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孝经导读,孝经字数:1799字,最短,“小经”孝经:传统孝道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突出了“孝治”的理念黑格尔: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希博:中国人对孝道之尊重,正与斯巴达人之爱自由罗马人之爱祖国如出一辙。,一、历代王朝重视孝经1、立于学官,童蒙识字后的必读经典。隋文帝杨坚:苏威进言:“唯读孝经一卷,足可立身治国”。立于国学2皇帝学习孝经和亲自宣讲孝经唐太宗于国子学听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宋仁宗赵祯于崇政殿听讲孝经。皇帝宣讲晋穆帝、晋武帝;宋武帝、宋文帝;梁武帝;北魏宣武帝、孝明帝,皇太子宣讲孝经:晋武帝、惠帝,陈文帝、宣帝、后主令太子讲孝经。太子、诸王、群臣集会讨论孝经梁武帝设孝经事务的专门官职置制孝经助教。,3.皇帝亲自注解孝经唐玄宗孝经注东晋元帝孝经传东晋孝武帝总明馆孝经讲义梁武帝孝经义疏梁简文帝孝经义疏北魏孝明帝孝经义记北魏孝文帝令翻译把孝经翻译为鲜卑语国语孝经清代顺治御注孝经,康熙孝经衍义雍正钦定缙译孝经,御纂孝经集注,4帝王书写孝经唐明皇书写孝经刻“石台孝经”宋太宗草书孝经于淳化阁碑千字文非垂世立教之言,孝经百行之本,朕当躬书勒之碑阴。南宋高宗书写孝经赐大臣,刻于金石,,雍正御纂孝经集注序文朕乃命专译经文以便诵习。夫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诚使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讽其文,心知其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扬名显亲;为庶人者能谨身节用,竭力致养;家庭务敦于本行,闾里胥向于淳风。如此则亲逊成化,和气薰蒸,跻比户可封之俗,是朕之厚望也。容易学,效果好。,二、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一)作者及成书年代1、孔子自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疑点:(1)仲尼居,曾子侍(2)子曰论语呼曾子:“曾参”,“参”。,2、曾子所录孔安国古文孝经训传序疑点:孝经主“谏争”孝经: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哉?曾子: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大戴礼记曾子大孝,3曾子门人编录4、子思所作5七十子之徒遗书6汉儒伪作,3曾子门人编录代表人物:司马光、胡寅、晁公武、近代学者依据:仲尼居,曾子侍。(1)战国末的曾子之徒(荀子之后)依据一:孝经“谏争”观荀子子道:从义不从父依据二:吕氏春秋察微引用孝经原文(2)战国初的曾子之徒(孟子、荀子之前)蔡邕明堂论:魏文侯作孝经传,4、子思所作王应鳞、倪上述倪上述孝经勘误辨说:与大学、中庸同出于子思。证据:仲尼称字;曾子称子,师也。”疑点:孝经谏争观5七十子之徒遗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阮元石刻孝经论语记笼统,6汉儒伪作宋代,明代理学家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勘其文义,绝类戴记中诸篇。梁启超、胡适,蒋伯潜、杨伯峻任继愈、沈善洪、王凤贤疑点一:吕氏春秋引孝经疑点二:礼记并非全为汉儒作品,郭店楚简:缁衣,7孝经成书于汉代两点理由:第一,“孝治”思想从先秦到两汉孝道观发展史:夏商周:追孝,祖先崇拜宗教的延伸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周:以德对天,以孝对祖孔子时:“孝养”,养老问题战国:思想家引孝道入政治汉代:以孝治天下孝经主要讲“孝治”,而不是“孝养”第二,孝经结构严谨,文字简约,主题突出,(二)、孝经版本1、古文孝经有三种:(1)、鲁恭王于孔壁中所得,凡22章,已亡于梁代。(2)、孝经古孔氏传,凡22章,孔安国传,本已亡,隋代复得,刘炫为之序。又亡于唐代;(3)、日本保存本;相传由唐代传入日本,有孔安国传,知不足斋丛书,伪书。真本古文孝经已不存在。2、今文孝经:流传至今汉初颜贞所藏,由其子献出,凡18章,1872字,十三经注疏所依据的就是这个本子,不过又脱漏了73字,故为1799。,三、孝经思想内容,(一)如何行孝:个体行孝与孝的分层1、个体孝行孝三阶段由小而大,由内而外,有始有终。,开宗明义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忘尔祖,聿修厥德。”,其一,孝是德本,教所由生其二,行孝三阶段第一阶段:孝之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乐正子春足疾曾子有疾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之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宗,可谓孝矣。生殖崇拜的孑遗,减少父母忧虑一戒纵欲戒轻生二戒好勇斗狠三戒作奸犯科,致遭刑戮,使父母受辱。四爱人爱物,好生恶杀。自爱自重,修身向善,始足以称孝。郭巨埋儿,上海市教委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2009年上海有20名大学生因自杀或突发疾病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占上海高校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80%以上,自杀在校园意外死亡中居首位。雅虎公益网统计,2010年全国各地高校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近40起。南京:燕子矶:自杀圣地舍身岩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想一想,死不得”。梁思成,孝之中:中于事君孝之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朝廷:封诰父母,光宗耀祖终于立身:孝道最高层次,孝道完成。个体孝:珍爱生命,保全身体,平安健康报效国家,光宗耀祖,2、群体孝:孝道的分层五等孝(1)天子之孝天子章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字词:事:奉事、服务、侍候。加:施加。刑:“刑,法也。“刑”,效法;一说通“型”,表率、典型、榜样的意思,兆:十亿曰兆。兆民,泛指民众们。赖,依赖、依靠。案天子之孝:二不敢,孝亲,爱民。天子行孝:爱敬父母,德加百姓。天子之孝目标:保天下,(4)诸侯之孝:守国家,和民人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警告:霸主,刘姓诸王,制节:克制节约;谨度:严守礼法,慎行礼法社稷:土神,谷神。诸侯之孝:三不:不骄,不违礼,不奢靡目标:保富贵,守社稷,和民人,(3)卿大夫之孝: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法服”:礼法规定的服饰公服、私服、燕服、吉服、丧服“法言”:符合礼法之言卿大夫之孝:三不敢: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卿大夫之孝的目标:守宗庙,(4)士人之孝:士章: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上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资:取士大夫之孝:四事事父,事母,事君,事长移孝作忠士大夫之孝的目标: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移孝作忠,低级官吏,守祭祀,(5)庶人之孝:孝养庶人章: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案庶民孝道的四方面其一用天之道注:“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其二,分地之利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其三,谨身节用其四,以养父母,吕氏春秋-孝行览“五养”:一是“养体:“修宫室,安床笫(zT,席子),节饮食,养体之道也”。二是“养目”:“树五色,施五彩,列文章,养目之道也”。三是“养耳”:“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四是“养口”:“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五是“养志”:“和颜色,说(悦)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包”。,五等孝:孝的要求从士、卿大夫、诸侯到君王的逐级加重加大从事亲延伸到人的岗位职责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的统一,(二)以孝治天下孝经的核心:孝治“治”:11次,。1、以孝治天下的可能性:移以“亲亲”率“尊尊”,移孝作忠广扬名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儒家以天下为大家庭,2、以孝治天下的方法孝治章: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以孝治天下如此。,孝治天下的具体举措是:三不敢、三得、三事其一,天子以孝治天下A不敢: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B“得”:万国之欢心C先王:对得起祖宗,其二,诸侯以孝治其国A不敢: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B得:百姓之欢心,C所事:先君其三,卿大夫以孝治其家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得:人之欢心,事:其亲,汉朝提倡孝治的原因及举措(1)总结秦亡教训秦尚法治:秦推行孝道秦始皇:合葬父母(茅焦);绎山刻石琅玡刻石扶苏:“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胡亥: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秦推行孝道的教训用刑法推行孝道:云梦秦简:殴大父母,黥为城旦春”。“父盗子,不为盗”。“子盗父母,父母擅杀,不为公室告。”片面:强调父,国家,尊尊,物质利益无亲情,丧失了孝道的社会整合功能,(2)汉代思想家对孝的倡导贾谊:岂为人子背其父,为人臣因忠于君哉?岂为人弟欺其兄,为人下因信其上哉?韩非:家之孝子而国之倍臣董仲舒论孝:其一,平民百姓要内孝于亲,外忠于君。天地阴阳五行的顺序: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其二,君不能为所欲为。孝道约束帝王的权力,3、以孝教民强化孝道教化的作用。广要道: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4、以刑辅孝五刑章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五刑: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秦以前为:墨、劓、剕(刖)、宫、大辟(杀)。,.历代对不孝的惩罚:周:不孝:“元恶大憝刑兹无赦。”战国至秦汉:江陵张家山编号为M247号墓奏谳书不孝者弃市。弃市之次,黥为城旦、舂。云梦秦简的封诊式:父可“谒杀”不孝子。“鉴足”(刖足)、流放远地。法律答问:殴大父母,黥为城旦、舂。,董仲舒“春秋决狱”:殴父,当枭首。汉书衡山王刘赐传:太子生告王父不孝,皆弃市。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不逊父母处髡刑,北齐律:不孝罪为十恶不赦之首。刘宋律:子不孝父母为弃市,唐律:“不孝”(l)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刑(2)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3)供养有阙;(4)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5)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6)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刑“同居相隐不为罪”,5、以宗教神化孝道感应章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三)概述家庭伦理之孝行纪孝行、谏争、丧亲1、生养死祭纪孝行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病则致其忧:民间愚孝的人性扭曲: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三国吴孟宗抱竹而哭,唐代:陈集元父病,“终日不食”,元仕母病,“遂不仕”。陈藏器本草拾遗:割股肉为父母治病之风。刘孝忠杨庆,苏轼: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宋史选举志)明初有所节制:朱元璋制谕:自今父母有疾而卧冰、割股,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明史孝义传)明嘉靖、永乐,直到清代,不断旌表割股、探肝的孝子、孝女。,2、父母有过则谏,争谏争章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哉?,荀子子道: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曰: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不盲目从君之命: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孝经孝道:非“愚忠愚孝”服从社会发展长远利益为原则起到调整宗法家族关系的实际作用。,(四)、对孝道理论的发展1、提出了孝道的理论依据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第一是宇宙论的证明三才章: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第二是人性论的证明圣治章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子之道,天性也。”,四、孝经的历史影响,第一,对儒家孝道作了总括式的概述孝经者,经之总合,百王之大法也。第二,为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三纲五常,第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形而上追求孝经感应章: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四,成为社会教育人才,选拔人才的教材和标准。隋书郑译传第五,成为社会规范的准绳法律:不孝“忤逆”大罪,重判其次,尊老、敬老、养老之风后汉书礼仪志:七十者,玉杖,持玉杖:食俸六百石的官吏殴持玉杖者,处死。再次,孝道观念:文学艺术的重要做材:二十四孝列异传、搜神记、三言二拍、儒林外史,胡适我的儿子: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偶然结果,那果便是你,那树便是我,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孝对中国法律的影响:(1)尊卑有等的等级法:卑幼骂尊长,一律有罪,唐宋律:骂兄弟,杖一百,骂伯叔父母及姑,徒一年。祖父母父母杀死子孙:免议,故杀从轻。子孙杀死祖父母父母:“逆伦”,十恶不赦的。唐宋律处斩,元明清律凌迟处死。,(3)以孝枉法折狱龟鉴卷四宥过:东汉建安,曲周人杀牛祈神救父,弃市无罪北魏宣武帝时:费羊皮卖女,死罪免死唐穆宗:为父报仇,死罪免死因孝杀人免死唐初卫孝女旧五代史明宗纪:周威不雪父仇,处死,(2)片面维护尊长者权利、规定卑幼者的绝对义务:财产支配权子女婚配的决定权对违法子孙及族人的初级裁判权和死刑之外的惩罚权,对子孙的处死权:父母以非理杀子,子不当怨。盖我本无身,因父母而有,杀之不过与未生一样。(魏禧:日录训俗遗规卷三),农村老人关于养老的“语录”1现在,“小人”是老人,老人是佣人。2能干,俺是儿女的劳力;不能干,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赘。3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变成孙子了。4人老了,最靠不住的就是儿女呀,歹心的儿女都赶不上好心的邻居。5我养你们18年,你们养我8年还不行吗?,6这年头是咋的了?天没天道,人没人道。7能动一天就得干,不能干躺下等死。8穷得富不得,一富就了不得。这儿女有了钱就没了心,除了钱就谁也不认了。9这把老骨头靠谁养,靠自已,靠老天哪110我养人家()L,-Jr-)是本分,是应该;人家养我是麻烦,是负担。11人可别老啊,老了难过呀!12孝,是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啊,没啥大道理,全凭良心。,13俩老的年轻时能养一帮小的,一帮小的长大后却不愿养俩老的。这人哪,还真赶不上兽啊。14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呢,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15现在,除了钱,啥也不值钱了。16老话说:不养儿女知父母恩。现在的人自己都当爷爷了,还是不知父恩。17孝心,孝心,尽孝要凭心。现在的人心坏了,没心了。,18城里的老人为长寿忙,农村的老人为肚子忙。都是人啊,我们的命咋就这么苦呢?19过去我们常说:小孩享受的日子在后头呢。现在儿女们说:小孩成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丙烯装置操作工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新建机液一体智能强夯机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耐火材料模具工职业道德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咖啡师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公司黄酒发酵工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2025贵州优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协议
- 2025年新疆籽棉种植合作合同协议
- Octenidine-di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剑桥医学英语题库及答案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动态电路中电功电功率变化问题(原卷版+解析)
- JTS-252-2015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DB4405-T 303-2023 狮头鹅屠宰操作规程
-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题库
- 坚持人民至上 工会研讨发言
- 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841无机化学考研真题
- 美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子宫脱垂试题及答案
-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3500道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