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前途,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方法论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或优柔寡断,.,考点一:发展,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p6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注意:(1).联系与发展的关系:p60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说,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发展是联系的结果。,.,判断:变化就是发展,.,【提示】,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2、发展的普遍性p60,(1)表现第一,自然界是发展的;第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第三,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B,例1(单选)、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唇亡齿寒邯郸学步吐故纳新A、B、C、D、,.,B,例2(单选)、(2008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BCD,.,考点二、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新事物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新旧事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并不是“一刀两断”。新事物对旧事物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旧事物,是,否,.,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力量标准,错误标准之一:,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标准之二:,形式标准,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错误标准之三:,时间标准,想一想,.,2、方向: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因此,事物发展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原因: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第二,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3、道路: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原因: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与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第三,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复习提示,正确理解“总趋势”(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所谓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的趋势。至于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的轨迹不是直线型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考点三、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1)量变的含义事物在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是量变中的状态。量变的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二是场所的变更(结构发生变化)。(2)质变的含义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的分解、平衡、静止的破坏是质变的状态。,.,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联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复习提示,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判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并非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判断:质变就是发展。,区别: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联系: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名句有: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1、万丈高楼平地起1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方法论要求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缺乏信心、优柔寡断。,【拓展】此处就“发展”的角度而言。此外,量变引起质变还包括倒退性的变化,我们还应当注意: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一方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发展,1、前途是光明的,2、道路是曲折的,3、方向是前进的,1、质变、量变的含义,2、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原理),3、方法论要求:,4、方法论要求: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原理),.,C,例1(单选)、(08天津卷)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例2(单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B,例3(单选)、(07江苏卷)“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B,例4(单选)、(07上海)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A,例5(单选)、下列各选项中,不符合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的是()(1)水滴石穿(2)牵牛要牵牛鼻子(3)防微杜渐(4)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A、(2)(5)(6)B、(1)(3)(5)C、(1)(2)(3)D、(4)(5)(6),.,A,例6(单选)、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关系的统一,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形式和状态B速度和水平C源泉和动力D方向和道路,.,D,例7(单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包含的哲理是()A、世界是物质的B、物质是不灭的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D、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D,例8(单选)、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B,例9(单选)、两广自古产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清甜可口,但进食过多则易患“荔枝病”。这说明A.对荔枝的营养价值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饮食要注意适度原则C.美食都有潜在的危险性D.为防微杜渐,应尽量少食荔枝,.,B,例10(单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回答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BC.D,.,C,例11(单选)、(单选)2008年4月26日召开的“首都理论界纪念真理标准讨论30周年”座谈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全新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蹴而就。这是因为()A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B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AB,例12(多选)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访日期间,双方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份文件在继承已有3个政治文件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日关系的新发展,确定了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指导原则,规划了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成为中日之间第4份再要政治文件。这体现了()A事物在联系中发展B发展的普遍性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BD,例13(多选)生物技术是2l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核心。在现阶段,很多人由于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而拒绝食用:但从科学资料看,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人类食用安全性上存在差别。这主要表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C旧事物总是极力扼杀新事物D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ABCD,例14(多选)沙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耕种、过分放牧和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沙漠化对人类的威胁。土地沙漠化给我们的启示是()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B必须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必须正确处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例15、浙江义乌人从当年的小买卖,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场,创立了自己的产业,义乌人走进了世界大市场。义乌人“以商兴市”富起来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薄利多销”。女孩子喜爱的五彩缤纷的饰带,全国总量的70是义乌生产的。1支吸管利润仅有8毫钱一8.5毫钱,但每天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利润当然可观。结合材料分析义乌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的。,例15答案:(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义乌人从当年的小买卖,到如今依托小商品市场,创立了自己的产业,走进了世界大市场,体现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2)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义乌人“薄利多销”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这一点。,.,例16、辨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确提示了事物的发展。,例16答:(1)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认为这两句话就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部内容则是片面的。(2)“千”是指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一定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是发展,只有向上的、积极的质变才是发展。(3)“无”喻示新事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