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2).ppt_第1页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2).ppt_第2页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2).ppt_第3页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2).ppt_第4页
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例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纷纷应对。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3%,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大幅下降60%,其中,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2年下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摘编自世界史资料汇辑材料二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美国1028名经济学家致书胡佛总统反对这一关税法案,24个重要贸易对手国向美国政府抗议,随后纷纷采取了关税报复措施摘编自外国经济史(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的后果?(6分)后果: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迅速萎缩;加重了经济危机,延缓了世界经济恢复;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典型例题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析:A,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调控为经济发展主要手段,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以摆脱经济危机。,改变美国命运的抉择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救济(Relief)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复兴(Recover)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Reform)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1882年出生于纽约,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和法律。大学毕业后曾任律师。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起,任海军部助理部长7年,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1921年(39岁时),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1928年,当选纽约州州长。1932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选举。,轮椅上的罗斯福,身残志坚爱国为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感悟历史,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材料一:“如果美国什么时候需要一个墨索里尼的话,那就是现在。宁可受独裁者的统治,也不要国家瘫痪。”,材料二: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你们这帮魔鬼。,材料三:经济危机爆发后,记者问胡佛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胡佛直截了当地说:“政府将不采取任何行动干预市场。”,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PK,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e.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合作探究,罗斯福当选总统是“临危受命”,“危”体现在哪些方面?,国内:1、胡佛反危机措施(自由放任政策)失败,加剧了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2、人民呼吁改革,走出困境;3、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国际:为转嫁危机,各国进行“关税”战、倾销战,国际经济序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考验。,罗斯福新政提出的背景,罗斯福为新政做了哪些准备?,1、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智囊团”2、把一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3、国会授权总统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4、采用“炉边谈话”形式向人们解释新政,智囊团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的智囊团。”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这一“拉家常”的方式,与广大群众,包括农民进行近距离亲热接触,了解民生疾苦.,1、目的: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施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问题一:股市崩溃,银行倒闭,整顿银行与金融业,问题二:企业破产,复兴工业,问题三:农产品价格猛跌,调整农业,问题四:失业人数激增,社会救济公共工程,最先从哪一领域进行突破的?为什么要这样?,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为各行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主要目的何在?,扩大美联储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实行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制,刺激出口,新政仅一周,13500家银行开业,就任不到11天金融恐慌基本结束。,证券业健康发展,为各国的证券制度树立了蓝本,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上任时农业的状况,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成立农业调整署,大规模毁灭农产品,政府给予补贴,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1932年,农民现金收入是40亿美元,1935年上升到70亿美元,调整农业政策,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调整农业政策,作用(或目的):,措施:,法令:机构:,农业调整法,农业调整署,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有利于农业复苏,上任时工业的发展状况,钢铁工业生产下降80汽车工业生产下降95%。,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计划指导全国工业生产,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一定程度上保护工人权益,调整劳资关系,蓝鹰运动,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几周后,有250万雇主与政府签署了法规,他们给自己的产品标上蓝鹰,以示守法。时代周刊在每期上也印上蓝鹰,以表现美国人民对“新政”的拥护。罗斯福在新政中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蓝鹰计划,即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比1933年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计划指导全国工业生产,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一定程度上保护工人权益,调整劳资关系,上任时就业的发展状况,全美13万家企业倒闭,失业人数1700万,占劳动人数的25%。,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稳定了社会秩序,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世的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材料四: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暑,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岳麓版教材必修二,(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6分)积极意义:扩大就业;为工业发展提动力和原材料;保护护农田;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田纳西水利工程,田纳西工程建成后,到1943年该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这一流域原是美国的一个贫困地区,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到50年代该地区居民用电量是美国人均用量的2倍。到1979年,其防洪效益超过20亿,是水库建设投资的7倍。曼哈顿工程(原子弹研究工程)调查组反复对比,最终选定了这个地方:临近诺克斯维尔、田纳西州的一个隔离区,因为在那里田纳西州流域管理局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然而那里的水源也可以为反应器提供冷却水。,从1935年到1942年,为协调整个工程计划而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以工代赈,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四类人提供社会保障,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稳定了社会秩序,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世的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为世界社保制度树立了蓝本;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公民领取失业保险卡,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产恢复柱状图(1929-1945),1933,失业率下降示意图,1933,材料一、我写这封信只是想让您知道现在一切都很好。您派来的人已发现我们的住房状况良好。我们还和他一起去了银行,银行允许抵押贷款可以延长一段时间。您还记得我曾写信给您说我们失去了家具,您派来的人已经帮我们找回来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像您这样的总统。材料二、如果您来到达拉斯,我会用烤饼干、炸土豆、鸡肉、鸡汤和奶油糖果馅饼来为您准备一顿真正的晚餐。我们有了一个舒适的家,在您就任总统之前,这是一个工人不可能拥有的。(给罗斯福的信),对美国当时的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改善了美国人的生活状况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影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影响,它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它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自由放任政策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深刻的局部调整,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无法改变基本矛盾,学术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主要有三种观点:“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具有进步作用;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对“罗斯福新政”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3、评价,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的?,(1)新的理论: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4)新的起点: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探究问题四: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结论:新政的成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成功,并非罗斯福个人的功劳。(注意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适应了美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经济基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3、政治保障: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个人因素: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5、经验借鉴: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例.(2013安徽马鞍山一模21)美国记者约翰逊这么评价罗斯福:“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新政表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B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D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析】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改变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C项说法错误。排除A、B、D,故C符合题意。【答案】C,典型例题: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二人“挽救”社会制度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对我们有何启示?,(1)理解: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起来,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认识:计划和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创新是发展生产完善社会制度的重要手段。,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提示:,思考探究,(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考点整合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三次局部调整1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盛行。219世纪晚期,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320世纪3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生产关系新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经济2、影响:(1)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2)积极-联邦政府权威得到加强;(3)积极-有利于延长垄断资本主义寿命;(4)消极-国家开支大增,财政赤字加大;(5)消极-对私企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杜、艾政府,尼、福、卡政府,里根政府,克林顿政府,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反凯恩斯),充分就业,紧缩财政赤字财政,削减开支紧缩货币减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繁荣,一时见效,经济回升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赤字,财政赤字高额国债通货膨胀,“滞胀”,“四高”并存,“两极分化”,60年代,肯、约政府,赤字财政,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承上启下: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1)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国有化政策,建立国营企业,改变单一所有制形式;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政府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发展社会福利制度。(3)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4)以信息产业为主要动力的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5)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等。(成立新组织),2012广东卷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A,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C经济发展缓慢D阶级矛盾的缓和,B,为了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社会保障法发挥的重大作用包括()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和后顾之忧,起到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避免国家政权的法西斯化被其后继者所沿袭和进一步完善,从而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ABCD,A,(2009江苏单科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扩大生产资料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抑制物价上涨ABCD,B,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C,(2007天津文综卷24)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A,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公园,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群中,与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在当时,罗斯福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并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制定“救济法”整顿银行金融业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ABCD,A,“政府不应当去做或试图去做任何事,这是普遍的原则;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无为而治”下列人物最有可能赞同上述观点的是()A凯恩斯B胡佛C罗斯福D列宁,B,有人认为,从1933年开始的“新政”,并没有使美国走出“大萧条”,美国人勒紧裤腰带又苦熬了七八年。美国真正的救星是二战,战时的军需充分吸收了美国剩余的劳动力,大量美军的出征又使美国从一半劳动力闲置走向劳动力短缺,乃至待在家里的妇女都被鼓励出来工作。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新政”的作用是有限的二战的爆发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战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二战使美国人口锐减,劳动力严重不足ABCD,D,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末却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有()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BCD,B,1933年,美国共产党领导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当时,美国失业工人甚至到苏联驻美使馆排队领取签证。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在1932年的德国总统选举中排名第三。当时的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上述现象的关键因素是()A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西方严重经济危机的鲜明对比B各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斗争扩大了自身的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