应运而生。(3) 三维模具设计和制造软件与模拟软件的集成所谓新一代注射模软件,是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建立的注射模集成制造系统(),这种高度集成的系统应能支持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因此三维几何建模和三维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应用至关重要。在年代,西方先进工业国已将商品化CAD/CAM系统与注射过程模拟软件进行了初步集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无论是CADDS5、UG,还是Pro_E,在开发之初都是作为通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具来构思的,并不针对塑料模具,因此在使用这些通用软件设计塑料模具时会感到效率低下、操作繁琐、功能短缺。为此,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是开发新一代的注射模CAD/CAM专用系统,或者是在CAD/CAM通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例如Technocal公司开发的专用系统CAMold软件,能使注射模设计的许多常规工作自动化, CAMold软件建立了注射模各部件之间的关系模型,能自动装配和修改注射模的结构和尺寸。再如ParametricTech公司在Pro_E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用于注射模设计的专用软件Pro/Moldesign,初步实现了模具结构设计、注射流动过程模拟和注射模开合动作仿真的集成。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注射模具中的应用我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许多先进的技术如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还不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模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模具开发速度的快慢及质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