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练习题_第1页
流体力练习题_第2页
流体力练习题_第3页
流体力练习题_第4页
流体力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四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1.输水管道在流量和水温一定时,随着直径的增大,水流的雷诺数Re就()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 2.圆管流动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 cr Re A、300 B、1200C、3600D、12000 E、这些都不是 3.雷诺实验中,由层流向紊流过渡的临界流速和由紊流向层流过渡的临界流速之间的关系是() cr v cr v (D)不确定 crcrcrcrcrcr (A) (B) (C) vvvvvv 4.水和空气两种不同流体在圆管内流动,临界雷诺数的关系是( )Recr A、 水.空气 B、水空气 cr Re cr Re cr Re cr Re C、 水=空气 D、因温度和压力不同而不同 cr Re cr Re 5.管流的雷诺数Re是() A、B、C、D、E、这些都不是 vd vd vd vd 式中:v断面平均流速;D直径;运动黏度;动力粘度;密度。 6.雷诺数Re反映了()的对比关系 A、粘滞力与重力 B、重力与惯性力 C、惯性力与粘滞力D、粘滞力与动水压力 7.圆管流动中,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为() (a)(b)(c)(d) 8.圆管均匀流过流断面上切应力分布为 A、抛物线分布,管壁处为零,管轴处最大; B、直线分布,管壁处最大,管轴处为零; C、均匀分布; D、层流为抛物线分布,紊流为对数分布。 9.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及管径不变,在层流流态,欲使流量直径一倍,两段的压强差 12 2QQ ,应增大为 1 2 p p ( )( )( )( )( )abcde222416 4 10.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及两段的压强差不变,在层流流态,欲使流量直径一倍,管径 12 2QQ 应为 1 2 d d ( )( )( )( )( )abcde222416 4 11.输送流体的管道,长度及两段的压强差不变,层流流态,欲使管径放大一倍,则流量 12 2dd 应为 1 2 Q Q A、2;B、4;C、8;D、16 12.圆管层流流量变化与 A、粘度成正比;B、管道半径的平方成正比;C、压降成反比;D、粘度成反比;E、管道直径的立方成 正比 13.管道中紊流运动,过水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均匀分布B、直线变化规律 C、抛物线规律D、对数曲线规律 14.水流在管道直径、水温、沿程阻力系数都一定时,随着流量的增加,粘性底层的厚度就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 15.在紊流粗糙管中, A、与紊流光滑区的阻力系数相同;B、粘性底层覆盖粗糙凸起高度 ;C、阻力系数只取决于雷诺数; D、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平方成正比;E、阻力系数与相对粗糙无关。 16.水力半径是 A、湿周除以过水断面积 B、过水断面积除以湿周的平方 C、过水断面积的平方根D、过水断面积除以湿周 17.A、B 两种流动情况,如作用水头,管长,管径,沿程阻力系数都相等,流量为 A、B、C、D、不定 BA QQ BA QQ BA QQ H l,d, l,d, H 18.为保证测压管的读数差得到最大值,则突然扩大管的直径比hdD A、 B、C、D、3 1 2 2 2 2 d D h 19.水管用两种布置方式 A、B,两种方式的管长,管径,进口及转弯阻力系数相同,出口高程相同,进口 高程不同,水深,两种布置的流量关系和 A、B 两种断面的压强关系是: BA hh A、B、C、 BA QQ BA QQ BA QQ D、E、F、 BA pp BA pp BA pp B A h hA B 20.圆形管道突然缩小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A、B、gvv2 2 12 gvAA21 2 2 2 12 C、D、gvAA21 2 1 2 21 gvAA215 . 0 2 212 v 1 v 2 21.短管淹没出流的出口水头损失为 A、可不计B、C、D、052 2 . vgvg 2 222 2 vg 22.雷诺数 Re 的物理意义可理解为 A、粘性力与重力之比; B、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C、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D、压力与粘性力之比。 23.圆管层流,管轴心处的流速为。该断面的断面平均流速为sm8 . 1 A、B、C、D、sm4 . 2sm8 . 1sm35 . 1 sm9 . 0 24.圆管突然扩大的水头损失可表示为 A、B、C、D、 g vv 2 2 2 2 1 g vv 2 21 g vv 2 2 21 g vv 2 2 1 2 2 v1 v2 25.在物面附近,紊流边界层的流速梯度比相应层流边界层的流速梯度要_,所以它比层流边界层 _产生分离。 A、大,易;B、小,易;C、大,不易;D、小,不易。 26.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_。 A、dp/dx0;C、du/dy0;D、du/dx0。 27.理想流体的绕流_分离现象. A、不可能产生; B、会产生; C、随绕流物体表面变化会产生;D、根椐来流状况判别是否会产生. 28.为了减少_,必须把物体作成流线型。所谓流线型就是指流体流过物体是,其流线会自动地 _,以适合物体的形状,使流体能顺利地绕着流体流过。 A、摩擦阻力,变直; B、摩擦阻力,变弯; C、压差阻力,变直; D、压差阻力,变弯。 29.如图所示,半满管流,直径为D,则水力半径R=_. A、D/2; B、2D; C、D/4; D、4D。 30.在圆管流中,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均匀规律;B、直线变化规律;C、抛物线规律;D、对数曲线规律。 31.在圆管流中,层流的断面流速分布符合: A、均匀规律;B、直线变化规律;C、抛物线规律;D、对数曲线规律。 32.变直径管流,细断面直径D1,粗断面直径D2=2D1,粗细断面雷诺数的关系是: A、Re1=0.5Re2; B、Re1=Re2; C、Re1=1.5Re2;D、Re1=2Re2。 33.圆形和正方形管道的断面面积、长度、相对粗糙度都相等,且通过的流量相等,则管流为层流时两种 形状管道的沿程损失之比为: A、0.785; B、1.255; C、0.575; D、1.535。 34.圆管和正方形管道的断面面积、长度、相对粗糙度都相等,流动属紊流粗糙区,通过的流量相等,则 两种形状管道沿程水头损失之比: A、1.255; B、0.886; C、3.125; D、0.258。 第四章第四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1.B 2.E 3.A 4.C 5.A 6.C 7.B 8.B 9.C 10.B 11.D 12.D 13.D 14.B 15.D 16.D 17.C 19.CE 20.D 21.C 22.B 23.D 24.C 25.D 26.B 27.A 28.D 29.C 30.D 31.C 32.D 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 1 1、已知液体流动的沿程水力摩擦系、已知液体流动的沿程水力摩擦系数数 与与 边壁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边壁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 ReRe 都有关,即可以判断该液体都有关,即可以判断该液体 流动属于(流动属于( ) 。 A A、层流区;、层流区; B B、紊流光滑区;、紊流光滑区; C C、紊流过渡粗糙区;、紊流过渡粗糙区; D D、紊流粗糙区、紊流粗糙区 2 2、判断层流和紊流的临界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临界雷诺数是( ) 。 A A、上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 B B、下临界雷诺数、下临界雷诺数 C C、上下临界雷诺数代数平均、上下临界雷诺数代数平均 D D、上下临界雷诺数几何平均、上下临界雷诺数几何平均 3 3、圆管中的层流的沿程损失与管中平均流速的(、圆管中的层流的沿程损失与管中平均流速的( )成正比。)成正比。 A A、一次方、一次方 B B、二次方、二次方 C C、三次方、三次方 D D、 四次方四次方 4 4、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其过流断面平均流速是圆管中最大流速的(、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其过流断面平均流速是圆管中最大流速的( ) 。 A A 1.01.0 倍倍 B B、1/31/3 倍倍 C C、 1/41/4 倍倍 D D、 1/21/2 倍倍 5 5、某圆管直径、某圆管直径 d=30mmd=30mm,其中液体平均流速为,其中液体平均流速为 20cm/s20cm/s。液体粘滞系数为。液体粘滞系数为 0.0114cm0.0114cm3 3/s/s,则此管中液体,则此管中液体 流态为(流态为( ) 。 A A、层流、层流 B B、层流向紊流过渡、层流向紊流过渡 C C、紊流、紊流 D D、紊流向层流过渡、紊流向层流过渡 6 6、管道中液体的雷诺数与(、管道中液体的雷诺数与( )无关。)无关。 A A、 温度温度 B B、 管径管径 C C、流速、流速 D D、 管长管长 7 7、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 ( ) )。 A A、对数分布、对数分布 D D、椭圆分布、椭圆分布 C C、抛物线分布、抛物线分布 D D、直线分布、直线分布 8 8、雷诺数、雷诺数 ReRe 是判别下列哪种流态的重要的无量纲数是判别下列哪种流态的重要的无量纲数( ( ) )。 A A、急流和缓流、急流和缓流 B B、均匀流和非均匀流、均匀流和非均匀流 C C、层流和紊流、层流和紊流 D D、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9 9、当水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当水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A A 只与边界粗糙度有关,可判断该水流属于只与边界粗糙度有关,可判断该水流属于( ( ) ) A A、层流、层流 B B、紊流光滑区、紊流光滑区 C C、紊流过渡区、紊流过渡区 D D、紊流粗糙区、紊流粗糙区 1010、层流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层流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 ) A A、对数分布、对数分布 B B、直线分布、直线分布 C C、抛物线分布、抛物线分布 D D、椭圆分布、椭圆分布 1111、已知液体流动的沿程水力摩擦系数、已知液体流动的沿程水力摩擦系数 与边壁粗糙度和雷诺数都有关,即可判断该液流属于(与边壁粗糙度和雷诺数都有关,即可判断该液流属于( ) A A、层流区、层流区 B B、紊流光滑区、紊流光滑区 C C、紊流过渡粗糙区、紊流过渡粗糙区 D D、紊流粗糙区、紊流粗糙区 1212、图示两管道的管长、图示两管道的管长 L L、管径、管径 D D、流量、流量 q q 及水温均相同,但测压管水面差及水温均相同,但测压管水面差 h h1 1hh2 2,则两管糙率,则两管糙率 n n1 1与与 n n2 2的关系为的关系为 ( ) A A、n n1 1n n2 2; B B、n n1 1n n2 2; C C、n n1 1=n=n2 2; D 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1313、圆管的水力半径是、圆管的水力半径是 ( ( ) ) A A、d/2d/2 B B、d/3d/3 C C、d/4d/4 D D、d/5.d/5. 1414、谢才公式中谢才系数的单位是(、谢才公式中谢才系数的单位是( ) A A、无量纲、无量纲 B B、 sm 2 1 C C、 sm2 3 D D、 sm2 1515、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 h h 发与切应力的关系为()发与切应力的关系为() 。 A A、h h 发与发与 1 成正比成正比 B B、h h 发与发与 成正比成正比 C C、h h 发与发与成正比成正比 D D、h h 发与发与 2 成正比成正比 1616、谢才公式、谢才公式 RJCv A A、只适用于明渠流、只适用于明渠流 B B、只适用于管流、只适用于管流 C C、适用于明渠流和管流、适用于明渠流和管流 D D、只适用于明渠紊流、只适用于明渠紊流 1717、两根直径不同的管道,一根输油,一根输水,两管中流速也不同,油和水的下临界雷诺数分别、两根直径不同的管道,一根输油,一根输水,两管中流速也不同,油和水的下临界雷诺数分别 为为 1 Rec 和和 2 Rec ,则它们的关系是(),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A、 2 ReRecc B B、 2 ReRecc C C、 2 ReRecc D 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1818、明渠均匀流的切应力()、明渠均匀流的切应力() 。 A A、增大、增大 B B、减小、减小 C C、不变、不变 D D、不定、不定 1919、其它条件不变,层流内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其它条件不变,层流内摩擦力随压力增大而() 。 A A、增大、增大 B B、减小、减小 C C、不变、不变 D D、不定、不定 2020、在紊流粗糙区中,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在紊流粗糙区中,沿程水头损失系数随液体运动黏度减小而()随液体运动黏度减小而() 。 A A、增大、增大 B B、减小、减小 C C、不变、不变 D D、不定、不定 2121、管道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管道紊流光滑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取决于取决于 A A、 ,ldv B B、 pdv, C C、 ,lqv D D、 v qd, 2222、管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管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 A A、200200 B B、2320023200 C C、40004000 D D、所有答案都不对、所有答案都不对 2323、管道紊流过渡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管道紊流过渡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 A A、只与雷诺数有关、只与雷诺数有关 B B、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 C C、只与绝对粗糙度有关、只与绝对粗糙度有关 D D、与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有关、与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有关 2424、方程、方程 gRJ ()() 。 A A、只适用于层流、只适用于层流 B B、只适用于紊流、只适用于紊流 C C、层流紊流均适用、层流紊流均适用 D D、均匀流和非均匀流均适用、均匀流和非均匀流均适用 2525、上临界雷诺数是()、上临界雷诺数是() 。 A A、从紊流转变为层流的判别数、从紊流转变为层流的判别数 B B、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判别数、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判别数 C C、从缓流转变为急流的判别数、从缓流转变为急流的判别数 D D、从缓变流转变为急变流的判别数、从缓变流转变为急变流的判别数 2626、当管道尺寸及粗糙度一定时,随着流量加大,紊流流区的变化依次是()、当管道尺寸及粗糙度一定时,随着流量加大,紊流流区的变化依次是() 。 A A、光滑区、光滑区粗糙区粗糙区过渡粗糙区过渡粗糙区 B B、过渡粗糙区、过渡粗糙区粗糙区粗糙区光滑区光滑区 C C、粗糙区、粗糙区过渡粗糙区过渡粗糙区光滑区光滑区 D D、光滑区、光滑区过渡粗糙区过渡粗糙区粗糙区粗糙区 2727、紊流中粘滞底层厚度、紊流中粘滞底层厚度比绝对粗糙度比绝对粗糙度大得多的壁面称为()大得多的壁面称为() 。 A A、光滑面、光滑面 B B、过渡粗糙面、过渡粗糙面 C C、粗糙面、粗糙面 D D、以上答案均不对、以上答案均不对 2828、在紊流中()、在紊流中() 。 A A、质点做有秩序的运动、质点做有秩序的运动 B B、一层液体在另一层液体上滑动、一层液体在另一层液体上滑动 C C、液体质点做不规则运动、液体质点做不规则运动 D D、粘滞性的作用比动量交换的作用更大、粘滞性的作用比动量交换的作用更大 2929、其它条件不变,均匀流切应力随水力坡度的增大而()、其它条件不变,均匀流切应力随水力坡度的增大而() 。 A A、增大、增大 B B、减小、减小 C C、不变、不变 D D、不定、不定 3030、按普朗特动量传递理论,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按普朗特动量传递理论,紊流的断面流速分布规律符合() 。 A A、对数、对数 B B、椭圆、椭圆 C C、抛物线、抛物线 D D、直线、直线 3131、紊流附加切应力的表达式是()、紊流附加切应力的表达式是() 。 A A、 dy du B B、 yxu u C C、 gRJ D D、 yxu u dy du 3232、其它条件不变,层流切应力随液体温度升高而()、其它条件不变,层流切应力随液体温度升高而() 。 A A、增大、增大 B B、减小、减小 C C、不变、不变 D D、不定、不定 3333、圆管中的紊流运动,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符合、圆管中的紊流运动,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符合( ( ) )。 A A、均匀分布、均匀分布 B B、直线变化规律、直线变化规律 C C、抛物线规律、抛物线规律 D D、对数曲线规律、对数曲线规律 3434、半圆形明渠,半径为、半圆形明渠,半径为 4 4 米,水深米,水深 4 4 米,其水力半径为(米,其水力半径为( ) A A、4 4 米米 B B、3 3 米米 C C、2 2 米米 D D、1 1 米米 3535、长、长 350350 米的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直径米的钢筋混凝土输水管,直径 0.250.25 米,流量米,流量 0.02m3/s0.02m3/s ,沿程阻力系数为,沿程阻力系数为 0.010.01,该水管,该水管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的沿程水头损失为( ) 。 A A、0.060.06 米米 B B、0.120.12 米米 C C、1.201.20 米米 D D、11.211.2 米米 答案: 1、C 2、B 3、A 4、D 5、C 6、D 7、A 8、C 9、D 10、C 11、C 12、A 13、C 14 15、C 17、C 19、C 20、C 21、D 22、D 23、D 24、A 25、B 27、A 28、C 29、A 30、A 31、B 32、A 33、D 34、C 35、 答案:答案: 一、1、 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9、正确 二、1、C 2、D 3、C 4、D 5、A 6、C 7、B 第二章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 1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A、同一种液体;B、相互连通; C、不连通; D、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2压力表的读值是 A、绝对压强; B、绝对压强与当地大气压的差值; C、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 D、当地大气压与绝对压强的差值。 3相对压强是指该点的绝对压强与 的差值。 A、标准大气压; B、当地大气压; C、工程大气压; D、真空压强。 4.图示容器内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分别为,则有 1 2 A、 B、 g p z g p z B B A A 11 g p z g p z C C A A 21 C、D、 g p z g p z D D B B 21 g p z g p z C C B B 21 A B C D z O O 1 2 5.图示盛水封闭容器中,1、2、3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A、 B、 321 ppp 321 ppp C、 D、 312 ppp 321 ppp 1 23 6.用U形水银测压计测A点压强,A点的压强是:mm500 1 hmm300 2 h A、63700; B、66640 2 mN 2 mN C、69580 D、60760 2 mN 2 mN h h A 2 1 7.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9800Pa,则 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柱。 A、2m;B、1m; C、8m;D、-2m. 4.2 2.2 8.用U形水银测压计测A点压强,A点的真空值是mm500 1 hmm300 2 h A、63.70 B、69.58 C、104.37 D、260 2 mkN 2 mkN 2 mkN 2 mkN h h 2 1 9.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密度为的水,上部为空气,空气的压强为 p0。若容器由静止状态自由下落,则 在下落过程中容器内水深为 h 处的压强为: A、B、C、0D、ghp 00 pghp 0 10.用的矩形闸门垂直挡水,水压力对闸门底部门轴的力矩等于m14m 4m A.B.C.D.mkN53.104 mkN 8 . 156 mkN24.249 mkN 2 . 627 11.一洒水车以等加速度 a 向前平驶,如图示,则水车内自由表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等于 g a A arctan. a g B arctan. 22 arcsin. ga a C 22 arccos. ga g D a 12.在等角速度旋转液体中 A、各点的测压管水头等于常数; B、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不等于常数,但测压管高度等于常数; C、各点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是线性关系; D、等压面与质量力不一定正交。 13.图示圆柱形容器内充满液体,并以等角速度绕 Z 轴旋转,则 A、; B、; C、; D、。ghpAgbpp AB 2 0 2 2 1 rghpC BD pp b h A B r0 Z C D 14.对于相对平衡液体, A、等压面不一定是水平面; B、液体内部同一等压面上各点,处在自由液面下同一深度的面上; C、(对于任意的) ; p z p z 2121, z z D、不成立。)ddd(dzZyYxXp 15.如图所示盛水 U 形管绕 OZ 轴以等角速度旋转,测得 管水深为, 管水深为,则 O 点压强h1h2 A、等于;B、等于;C、小于;D、介于和之间。 1 gh 2 gh 2 gh 1 gh 2 gh ab h z ab III 1 h2 16.图示一半径为 R 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密度为的液体,若容器以等角速度绕 OZ 轴旋转,则 A 点 的压强为 D.以上都不是。;.A 0 ghp; 2 1 .B 22 0 Rghp; 2 1 .C 22 0 Rp h r z o R P0 A 17对于相对平衡液体, A、等压面与质量力不正交; B、等压面不可能为水平面; C、等压面的形状与液体密度有关; D、两种液体的交界面为等压面。 18如图所示,等角速度 旋转容器,半径为 R,内盛有密度为 的液体,则旋转前后容器底压强分布 A、相同;B、不相同;C、相等;D、不相等。 19.试举例说明,对于相对平衡液体,在什么情况下, A、;B、; zc g p z xc g p z C、;D、。yxc g p z, 0 pp 20.在等角速度旋转的直立容器中,液体相对平衡时的压强分布规律为 A、;B、; 22 0 2 1 rghpp 22 0 2 1 rpp C、; D、。ghpp 0 22 0 2 1 rghpp 其中为液面压强;为计算点在坐标原点以下的深度;r 为该点到旋转轴的距离。 0 ph 21.液体受到表面压强 p 作用后,它将_地传递到液体内部任何一点。 A、毫不改变;B、有所增加;C、有所减小;D、只传压力不传递压强. 22.凡是与水接触的_称为受压面。 A、平面;B、曲面;C、壁面 D、底面 23.静止的水仅受重力作用时,其测压管水头线必为_。 A、水平线;B、直线;C、斜线 D、曲线 24.在均质连通的静止液体中,任一_上各点压强必然相等。 A、平面; B、水平面; C、斜面; D、以上都不对 25.静止液体中静水压强与_的一次方成正比。 A、淹没深度; B、位置高度; C、表面压强;D、以上都不对 26.任意形状平面壁上静水压力的大小等于_处静水压强乘以受压面的面积。 A、受压面的中心;B、受压面的重心;C、受压面的形心;D、受压面的垂心; 27.等压面与质量力关系是 A、平行 B、斜交 C、正交 D、无关 28 露天水池,水深 5m 处的相对压强为: ,绝对压强为: A、5kPA、 B、49kPA C、147kPA D、205kPA、 29 直放置的矩形平板挡水,水深 3m,静水总压力P的作用点,到水面的距离y为: A、1.25m B、1.5m C、2m D、2.5m 30.均匀流是 A、当地加速度为零;B、迁移加速度为零; C、向心加速度为零;D、合成加速度为零. 31变直径管,直径D1=320mm,D2=160mm,流速v1=1.5m/s,v2为 A、3m/s B、4m/s C、6m/s D、9m/s 32.粘性流体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是: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3.粘性流体测压管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4.变水头收缩管出流: A、有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B、有当地加速度无迁移加速度; C、有迁移加速度无当地加速度;D、无加速度. 35.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恒定流必为均匀流; B、三元流动不可能是均匀流; C、恒定流的流线与迹线不一定重合;D、恒定流必为一元流. 第二章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力学 1.D 2.B 3.B 4A 5.B 9.B 11.A 12.C 13.A 14.A 16.A 17.D 18.B 20.D 21.A 22.C 23.A 24.B 25.D 26.C 27C 28.C 30.D 31.C 32.A 33D 34.A 35.B 第二章第二章 水静力学(补充选择题)水静力学(补充选择题) 1 1、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 ) A A、数值相等;、数值相等; B B、数值不等;、数值不等; C 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 D、铅直方向数值最大。、铅直方向数值最大。 2 2、静水压力的方向、静水压力的方向 ( ) A A、与受力面平行;、与受力面平行; B B、与受力面斜交;、与受力面斜交; C C、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 D D、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 3 3、图示为两种液体盛于容器中、且密度、图示为两种液体盛于容器中、且密度 2 1 ,则,则 A A、B B 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 ( ) B B 管高于管高于 A A 管;管; B B、A A 管高于管高于 B B 管;管; C C、ABAB 两管同高。两管同高。 4 4、盛水容器、盛水容器 a a 和和 b b 的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的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A A、 、 ( B B、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 papa 和和 pbpb。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 papa 和和 pbpb 的关系为的关系为 ( ) A A、papa pbpb; B B、papapb;pb; C C、pa=pbpa=pb; D 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5 5、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 A A、重合;、重合; B B、平行、平行 C C、相交;、相交; D D、正交。、正交。 6 6、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液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100kN/m2100kN/m2,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 A A、1 1 kN/m2kN/m2 B B、2 2 kN/m2kN/m2 C C、5 5 kN/m2kN/m2 D D、1010 kN/m2kN/m2 7 7、液体只受重力作用,则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液体只受重力作用,则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 ) A A、任意曲面、任意曲面 B B、水平面、水平面 C C、斜平面、斜平面 D D、旋转抛物面、旋转抛物面 8 8、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在静水中取一六面体,作用在该六面体上的力有( ) A A、切向力、正压力、切向力、正压力 B B、正压力、正压力 C C、正压力、重力、正压力、重力 D D、正压力、切向力、重力、正压力、切向力、重力 9 9、某点存在真空时,、某点存在真空时, ( ) A A、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该点的绝对压强为负值 B B、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该点的相对压强为负值 C C、该点的绝对压强为零、该点的绝对压强为零 D D、该点的相对压强为零、该点的相对压强为零 1010、液体静水压强的(、液体静水压强的( ) 。 A A、方向与受压面有关、方向与受压面有关 B B、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大小与受压面积有关 C C、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大小与受压面方位无关 1111、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 ) A A、数值相等、数值相等 B B、数值不等、数值不等 C 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 D、铅直方向数值最大、铅直方向数值最大 1212、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 。 A A、通过受压面的形心、通过受压面的形心 B B、通过压力体的重心、通过压力体的重心 C C、高于受压面的形心、高于受压面的形心 D D、低于受压面的形心、低于受压面的形心 1313、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密封容器内液面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其任一点的测压管液面( ) 。 A A、高于容器内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 B B、 低于容器内液面低于容器内液面 C C、 等于容器内液面等于容器内液面 1414、图示容器内有一放水孔,孔口设有面积为、图示容器内有一放水孔,孔口设有面积为 A A 的阀门的阀门 abab,容器内水深为,容器内水深为 h h,则阀门所受静水总压,则阀门所受静水总压 力为力为 ( ) A A、0.50.5 ghA ; B B、 ghA ; C C、0.50.5 Agh2 ; D D、 Agh2 1515、挡水面积为、挡水面积为 A A 的平面闸门,一侧挡水,若绕通过其形心的平面闸门,一侧挡水,若绕通过其形心 C C 的水平轴任转的水平轴任转 角,其静水总压力的角,其静水总压力的 大小方向是否变化大小方向是否变化?(?( ) ) A A、都不变、都不变 B B、都变化、都变化 C C、大小变化,方向不变、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D D、大小不变,方向变化、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1616、已知水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已知水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p=49000Pap=49000Pa,如当地大气压强为,如当地大气压强为 98KPa98KPa,其真空高度(以水柱高度计),其真空高度(以水柱高度计) 为()为() 。 A A、-5m-5m B B、0.5m0.5m C C、5m5m D D、不存在、不存在 1717、静水压力的方向()、静水压力的方向() 。 A A、与受力面平行、与受力面平行 B B、与受力面斜交、与受力面斜交 C C、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与受力面外法线方向一致 D D、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与受力面内法线方向一致 1818、绕铅垂中心轴作等加速度旋转的容器中的液体的等压面为(、绕铅垂中心轴作等加速度旋转的容器中的液体的等压面为( ) 。 A A、圆柱面、圆柱面 B B、圆锥面、圆锥面 C C、抛物面、抛物面 D D、椭圆曲面、椭圆曲面 1919、浮体稳定平衡的条件是重心()、浮体稳定平衡的条件是重心() 。 A A、高于定倾中心、高于定倾中心 B B、高于浮心、高于浮心 C C、低于定倾中心、低于定倾中心 D D、与定倾中心重合、与定倾中心重合 2020、一平面潜没于水中,当保持其形心位置不变,而使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改变时,则一侧的水、一平面潜没于水中,当保持其形心位置不变,而使其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改变时,则一侧的水 压力()压力() 。 A A、大小方向均不变、大小方向均不变 B B、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大小改变而方向不变 C C、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 D 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大小和方向均改变 2121、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 。 A A、水平面、水平面 B B、斜平面、斜平面 C C、旋转抛物面、旋转抛物面 D D、与质量力相正交的面、与质量力相正交的面 2222、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等压面是水平面的条件是( ( ) )。 A A、同一种液体、同一种液体 B B、相互连通、相互连通 C C、不连通、不连通 D D、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同一种液体,相互连通 2323、压力中心是()、压力中心是() 。 A A、淹没面积的中心、淹没面积的中心 B B、压力体的中心、压力体的中心 C C、总压力的作用点、总压力的作用点 D D、受压面的形心、受压面的形心 2424、U U 形管水银压差计,液面差为形管水银压差计,液面差为 h h,所测水管中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差为(),所测水管中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差为() 。 A A、13.6h13.6h B B、h h C C、9.8h9.8h D D、12.6h12.6h 2525、某点的真空度、某点的真空度 6500065000 PaPa,当地大气压为,当地大气压为 0.10.1 MPaMPa,绝对压强为,绝对压强为 ( ( ) )。 A A、6500065000 PaPa B B、5500055000 PaPa C C、3500035000 PaPa D D、165000165000 PaPa 2626、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 4.2m4.2m 处测压管高度为处测压管高度为 2.2m2.2m,设当地大气压为,设当地大气压为 1 1 个个 工程大气压,则容器内绝对压强为几米水柱工程大气压,则容器内绝对压强为几米水柱?(?( ) ) A A、2m2m B B、1m1m C C、8m8m D D、-2m-2m 2727、完全真空状态是指、完全真空状态是指( ( ) )。 A A、真空值、真空值=0=0 B B、绝对压强、绝对压强=0=0 C C、相对压强、相对压强=0=0 D D、大气压强、大气压强=0=0 2828、水深、水深 1010 米,沉箱法施工时为防止箱底漏水充入压缩空气的压强应米,沉箱法施工时为防止箱底漏水充入压缩空气的压强应 ( ( ) ) A A、9.89.8 KPaKPa B B、9898 KPaKPa C C、196196 KPaKPa D D、液面压强液面压强 papa 即可即可 答案:答案: 1.A1.A 2.D2.D 3.B3.B 4.A4.A 5.D5.D 6.B6.B 第三章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1.1.欧拉运动微分方程:欧拉运动微分方程:中各项的量纲是中各项的量纲是pf dt ud 1 A A、应力、应力B B、能量、能量 C C、加速度、加速度D D、上述回答都不对、上述回答都不对 2.2.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在每点的数学描述是:欧拉运动微分方程在每点的数学描述是: A A、流入的质量流量等于流出的质量流量、流入的质量流量等于流出的质量流量 B B、单位质量力等于加速度、单位质量力等于加速度 C C、能量不随时间而改变、能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D D、服从牛顿第二定律、服从牛顿第二定律 3.3.水流一定方向应该是(水流一定方向应该是( ) A A、从高处向低处流;、从高处向低处流; B B、从压强大处向压强小处流;、从压强大处向压强小处流; C C、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从流速大的地方向流速小的地方流; D D、从单位重量流体机械能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从单位重量流体机械能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 4.4.理想流体流经管道突然放大断面时,其测压管水头线(理想流体流经管道突然放大断面时,其测压管水头线( ) A A、只可能上升;、只可能上升;B B、只可能下降;、只可能下降; C C、只可能水平;、只可能水平;D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5.在应用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时,可选用图中的(在应用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时,可选用图中的()断面,作为计算断面。)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A A、1 1,2 2,3 3,4 4,5 5 B B、1 1,3 3,5 5 C C、2 2,4 4 D D、2 2,3 3,4 4 1 12 23 3 4 4 5 5 6.6.图示为水泵管路系统,断面图示为水泵管路系统,断面2 23 3分别为水泵进出口断面,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为:分别为水泵进出口断面,水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为: zHA)( 4320 5 )( ww hhzHB g V hhzHC ww 2 )( 2 4 4320 g p g p HD 23 )( 7.7.已知等直径的虹吸管道下游为淹没出流,如图所示,已知等直径的虹吸管道下游为淹没出流,如图所示,断面的压强水头的绝对值为断面的压强水头的绝对值为, (即真空(即真空 cc g pc 度)则度)则的计算公式为(的计算公式为( ) g pc c c Z g p ) 1 ( c c ZZ g p )2( Dc c hZZ g p )3( c w c c c h g V Z g p 0 2 )4( 2 A B D E F C C 0 0 z z C h h A D 虹吸管 8.8.设有一恒定分流,如图所示,设有一恒定分流,如图所示,根据总流伯努利方程,可列(,根据总流伯努利方程,可列() 321 QQQ 3121 222 )( 2 333 3 2 222 2 2 111 1 ww hh g V g p Z g V g p Z g V g p ZA 3121 32 2 333 33 2 222 22 2 111 11 ) 2 () 2 () 2 ()( ww hgQhgQ g V g p ZgQ g V g p ZgQ g V g p ZgQB 21 2 2 222 22 2 111 11 ) 2 () 2 ()( w hgQ g V g p ZgQ g V g p ZgQC 31 3 3 333 33 2 111 11 ) 2 () 2 ()( w hgQ g V g p ZgQ g V g p ZgQD 1 1 3 2 2 3 Q 11 Q2V2 Q3 3 V V 9.9.总流能量方程总流能量方程用于压缩性可忽略的气体用于压缩性可忽略的气体 21 22 2 222 2 2 111 1 l h g V g p Z g V g p Z 时,下述论述中正确者为(时,下述论述中正确者为() A A、及及分别为第一断面及第二断面的相对压强;分别为第一断面及第二断面的相对压强; 1 p 2 p B B、及及分别为第一及第二断面的绝对压强;分别为第一及第二断面的绝对压强; 1 p 2 p C C、用相应断面的相对压强或绝对压强,不影响计算结果;用相应断面的相对压强或绝对压强,不影响计算结果; 1 p 2 p D D、上述方程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上述方程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 10.10.不可压缩气体总流能量方程不可压缩气体总流能量方程中的中的 21 2 )( 2 2 2 212 2 1 1 la p V pZZg V p 分别代表(分别代表( ) 21, p p A A、1 1和和2 2断面上的绝对压强;断面上的绝对压强; B B、1 1断面上的绝对压强及断面上的绝对压强及2 2断面上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