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_第1页
[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_第2页
[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_第3页
[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_第4页
[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制度到文化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平台 xx年3月30日到4月20日,长沙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组织对六区四县市中小学校本研训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随堂听课、评议交流的形式,对调研样本校本研训的研训保障、研训形式、研训内容、研训效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评估、诊断。笔者在xx年组织过长沙市中小学校本培训责任人的培训,xx年参加了市教育局为推动校本培训工作而进行的全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调研。通过两次调研情况的对比,觉得长沙市中小学校本研训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校园学习文化的建设,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形成比较浓郁的学习文化氛围。以下是笔者对这次调研的个人感觉和体悟。 一、长沙中小学校本研训从xx年到xx年的三大变化 1.认识和行动的变化 xx年,长沙市教育局组织了首次包括五区四县在内的校本培训大检查,当时叫做“校本培训调研”。由各区县教育局推荐一所学校、检查组随机指定一所学校进行检查。为了搞好这次检查,xx年开始,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特别要求长沙教育学院举办“校本培训骨干培训班”,要求每个学校主管业务的副校长或校本培训专干参加。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铺开,但校本培训在一些学校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有二:一是校本培训的名称还存在争议。操作层面认为学校早就有教研活动,再提出校本培训未免多此一举;管理和理论层面则因为条块不同,使同一件事情拥有两个不同的名词:从 _师范司到教育厅师范处到地市、县教师培训部门用“校本培训”,从 _基础教育司到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到地市、县基教和教研部门用“校本教研”。二是校本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请外来专家宣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成为当时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为了解决教学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寻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时的校本培训中有两个非常时髦、响亮的词组:同伴互助、片区联动。 xx年3月30日4月3日,长沙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又组织了一次全市范围的校本培训大检查。和xx年的调研相比,这次的检查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名称的变化。由“校本培训”变为“校本研训”。其次是检查目的的变化,由xx年的检查、督促、推进到总结经验、发现典型、表彰推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首先是对校本培训认识有更科学的结果。培训是一种由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组成的双向活动,在培训中,培训者是主动的,而被培训者是被动的,传授和接受的区别很明显。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强调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虽然通知只改了一个字,却突显了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其次,这次检查的学校都是由各区县教育局推荐的校本研训的先进学校,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听汇报、看材料、听课、座谈去发现亮点、总结经验。 在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研训已经成为各个学校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特色和品牌的主要途径,已经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哪个学校没有校本研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形式和内容的变化 (1)制度逐步健全 校本研训的有关规章制度由最初单一的“校本培训制度”发展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如其中一个学校的校本研训制度:校本教研职责教师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实施细则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科室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活动制度校本教研奖励制度学校明星教师管理办法等。现在的校本研训制度体系包括教师教育教学研讨、德育教育、课题研究、听课评课制度、教学反思、读书心得交流、公开课、同伴互助、送出去和请进来、二度培训、特色创建等等,形式丰富,制度健全。 (2)内容多样 以课题研究为例,许多学校的课题研究已经不是简单的立项课题或子课题研究,而是发展到既有国家级或省市的立项课题或子课题,更多是立足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校本课题或更小的课题。问题即课题成为校本研训过程中的共识。这种由问题而生的课题不再只由校本研训负责人或教研主任提出,而是教师日常工作困惑的提升。“专题研讨是学校校本研训的一种重要模式。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筛选,然后把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典型的教学事件形成专题,进行研讨。”这种研讨的专题有大有小,大到新课程层面的“如何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到“如何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大班额情况下座位编排的科学性”“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等等。研训的课题真正做到了立足校本、立足教师的教育教学具体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这样的研究才是中小学应该做的研究,它是一种行动研究,是对最优化的方式方法的寻找,它源于操作层面而回归于操作层面,具有较强的个性,和高深的理论或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规律无关。 3.责任人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研训取得了两个历史性的必将 _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成果:一是教师自觉的研究意识的养成;一是校长逐步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这次校本研训检查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校长角色的变化。“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个好的校长”这句话在现阶段肯定是对的。这次检查的学校中,几乎每所学校的校长都拥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都在自觉地以校本研训为抓手来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此创特色学校或名牌学校。 二、校本研训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形成许多成熟的模式 1.校本研训常态化 校本研训在许多学校已经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学校行政、教研组、教师三个不同的层级构成一个完善的运作系统,有力地保障了校本研训实施的常态化。 (1)管理干部潜心学校工作的常态化 有的学校对学校管理干部提出“三多”“三少”工作原则:“多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少参与社交应酬活动”,“多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少搞机械操作的土政策”,“多一点书香气,少一点烟酒味”。许多学校每月进行干部培训,每学期开展管理干部论坛,让管理干部谈自学体味,说工作反思、论管理理念;每年度进行管理干部调研报告评优活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规定了管理干部听课节数,以确保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的深度关注。 (2)教研组活动常态化 在组内校本研训过程中,教研组是一级非常重要的实施机构。许多学校对教研组内不同人员的职责分工细致明确。教研组长负责教学常规检查和组织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员负责组内教师的培训和课题研究工作,学校行政联系一个教研组并对研训活动的质量负责。 活动时间一定。每学期集中研训不少于8次,其中一次校际交流活动。 活动程序明确。教研组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必须保证40分钟以上。教研活动之前,教研组长、教研员必须先商量好,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开展活动之前,应通知教科室并进行登记。并向主管行政汇报,邀请其一起参加。每次教研活动要作好出勤记录。填写好教研工作手册。 (3)教师学习常态化 有学校针对教师的日常业务学习提出“三经常一坚持”。网络学习经常化;报刊杂志经常翻;读书笔记经常写;教育名著坚持看。任何教育新理念的内化,不是靠几次培训就能解决的,它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校本学习,以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升华自己,从而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教师研训具体化 几乎每所学校对教师的业务提升都有具体的安排。 每学期“八个一活动”。读一本好的教育理论书;主持或参与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观摩课或竞赛课);在组内、校内或以上单位进行一次专题讲座;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一个典型案例;撰写一份案例评析;自制一个课件;撰写亲身经历的一个教育故事(教学随笔)。 每学期的“八个一工程”。树好一个师德形象;做好一个研究课题;写一份有创意的教案;上好一节实验课;出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试卷;管好一个班级;读一本教育科研专著;发表一篇教育科研论文。 每学期的“五个一”工程。人人上一堂学科展示课;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一个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在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交流中撰写一份案例评析;自制一个教学课件;撰写亲身经历的一个育人故事。 “以书香滋养心灵,以经典成就人生”。要求教师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深读一本教学专刊,每周精读一两篇文章。开展“一生的好书”读书互荐活动、“我的读书故事”演讲、读书沙龙,寒暑教师读书活动,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等。推动全校读书热潮,形成书香校园,用优秀的文化充盈教师的心灵,丰厚教师的人文底蕴。 从以上不同学校的规定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都非常注重。 3.研训主体层次化 有学校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三格”培养层次:新教师“人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这种层次化的专业发展要求更接近教师发展的实际,更科学化。不同的培养层次都有详细的培养措施。如针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出“四会”“四课”。 “四会”:迎新会。新教师进校后,学校立即安排迎新会,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和传统,使青年教师了解、接受学校文化。拜师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学校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或骨干教师进行辅导,签定师徒合同书,让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评价会。评价会安排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进行了解性听课之后,适时地对新教师的工作进行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汇报会。汇报会安排在新教师举行了汇报课之后,通过汇报会,学校领导及时掌握新教师的成长情况。 “四课”:了解课。安排在新教师上课的两周后。由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初步了解。达标课。要求新教师在半年内课堂教学要达到合格标准。对不达标的青年教师采取加强措施,追踪听课,限期达标。汇报课。安排在新教师上课后的第二学期进行,新教师在做认真准备后,通过课堂教学,向学校领导汇报自己的课堂教学成绩。优质课。安排在新教师上课的第二年,学校举办有全体青年教师参加的优质课比赛,让广大青年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利找准目标,不断提高。 4.研训内容实在化 校本研训在今天呈现出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精讲重教”,注重课堂,而且具体做法多样: 一课多轮(三次备课或多次上同一堂课)。自主备课同伴研讨反思修改形成新的备课同伴研讨反思修改。 同课异构。不同的教师上同一堂课。让每位老师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彰显自己的个性。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和研讨。从而开阔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专家问诊。请专家深入课堂问诊常态课堂,指导教学。 常态课质量监控。规定学校行政的听课量,每天有人巡视课堂,及时发现亮点和不足,提出表扬或改进意见。 集体备课。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充分吃透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人都有汇报课。有的学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都要上好一节汇报课。“汇报课”时,同教研组成员、行政蹲点领导都要参加。通过汇报课展示和研讨,既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将参赛课准备变成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过程。有的学校要求有参赛任务的学科教师都要全程参与,从教材处理到素材收集、到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认真研讨。这样,一次赛课就是多次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 对比研讨,寻找差距。有的学校将本校教师上课实录刻成光盘,和名教师上课的光盘录象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寻求突破和提高。 5.研训主体校本化 和最初的校本培训主要靠引进外来专家不同,现在的校本研修中越来越注意发挥本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 二度培训。几乎所有学校都规定,外出参观学习的骨干教师,回校后都要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学习汇报,及时将最新的信息带回学校,让自己的学习心得供全校教师分享。 中心发言制度。许多学校都有中心发言制度,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学期都要有一次专题中心发言。根据培训计划,中心专题发言可以是读书心得,也可以是教育教学体会。 6.研训形式科学化 校本研训的内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虽然课堂教学是重点,但其他方面也受注重。有一个学校就针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十为”的要求:为痛苦学生说句安慰话;为孤独的学生说句温暖话;问胆怯的学生说句壮胆话;为自卑的学生说句自豪话;为迷茫的学生说句开导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话;为受困的学生说句解困话;为偏激的学生说句冷静话;为懒惰的学生说句鞭策话;为受冷落的学生说句公道话。 研训内容更加人性化。有的学校将校本研训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以主题培训为主,内容包括师德教育、教学思想专题讲座、教学基本功训练等;选修课中有女性日常淡妆化妆技巧、服饰搭配、形体与仪态、保健与养生等生活化的内容。这种选修课程使校本研训摆脱了教育教学的一本正经,使教育教学走向生活化、人性化,使教师在工作之余感受生活的乐趣,发现身边的美。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师教育,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从一个侧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几点反思 1.关注课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在这次校本研训检查的过程中,我们是把不同的学校放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类型中来评价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农村中小学和城市一般学校,校本研训应该立足两个基本点:教师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常规研讨。在没有条件作更高要求的时候,教好书便是最高的要求。所谓教好书就是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解决清楚,在课的结尾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有拓展延伸的环节。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精彩的课,但也在一些课中看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有些课堂显的拥挤和杂乱。在教师敬业精神和个人素质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课堂拥挤和杂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设计不合理。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不能将课堂时间集中在重点、难点的解决上,而是从头至尾平均用力。不能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消化和处理。二是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觉得每个地方都要讲到都要讲清楚才行。 这次听课总有一种非常遗憾的感觉,总觉得凭老师们的素质,课完全可以上得更好。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