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放式网上电路分析虚拟实验室软件指导书开放式网上电路分析虚拟实验室软件 实验指导书(OWVLab CA V5.0)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软件使用帮助21、实验平台简介21.1简介21.2系统总体框架32、实验平台各模块功能介绍42.1工具栏42.2元件库62.3属性栏73、实验台操作83.1元件操作83.2右键操作83.3连线操作103.4实验仿真104系统环境需求114.1操作系统114.2插件安装11二、元件使用说明112.1 信号源库112.1.1 常用信号源112.1.2 独立电压源162.1.3 独立电流源202.1.4受控电压源232.1.5受控电流源242.1.4 控制模块262.2 基本元件库282.2.1 电阻282.2.2 电容302.2.3 电感312.2.4 开关322.2.5 变压器332.3 二极管库372.3.1 普通二极管372.3.2 稳压二极管472.3.3 整流桥562.4 晶体管库602.4.1 NPN晶体管602.4.2 PNP晶体管902.5 模拟集成元件库1102.5.1 运算放大器110三、虚拟仪器使用说明1173.1 泰克示波器:TBS11021173.2 双通道示波器1303.3 四通道示波器1423.4 频率计1523.5 固纬信号发生器AFG-20051533.6 直流电压表1673.7 交流电压表1693.8 直流电流表1703.9 交流电流表1713.10 胜利数字万用表VC9802A+1733.11 电压探针1773.12 差分电压探针1803.13 电流探头1833.14 功率表185四、典型实验187实验一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187实验二 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189实验三 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192实验四 受控源特性研究197实验五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03实验六 叠加定理的验证206实验七 线性网络互易定理的验证210实验八 一阶RC电路的阶跃响应212实验九 一阶RC电路的冲激响应215实验十 RLC串联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分析219实验十一 RLC并联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分析225实验十二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230实验十三 RLC并联谐振电路的研究238实验十四 三相四线制星形负载三相电路仿真实验241实验十五 三相三线制星形负载三相电路仿真实验248实验十六 三角形负载三相电路仿真实验254一、软件使用帮助1、实验平台简介1.1简介电路分析是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中利用特定的硬件设备和器件进行的,不仅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实验过程中损耗大、维护费用高。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该课程实验教学的问题更加突出,可以说至今尚未得到一种好的解决方法。由于实验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式网上电路分析虚拟实验室软件是为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教学而研制开发的一个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 B/S 架构,为电路分析实验教学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自主选择逻辑器件或者形象器件两种形式来搭建实验。平台设计以易用和实用为原则,综合运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和多种关键技术,使之在整体结构、操作方式、图形处理和界面设计等方面技术特色突出。系统强调将互动的可视化操作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充分激发个人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创意去构思、验证各种个性化的设计方案,自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在该环境下学生能充分展示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尽情感受学习的乐趣。1.2系统总体框架图 1 系统整体界面元件库:分为逻辑器件库、实际器件库;实验台:从元件库选择器材在实验台上构建电路结构、分析仿真结果; 属性栏:实验台上选中元件时,属性栏显示相应元件属性说明和参数设置;菜单栏:分为开始、常用元件、虚拟仪器三个标签。主要包括了文件、编辑、视图及虚拟仪器等内容;2、实验平台各模块功能介绍2.1工具栏2.1.1 开始开始工具条位于开始菜单标签下方,如图2所示,下面简要描述各个工具条按钮的功能。图2 开始工具栏(1) 文件文件系列按钮是跟处理实验描述文件有关的一些功能,如图 3 所示。图3 文件图3中的三个按钮依次为:“保存”、“另存为”和“打开”,鼠标悬停在相应位置时会提示按钮功能。保存:将操作面板上的实验以“.ocj”的文件的格式保存到本地;另存为:将操作面板的实验另存到本地;打开:打开本地以保存的实验进行查看修改。(2) 编辑编辑按钮是跟实验搭建编辑过程中有关的一些功能,如图 4 所示。图4 编辑图5中的六个按钮依次为:“复制”、“粘贴”、“剪贴”、“删除”、“撤销”和“恢复”,鼠标悬停在相应位置时会提示按钮功能。 在实验台选中单个元件时进行复制、粘贴、剪贴快捷操作。(3) 视图视图系列按钮主要作用与实验台的放大、缩小、还原与最大化,如图5所示。图5 视图(4) 旋转通过该按钮可对元件进行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如图 6 所示:图 6 旋转2.1.2 常用元件常用元件包括电阻电容信号源等常用元件,如图7所示。图 7 常用元件工具条 用户可以直接在此处拖放常用的元件到平台进行实验的快捷搭建。2.1.3 虚拟仪器目前平台提供的虚拟类型:如图8所示:直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电流探头四通道示波器双通道示波器频率计图 8 虚拟仪器平台提供的虚拟仪器主要包括:泰克示波器TBS1102、固纬信号发生器AFG-2005、双通道示波器、四通道示波器、频率计、电压探针、差分电压探针、胜利万用表VC9802A、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电流探头、功率表。2.1.4 运行系列按钮仿真系列按钮如图 9 所示,通过该按钮可以对系统进行仿真,提供电路运行结果。图 9仿真系列按钮1 交互式仿真分析:可设置相应的分析参数。2 开始仿真:开始进行电路仿真运算。3 暂停仿真:暂时停止仿真运算。4 停止仿真:停止对实验的仿真运算。2.2元件库元件库主要分为逻辑器件库和实际器件库。其中逻辑器件108个,实际器件55个,逻辑器件库中元件分类及分组的详细表述如下,实际器件库的元件分类及分组与逻辑器件库相同,如图10所示。 图10元件库2.2.1元件分类课程实验仿真台提供了五大库108个实验元件: 信号源库:10种常用信号源、8种独立电压源、7种独立电流源、2种受控电压源、2种受控电流源、5种控制模块; 基本元件库:2种常见电阻、3种常见电容、3种常用电感、2种常用开关与9种常用变压器; 二极管库:10个常用普通二极管、10个常用稳压二极管与5个常用型号整流桥; 晶体管:15个常用NPN晶体管与10个常用PNP晶体管; 运算放大器:5个常用运算放大器。2.3属性栏属性栏的结构如图11所示,元件库主要分为属性和帮助两个标签。其中属性标签下主要包含元件的基本属性、模型参数和参数解释三部分。帮助标签主要呈现了元件的使用说明方法。 图11 属性栏结构图 图12元件帮助3、实验台操作3.1元件操作 添加元件:从左侧元件库单击一次鼠标左键选中我们所要使用的元件,在实验台空白处,点击一次鼠标左键即可在平台放置一个元件。按下键盘Esc建或点击鼠标右键即可停止该元件的添加了; 拖动元件:鼠标左键选中元件,即可进行器材的拖动; 元件属性:选中平台拖放的器材,用户可通过平台右侧属性栏设置查看该元件的基本属性、模型参数以及元件的使用说明,帮助内容如图12所示。 用户可点击此按钮查看元件更多详细说明。3.2右键操作在实验台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主要功能如图13所示:图13 鼠标右键功能菜单(1)背景:实验台背景采用点格、网格、空白三种形式,可通过右键选项设置,如下图所示。 点格 网格 空白(2)标识信息:右键显示/隐藏实验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器材信息和节点信息的显示状态,如图14所示。图14 信息显示/隐藏(3)清空实验台:在实验台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此功能清空实验台; CTRL+A全选,Delete键清空实验台。3.3连线操作 将鼠标移至平台器件端口位置,鼠标由箭头变为十字,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引出一条导线,点击一次鼠标左键即可改变一次导线方向,在元件的端口或者导线处点击一次鼠标左键即可完成连线操作。 连线过程中点击鼠标右键即可取消连线。3.4实验仿真实验搭建完成后,点击运行按钮,即可进行实验的仿真运算。实验仿真运行过程中,实验名称栏显示实验运行状态如图15所示。图15仿真运行状态说明 在实验运行过程中不可进行参数、标签等设置操作。4系统环境需求4.1操作系统软件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系列、Mac OS; 推荐浏览器:Chrome、360、IE11、QQ浏览器、Opara 、搜狗、火狐。4.2插件安装用户首次使用时系统会检测本地系统并提示软件运行信息。点击平台上方的“插件下载”按钮,下载安装平台所需插件。如图16所示:图16 安装环境二、元件使用说明2.1 信号源库2.1.1 常用信号源2.1.1.1 交流电压源(有效值)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交流电压源为一个理想的二端有源元件,其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无关,总保持为给定的时间函数,即其中,Voffset-电压偏移量Vrms-电压有效值f-频率td-延迟时间0-初始相位交流电压源的峰值Vpeak与有效值Vrms之间的关系为: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交流电压源的电压有效值、频率、相位等参数进行设置。注意该模型参数中电压幅值为有效值。2.1.1.2 直流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直流电压源是由电池抽象得到的电路模型,是一个理想的二端有源元件。直流电压源的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无关,为恒定值,故又称直流电压源为恒定电压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从而产生所需的直流稳定电压。2.1.1.3 直流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直流电流源是一个理想的二端有源元件,其电流值与元件的端电压无关,为恒定值,故又称直流电流源为恒定电流源。直流电流源的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稳定电流。2.1.1.4 三相电压源(星形)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星形三相电压源是由3个等幅值、同频率、初相位依次相差120o的正弦电压源连接为星形(Y)组成的电源,简称星形或Y形电源。星形三相电压源的表达式为:其中,Vrms-电压有效值f-频率td-延迟时间星形三相电压源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从三相电压源正极性端子A、B、C向外引出的导线称为端线,从中性点N引出的导线称为中线。端线A、B、C之间(即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电源每一相的电压称为相电压。对于Y形电源,其线电压的有效值等于相电压有效值的倍。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星形三相电压源的频率、幅值及延迟时间,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三相交流电压。注意该模型参数中的电压值为有效值。2.1.1.5 三相电压源(三角形)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三角形三相电压源是由3个等幅值、同频率、初相位依次相差120o的正弦电压源连接为三角形()组成的电源,简称三角形或形电源。三角形三相电压源的表达式为:其中,Vrms-电压有效值f-频率td-延迟时间三角形三相电压源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从三相电压源正极性端子A、B、C向外引出的导线称为端线,注意形电源没有中线。端线A、B、C之间(即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电源每一相的电压称为相电压。对于形电源,其线电压的有效值等于相电压的有效值。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三角形三相电压源的频率、幅值及延迟时间,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三相交流电压。注意该模型参数中的电压值为有效值。2.1.1.6 Ground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Ground用以实现接地功能。所有电路必须保证接地才能正常运行。2.1.1.7 VCC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VCC电压源是直流电压源的简化符号,常用于为数字元件提供电能或逻辑高电平,也可为模拟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VCC的电压值进行设置。2.1.1.8 VEE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VEE电压源是直流电压源的简化符号,常用于为运算放大器提供负电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VEE的电压值进行设置。2.1.1.9 VDD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VDD电压源是直流电压源的简化符号,当为CMOS器件提供直流电源进行“Real”仿真时,只能用VDD电压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VDD的电压值进行设置。2.1.1.10 VSS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VSS电压源是直流电压源的简化符号,常用于为CMOS器件提供直流电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VSS的电压值进行设置。2.1.2 独立电压源2.1.2.1 交流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交流电压源为一个理想的二端有源元件,其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无关,总保持为给定的时间函数,即其中,Voffset-电压偏移量Vpeak-电压峰值f-频率td-延迟时间0-初始相位交流电压源的峰值Vpeak与有效值Vrms之间的关系为: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交流电压源的电压峰值、频率、相位等参数进行设置。注意该模型参数中电压幅值为峰值。2.1.2.2 时钟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时钟电压源理论上为一个方波发生器,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时钟电压源的电压值、频率、占空比等参数,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时钟信号。2.1.2.3 阶跃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阶跃电压源用来产生阶跃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阶跃电压源的初始值、阶跃时间、阶跃值等参数进行设置。2.1.2.4 脉冲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脉冲电压源用来产生周期脉冲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脉冲电压源的初始值、脉冲值、脉宽等参数,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脉冲信号。2.1.2.5 三角波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三角波电压源用来产生三角波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三角波电压源的电压值、周期、电压偏移量等参数,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三角波信号。2.1.2.6 FM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FM电压源又称调频电压源,能产生一个频率可调制的电压波形,其其表达式为:u(t)=Voffset+VA*sin(2fct+Msin(2fmt)其中,Voffset-电压偏移量VA-电压幅值fc-载波频率fm-调制频率M-调制系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FM电压源的电压值、调制系数等参数,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FM信号。2.1.2.7 AM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AM电压源又称调幅电压源,能够产生一个受正弦波调制的调幅信号源,常用于建立和分析通信电路。其表达式为:u(t)=VA*(Voffset+Msin(2fmt)*sin(2fct)其中,Voffset-电压偏移量VA-电压幅值fc-载波频率fm-调制频率M-调制系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设置AM电压源的电压值、调制系数等参数,从而为外电路提供所需的AM信号。2.1.2.8 指数电压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指数电压源是一种参数可设置的按指数规律变化的电压源,其表达式为:其中,V0-初始值VA-最大值td1-上升延迟时间td2-下降延迟时间Trise-上升时间常数Tfall-下降时间常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指数电压源的初始值、最大值等参数进行设置。2.1.3 独立电流源2.1.3.1 交流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交流电流源为一个理想的二端有源元件,其电流与元件的端电压无关,总保持为给定的时间函数,即其中,Ioffset-电流偏移量Ipeak-电流峰值f-频率td-延迟时间0-初始相位交流电流源的峰值Ipeak与有效值Irms之间的关系为: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交流电流源的电流峰值、频率、相位等参数进行设置。注意该模型参数中电流幅值为峰值。2.1.3.2 时钟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时钟电流源用来产生时钟电流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时钟电流源的电流值、频率、占空比等参数进行设置。2.1.3.3 阶跃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阶跃电流源用来产生阶跃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阶跃电流源的初始值、阶跃时间、阶跃值等参数进行设置。2.1.3.4 脉冲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脉冲电流源用来产生周期脉冲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脉冲电流源的初始值、脉冲值、脉宽等参数进行设置。2.1.3.5 三角波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三角波电流源用来产生三角波电流信号,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三角波电流源的电压值、周期、电压偏移量等参数进行设置。2.1.3.6 FM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FM电流源又称调频电流源,能产生一个频率可调制的电流波形,其其表达式为:i(t)=Ioffset+IA*sin(2fct+Msin(2fmt)其中,Ioffset-电压偏移量IA-电压幅值fc-载波频率fm-调制频率M-调制系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FM电流源的电流值、调制系数等参数进行设置。2.1.3.7 指数电流源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指数电流源是一种参数可设置的按指数规律变化的电流源,其表达式为:其中,I0-初始值IA-最大值td1-上升延迟时间td2-下降延迟时间Trise-上升时间常数Tfall-下降时间常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指数电流源的初始值、最大值等参数进行设置。2.1.4受控电压源2.1.4.1 压控电压源(VCVS)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压控电压源即输出电压受输入端的电压控制,其对应关系如下:VOUT=EVIN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E为电压增益。用户可通过设置E的参量得到所需的压控电压源。使用时需注意,受控源的控制回路和输出回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受控源两侧回路共地。2.1.4.2 流控电压源(CCVS)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流控电压源即输出电压受输入端的电流控制,其对应关系如下:VOUT=HIIN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流,H为互阻。用户可通过设置H的参量得到所需的流控电压源。使用时需注意,受控源的控制回路和输出回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受控源两侧回路共地。2.1.5受控电流源2.1.5.1 流控电流源(CCCS)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流控电流源即输出电流受输入端的电流控制,其对应关系如下:IOUT=FIIN其中,IOUT为输出电流,IIN为输入电流,F为电流增益。用户可通过设置F的参量得到所需的流控电流源。使用时需注意,受控源的控制回路和输出回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受控源两侧回路共地。2.1.5.2 压控电流源(VCCS)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压控电流源即输出电流受输入端的电压控制,其对应关系如下:IOUT=GVIN其中,IOUT为输出电流,VIN为输入电压,G为跨导。用户可通过设置G的参量得到所需的压控电流源。使用时需注意,受控源的控制回路和输出回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受控源两侧回路共地。2.1.4 控制模块2.1.6.1乘法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乘法器用以实现对输入信号x和y的相乘功能。设输出信号为out,则对应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out=K(Kx(x+Xoff)*Ky(y+Yoff)+Ooff其中,K输出增益Ooff输出偏移量KxX增益XoffX偏移量KyY增益YoffY偏移量2.1.6.2增益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增益器用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增益,用户可通过设置增益系数生成所需的增益器。2.1.6.3二输入加法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二输入加法器用以实现对输入信号xa和xb的相加功能,设输出信号为out,则对应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out=K(Ka(xa+Aoff)+Kb(xb+Boff)+Ooff其中,K输出增益Ooff输出偏移量KaA增益AoffA偏移量KbB增益BoffB偏移量2.1.6.4三输入加法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三输入加法器用以实现对输入信号xa、xb和xc的相加功能,设输出信号为out,则对应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out=K(Ka(xa+Aoff)+Kb(xb+Boff)+Kc(xc+Coff)+Ooff其中,K输出增益Ooff输出偏移量KaA增益AoffA偏移量KbB增益BoffB偏移量KcC增益CoffC偏移量2.1.6.5除法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除法器用以实现对输入信号x和y的相除功能。设输出信号为out,则对应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其中,K输出增益Ooff输出偏移量KxX增益XoffX偏移量KyY增益YoffY偏移量2.2 基本元件库2.2.1 电阻2.2.1.1 普通电阻1.基本图示 2.使用说明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理想的电阻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电阻阻值通常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其表达式为:其中,Rnom-标称阻值TC1-一阶温度系数TC2-二阶温度系数TNOM-标定温度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电阻的阻值、一阶温度系数等参数进行设置。2.2.1.2 半导体电阻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半导体电阻阻值计算公式为:其中,Rnom-标称阻值RSH-薄膜电阻L-长度W-宽度Short-侧蚀缩短长度Narrow-侧蚀变窄长度TC1-一阶温度系数TC2-二阶温度系数T-元件工作温度TNOM-标定温度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半导体电阻的长度、宽度、一阶温度系数等参数进行设置。2.2.2 电容2.2.2.1 普通电容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电容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因此电容是储能元件。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作用,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及信号调谐。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电容的容值及初始条件进行设置。2.2.2.2 电解电容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电解电容通常在电源电路或中频、低频电路中起电源滤波、退耦、信号耦合及时间常数设定、隔直流等作用。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电解电容的容值及初始条件进行设置。2.2.2.3 半导体电容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半导体电容容值计算公式为:其中,CJ-结底电容CJSW-侧电容L-长度W-宽度Short-侧蚀缩短长度Narrow-侧蚀变窄长度TC1-一阶温度系数TC2-二阶温度系数T-元件工作温度TNOM-标定温度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半导体电容的长度、宽度、一阶温度系数等参数进行设置。2.2.3 电感2.2.3.1 普通电感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电感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为储能元件,在电路中具有通直流隔交流的作用。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电感的电感值及初始条件进行设置。2.2.3.2 互感线圈(同名端)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互感线圈的两个线圈的磁场存在相互作用,即具有磁耦合关系,其中耦合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0k1,k=1的情况称为全耦合。对于互感线圈的任意两个端点,将线圈绕向一致而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一致的端点称为同名端,反之称为异名端。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互感线圈的初级线圈电感值、次级线圈电感值及耦合系数进行设置。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3.3 互感线圈(异名端)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互感线圈的两个线圈的磁场存在相互作用,即具有磁耦合关系,其中耦合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0k1,k=1的情况称为全耦合。对于互感线圈的任意两个端点,将线圈绕向一致而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一致的端点称为同名端,反之称为异名端。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互感线圈的初级线圈电感值、次级线圈电感值及耦合系数进行设置。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4 开关2.2.4.1 压控开关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压控开关由输入端的电压控制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压控开关的阈值电压、迟滞电压、通态电阻及断态电阻进行设置。2.2.4.2 流控开关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流控开关即由输入端的电流控制开关的闭合或断开,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流控开关的阈值电流、迟滞电流、通态电阻及断态电阻进行设置。2.2.5 变压器2.2.5.1 理想变压器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理想变压器是一个耦合电感器,其可调参数包括:初级线圈匝数、次级线圈匝数。使用时需注意,变压器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变压器两侧回路共地。2.2.5.2 TS_2_TO_1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2_TO_1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2U34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3 TS_5_TO_1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5_TO_1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5U34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4 TS_10_TO_1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10_TO_1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10U34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5 TS_13_TO_2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13_TO_2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U34=13:2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6 TS_13_TO_4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13_TO_4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U34=13:4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7 TS_25_TO_1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25_TO_1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U34=25:1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8 TS_25_TO_2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TS_25_TO_2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U34=25:2且U35=U54=U34/2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2.5.9 TS_100_TO_11.基本图示2.使用说明的初级线圈绕组个数为1,次级线圈绕组个数为2,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U12:U34=100:1且U35=U54=U34/2 使用时需注意,两侧回路须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通常选取为地面,即两侧回路共地。2.3 二极管库2.3.1 普通二极管2.3.1.1 虚拟二极管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使用说明虚拟二极管模型如图所示。图中Rs为二极管的材料电阻,称为欧姆电阻;CD为二极管等效电容;ID为二极管的电流。设二极管端电压为UD,则ID和UD的关系为其中,IS-反向饱和电流(A)q-电子电荷(1.60210-19C)k-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J/K)T-绝对温度(K)N-发射系数(硅管1.22.0)BU-反向击穿电压(V)IBU-反向击穿时的电流(A)Gmin-SPICE程序中非线性支路的一个给定小电导,隐含值为10-12S,一般情况下不影响二极管的特性。二极管的等效电容CD为结电容Cj,它是势垒电容Cb和扩散电容Cd之和,即Cj=Cb+Cd其中,(D为少数载流子的渡越时间)其中,Cj0-零偏置时PN结的电容D-PN结自建电势,二极管的典型值为0.70.8Vm-电容梯度因子,典型值为0.30.5FC-正偏势垒电容公式的系数,典型值为0.5用户可通过属性栏对虚拟二极管的饱和电流、发射系数、反向击穿电压等参数进行设置。2.3.1.2 1N4007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10001.0TA=25oC时, IR =5ATA=100oC时,IR =5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3 1N914A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1000.02VR=20V时,IR =0.025AVR=75V时,IR =5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4 1N4001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501.0TA=25oC时, IR =5ATA=100oC时,IR =5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5 1N4001GP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501.0TA=25oC时, IR =5ATA=100oC时,IR =5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6 1BH62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1001.0VR=100V时,IR =1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7 1DH62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2001.0VR=200V时,IR =1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8 1GH62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极K:阴极3.主要技术参数参数名称反向峰值电压VRRM(V)最大整流电流IF(A)反向电流IR(A)参数值4001.0VR=400V时,IR =10A4.功能描述单向导通性是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当A、K间施加的电压U为正,且U超过某一门限电压后,由A流向K的电流I随U增加而显著增大,二极管呈正向导通;当U为负(反向电压),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反向,但量值很弱,管呈反向截止状态;当反向电压量值过大,会致使管出现反向击穿现象。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的理论关系为指数特性。但由于体电阻的影响,当正向电流过大时,电流电压关系会偏离指数型而趋向线性型。反向电流也会较理论值偏大,这通常是因管PN接反向漏电而导致。普通二极管多用于整流电路。技术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给出了二极管在整流工作时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应用中如超过这一量值,管温可能过高,整流效率也会下降。反向电流参数给出了管在直流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反向峰值电压给出管在保证反向截止时的最大承受电压,超过这一电压,管进入击穿状态。二极管的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2.3.1.9 1JH621.基本图示2.引脚说明A: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揭阳档案咨询服务方案
- 基于机器学习的知识迁移策略研究-洞察及研究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及答案解析
- 生物安全评价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网游防沉迷技术评估-洞察及研究
- 医学营销方案
- 模拟环境中的强化学习策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策划营销方案精准营销
- 毕加索营销方案
- 宝马贷款方案问题咨询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 酒店设施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与实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新人教版版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表(带音标)
- 小兵张嘎夺枪记(课本剧)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GB/T 17880.5-1999平头六角铆螺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