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_第1页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_第2页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_第3页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_第4页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对比研究时时刻刻的意思 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中的类型学理论为依据比较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的主题,研究视角较为新颖,对未来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达洛维夫人 时时刻刻 主题 对比研究 :I561.06:A 1 引言 国内外学者大部分从女性主义,意识流手法和后现代意义等角度研究了小说达洛维夫人和时时刻刻,而很少对两部小说的异同进行细节研究。本文从细节处入手,比较了两部小说主题的异同,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 2 理论依据 比较文学理论中的类型学(typology)是对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可以分为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以及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本文参照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理论,旨在从主题上比较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两部小说的类型学相似,提取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小说达洛维夫人与时时刻刻主题的对比研究 3.1相同点 (1)女性的痛感。达洛维夫人作者伍尔夫对女主人公的判断、分析、想法、回忆等直接而细致的记录能够让我们感觉到克拉丽莎?达洛维两个不同的自我:一个是上流社会的家庭主妇,她举止优雅,态度慷慨,正在准备一场派对,她好像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她被称为“达洛维夫人”;另外一个是在意识流中漂浮的女人,她知识匮乏而直觉丰富,满心的悲伤和孤独,对生活充满热爱却时而感到迷茫她被称为“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是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而克拉丽莎是本质上的自我。这两个不相容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女主人公生活的痛感。她爱彼得?沃尔什却嫁给了自己丝毫不爱的理查德。彼得代表了她本质上的自我而理查德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她和她的亲密好友萨丽都能感觉到人们之间的那道墙一个人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本质上的自我无法被了解。 时时刻刻中的伍尔夫夫人是西方国家女性主义先锋,是生活在男性主导时代的一位女性作家。由于男性统治着社会,她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笼子里。她向往伦敦,因为在那里她能够获得创作灵感并感到舒适,但她丈夫只知道监督她吃饭、休息、看医生。这种精神上的痛感最终驱使她将石头放入衣服口袋,溺死河中。虽然家庭主妇布朗夫人并不厌恶丈夫和儿子,但是她并不感到感到快乐和满足。她渴望快乐的家庭生活却无法忍受每天在家务琐事以及照顾儿子和将出生的孩子中度过。有一天她做完蛋糕,将儿子托付给邻居,独自开车到了一家旅馆,轻松地阅读达洛维夫人。她心中获得了安宁,甚至想到了死亡。虽然她不像伍尔夫夫人那样忍受精神病的折磨,但是她也经历了抑郁和麻木的艰难时期。克拉丽莎?沃恩是一家报社的,和伴侣共同生活了十八年。虽然她事业有成,和萨丽住在豪华别墅并且抚养了一个女儿,但她并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她想通过为旧时恋人理查德举办庆祝派对来帮助他继续活下去。然而她不幸亲眼目睹理查德跳窗自杀身亡。她的女儿因自己未在正常的家庭中长大而厌恶她。克拉丽莎?沃恩渴望自由独立却无法摆脱控制社会的传统力量。她脑海中两者的矛盾让她感到疼痛。 (2)死亡。达洛维夫人中与死亡主题有重要关系的三个关键人物是:克拉丽莎?达洛维,塞普蒂默斯?史密斯和彼得?沃尔什。藏匿于生活中细微之事表面之下的死亡念头让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也变得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当达洛维夫人出去买花的时候,她想起她年轻的时候曾经预测一件可怕的事情将要发生。大笨钟敲响的时候,她不断重复辛伯林中的一句台词:“无惧酷日烤灸,无惧寒冬刺冽”。这句词一首葬礼之歌,这歌将死亡当作痛苦生活后的一种舒适。另外,克拉丽莎经历了很多死亡事件,包括她父母的去世,她相信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危险的。塞普蒂默斯?史密斯以自杀的形式来拥抱死亡,而彼得?沃尔什在死亡念头中发了疯,这两个人的刻画都加强了达洛维夫人中死亡的印象。 时时刻刻中死亡描写更加鲜明而直接。序言回顾了伍尔夫夫人溺河自杀的过程。在小说的结尾出,作者安排了理查德跳窗自杀。其间,他描写了布朗夫人自杀未遂并间接提及了理查德姐妹之死以及凯蒂的癌症。书中提到鸟儿的死和伍尔夫夫人书中角色的死亡也体现了这部小说的死亡主题。 3.2不同点 达洛维夫人有两个不同于时时刻刻的主题:一个是交流与隐私;另一个是英帝国的幻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在努力维持交流与隐私之间的平衡。克拉丽莎?达洛维举办派对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同时她又在自己的房间独自感受自己的灵魂,无人打扰。克拉丽莎把塞普蒂默斯的死看作一种交流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感受。另外,达洛维夫人的故事发生在旧统治和其压迫势力濒临灭亡的时候。克拉丽莎、彼得和塞普蒂默斯强烈感到英帝国的失败同时也深深觉察到自己的失败。旧传统和旧社会秩序的丧失使英国民众如同一盘散沙。 时时刻刻与达洛维夫人相比则更着重表现二十世纪末美 _生活状态。除了女性的痛感和死亡主题之外,时时刻刻特别关注同性恋以及艾滋病问题。在克拉丽莎?沃恩的部分几乎所有的角色,包括克拉丽莎、理查德、路易斯、朱莉娅,都拥有非正常的性取向,即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同性恋,其他的则是双性恋。在布朗夫人这部分中描写儿子理查德对母亲的异常依赖暗示了他日后成为双性恋者的原因。同时作者含蓄的指出同性恋和性解放是艾滋病爆发的间接因素。 综上,两部小说均涉及到女性的痛感和死亡主题,不同之处在于达洛维夫人还涉及交流与隐私以及英帝国幻灭的主题,而时时刻刻还涉及到同性恋和艾滋病的主题。 _ 1 Cunningham, M. The Hours. Picador. xx. 2 Schiff, J. Rewriting Woolfs Mrs. Dalloway: homage, sexual identity, and the single-day novel by Cunningham, Lippincott, and Lanchester. Critique, xx.45(4):363382. 3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Library Electronic Text Collection. xx. Mrs. Dalloway On-line. Available Tel: etext.library.adelaide.au. 4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xx. 5 蒋璐.在自我中挣扎:达罗卫夫人对峙生存状态下的女性痛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报. xx.10:5861. 6 王丽莉.解读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