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八: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_第1页
专题七、八: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_第2页
专题七、八: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_第3页
专题七、八: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_第4页
专题七、八: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专题七、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考纲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网络,核心知识,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四大圈层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生物圈)植被,(水圈)水文,气候(大气圈),地貌土壤(岩石圈),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协调一致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西北地区,流水作用弱,少流水地貌(地貌),地表水缺乏、多内流河(水文),降水稀少(气候),深居内陆,距海远(位置),温差大(气候),风力作用强,多风蚀地貌(地貌),植被稀少,土壤不发育(生物、土壤),干旱,(1)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协调一致,植被,西北内陆地区,少,耐旱,气候,干旱,水文,河流少内流河,地貌,风成地貌,土壤,荒漠土,(1)各要素与环境整体特征协调一致,荒漠,绿洲,“牵一发而动全身”,(2)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壤受流水侵蚀,失去表土,肥力下降,高原面被流水侵蚀,沟谷加深加长,支离破碎,植被受流水侵蚀,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地表裸露,大陆性增强,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提高,下游河床淤积,地上河,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之一。结合下图完成(1)(2)题。,(1)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BCD(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自然资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环境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A,C,青藏地区,植被,荒漠草原高寒草甸,气候,高寒气候,水文,河流多湖泊多,地貌,高原风成地貌,土壤,高原荒漠土、冻土广布,高山冰雪融水较多;(2分)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2分)有冻土,不易下渗;(2分)地表不平,低洼处易积水形成湖泊。(2分),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完成高考调研P13高考重温第1、2题(考查自然地理的整体性),气候、地形不同,植被、土壤不同,陆地自然带,纬度位置不同,海陆位置不同,核心知识,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荒漠带,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自然带,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更替,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1)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2)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完成高考调研P13高考重温3、4、5题,P13模拟精炼第1、2、P14的3、4题,10、11题P15模拟精炼第1、2题,1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要点,(3)垂直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据此可知:,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b.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26,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基带的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c.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完成高考调研P14模拟精炼第5、6、题,P15高考重温第1、2,P16模拟精炼5、6,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总结,(2012年北京卷)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5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完成高考调研P16模拟精炼第7、8题,三、非地带性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核心知识,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1.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1.该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中,甲地区其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陆地的纬度分布B.降水条件C.地形D.洋流,典型例题读地球上某种自然带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第12题。,A,成因:东非高原海拔高,温度低,蒸发(对流)弱,降水少。,2.地形,热带雨林变为热带草原,成因:该地位于盛行西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很少,气候干旱,因此形成了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地形,温带森林变为温带荒漠,典型例题2.右图中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两地自然带不同,请写出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原因,甲:温带草原、荒漠乙: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受地形影响,甲为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乙为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原因: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3.洋流,南美洲西海岸热带荒漠带往北延伸到赤道附近。,4.地形、洋流,成因: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遇到山地抬升,多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变为热带雨林带,5.局部水分,温带荒漠变成绿洲,月牙泉,6.局部热量,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