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_第1页
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_第2页
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_第3页
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_第4页
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胡适日记“我的朋友胡适之”中的几位“我”们 胡适在北大教书时,北平文人圈流行一句口头禅:我的朋友胡适之。其时,无论布衣文人还是清贫书生,都以自己是胡适的朋友为荣。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名字都已载入史册,邵洵美、苏雪林、蒋梦麟、辜鸿铭、陈寅恪、徐志摩、 _、蔡元培、章士钊、沈从文、汪静之、陈衡哲他们与胡适交往的故事,让我们有机会潜入历史内部。 李敖说:“没有人是一个孤岛。”的确,人物其实就是露出时代海面的“孤岛”,所有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就是浮出海面的“珊瑚群岛”。 钱穆:孤傲的孩子王 1928年2月,胡适到苏州讲学,有一个朋友对他说:“你去苏州,有一个人不可不看,他就是苏州中学的老师钱穆。” 一个不可不看的人?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胡适没有来得及多想,就在心里记住了这个叫钱穆的孩子王。 来到苏州,正好有一场安排在苏州中学的演讲,一上台,胡适发现钱穆正就坐在演讲台上。 胡适刚一坐定,钱穆就说:“适之先生,史记?六国年表我遍寻不着,您知道它吗?”钱穆突然提起很偏僻的史料,即便满腹经纶如胡适者,一时也难以作肯定回答,胡适便当众愣在那里。他由此认定钱穆是有备而来,故意以此来暴露自己的不足令己难堪。本来一场双方都很期待的聚会,却因为钱穆的劈头一句话令胡适大为恼火。 演讲结束后,主人留胡适在苏州停留一晚,胡适坚决拒绝,他说:“实在抱歉, _带剃须刀,这一晚会让我十分难受。”他坚持走了,但还是给钱穆留下一个地址,说:“去上海,可以到这里会晤。” 几年后,钱穆进入燕京大学任教,他似乎看不惯胡适新文化领袖的作风,处处与他作对,两人矛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时,钱穆又调入北大历史系,与胡适有了更多的接触。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胡适因为最初的印象先入为主,以致一直无法更改对钱穆的不良印象。 钱穆到北平多年,一直不肯去胡适家走动。有一次,胡适生病入院,同事们都去探望,唯独钱穆不去,有同事责问他:“适之先生生病,访者盈户,你怎不去看望?”钱穆答:“这件事与学术上的事显然不是一回事,你合起来这样说,叫我今后如何做人?” 钱穆这时候才深深感到,自己进入北大,仿佛进入一场是非之中。 就在他忐忑不安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这天晚上,胡适竟然不请自来到了钱穆的家,这是钱穆来北平的八年中绝无仅有的事情。钱穆一时还没有从愣怔中醒悟过来,胡适就开了口。原来,他到钱穆家来,仅仅是为了与钱穆商量解聘钱的好友蒙文通。 钱穆一听,自然急得跳脚北大历史系的同人都知道,蒙文通与钱穆是知己,蒙文通最早赏识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并将其发表在杂志上。蒙文通来北大任教数年,也没有登过胡适的家门。 钱穆当即为好友辩护。胡适说:“文通上课,学生们都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钱穆又说了半天,胡适一句也没听进去,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 看着胡适离去的背影,钱穆心里一阵阵发冷,他明白,下一个解聘的就该轮到他钱穆了。于是他将所有积蓄全都用来买书,一共买了五万多本书。同人惊讶地说:“买这么多书,真要做大学问哪?”他笑着说:“我怕是要被学校解聘,不得不提防着,一旦解聘,这些书可以摆一个书摊,不用为生活发愁。” 个人感情上的隔阂和学术观点的对立,导致钱穆与胡适的关系越来越恶化。那时候,在北大历史系,钱穆讲诸子百家,胡适讲先秦哲学,范围大致相同,观点却常常对立,对台戏常常上演,并轰动校园。无数学生,包括教授的太太们,常常是上午一窝蜂去听胡适讲课,下午一窝蜂去听钱穆讲课,胡说钱的不对,钱说胡的不是,闹得学校沸反盈天,成为北大一景。更有胆大的学生起哄,上书学校让胡适与钱穆同堂讲课,分庭抗礼。结果两个人都拒绝,毕竟那是令人难堪的事,还有点儿近乎儿戏。 后来商务印书馆要编中学教材,找胡适主编。因为钱穆做过中学老师,有教学经验,胡适便来找钱穆合作。钱穆却一口回绝,他说:“我们观点不一致,没法合作,要不,你编你的,我编我的,这样对读者或许更加有益。”胡适听罢,说不出一句话来。 胡适与钱穆的失和,始终没有影响钱穆在北大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胡适的度量。到台湾后,胡适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在他的有生之年,钱穆一直没能评上“院士”。李敖为钱穆打抱不平:“以他(指钱穆)在古典文学方面的成就,早就该入选院士了。” 苏雪林:脾气不好的徽州女人 1919年秋天,苏雪林离开徽州,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国文系读书,刚从国外回来的胡适在那里开有一门中国哲学课程。 快开课的那些天里,女生们私下里唧唧喳喳议论着胡适,说他有才又帅气,得知苏雪林和他是徽州同乡,十分羡慕。苏雪林家在太平县岭下村,与胡适的老家绩溪上庄只隔几个山头。在胡适讲授中国哲学这一年里,苏雪林和他当面交流的机会并不多,他甚至不知道班上有一位女生是他的同乡。 20年代后期,苏雪林从法国留学回来,寓居上海从事专业写作,出版了绿天、蠹鱼生活,并在女作家专号上接连发表作品,算是在海上文坛崭露头角。胡适此时迁居上海,任中国公学校长。 这一年的秋天,女作家冯沅君(冯友兰的胞妹)为与陆侃如恋爱一事曾求助胡适。冯沅君与苏雪林要好,得知苏雪林想见一见十年前的老师,当即就带着苏雪林来到胡适家。 其时胡适住在江湾路,是一处石库门房子,走到黑漆木门前,苏雪林忽然有点胆怯,将冯沅君推到前面,说:“你带路。” 冯沅君取笑她:“你一向泼辣,色胆包天,今天来见你老乡,怎么忽然胆小如鼠?” 苏雪林说:“人家是大师,小学生见大师,当然心里害怕。” 冯沅君此前已在电话中告知胡适苏雪林来访之事。她牵着苏雪林的手站在胡适面前,胡适看了半天,才说:“哦,是你呀,你从前上课是不是总坐在第一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