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审批表.doc

4517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7858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9-19 上传人:圆梦设计Q****9208... IP属地:湖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支座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机械 毕业设计 全套 资料 已经 通过 答辩
资源描述:
4517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支座,加工,工艺,夹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经,通过,答辩
内容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铸造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下道工序 清砂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铸造 拟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1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钻、扩、铰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床 夹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钻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钻、扩、铰 下道工序 钻 3 孔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 度 1 钻 15 通孔 麻花钻 内径千分尺 1000 1 5 扩 15 通孔至 钻 内径千分尺 1000 1 精铰 用铰刀 内径千分尺 1000 1 精铰 16 机用铰刀 塞规 125 1 两端倒角 1 45 80 1 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年 5月 第 10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钻 3 偏 10 偏孔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立式钻床 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钻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钻、扩、铰 下道工序 清洗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钻 3 偏 10 偏孔 直柄麻花钻 3 塞规 1360 1 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 月 第 11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清洗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技术要求: 表面无杂物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钻 3 孔 下道工序 检验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清洗 拟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 月 第 12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验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清洗 下道工序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检验 塞规 拟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 月 第 13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清砂、检验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铸造 下道工序 时效处理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清砂、检验 拟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2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时效处理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清砂、检验 下道工序 粗铣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时效处理 拟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3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粗铣 22 上端面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卧式铣床 夹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铣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4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时效处理 下道工序 铣端面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粗铣 22 上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4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4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粗铣、半精铣端面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卧式铣床 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铣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粗铣 下道工序 钻 11 通孔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粗铣 36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 半精铣 36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490 1 1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5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钻 11 通孔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立式钻床 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钻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铣端面 下道工序 铣端面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钻 11 通孔 直柄麻花钻 卡尺、塞规 1360 1 1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6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粗铣、半精铣端面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卧式铣床 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铣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钻 11 通孔 下道工序 铣端面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粗铣 28 前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 粗铣 26 前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 半精铣 28 前端面 硬质合金端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7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粗铣、半精铣端面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卧式铣床 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铣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铣端面 下道工序 钻、扩、铰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粗铣 26 后端面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 粗铣 28 后端面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 半精铣 28 后端面 硬质合金铣刀 游标卡尺 255 1 2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月 第 8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零件号 零件名称 毛坯种类 钻、扩、铰 气门摇臂轴支座 铸件 设备名称及型号 床 夹具名称及编号 专用钻夹具 材料 牌号 格 毛重公斤 净重 硬度 20 工时定额 (分) 机动 辅助 合计 冷却润滑液 乳化液 上道工序 铣端面 下道工序 钻、扩、铰 工歩号 工歩内容 刀具 辅助工具 量具 转数 /分 走刀次数 走刀量 切削深度 1 钻 17 通孔 麻花钻 内径千分尺 1000 1 7 扩 17 通孔至 钻 内径千分尺 1000 1 1 精铰 用铰刀 内径千分尺 1000 1 精铰 18 机用铰刀 塞规 80 1 两端倒角 1 45 80 1 定 郑伟 日期 2013年 5月 指导 陈志亮 日期 2013 年 5 月 第 9 页 共 13 页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 中 期 检 查 表 学 院: 工学院 学生姓名 郑伟 学 号 200940614121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 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 1 )班 指导教师 姓名 陈志亮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论文(设计)题目 支座的加工工艺 及夹具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 已完成的主要内容 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加工方法选择及工艺路线制定 的设计 纸的绘制 善、修改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检查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注: 可打印,但 意见 栏必须相应责任人亲笔 填写 。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 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F 生姓名 : 郑 伟 学 号: 200940614121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 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 班 指导老师及职称: 陈志亮 副教授 学 院: 工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 : 2013 年 5 月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前 言 1 设计的目的及内容 1 题背景知识 2 件的作用 2 油机相关知识介绍 2 2 支座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3 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 件 作用 3 件的工艺分析 4 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 择毛坯,绘制毛坯图 6 择毛坯种类 6 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7 计毛坯图 7 制毛坯图 8 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 位基准的选择 9 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9 工阶段的划分 10 序的集中与分散 10 序顺序的安排 10 定工艺路线 11 工设备及工艺设备的选择 13 序间余量的确定 14 削余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5 3 支座 专用夹具的设计 27 精铣 36端面夹具设计 27 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27 择对刀装置 27 定夹紧机构 27 加工夹具设计 28 位基准选择 28 向装置的确定 28 定夹紧机构 29 计夹具体 3 0 压控制回路的确定 3 1 压回路的综合和整理 3 2 4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附录 34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郑伟 学 号 200940614121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班 指导教师及职称 陈志亮 副教授 学 院 工学院 2013 年 1 月 7 日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支座 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文献综述(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不少于 1000 字)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机械加工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 几十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它的质量,性能要求有了新的变化。现在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随着社会的需要,各种型号不一,功率不一的柴油机生产数量将不断的增长,而气门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也就是意味着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生产数量也将是与日俱增 ,为了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设计出轻便,经久耐用,便于生产的气门摇臂轴支座这一零件是很有必要的。柴油机具有热效率高的显著优点,其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强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机单位功率的重量也显著降低。为了节能,各国都在注重改善燃烧过程,研究燃用低质燃油和非石油制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损失、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并提高压度、进一步轻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噪声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该课题设计可达到 1)树立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 设计方法 ,培养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 2)培养学生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 独立地 分析和解决 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 3)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查 阅资料及绘制图样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 支座加工 及夹具 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业不仅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研和国防等部门提供各种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具,而且为制造业包括机械制造业本身提供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 装备的先进程度。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应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吸取国内 外的先进技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设计。而夹具的出现可靠地保证加工精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充分发挥和扩大机床的工艺性能。在此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填写工序卡片,工序卡片正确与否是关系整个生产过程的,而工艺规程的作用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是新建、扩建或改建机械制造厂的主要技术资料。 现代生产要求企业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尽管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多品种生产的工件种类数的 85%左右。然而目前 ,一般企业习惯采用传统的专 用夹具,在一个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工厂中约拥有 13000 15000 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约隔 4 年就要更新 80%左右的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只有大约 15%左右,特别最近几年来柔性制造系统( 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 成组加工( 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使中小批生产的生产效率逐步趋近于大批量生产的水平。综上所述,现代生产对夹具提出了如下的新要求: 1)能迅速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2)能装夹一组相似性特征的零件。 目前,大批量生产正逐渐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新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要求加工机床和夹具装备具有更好的柔性,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所以,按手动夹紧 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而气动、液压夹紧等夹具正是适应这一生产模式的工装设备。它对缩短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为了适应这种生产模式,也把柔性制造系统作为开发新产品的有效手段,并将其作为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崇凯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刘朝儒,彭福荫 ,高政 . 机械制图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王先逵 . 机械制造工艺学 M机械加工出版社 ,2010 4张淑娟,全腊珍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M中国农业出版社 ,5朱张校主编 . 工程材料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6赵如海 .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 ,2008 7薛源顺 M 机械加工 出版社, 2008 8孙恒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8 研究方案 (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预期成果、条件保障等) 研究目的: 探究 气门摇臂轴支座 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以说明 为了创造出更大效益,设计出轻便,经久耐用,便于生产的气门摇臂轴支座这一零件是很有必要的。 设计主要内容: 1、 支座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2、 半精铣 36端面夹具设计 。 3、 孔加工夹具设计 。 研究方法: 工厂实习 纳分析 基准确定 件图 毕业设计预期成果: 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3 张以上 0 号图纸。提交草稿 1 稿、草稿 2 稿、正稿、正稿电子文档各 1 份 。 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等) 选题 下达任务书 开题 设计 中期审核 完善与总结课题 提交正稿与指导老师评阅,专业委员会评阅 答辩与修改定稿 论证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20 年 月 日 专业委员会意见 专业委员会主任签名: 20 年 月 日 1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论证记录 学 院: 工学院 记录人: 学生姓名 郑伟 学 号 200940614121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 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1)班 指导教师姓名 陈志亮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论文(设计)题目 支座 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论证小组质疑: 1、 1105 柴油机中气门摇臂轴支座的作用 ? 2、 怎样选定毛坯种类 ? 3、 对于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阶段的 划分 ? 学生回答简要记录: 1、 它是柴油机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直径为 18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进、排气气门摇臂。直径为 16孔内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两孔间距 56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配合工作,起到支撑作用。 2、 根据材料的工艺性能、毛坯的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零件的生产纲领。 3、 本零件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几个阶段。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备好,即先将 36端面和 11 通孔加工出来,使后续的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然后粗铣粗基准 22 上端面、 28 外圆前后端面、 26外圆前后端面,在半加工阶段,完成对 28 外圆前后的半精铣,钻扩粗铰精铰出 180+60+钻出 3 偏 10 度的内孔。 论证小组 成员签名 论证地点: 论证日期: 20 年 月 日 注:此表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中心下载。记录、签名栏必须用黑色笔手工填 写。 湖南农业大学 机械制造教研室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第 页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共 页 材料 牌号 毛坯 种类 单件毛坯尺寸 毛重 净重 硬度 每台件数 每批件数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生产车间 设备名称及型号 设备编号 夹具名称及编号 单件工时 准备终结 拟定 日期 指导 日期 更改记事 签字 日期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郑伟 学 号 200940614121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09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班 指导教师及职称 陈志亮 副教授 学 院 工学院 2012 年 12 月 3 日 填 写 说 明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学校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二、此任务书必需 针对每一位学生,不能多人共用。 三、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研究内容。 四、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更改。 五、各栏填写基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选题性质和完成形式: 请在合适的对应选项前的“”内打“”,科研课题请注明课题项目和名称,项目指“国家青年基金”等。 (二)主要内容和要求: 1工程设计类选题 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方案的形成(比较与论证);该生的侧重点;应完 成的工作量,如图纸、译文及计算机应用等要求。 2实验研究类选题 明确选题的来源,具体任务与目标,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该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量要求,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 3文法经管类论文 明确选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对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明确该生的研究重点;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如论文、文献综述报告、译文等。 (三)主要中文参考资料与外文资料: 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要求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 和相关信息,或划定参考资料的范围,指导学生收集反映当前研究进展的近 1 3 年参考资料和文献。外文资料是指导老师根据选题情况明确学生需要阅读或翻译成中文的外文文献。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1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课题 实习、调研、收集资料、方案制定约占总时间的 20%;主体工作,包括设计、计算、绘制图纸、实验及结果分析等约占总时间的 50%;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间的 30%。 2文法经管类论文 实习、调研、资料收集、归档整理、形成提纲约占总时间的 60%;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约占总时间的 40%。 六、各栏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应用黑色签字笔填写,也可使用打印稿,但签名栏必须相应责任人亲笔签名。 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 支座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选题来源 结合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 生产实际或社会实际 其他 选题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其他 题目完成形式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提交作品,并撰写论文 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设计所 设计的零件是 1105 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是工厂机械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支座 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现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题需设计人综合运用大学所学课程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技术参数: 1、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生产纲领:成批大量) 2、夹具设计满足工厂加工技术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安全。 3、适当考虑机动操作。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 1、 支座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 2、 半精铣 36端面夹具设计 3、 孔加工夹具设计 研究方法: 工厂实习 基准确定 件图 毕业设计须完成任务: 1、 3 张以上 0 号图纸(全部 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 字以上) 注:此表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附页。 主要中文参考资料与外文资料 1 王先 逵 M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刘朝儒 ,彭福荫,高政机械制图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朱张校主编 M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 郝滨海 M学工业出版社, 2008 5 赵如福 M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 2008. 6 戴 曙 M械工业出版社, 2008. 7 薛源顺机床夹具手册 M械工业出版社, 2008. 8 孙桓 M等教育出版社, 2008. 9 成大先 第四卷 M学工业出版社, 2010. 10 刘家仁 M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工作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主要工作内容 题 达任务书 题 计 期考核 善与总结课题 交正稿与指导老师评阅,专业委员会评阅 辩与修改定稿 要求完成日期: 20 13 年 5 月 6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审查日期: 20 年 月 日 专业委员会主任签名: 批准日期: 20 年 月 日 学院指导委员会签名(公章): 接受任务日期: 20 年 月 日 学生本人签名: 注:签名栏必须由相应责任人亲笔签名。此表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1 支座 的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 生 : 郑 伟 指导老师: 陈志亮 (湖南农业大学 工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 : 本文首先介绍了支座的作用和工艺分析,其次确定毛坯尺寸,然后进行了工艺规程的设计,最后进行夹具设计。此次设计是对支座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铸件,具有体积小,零件结构简单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在以面为基准来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其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 : 支座;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 10128, of it of it of is of by is to is on of of is of of 前言 设计的目的及内容 此次设计是在我们修完在大学里所有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之后再进行的。本次设计是对大学期间所学各课程及相关的应用绘图软件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更 2 是一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训练。其目的在于: 1) 巩固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也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综合性的检验; 2) 加强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熟悉相关资料; 3)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方法,提高我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4) 通过对支座的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培养我们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 的能力; 5) 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设计计算、理论分析、查阅资料及绘制图样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 ; 6) 通过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使我们对于 图软件的使用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 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而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是工厂机械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选题来源于生产实际现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题需设计人综合运用大学所学课程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工程 技术问题。 题背景知识 件作用 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 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直径为 18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直径为 16于降低汽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两孔间距 56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的作用,直径11孔用 径 3孔用来排油,各部分尺寸零件 图中详细标注。 油机相关知识 介绍 简介柴油机是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柴油机属于压缩点火式发动机,它又常以主要发明者狄塞尔的名字被称为狄塞尔引擎。 柴油机在工作时,吸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因活塞的运动而受到较高程度的压缩,达到 500 700 的高温。然后将燃油以雾状喷入高温空气中,与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自动着火燃烧。燃烧中释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顶面上,推动活塞并通 3 过连杆和曲轴转换为旋转的机械功 。 柴油机可按不同特征分类:按转速分为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按燃烧室的型式分为直接喷射式、涡流室式 和预燃室式柴油机等;按气缸进气方式分为增压和非增压柴油机;按气体压力作用方式分为单作用式、双作用式和对置活塞式柴油机等;按用途分为 船 用柴油机、 机车 柴油机等。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柴油机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可估量,特别是在社会工业化之后,柴油机作为动力内燃机的一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工业、农业、汽车、船舶、公路工程、港口工程等,在这些领域里柴油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效益。在这领域中,柴油机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所以根据作用的需要,柴油机也被设计出了很多种型号,各种型号功率不同,发挥 的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样,创造出的价值也不一样。但是柴油机的污染排放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预示着人类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而高污染排放的柴油机必定不能满足人类的这一生活需求,但是柴油机已经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零部分,彻底取代柴油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似乎还不太可能。人类的智慧永远是无法估量的,现代的设计师们正在朝着设计出高效率,低排放,质量轻,生产简单的柴油机这一目标奋斗着,而这一目标也将越来越近。随着社会的需要,各种型号不一,功率不一的柴油机生产数量将不断 的增长,而气门摇臂轴支座是柴油机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也就是意味着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生产数量也将是与日俱增,为了创造出更大的效益,设计出轻便,经久耐用,便于生产的气门摇臂轴支座这一零件是很有必要的。 柴油机具有热效率高的显著优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强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机单位功率的重量也显著降低。为了节能,各国都在注重改善燃烧过程,研究燃用低质燃油和非石油制品燃料。此外,降低摩擦损失、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并提高增压度、进一步轻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噪声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2 支座的机 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零件的作用 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 1105 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直径为 18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直径为 16孔内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内压力, 4 便于启动柴油机。两孔间距 56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的作用,直径 11孔用 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 径 3孔用来排油,各部分尺寸零件图中详细标注。 图 1 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 of 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齐全。通过对零件图的详细审阅,该零件的基本工艺状况已经大致掌握。主要工艺状况如下叙述: 零件的材料为 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是塑性较差、脆性较高、不适合磨削,而且加工面主要集中在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1根据对零件图的分析,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如下: ( 1) 22 外圆的上端面以及与此孔相通的 11 通孔,粗糙度均为 ( 2) 36据零件的总体加工特性, 36糙度为 此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应当首先将此面加工出来; 5 ( 3) 28 外圆的前后端面,粗糙度为 后端面倒 451 的角,粗糙度为 及 18 的通孔,在这里由于 18 通孔 所要求的精度较高,因此该孔的的加工是一个难点,其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为 该孔的轴线与 36该孔的轴线圆跳动公差为 ( 4) 26 的前后端面,粗糙度为 后端面倒 451 的角,粗糙度为 及 16 的通孔, 16 的通孔同样也是本零件加工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观察零件图就可以知道, 16 的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和 18 的通孔一样都是比较高的, 16的通孔表面粗糙度为 的轴线与 36 通过上面零件的分析可知, 36端面和 22 上端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都不是很高,因此都不需要精加工来达到要求,而且这两个面也是整个加工工程中主要的定位基准面,因此可以粗加工或者半精加 工出这两个面而达到精度要求,再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来对其他表面进行加工,并且能够更好的保证其他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总的看来,该零件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属于较为简单的零件,所以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简单的工艺路线安排如下:将零件定位夹紧,加工出 36端面以及 22 上端面,并钻出 11 的通孔,然后再以这先加工出来的几个表面为基准定位,加工出 28 和 26 的外圆端面,并钻出 1618 和 这两个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孔 ,最后翻转零件,深孔加工出 3 的斜油孔。 2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等)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工艺规程的制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不同的生产类型由着完全不同的工艺特征。零件的生 产类型是按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和产品特征来确定的。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某产品年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 N 可按下式计算: N=1+a%)( 1+b%) ( 1) 式中: N 零件的生产纲领; Q 产品的年产量(台、辆 /年); m 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 /台、辆); a% 备品率,一般取 2%4%; b% 废品率,一般取 根据上式就可以计算求得出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再通过查表,就能确定该零件的生产 6 类型 。 根据本零件的设计要求, Q=10000台, m=1件 /台,分别取备品率和废品率 3%和 将数据代入生产纲领计算公式得出 N=10351件 /年,零件质量为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3表 1 1设计零件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选择毛坯种类 机械加工中毛坯的种类有很多种,如铸件、锻件、型材、挤压件、冲压件、焊接组合件等,同一种毛坯又可能有不同的制造方法。为了提高毛坯的制造质量,可以减少机械加工劳动量,降低机械加工成本,但往往会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一般应当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 1)材料的工艺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例如,铸铁,铸造青铜等脆性材料不能锻造和冲压,由于焊接性能差,也不宜用焊接方法制造组合毛坯,而只能用铸造。低碳钢的铸造性 能差,很少用于铸造;但由于可锻性能,可焊接性能好,低碳钢广泛用于制造锻件、型材、冲压件等。 ( 2)毛坯的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 毛坯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复杂程度也是选择毛坯的重要依据。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宜采用棒料;直径相差较大的宜采用锻件。尺寸很大的毛坯,通常不采用模锻或压铸、特种铸造方法制造,而适宜采用自由锻造或是砂型铸造。形状复杂的毛坯,不宜采用型材或自由锻件,可采用铸件、模锻件、冲压件或组合毛坯。 ( 3)零件的生产纲领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只有与零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产纲领大时宜 采用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毛坯制造方法,如模锻及熔模铸造等;生产纲领小时,宜采用设备投资少的毛坯制造方法,如木模砂型铸造及自由锻造。 根据上述内容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本零件,零件材料为 先分析灰铸铁材料的性能,灰铸铁是一种脆性较高,硬度较低的材料,因此其铸造性能好,切削加工性能优越,故本零件毛坯可选择铸造的方法;其次,观察零件图知,本设计零件尺寸并不大,而且其形状也不复杂,属于简单零件,除了几个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外,零件的其他表面粗糙度都是以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若要使其他不进行加工的表面达到较为理想的表 面精度,可选择砂型铸造方法;再者,前面已经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 7 批量生产,可选择砂型铸造机器造型的铸造方法,较大的生产批量可以分散单件的铸造费用。因此,综上所述,本零件的毛坯种类以砂型铸造机器造型的方法获得。 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根据零件图计算零件的轮廓尺寸为长 83 37 62 查阅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3表 2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机器造型,零件材料为灰铸铁,查得铸件公差等级为 铸件公差等级为 再根据毛坯铸件基本尺寸查阅 机械制造 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3表 2按前面已经确定的铸件公差等级 查阅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3表 2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机器造型,材料为灰铸铁,查得铸件所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确定为 G,再根据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查阅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3表 求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由于所查得的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 m , m 的加工表面,机械加工余量要适当放大。分析本零件,除了 1618 和 的 m 外,没有一个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是小于 ,也就是所有的加工表面 m ,因此一般 情况下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 但是由于大部分表面加工都需经过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因此余量将要放大,这里为了机械加工过程的方便,除了孔以外的加工表面,将总的加工余量统一为 一个值。如下表: 表 1 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表 工表面 基本尺寸 铸件尺寸公差 机械加工总余量 铸件尺寸 22 上端面 36端面 28 前端面 28 后 端面 26 前端面 26 后端面 393937371616 4 4 4 4 4 47 47 45 45 24 24 设计毛坯图 ( 1) 确定铸造斜度 根据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4表 零件毛坯砂型铸造斜度为 03 05 ; ( 2) 确定分型面 由于毛坯形状对称,且最大截面在中间截面,为了起模以及便 8 于发现上下模在铸造过程中的错移,所以选择前后对称中截面为分型面 ; ( 3) 毛坯的热处理方式 为了去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在铸件取出后进行机械加工前应当做时效处理。 5 绘制毛坯图 图 2 气门摇臂轴支座毛坯图 of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工艺规程制定中直接影响到工序数目,各表面加工顺序,夹具结构及零件的精度。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成为粗基准,使用经过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先进行精基准的选择 ,保证各加工表面按图纸加工出来,再考虑用什么样的粗基准来加工精基准。 ( 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9 为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 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上有很多个 不加工表面,应选其中与加工表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为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应尽量选光滑平整,无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 粗基准一般只在头道工序中使用一次,应精良避免重复使用。 ( 2)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 准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以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避免因基准变换产生的误差,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 “自为基准“原则 某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该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由先行工序保证。 “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及尺寸、形状精度都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互为基准”方法,反复加工。 所选的精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上述定位基准的选择 原则,分析本零件,根据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图,本零件时带有孔的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孔 18 、孔 16 以及孔 11 均为零件设计基准,均可选为定位基准,而且孔 18 和孔 16 设计精度较高(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工序将安排这两个孔在最后进行,为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因此选择先 进行加工的 11孔和加工后的 36底面作为精基准,在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中,由于外圆面上有分型面,表面不平整有飞边等缺陷,定位不可靠,应选 28 外圆端面及未加工的 366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根据本零件图上所标注的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过对各加工表面所对应的各个加工方案的比较,最后确定本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 法如下表: 10 表 2 气门摇臂轴支座各加工表面方案 of of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 m 加工方案 22 上端面 3628 前端面 28 后 端面 26 前端面 26 后端面 11 通孔 3 偏 010 内孔 通孔 通孔 2.5 m 6.3 m 3.2 m 3.2 m 12.5 m 12.5 m 12.5 m 12.5 m 1.6 m 1.6 m 粗铣 粗铣半精铣 粗铣半精铣 粗铣半精铣 粗铣 粗铣 钻 钻 钻扩粗铰精铰 钻扩粗铰精铰 加工阶段的划分 本零件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备好,也就是先将 361 通孔加工出来,使后续的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粗基准 22 上端面、 28 外圆前后端面、 26 外圆前后端面,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对28 外圆前后端面的半精铣, 钻扩粗铰精铰出 通孔和 通孔,并钻出3 偏 010 内孔。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本零件采用工序 集中原则安排零件的加工工序。本零件气门摇臂轴支座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可以采用各种机床配以专用工具、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缩短辅助时间,而且由于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 7 工序顺序的安排 ( 1) 机械加工顺序 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即在前面加工阶段先加工 361 通孔。 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 工工序。 11 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 28 和 26 外圆前后端面, 通 孔, 通孔,后加工次要表面 3 偏 010 内孔。 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 36端面, 22 上 端面,后加工 11 通孔;先加工 28 和 26 外圆前后端面,后加工 通孔, 通孔。 ( 2) 热处理工序 机械加工前对铸件毛坯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硬度 效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消除 铸 件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改善机械性能 ,这样可以提高毛坯进行加工的切削性能。 ( 3) 辅助工序 毛坯铸造成型后,应当对铸件毛坯安排清砂工序,并对清砂后的铸件进行一次尺寸检验,然后再进行机械加工,在对本零件的所有加工工序完成之后,安排去毛刺、清洗、终检工序。 8 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的顺序安排原则基础上,确定了该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的工艺路线如下: 图 3 定位面 ,加工面代号指示图 of 序:铸造; 12 工序:清砂,检验; 工序:时效处理 工序: 以 36底面 C 以及 28 外圆端面 G 或 F 定位,粗铣 22 上端面 A; 工序 : 以粗铣后的 22 上端面 A 以及 28 外圆端面 G 或 F 定位,粗铣 36底面 C,半精铣 36底面 C; 工序:以加工后的 36端面 C, 36以及 28 端面 G 或 F 定位,钻11 通孔; 工序:以加工后的 11 内孔表面 H,以加工后的 36端面 C 以及 28 后端面 G 定位,粗铣 28 前端面 F,粗铣 26 前端面 I,半精铣 28 前端面 F; 工序:以加工后的 11 内孔表面 H,以加工后的 36以及 28 前端面定位 F,粗铣 26 后端面 J,粗铣 28 后端面 G,半精铣 28 后端面 G; 工序:以加工后的 11 内孔表面 H,以加工后的 36, 28 端面 G 或 F 定位 ,钻扩粗铰精铰 通孔,并倒角; 工序:以加工后的 11 内孔表面 H,以加工后的 36, 28 端面 G 或 F 定位 , 钻扩粗铰精铰 通孔,并倒角; 工序:以 22 上端面 10 以及 28 端面 G 或 F 定位,钻 3 偏 010 内孔; 工序:钳工去毛刺,清洗; 工序:终检。 加工设备 及工艺装备选择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是制定工艺规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但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还影响工件的加工效率和制造成本。 ( 1) 机床的选择原则 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零件的外廓尺寸相适应; 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 机床的功率应与工序要求的功率相适应; 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还应与现有的设备条件相适应。 ( 2) 夹具的选择 本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所用的夹具应为专用夹具。 ( 3) 刀具的选择 刀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序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表面的尺寸 、工件材料、所 13 要求的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及经济性等。在选择时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刀具,必要时可采用符合刀具和其他专用刀具。 ( 4) 量具的选择 量具主要根据生产类型和所检验的精度来选择。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量具,在大批量生产中则采用各种量规和一些高生产率的专用量具。 9 查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所选择的加工工艺装备如下表所示: 表 3 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装备选用 of of 序号 机床设备 刀具 量具 工序 铸 工序 检 工序 热处理 工序 铣 工序 铣 工序 钻 工序 铣 工序 铣 工序 钻 工序 钻 工序 钻 工序 钳 工序 检 卧式铣床 式铣床 式钻床 式铣床 式铣床 3025 钻 床 床 立式钻床 质合金端铣刀 硬质合金端铣刀 直柄麻花钻 11 硬质合金端铣刀 硬质合金端铣刀 麻花钻、扩钻、机用铰刀 麻花钻、扩钻、机用铰刀 直柄麻花钻 3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卡尺、塞规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尺,塞规 内径千分尺,塞规 塞规 游标卡尺 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塞规 序间加工余量的确定 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表 2 2综合对毛坯尺寸以及已经确定的机械加工工艺 路线的分析,确定各工序间加工余量如下表: 14 表 4 机械加工工序间加工余量表 of of 序号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加工余量 /序 工序 工序 工序 工序 工序 工序 工序 1 1 2 1 1 2 3 1 2 3 1 2 3 4 1 2 3 4 1 粗铣 22 上端面 A 粗铣 36底面 C 半精铣 36 钻 11 通孔 粗铣 28 前端面 F 粗铣 26 前端面 I 半精铣 28 前端面 F 粗铣 26 后端面 J 粗铣 28 后端面 G 半精铣 28 后端面 G 钻 17 的通孔 扩孔至 粗铰至 精铰至 18 9H 钻 15 通孔 扩孔至 粗铰至 精铰至 16 9H 钻 3 偏 010 内孔 4 3 1 11 3 4 1 4 3 1 17 5 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工序 粗铣 22 上端面 A ( 1) 切削深度 4pa ( 2) 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 质合金端铣刀,查表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的 具体参数如下:D=80D=70d=27L=36L=30数 z=10,根据所选择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 5得0 . 2 0 0 . 0 9 /zf m m z 取 r 0 . 2 0 1 0 2 /f m m r ; (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15 根据所知的工件材料为 度 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择切削速度5m/ 计算主轴转速 6 5 1 0 0 0 2 5 8 / m i 1 4 8 0,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基础教程表 4n=255r/后计算实际 2 5 5 3 . 1 4 8 0 6 4 / m i ; ( 4) 基本时间的确定 铣削常用符号如下: z 铣刀齿数 ; 铣刀每齿的进给量, mm/z; 工作台的水平进给量, mm/ 工作台的进给量, mm/zf f 铣削宽度, 铣削深度, d 铣刀直径, 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表 2 12l ( 2)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 n=255r/作台进给量0 . 2 1 0 2 5 5 5 1 0 / m i z n m m ,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80mm/削加工面 L=22 根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7, 12 29 0 . 0 6 m i l lT f 。 工序 加工 361) 工步一 粗铣 36底面 C ( 1)切削深度 3pa ( 2)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 质合金端铣刀,查表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的具体参数如下:D=80D=70d=27L=36L=30数 z=10,根据所选择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 50 . 2 0 0 . 0 9 /zf m m z 取 r 0 . 2 0 1 0 2 /f m m r ; 16 (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根据所知的工件材料为 度 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择切削速度5m/计算主轴转速 6 5 1 0 0 0 2 5 8 / m i 1 4 8 0,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表 4 n=255r/后计 算实际2 5 5 3 . 1 4 8 0 6 4 / m i ; ( 4) 基本时间的确定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 n=255r/工作台进给量0 . 2 1 0 2 5 5 5 1 0 / m i z n m m ,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80mm/削加工面 L=36 根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7, 12 43 0 . 0 8 m i l 。 2) 工步二 半精铣 36 ( 1)切削深度 1pa ( 2)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 质合金端铣刀,查表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的具体参数如下:D=80D=70d=27L=36L=30数 z=10,根据所选择的 r, 0 . 1 0 1 0 1 /f m m r ; ( 3)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 524m/算主轴转速 1 2 4 1 0 0 0 4 9 5 / m i 1 4 8 0,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机床主轴转速表,确定 n=490r/计算实际切削速度4 9 0 3 . 1 4 8 0 1 2 3 / m i ; ( 4)基本时间的确定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 n=490r/工作台进给量 0 . 1 1 0 4 9 0 4 9 0 / m i z n m m ,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80mm/削加工面 L=36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7, 12 43 0 . 0 8 m i l lT f 。 17 工序 钻 11 通孔 ( 1) 切削深度 11pa ( 2) 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确定 选硬质合金钻头直柄麻花钻,钻头参数如下:11 1 , 1 4 2 , 9 4d m m L m m L m 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表 50 . 0 8 0 . 1 6 /f m m r ,取 0 f mm r ,5 0 7 0 / m i ,取 6 0 / m ;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主轴转速 6 0 1 0 0 0 1 7 3 7 / m i 1 4 1 1, 查立式钻床 n=1360r/算实际切削速度, 1 3 6 0 3 . 1 4 1 1 4 7 / m i ; ( 3) 基本时间的确定 首先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表 2得钻削机动时间计算公式,nf j 21, )21(c o 2l =( 1 4), 钻孔深度 39l ,1 3l ,2 5l ,所以 m 6 0 4721 工序 粗铣以及半精铣端面 1) 工步一 粗铣 28 前端面 F ( 1) 切削深度 3pa ( 2) 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 质合金端铣刀,查表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的具体参数如下:D=80D=70d=27L=36L=30数 z=10,根据所选择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表 5 0 0 /zf m m z取 r 0 . 2 0 1 0 2 /f m m r ; (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根据所知的工件材料为 度 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择切削速度5m/ 计算主轴转速 6 5 1 0 0 0 2 5 8 / m i 1 4 8 0,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表 4n=255r/后计算实际 2 5 5 3 . 1 4 8 0 6 4 / m i ; ( 4) 基本时间的确定 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 表 2 18 12l ( 3) 根据铣床的数据,主轴转速 n=255r/作台进给 量0 . 2 1 0 2 5 5 5 1 0 / m i z n m m ,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80mm/削加工面 L=28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7, 12 35 0 . 0 7 m i l lT f 。 2) 工步二 粗铣 26 前端面 I ( 1) 切削深度 4pa ( 2) 进给量的确定 此工序选择 质合金端铣刀,查表选择硬质合金端铣刀的具体参数如下:D=80D=70d=27L=36L=30数 z=10,根据所选择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 50 . 2 0 0 . 0 9 /zf m m z 取 r 0 . 2 0 1 0 2 /f m m r ; (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根据所知的工件材料为 度 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10表 30择切削速度5m/计算主轴转速 6 5 1 0 0 0 2 5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4517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资料+已通过答辩】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8588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