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投资学,2,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论,理解:国际投资学研究的重要性,资本的跨国流动和不断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经验和教训?,3,研究背景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全球GDP增长了0.4倍,进口贸易额增长了0.9倍,而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量则增长了5.3倍。目前FDI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其它任何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4,研究背景之二:跨国公司的地位和影响,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TNCs。目前全球已至少有6万多家母公司拥有约70多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其国际生产实际上已分布到所有国家,并包括所有经济活动。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50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海外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70的国际技术转让。TNCs日益主宰着世界经济,推动生产的国际化。,5,跨国公司的地位和影响,目前全球前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只有49个是国家。通用和福特公司的营业额比所有黑色非洲国家的GDP总和还要高,比尔盖茨一个人的净资产相当于美国一半家庭的资产总和。当今一些跨国公司的经济规模足以与国家抗衡,全球最大的6家跨国公司,其年营业额均在1100亿美元以上,仅有21个国家的GDP超过这个数字。,6,来源: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商业中心副主任诺瑞娜赫兹(NoreenaHertz)的研究。转引自吴晓波:2006-3-24,Back,研究背景之三: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案例分析,研究表明,1998年可口可乐系统直接雇佣的雇员人数(包括正式工和临时工、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估计为14046人,可口可乐罐装系统对中国经济总产值的影响乘数约为2.66。这就是说,就每一元用于购买中间产品和投入品的支出而言,可口可乐系统都会对其他部门产生2.66元的最终需求。其上游和下游经济活动大约创造了40万个就业岗位。1998年可口可乐罐装系统为各地地方政府提供了总计3.87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7,来源:可口可乐罐装系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林毅夫、平新乔,杨大勇,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0001,2000-01),Back,研究背景之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首钢:美国(1985)、秘鲁(1992)等。中石油:委内瑞拉(2006)、加拿大(2009)等25个国家中石化:安哥拉(2006)等多个国家。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华为:在海外设立了8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分部业务(2004年末);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2007);中海油(2005)、中铝(2009)对外投资受挫;中国平安:收购比利时富通集团部分股权(2007)出现巨亏;TCL:大举并购(2004)后关闭欧洲分厂(2007)等。,8,例:联想收购IBM,这组邮件是戴尔美国中大西洋地区战术项目军队系统(销售)经理Chris与其所公关的目标客户,一家总部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公司一位主管军队系统电脑采购的负责人之间的往来信件。该公司是一家系统集成和咨询公司,成立于1983年,公司的客户包括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很多美国军方客户。戴尔员工在其信件中对客户说,“要知道,联想公司是一家中国政府控制的企业,最近刚刚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联想的收购,大家必须明白一点,现在客户们每买IBM的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了联想,而联想是一个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阿里巴巴的股东构成,阿里巴巴集团今天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开始了上市之旅,而在招股书中,我们首次看到了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以机构持股来看,日本软银集团(SoftBank)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共计持有797,742,980股,持股比例达到了34.4%。雅虎第二,目前持有523,565,416股,持股比例为22.6%、二者合计57%。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持股比例仅为8.9%。另外,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案例:TCL的“走向世界”?成败?原因?,2003年至2004年的6个月内,TCL一举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Thomson)电视、DVD影碟机业务以及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手机业务。当时,TCL被誉为中国大陆的“索尼”。2007年5月,李东生关闭了欧洲工厂,宣布重新把重点移回中国市场。,11,来源: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11月7日,TCL全球化倒退一步,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12月11日,中国十大“话题”企业家(五),2005年,TCL与阿尔卡特公司建立的手机合资企业解散。,2006年,与汤姆逊在电视业务上的合作也因合资企业连续数年亏损而宣告结束。,李东生:鹰的重生,12,Back,小商在于民,中商在于政,大商在于国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第一节国际投资导论,一、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特征四、国际投资学的基本范畴五、国际投资理论,14,一、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一)国际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Investment)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15,1.主体多元化跨国公司(FDI的主体)跨国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与金融服务)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各国政府部门、国际性组织:国际援助性质)个人投资者(国际证券投资为主)2.客体形式多元化实物资产(TangibleAssets)无形资产(IntangibleAssets)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16,(二)国际投资的内涵,国际投资的客体,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无形资产(IntangibleAssets),实物资产(RealAssets),国际债券国际股票衍生金融产品,土地厂房机械设备原料等,专利(patent)专有技术(Know-how)商标(Trade-mark)管理经验客户资源营销渠道等,专利权+商标权+版权(Copyright):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PR),17,国际投资vs.国内投资,相同之处:目的,手段,方式等。,不同之处:更复杂:货币制度,社会文化差异,法律环境差异等。获取信息更难。风险更大: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等。,国际投资的各种风险汇率风险(RateRisk)信用风险(CreditRisk),18,3.本质是资本增值4.内容蕴含对资产的跨国营运过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与交换)、国际信贷(货币贷放与回收)。国际投资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泛指资本的跨国输入与输出,而国际投资是国际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具有经营性、获利性的特征。国际投资主要以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外在表现形式,但并不总是产生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也并不一定就是国际投资。,19,按时期长短分:短期投资、中期投资、长期投资按主体分:官方投资(PublicInvestment)、海外私人投资(ForeignPrivateInvestment)按是否拥有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PortfolioEquityInvestment,FPEI),20,(三)国际投资的分类,两种国际投资方式的区别,国际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FDI),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国际间接投资:海外证券投资(FPEI),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二者的区分:有效控制原则(理论上区分标准:对企业有无有效的控制权;实践中区分标准各国不同)、持久利益原则。,21,波动性比较:,投资视界投资动机的多样性、羊群效应资产流动性。,22,问题:,广汽本田属于直接投资吗?,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原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本田)于1998年7月1日成立,它是由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合作年限为30年。广汽本田目前有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两个厂区,生产能力合计达到年产48万辆,合计占地面积为160万平方米。广汽本田现有员工总数为8000多人。广汽本田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歌诗图系列跨界车、雅阁系列轿车、奥德赛多功能系列轿车、凌派系列轿车、锋范系列轿车、飞度系列轿车和自主品牌理念系列轿车共七大系列三十余种车型,国际合资经营企业,国际合资经营企业是国际直接投资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在选定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并按照该投资国和地区的有关法律组织建立起来,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国际合资经营企业是由投资人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并按照股权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我国的中外合资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四)国际投资的性质,是生产领域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是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具有更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更多地受到各国政策法规的约束;带有建构政治关系的色彩国家长远根本利益;面临更多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货币、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的差异),26,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以债务性证券投资为主(90),生产性直接投资很少(10)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总量萎缩,仍以证券投资为主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直接投资显著增长,占据主导地位(60左右)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种方式的投资竞相发展,但间接投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直接投资,重新占据主导地位,2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外投资额(1960-1979)单位:亿美圆,3.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28,国际投资的进展(1989-1999)(按GDP比重)单位:%,4.迅猛发展阶段(2世纪80年代以来),29,1999,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表单位:亿美圆,30,31,国际金融市场构成状况(1975-1994),32,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行量(1975-1994),33,科技进步:剩余资本、产业更新、便捷的技术手段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市场规模急遽扩大、市场自由化、金融创新、融资证券化、机构化政策自由化:贸易和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34,(二)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原因,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趋势,国际投资的区域格局(一)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变迁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用增强:贷款),一战前主要投资国所占比重(单位%),35,大三角地区的对外投资流量,3.二次世界大战以来1)在投资来源国分布上的变化(大三角)2)在东道国区域分布上的变化,36,国际直接投资总额,37,发达国家输入比例,发展中国家输入比例,1914,1938,1960,1971,1978,1985,1990,1914,1938,1960,1978,1971,1985,1990,38,1997外资流入区域格局,1998外资流入区域格局,39,1997年大三角国外资流入格局,1998年大三角国外资流入格局,40,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格局,1997,1998,41,1997外资流出区域格局,1998外资流出区域格局,42,大三角国外资流出格局,1997,1998,43,大三角国FDI内流存量,2000,44,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出格局,1997,1998,45,(二)当代国际投资区域格局,发达国家(1)美国(2)西欧(3)日本2.发展中国家,46,47,48,特点:,1).“大三角”地区内的相互交叉投资不断发展并开始发挥作用。2).亚太地区国家对“大三角”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也开始不断增加。,49,(三)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50,1发达国家的趋势(1)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2)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3)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GDP增长率,51,52,2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投资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1)经济因素(增长率、市场规模、投资利润率、劳动力素质)2)政治因素(改革、开放、区域经济一体化)3)跨国公司的战略因素(投资存量规模、复合化发展一体化生产网络),5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4,1991-1998年FDI国家管理规定的变化情况,55,国际投资行业发展趋势,(一)国际投资行业格局的变迁1.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美德等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区的初级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对制造业投资很少。2.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制造业投入有所增加。3.二次世界大战后重点转向第二产业制造业。4.80年代中期以来新动向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迅速提高。,56,第一产业:比重不高,还有所降低第二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比重略有提高从资源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国际投资趋势会继续加强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比重显著提高,(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发展格局,57,资源劳动,资本技术,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其他制造业,1980,1985,1990,主要母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其他制造业,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其他制造业,58,59,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发展迅猛的原因,许多国家对服务业实行开放的自由化政策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服务业是近年吸收FDI最多的行业工业跨国公司也对服务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60,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但具有发展前景:,对现代化服务业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中东欧市场化中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服务业跨国公司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61,四、国际投资学的基本范畴,(一)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国际投资学是研究国际投资这一特定经济现象,探索其内在运行规律的学科。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问题国际投资主体分析国际投资客体分析国际投资运行管理国际投资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62,国际投资学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投资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的区别与联系联系:(1)研究领域有相同内容(2)在学科研究中要涉及对方因素区别:(1)研究领域方面有各自独立的内容(货币、生产要素);(2)在相互交叉的共同领域,侧重点不同(行为主体:国家或国际组织、企业),63,(二)国际投资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投资学与国际贸易学的区别与联系,联系:1)两者的研究领域有交叉方面(商品国际间流动)2)两者间相互影响:国贸是国投的基础和先导;国投对国贸有反作用2区别:两者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64,国际投资学与西方投资学的关系,1联系:西方投资学是国际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2区别:1)研究范围不同2)核心问题不同(跨国性),65,(三)国际投资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1实证分析是什么?现状如何2规范分析是什么?应该实现的效果(制定合理标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理论总结与实践操作相结合,66,案例分析流入巴西的FDI,一、案例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入巴西的FDI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巴西已成为拉美最大的东道国。1992年1月到1997年期间巴西约发生了600起并购,其中61%的购买者是外国企业(主要来自北美)。服务业并购占并购总量的1/3,其中金融与保险、电信及信息服务业是主要的受资对象。私有化几乎占巴西FDI流量的27%。从1991年1月到1998年4月,除去企业债务的转移,巴西获得43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仅1997年就占一半多。大部分收入来自出售电子业、网络蜂窝电话业、钢铁业和矿业的企业。参与私有化的外国投资者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西班牙、智利、瑞典和法国。,67,流入巴西的FDI的部门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90年代以前,只有小部分的FDI投向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对现有企业的合理化改造。而自1991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加速和经济稳定,以服务于当地市场和地区市场为目标的制造业的FDI显著增加了。另外,服务业占FDI流入量的份额增加了,这主要是该部门私有化的结果。案例思考: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年来巴西吸收FDI增加的主要原因。,68,参考答案:,巴西近年来吸收FDI增长的主要原因有:采取了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保证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经济开放和私有化计划的顺利推进,这成为吸收FDI的重要推动力;巨大的市场吸引力,这对以服务当地市场为目标的服务业FDI构成了强大吸引力。,69,第二节国际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一:纳克斯的研究,R.纳克斯:资本流动的效应和原因(1933),71,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国家间利息率/利润率差异,国际资本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使利息/润率高的国家利息/润率下降,利息/润率低的国家利息/润率上升,最后使国际资本的供求达到平衡。,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之二:麦肯图式,麦克杜格尔(G.D.A.Mac-Dougall)和肯普(M.C.Kemp)的分析。基本假定:两个国家: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不变。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72,麦克杜格尔(Mac-Dougall)模型,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的边际产值在国际上得到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世界财富总量。,总收益的增加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合理的流动。,73,图片来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金贤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p88,一西方海外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厂商垄断优势理论:海默(S.Hymer,1960)内部化理论: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M.Casson)(197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RaymondVernon)(1966)厂商增长理论:彭罗斯(EdithPenrose,1960)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JohnDunning,1977),74,自学,厂商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allyCompetitiveTheory最早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海默(S.Hymer)1960年在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跨国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提出。二战后的国际投资主要是国际直接投资,而之前没有明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差异:决定的因素分别为:利润、利率,75,海默:市场不完全、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海默实证研究了美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部门构成,发现直接投资与垄断的工业部门结构有关。两个基本观点: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产生的根源;垄断优势根源于市场不完全性,并借助不完全的市场结构得以维持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愿意并且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有一种或若干种东道国当地企业所缺乏的独占优势。,76,市场不完全的四种原因,商品市场:商品的差异性,商标;要素市场:专利、技术诀窍、资本获得能力的差异;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政府行为的存在,如关税等。,77,有关垄断优势的进一步研究,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跨国公司处于不太熟悉,不太和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因此,跨国公司只有凭借胜过当地企业的强有力的优势,才能成功地进行国际经营活动。约翰逊(H.G.Johnson)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是对知识资本的占有和使用。知识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研究与开发过程,成本相当高。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使用这些知识资本的成本却很低,有时接近于零。而这种优势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凯夫斯(R.E.Caves)跨国公司使产品异质化的能力很高,如使用不同包装,商标等。,78,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优势:科研力量先进的管理优势信息优势国际声誉优势规模经济优势销售网络优势,79,内部化理论,由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M.Casson)提出。理论渊源:科斯(Ronald.H.Coase)(1910-)提出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理论。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代表作:企业的性质TheNatureoftheFirm,1937年社会成本问题TheProblemofSocialCost,1960年。科斯用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起源和产权和效率的关系。,80,TheSverigesRiksbank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91,Ronald.H.Coase(1910-forhisdiscoveryandclarificationofthesignificanceoftransactioncostsandpropertyrightsfortheinstitutionalstructureandfunctioningoftheeconomy,来源:/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1991/index.html,科斯的疑问:市场与管理的关系,“普兰特(ArnoldPlant)在课堂上谈到经济体系是靠价格体系来协调运作.然而,普兰特在企业管理的课程上又提到,管理是在协调厂商内部生产要素。”“这两种歧异的观点该如何调和?假如所有必要的协调都已由市场提供,为何还需要管理呢?”来源:诺贝尔之路:科斯,82,科斯的疑问:自由价格机制与厂商的关系,既然自由价格机制已经被公认为是最最有效的协调和指导资源配置的工具,为什么还有企业或厂商的存在?或者说,为什么建立企业是有利的呢?“在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国家里,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服从企业主和代理人的指令,而不到市场上去亲自向顾客出售他自己的产品或劳务?“来源: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词条:科斯(张五常撰写),83,交易费用的含义:科斯的观点,“经济学家谈到经济体系的运作时,总认为是透过价格机制(或市场)来协调,但是却忽略了使用市场仍有其成本的事实”。“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监督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来源:诺贝尔之路: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科斯,84,TransactionCosts:themeaning,Inordertocarryoutamarkettransactionitisnecessarytodiscoverwhoitisthatonewishestodealwith,toinformpeoplethatonewishestodealwithandtowhatterms,toconductnegotiationsleadinguptoabargain,todrawupthecontract,toundertaketheinspectionneededtomakesurethatthetermsofthecontractarebeingobserved,andsoon.(Coase,1960)与1937年论文的主旨一脉相传:“thereisacostofusingthepricemechanism”,85,企业的本质:对价格机制的取代,Itwassuggestedthattheintroductionofthefirmwasdueprimarilytotheexistenceofmarketingcosts.来源:thenatureofthefirm企业的本质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可以把若干生产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交换,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企业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的必然结果。当组织生产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会出现。“显而易见,采用一种替代性的经济组织形式能以低于利用市场内的成本而达到同样的结果。正如我多年前所指出的,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来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不同组合中的讨价还价格取消了,行政指令替代了市场交易。那时,毋需通过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讨价还价,就可以对生产进行重新安排。”来源:社会成本问题,86,跨国公司:交易费用的节约,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巴克利(P.Buckey)和卡森(M.Casson)将交易成本理论用于跨国公司。认为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是为了克服市场失效。,虽然跨国公司经营范围远大于一般公司,但本质上二者并没有区别,科斯的理论既然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用于跨国公司。,87,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与对外投资,市场失效:由于市场不完全,所以企业在让渡其中间产品时难以保障其权益,不能通过市场来配置其资源。这样,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交易障碍就必须采取对外投资的形式。,中间产品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料,零部件,更重要的是指知识产品,即专利,专有技术,商标,市场信息等。例如信息在外部市场让渡时非常容易扩散,使其所有者失去优势。,88,知识产品、交易费用、转移价格、内部化,知识产品的交易费用高,为降低交易费用,转移价格TransferPrice,手段和途径,将生产建立在公司内部。以公司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内部化,-为什么?-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在市场上转让相当于扶持了竞争对手,削弱了自身竞争力;价格不易确定(保密需要,收益只有在投入生产过程后才能确定)。,89,跨国公司内部交易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不同。,内部化的收益和成本,收益,统一协调各项业务,建立长期供应关系,减少“时滞”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收益;消除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收益。,成本,内部化的市场可能低于最优经济规模通讯联络成本国家风险成本监督管理成本,90,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化的成本,进行内部化就是可行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Vernon)和威尔士(L.T.Wells)等提出。1966年。TheoryofProductCycle.动态理论。工业制成品的生命和贸易周期:新生阶段(newproductphase)成长阶段(productgrowthphase)成熟阶段(productmaturityphase)销售下降阶段(salesdeclinephase)让位阶段(demisephase),9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示意图:不同类型国家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更替,92,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发生了变化,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发生了变化,导致进出口的方向也发生变化。,来源:根据方齐云:国际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研究生用书,2009年3月第1版,P55(经整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性质的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地点的变化,93,劳动力密集型,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研究与开发密集型,欧洲和日本,美国,产品成熟时期,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标准化时期,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或者OIL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Dunning,1942-2009)1977年提出。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三个因素综合决定的。所有权(ownership)优势内部化(internalization)优势区位(location)优势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优势,企业才会对外投资。,94,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管理学院http:/www.henley.reading.ac.uk/management/research/centres/mgmt-cibs.aspx,指企业拥有的、比其它外国企业更明显的资本、规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指企业将生产安排在内部进行的优势。,指某些国家拥有而另一些国家没有的,在资源,市场,税收等方面的优势。,95,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的选择,96,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资本化率理论阿利伯(R.Z.Aliber),1970比较优势理论又称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KiyosmKojima),1970s国际投资发展水平理论邓宁(JohnDunning),1980s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97,资本化率理论,1970年由芝加哥大学教授阿利伯(R.Z.Aliber)提出。又称为阿利伯模型。根据50-6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提出来。资本化率指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K=C/I。K是资本化率,C是资产价值,I是资产收益流量。K越高,同量收益流量形成较高的资产,意味着资本预期收益增加得越快。不同国家的货币不同,K值也不同。,98,强币国的资本化率高于弱币国,因此,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强币国向弱币国的移动。,比较优势理论,70年代以后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小岛清(KiyosmKojima):对外贸易论对外直接投资论小岛清认为,根据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总结出的各种直接投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对外投资的现实。小岛清分析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要素导向型,99,比较优势理论(切合比较优势原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又被称为切合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内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换言之,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要按照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进行转移。所谓边际产业,对日本而言,不仅包括已趋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还可包括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或部门。,100,切合比较优势原理示意图,101,图片来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金贤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p86,-:日本的商品成本线,-:对方国家的商品成本线,交点m表示按汇率计算,两国m商品的成本比率相等。,*-*:对方国家的商品成本下降,国际投资发展水平理论,邓宁在80年代提出来。是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动态发展。各国对国际投资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均GNP的高低。一个国家人均GNP越高,则对国外资本流入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邓宁研究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认为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0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P:美元)的四个阶段和对应的FDI,贫穷国家。略有直接投资流入,没有对外投资。没有所有权优势,没有内部化优势外国的区位优势无法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资吸引能力强,外资大量流入,对外投资仍很少。,0-400,流出稳定发展并快于资本流入但资本流出净值仍为负值。国内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开始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直接投资净值为正值。,4700,2000-4700,400-2000,103,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80年代以来,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现象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而且是产业内部的双向投资。同一产业内部不同国家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投资,相互渗透。产业内双向投资与人均收入的接近性有关。,104,背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2006年全球FDI构成,2007年全球FDI构成,资料来源: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2007年1月11日数据整理,资料来源:根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2008年1月9日数据整理,105,自行车,电视机,电脑,汽车,I1,I0,收入I,代表性产品,人均收入与贸易的可能性示意图,106,人均收入越接近的国家,需求结构越相似,越容易发生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