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个性与行为_第1页
02个性与行为_第2页
02个性与行为_第3页
02个性与行为_第4页
02个性与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肖月强2007年9月06,第三节个性与行为,一、个性的内涵1、概念:目前广泛运用的定义是: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A、个性倾向: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B、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组成。2、特点:1)组合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2)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少变,总以重复性、持续性、必然性的面貌出现;个性的稳定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3)一般性和独特性:每个人不管其个性心理如何不同,都包含有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都带有本民族思想感情、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打下的烙印,这些必须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形成共同的典型特征。但是,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个性心理特征完全一样的人,即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着个性差异,即个性心理的独特性。,4)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人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先天生理素质、主要是指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的影响。其中,先天生理素质是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发展的前提,社会环境是个性心理特征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对其形成发展的主导作用,社会实践是其形成发展的主要途径。,二、气质与行为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是一个人的自然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表现。1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一定义有几层意思:(1)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2)气质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等。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具体指的是知觉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以及情感发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快慢等等。心理活动过程的稳定性,指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和情感的强弱程度、意志力的强弱程度等。心理活动过程的指向性,指的是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还是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平时我们常说的,此人“外向”,彼人“内向”,即是指的气质特点。,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胆汁质,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外倾性明显。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于生气,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明显。粘液质,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言语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内倾性明显。抑郁质,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易于疲劳,疲劳后也易于恢复。办事不果断和缺乏信心。内倾性明显。,气质与神经类型的行为特点,例子:A、B、C、D四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去看戏,但他们都迟到了,而剧院规定幕后是不允许观众进场的,以下是他们各自的表现:A、看到已经迟到了,立刻明白剧院是不会让他们进场的,但进入楼厅比较容易,于是就从侧楼的小门翻了进去;B、和检票员吵了起来,企图闯入剧院。他辩解说,剧院的钟坏了,他进去看戏并不影响他人,并且企图推开检票员进入剧院;C、看到不让他进入剧场,就自我安慰地想:“第一场戏总是不太精彩的,我可以在小卖部等一会儿,在幕间休息时再进去。”D、则这样想:“我的运气真不好,偶尔看一次戏,都那么倒霉!”接着回家去了。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忧郁质、,3气质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气质对人的行为、对人的活动效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组织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1)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2)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团体战斗力。(3)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不同气质的人,对挫折、压力、批评、惩罚的容忍接受程度不同,对思想感情的接受程度不同。三、性格与行为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简单地说,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社会总会有自己的态度并见诸于行动,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人们的心理认知活动,这种态度与行为逐渐巩固下来,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自然地、反复地表现出来,形成了个人的一种习惯方式。性格是一个人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统一。(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社会中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个体,性格总是某个个体的性格。即使是同一性格特征的人,不同人表现也会不一样。例如,同是勇敢、鲁莽的性格,张飞粗中有细,李逵横冲直撞、不顾后果。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经常表露出来。(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在个体心理特征中起核心作用。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是个体完成所面临的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只有性格才能使它们带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作用于客观现实。性格对气质和能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它能使三者结合成个体心理特征这一有机整体。,气质和性格的区别与联系: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不同侧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二者相互影响,互相联系:首先,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同一性格内容有不同的表现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速度。(4)性格有复杂的结构。性格的态度特征,指对待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性格特征。可以分四类:一个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方面(如善良、诚实、热情、残酷、虚伪、冷淡等);对待劳动、生活、学习的性格特征(如勤劳、懒惰,认真、敷衍,进取、守旧,细致、马虎等);对待劳动产品的态度特征(如勤俭、挥霍、爱惜公物等);对待自己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信、自律、骄傲、自卑、自大、放任、谦逊等)。性格的情绪特征,指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纪律性与散漫性,独立性与易受暗示性,自制力与冲动性,主动性与被动性,镇定与惊慌,果断与优柔寡断,勇敢与怯懦,坚韧性与动摇性等。性格的理智特征,指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分析型与综合型,快速型与精确型,保持持久型与迅速遗忘型,深刻型和肤浅型,再造想象型与创造想象型等。,2、性格的类型(1)依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各自在性格结构中所占优势的不同来确定性格类型的学说。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A培因(ABain,18181903)和法国心理学家T李波(TRibot,18391916)提出来的。由于这种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所以被称为机能类型学说。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以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谈举止受情绪所左右,处理问题喜欢感情用事。意志型:有较明确的活动目的,行动坚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除了上述标准的类型外,还有介于三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如情绪一理智型,意志一理智型等。,(2)向性说。向性说是按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来划分性格类型的学说。它是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CGJung,18751961)最早以精神分析的观点来划分的情不自禁类型学说,主要是将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内向型性格:沉静谨慎,深思熟虑,顾虑多,反应缓慢,适应性差,情感深沉,交往面窄,较孤僻;长处是内在体验深刻,具有自我和自我批评精神。外向型性格:主动活泼、情感外露,喜欢交际,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独立性强,对外界事物比较关心;但比较轻率,缺乏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精神。荣格在测验中发现,多数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3)独立一顺从说。独立一顺从说是按照个体的独立性程度来划分性格类型的学说。它是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AAdler,18701937)根据精神分析的观点来划分性格类型的学说,主要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种。独立型:善于独立思考,有个人坚定的信念,有主见,能够独立发挥自己的力量;但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缺少独立见解,容易盲从、随波逐流、屈从权势,遇到重大事件往往惊慌失措,逃避现实。此外还有特性分析说、社会文化类型说等分类法。,3、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性格形成期,在5岁至10岁左右;第二阶段,性格定型期,11岁至17岁左右;第三阶段,性格成熟期,18岁至55岁左右;第四阶段,性格更年期,56岁至65岁左右。,(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在性格形成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就生理因素来说,先天遗传因素、体格体形因素、男女性别因素,对人的性格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就社会环境因素来说,家庭是培育一个人性格的摇篮。人的语言、知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习惯,首先人从家庭生活中学到,而这些构成了性格向成熟阶段发展的基本智力。学校教育对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4性格对组织管理的作用性格与人们的命运有一定的关系。如人们所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代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张爱卿,(1)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职业性格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做好本职工作,胜任本职工作的心理动力。例:1、奥普公司的人才标准:有生活工作的热情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有严谨求实的态度有真诚实在的人2、麦肯锡用人的五大原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远大的志向和坚韧的毅力严格奉行“不进则退”的人事原则,3、杰克韦尔奇的人才观信奉企业的核心观又做出成绩的人,提拔重用信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没有成绩的人,换个环境去培训不信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又没有成绩的人,离开企业不信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有成绩的人,进行改造,如果不能成为第一种人,最终还是要离开企业。4、销售人才的标准给人以诚实可信的形象外向的性格敬业精神善于说服别人不令人反感的外表关键要素:乐观主义核心能力:影响他人的能力,微软任用有冒险精神的人。要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微软公司的员工绝非易事。你要对软件有浓厚的兴趣,还要有一定的理解力、丰富的想像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他们宁愿冒失败的危险任用曾失败的人,也不愿意要一个处处谨慎却毫无建树的人。另外,工作中善于与人合作,也是微软招聘的条件。,英特尔得3分的人也许更可取。英特尔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不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的品牌,其创新精神在招聘过程中也有充分体现。美国英特尔公司在各高校招聘中,愿意招各科虽是3分却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最好在校期间完成过有创意的项目。,IBM专用实事求是的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美国IBM公司成功的经验之一是不录用恭顺的人,而是专用实事求事的人。IBM第二代领导人沃森说:“最容易使人受骗上当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脾气虽然不好,但敢于讲真话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业越多。”敢讲真话的人不迷信权威,不计较个人得失,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原则,能很好地贯彻企业经营理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麦当劳不以貌取人。麦当劳的管理者认为,企业首先应当是培养人的学校,其次才是快餐店。因为麦当劳是服务性行业,有优良职业道德的人,才堪称为一流的员工。所以他们着力于寻求相貌平平的,但是有吃苦耐劳和创业精神的人,并以公司自身的经验和“麦当劳精神”来培训自己的员工,这种极有主见的管理为麦当劳赢得了很大的成功。用这种精神培养出来的员工即使离开了,也应该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价值观使它的员工们努力为公司争取荣誉。,宝洁热心社会活动者优先。如果你去宝洁公司应聘,常常会问到是否经常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或组织过哪些活动,千万据实回答。因为,考官会接着问你许多相关的细节问题,如:“活动的程序、内容、参加的人数、活动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你的应便方法等。以生产飘柔著称的宝洁公司对那些热心活动的应聘者总是特别的青睐。”,世界银行起码要跳过三次槽。对于经营需要考察、验资的银行人员来说,知己知彼非常重要。所以,至少要有三种以上不同行业的工作经历是世界银行招聘的基本条件。中国投资银行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是中投人必备的理念。因此中国投资银行的应聘者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给你发工资?”,海尔赛马不相马。海尔集团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待开发的潜能。为此,海尔不搞“伯乐相马”,而是让群马奔腾、在竞争中使骏马、良驹脱颖而出。这种赛马机制真正的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形成了海尔集团特有的“人人是才,赛马不相马”的用人哲学。,东芝重担子主义。日本株式会社人为,要尊重人就应委以重任,谁拿得起100公斤,就交给谁120公斤的东西。东芝奉行“重担子主义和”适才适用“的用人路线,在企业”内部招聘“,让职员自己申请最能够发挥专长的职位,从而使企业繁荣昌盛,历久不衰。松下人才再生产。日本松下公司以生产电视和录像机器材蜚声世界,在其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再生产”。公司建有36个实验室,培养2.2万名研究员和工程师,使企业获得5.5万项专利产品。资料来源,(2)人事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常用的性格检测工具Y-G性格检测表和16PF人格测查)晋代院籍在登高凭吊古迹时,曾发出过:“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感叹。但是,刘邦真的没有本事吗?非也,刘邦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他自己曾说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一个知道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志铭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3)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四、兴趣与行为1兴趣及其意义兴趣是人积极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与爱好十分类似的心理现象,但二者也有区别。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活动倾向,认识倾向只要求弄懂、搞清这一现象。却没有反复从事该种活动的心理要求。,2兴趣的种类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根据兴趣的倾向性来分,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某一事件或活动本身发生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虽无兴趣,但对该项活动的结果有兴趣。(2)根据兴趣维持的持久性来分,可区分为暂时兴趣或持久稳定的兴趣。(3)根据兴趣的社会意义可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情趣。,3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活动中有重要意义兴趣可以调动人们认识和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该种认识和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兴趣可以提高学习或活动效率。兴趣影响人的工作方向选择,一个人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如果符合自己的兴趣,就会潜心钻研、锲而不舍、事半功倍。另外,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对于那些有重要意义的学习、工作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兴趣。,案例:英国人类学家古道尔,小时候对母鸡下蛋感兴趣,一个人偷偷爬到鸡窝里一蹲几小时观察母鸡下蛋。后来他抱着这样的兴趣去研究黑猩猩,不畏艰险,只身深入热带森林和猩猩在一起生活。经过10年的观察和研究,写成了不朽的著作人类的近亲等著作。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他在文学、医学、数学方面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但对打猎、旅行、采集标本。观察动植物有着特殊的兴趣,正是由于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这一兴趣导引着他潜心观察,勤于思考,最后完成物种起源这样的辉煌之作。,五、能力与行为1能力及其类型: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通常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一般能力。反映每一个个体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有的共同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在一般能力中起核心作用;观察能力,指对事物进行全面细致的审视能力,主要指知觉能力;语言能力,指个体描述客观事物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它往往可以升华为一般能力;记忆能力,个体积累经验、知识、技能,形成个性心理的重要心理条件;操作能力,指通过人的各种器官,主要是手、脚、脑等并用解决人机协调、完成操作活动的能力。这些一般能力的稳定、有机的综合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抽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2)特殊能力。指个体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能力,如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等。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动领域中表现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彼特沙洛维(PSalovey)和约翰梅耶(JMayer)把“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从人类的智慧中分离了出来,并把它界定为人的社会智能的一种类型。,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等。沙洛维和梅耶认为,情绪智力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包括乐观、同情心、情绪自制、情绪伪装等,情绪智力影响和支配着人的决策和行为,对人的成就具有决定性意义。,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1)素质:素质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生理特征。这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2)环境和教育。(3)社会实践。在人的能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社会实践,能力是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其他方面。营养状况、个人的勤奋程度、个人的爱好与兴趣,对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影响。,3能力差异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能力差异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智力测验:IQ一(MACA)100情绪智力测验:一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2)能力类型的差异。即指能力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知觉差异:这是反映人们在知觉方面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的区别。分析型者对事物细节感知清晰,而对整体感知较差;综合型则正好相反;分析综合型兼而有之。能力的记忆差异;主要指人们在表象和记忆方面有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视觉型特点是视觉表象清晰;听觉型特点是听觉表象占优势;动觉型是指对动作感受深刻;混合型是指各种记忆综合使用效果好。能力的思维差异:是指在思维方面人们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区别。,(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4能力与组织管理研究个体的能力结构和能力差异,有助于管理者发现人才,量才用人合理分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境界,提高组织活动的绩效。为此,组织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吕氏春秋士节(2)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无才无德废人;有才无德小人;有德无才庸人;德才超群伟人(3)人的能力要互补(4)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善用人者,不恃人/善用人者,私怨不入公门/将能而君不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海唯能下,故川泽之水归之;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归之。(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4价值观与态度,价值观与态度是内隐的心理变量,它对组织中人的特点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一、价值观的内涵和分类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一个人认为最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反之,就是最无价值的东西。,特点:1、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的行为的核心因素。2、人们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3、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的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效能。,分类: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斯普朗格尔(ESpranger)最早对人的价值观进行归类,他将价值观分为六类:(1)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强调通过理性批判的方式发现真理。(2)唯美的价值观,以形式、和谐为中心,强调对审美、对美的追求。(3)政治性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强调权力的获取和影响力。(4)社会性价值观,以群体他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博爱。(5)经济价值观,以有效实惠为中心,强调功利性和实务性,追求经济利益。(6)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教义为中心,强调经验的一致性及对宇宙和自身的了解。,二、价值观与组织行为从组织行为学观点来考察,价值观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所以对价值观的了解极其重要。今日的价值观及其变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因为价值观:,(1)影响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2)影响个人所选择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4)影响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5)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6)影响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7)影响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8)影响对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手段的影响。,其次,在组织管理中,要致力组织文化建设,根据组织的使命、任务,树立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努力使组织的所有员工接受并赞赏,提高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的领导者更必须十分重视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为此,一方面要使组织工作适应人们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对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值观。,三、态度的意义和内涵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态度必须有态度主体(态度持有者)和态度客体(态度对象)。比如某人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领导对群众的态度、员工对经理的态度等。态度具有相对稳定的连续性。理智者对于重要事物的态度,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个人对某一对象的理解、认识以及肯定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