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上的第六元素硫及其修饰,科学界以往认为,DNA是由五种元素碳、氢、氧、氮、磷构成的四种核苷酸序列。,DNA的双螺旋结构,环球科学2007十大科学新闻揭晓环球科学杂志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NO.1人造生命诞生NO.2用人体皮肤细胞制造出“类胚胎干细胞”NO.3嫦娥一号升空,亚洲向月球进军NO.4太阳系外发现“第二地球”NO.5IPCC确认是人类导致气候变化,各国制定应对方案NO.6发现构成DNA的第六元素NO.7人类癌症基因组计划启动NO.8个人基因组时代来临NO.9在土卫六泰坦上发现液态湖泊NO.10世界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2007年8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重点实验室宣布,他们发现DNA中存在第六种元素硫。DNA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科学界以往认为,它是由五种元素碳、氢、氧、氮和磷构成的。该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许多微生物合成DNA后,还会进行一种叫“硫修饰”的工作,它们依靠基因组中的硫元素,改变遗传特性。这一发现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领域DNA硫修饰的研究,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够干扰这种“硫修饰”,就可能改造病菌,化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药物的研发也可借鉴大自然中硫修饰的过程,通过基因药物,对癌症、艾滋病患者的DNA进行人工修饰,治疗疾病。,那他们到底是怎样发现这第六元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呢?,1987年底的一天,邓子新和同事周秀芬在做一批细菌DNA的电泳实验时,发现在同一块电泳凝胶上,一些细菌的DNA发生了降解而另一些细菌的DNA则不降解。这是一个芝麻般小的现象,对这个现象在很多文献中都有一个同样的解释,即认为是人工操作中不小心污染了核酸酶造成的,显然不值得一提。,但整个DNA的提取、电泳等过程都是一个人操作的,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操作方法和实验条件下不同生物来源的DNA会出现降解特性完全相反的差异呢?这不应该是DNA提取过程中人工操作的问题,倒像是由不同生物自身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这会不会是DNA上已知的甲基化修饰,或者是一种新的甲基化修饰呢?是他们配制的这批电泳缓冲液中污染了金属离子,或者是污染了微生物进而产生了可降解DNA的某种酶?DNA上是否结合了未知的蛋白质或抗生素?邓子新和周秀芬用排查法一一排除了这些假设,都不是,那究竟应该是什么呢?,1997年,邓子新和同事将有关基因分离出来,分析结果暗示,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硫有关。第一次拿到DNA上存在硫修饰的证据虽然已经证实细菌的DNA上掺入了硫元素,但具体是在什么位置掺入的呢?这需要弄清楚这种DNA硫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他们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成功解析出DNA硫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为“R-构象的磷硫酰”。这是在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性修饰。,DNA骨架上硫修饰的化学结构示意图,他们同时证实了将硫掺入到DNA中的过程是由5个酶协同完成的。在很多细菌中都发现了这套酶,但还没有人在高等生物中寻找或找到过。,PhosphorothioationofDNAinbacteriabydndgenesLianrongWang,ShiChen,TiegangXu,KoliTaghizadeh,JohnSWishnok,XiufenZhou,DelinYou,ZixinDeng,PeterCDedonSUMMARY:ModificationsofthecanonicalstructuresofDNAandRNAplaycriticalrolesincellphysiology,DNAreplication,transcriptionandtranslationinallorganisms.WeCONTEXT:TheDNAdegradation(Dnd)phenotypewasobservedduringelectrophoresisofgenomicDNAfromStreptomyceslividansandmanyotherdistantlyrelatedbacteriaandwasthoughttoinvolveapostreplicativeDNAmodificationthatreactswitha.NatureChemicalBiology3,709-710(01Nov2007)BriefCommunications,1965年,瑞士科学家沃纳阿贝尔(WernerArber)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首次提出细菌的限制甲基化修饰系统机制。如今,在天然DNA骨架上发现的硫修饰构成了对DNA结构的又一新补充。,在医学领域,很多致病菌的DNA就有硫修饰功能,这提示科研人员,如果能够干扰这种“自我修饰”,就可能改造这些病菌,化解它们对人体的危害。而药物的研发则可借鉴大自然中硫修饰的过程,通过“基因药物”,对癌症、艾滋病患者的DNA进行“人工修饰”,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那是谁带领这个团队发现了DNA第六元素硫及成功解析出DNA硫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为“R-构象的磷硫酰”的呢?,邓子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房县城关镇小西关村的农家,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4年被选派到英国约翰因纳斯研究中心,1988年回国任华中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来到上海交大任教。,砷元素与生命,三氧化二砷:传统中药砒霜,加利福尼亚州莫纳湖(MonoLake),美国宇航局(NASA)天体生物学家费丽莎乌尔夫-西蒙(FelisaWolfe-Simon),ImageofGFAJ-1grownonphosphorus.,ImageofGFAJ-1grownonarsenic,ABacteriumThatCanGrowbyUsingArsenicInsteadofPhosphorusFelisaWolfe-Simon,1,2*JodiSwitzerBlum,2ThomasR.Kulp,2GwynethW.Gordon,ShelleyE.Hoeft,2JenniferPett-Ridge,4JohnF.Stolz,5SamuelM.Webb,6PeterWeber,4PaulC.W.Davies,1,7ArielD.Anbar,1,3,8RonaldS.O/cgi/content/f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