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4)_第1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 (4)_第2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 (4)_第3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 (4)_第4页
夜上受降城闻笛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意境。明确: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不知什么地方吹响了芦管的音乐,整个夜晚,所有的将士都在思念自己的故乡。,交流研讨:,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找出本诗描写月色的语句,比较两文对月描写的方法、抒发的感情、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异同?,总结,描写的方法: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给人的感受:夜上受降城闻笛以霜雪形容月色,一方面见月色之明亮,另一方面渲染了边地的荒寒荒漠,遍地的月光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表现了月光如水、月色清亮的独特美景,隐含了作者敏锐从容的艺术洞察力。抒发的感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月抒发了“征人”深沉浓郁的思乡之情。记承天寺夜游借月表达作者悲凉的心境和旷达的胸襟。,交流研讨:,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找出本诗描写月色的语句,比较两文对月描写的方法、抒发的感情、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异同?,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意境。明确: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本诗写了哪些景物?突出山涧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景物有:桂花、春山、明月、鸟。本诗用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和鸟时而啼鸣于深涧,突出山涧幽静、空寂的特点。这种写法是“以动写静,以动补静”。,你能说出几个运用这种写法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交流研讨,鸟鸣涧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鸟鸣涧中的“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鸟鸣涧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闲静,并为春山的空寂而惊叹。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