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课题记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活动实践,其中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尤为重要。 关键词 知识积累 反复朗读 阅读感知 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结合。”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初中学生大多已褪去童年的稚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有了培养语感的基础。如果此时不好好培养语感,学生将失去语文素养培养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积累语文知识,提高感悟能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目前,初中生积累字词大多依靠字典或词典,或在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然而,说话者、写作者并不一定完全依靠语言的规则,只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一种流动、可变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要理解其中的内韵,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例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几个意象,表达了“断肠人”的飘零、孤寂和他的惆怅之情。如果没有积累知识,学生能够把这几个意象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吗?当然不可能的,那需要直觉和经验的密切结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反复朗读课文,感受美的熏陶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若不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意蕴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诵读的已经是自己的东西了。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描写雪后的山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对于这样优美的句子,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逐步感受语言内涵和文章韵味,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同时也能受到美的熏陶。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讲”,认为学生自己看犹如大海捞针,不着边际,不如自己多讲些,能抓住重点,应付好考试。古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主旨、写作特色诸结论告诉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重视培养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与其多讲,不如授之以法,让学生多读多念,自己从朗读中去体会,去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尽魅力,从而引导学生玩味语言,培养和增强语感能力。 三、注重阅读分析,增强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因此,要使学生形成语感,必须加强阅读。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知,把优美的课本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主要写了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事,文章描写送别的场面,作者抓住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教师可以利用磁带或自己的朗读这些段落,让学生在听读、想象、感悟、品味,教师点拨:“蹒跚”、“探”、“攀”、“缩”想象出父亲的极度不便,而能表达出父亲蕴含的深爱。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领悟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杜甫春夜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自己的喜悦、赞美之情。全诗扣住“好”和“喜”,写得充分、具体,说明诗人和农民一样盼雨心切,喜雨降临,体现诗人与农民同样忧乐的美好感情。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使语感培养得到良好的收效。 四、结合生活经验,切实培养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只有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如讲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百草园”部分,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乐园及童年趣事,课堂学习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部分学生争着发言,兴致勃勃地诉说自己那尘封已久的往事。我们可以趁机要求学生把这些课堂发言用文字记录下来。并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定会写出真情实感。这些活动本身就属于他们的生活形式,所以语文教学中可以把语文学习形式的听、说、读、写变为学生生活形式。因为语文是一门具有天然优势的课程,它本身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所选的文章更是包罗万象,古今中外人类优秀的文化无不蕴藏其中。 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素质和文化素养。事实上,学生的文化素养越高,知识体系越广博,他们理解言语作品的思想内涵的理解能力就越强,他们语感形成能力也就越强。 总之,语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它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廉洁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酒店服务实训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农业大学选聘5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市锡山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事业编制卫生人才8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金融扶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智能化设备的低碳效益分析
- 2025年白城社工考试题型及答案
- 内科医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广东阳江市阳春市招聘乡村公益性岗位32人(第三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招聘派遣岗位2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10月“江南十校”2026届新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啤酒生产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分析报告
- 2025广东普通专升本《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
- 明市2025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新闻采编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课件
- 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低空经济保险发展研究
-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 淮北矿业安全管理办法
- 诊所日常运营管理规范流程
- 法国文学课件
- 2025年止血技术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